關於本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創刊日期:2005-05-26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020
官網: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光華電子報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2-02-01 05:00:00 /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本期目錄
想我出養異鄉的兄弟姊妹們
台灣光華電子報
想我出養異鄉的兄弟姊妹們

文.朱立群

 

在台灣,每年有三、四百位孩子被國外家庭收養。出養是永久的,生、養之情亦然。這些孩子,從原生家庭離開,經過寄養家庭的短期照顧,最終在異鄉的收養家庭成長,情感冷暖,如人飲水!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家的方向

因為父親吸毒入監、生母離家出走、阿嬤年事已高,阿傑出生剛滿10個月,就在嘉義家扶中心的安排下,被送到寄養家庭照顧。

寄養媽媽吳美華說,阿傑眼睛斜視,安排他做完眼科手術之後,又被診斷出語言發展遲緩,因此經常得到醫院復健。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法院最後開傳票找到生母,同意出養;然而,三歲多的阿傑,已經盼不到願意收養的國人,只好另尋國外出養的機會。

最早,一對瑞士夫婦同意收養阿傑,中途卻傳來婦人生重病,決定終止收養申請。

幾個月後,收出養機構捎來德國家庭希望收養的消息,這對夫婦生有一子,等了4年才等到機會,渴望儘快來台與阿傑見面。

2010年5月,德國父母等不及收養流程還未完成,當下帶著阿傑未來的哥哥來台相見歡。8天相處期間,台、德兩家一起帶著阿傑上醫院、逛夜市、參觀廟宇。離台前,德國媽媽祈求神明,保佑能順利收養阿傑。

或許是心誠則靈,10個月後,收養家庭再度來台,這次,是為了接阿傑「回家」。

同時,趁著這趟行程,阿傑的「新爸爸」希望當面感謝阿傑的親生父親,於是在社工的安排下,離台前,兩人有了單獨會面的機會。

隔著監獄探視窗,透過專人翻譯,德國養父祈禱阿傑的生父早日出獄;生父則請託養父,務必叮嚀阿傑帶著全家的戶籍謄本去德國,上面有家人的名字、地址、電話,長大後回來台灣,才找得到家……。

別讓我走

阿傑是嘉義家扶中心第二位出養到國外的寄養童,第一位則是早年被荷蘭夫婦收養的寶弟。

寶弟的寄養爸爸洪光璞清楚記得,2004年聖誕節當天,他與家人及縣府社工帶著1歲4個月大的寶弟北上辦理「交接」,出發前,先讓生母在嘉義火車站與孩子告別。當生母最後一次把寶弟抱進懷裡,想到自己生下卻不能親手養大,當場自責地大哭,最後也只能站在剪票柵門外,無力地看著寶弟被帶上火車。

到了台北,向收出養機構簡報寶弟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之後,寶弟被工作人員帶開,洪爸爸一干人等被擋在門外,只能隔一段距離觀察寶弟的狀況。縱使洪爸爸自認已有說再見的準備,但看到寶弟因找不到熟人而哭鬧,整顆心頓時揪了起來,洪媽媽則躲到角落偷偷拭淚,不忍再看分離的場景。

讓洪爸爸感到遺憾的是,他連荷蘭養父母都沒見到,無法當面請託他們好好照顧孩子。

類似洪爸爸的遺憾,隨著兒童人權逐漸受到重視,以及機構提供的服務趨於完善,近年已大有改善。嘉義家扶社工徐惠蘋表示,早年較少針對出養童與收養家庭之間安排「漸進式接觸」,比較像是古時候的相親,初次見面,就要約定終身。

相較之下,目前各收出養機構的作法是,一旦媒合完成、確定收養,即藉助Skype做網路視訊,協助出養兒與收養家庭預先培養親子之間的親密感。

說好的幸福呢?

對收出養雙方而言,跨國收養最大的風險是:沒有試養階段。收養家長擔心的是,孩子會有我不知道的疾病或壞習慣嗎?會不會像驚悚電影《孤兒怨》一樣,收養到一個惡魔般的小孩?

收養家庭的疑慮越多,孩子被接納的機會就更加渺茫!

屏東家扶中心安排寄養的男孩任任,2011年滿5歲之後出養到美國,其間,他一度被其他收養家庭拒絕過。

屏東家扶社工黃春女表示,任任3歲半的時候,一對膝下無子的美國夫婦答應收養,眼看一切就要水到渠成,任任卻被診斷有輕度智能障礙。就在雙方首次視訊會面前幾天,準備收養的美國夫婦收到評估報告,當下決定放棄收養。

天無絕人之路,半年後,國內媒合任任出養的機構傳來另有一對美國家庭願意收養,而且毫不不在意任任領有身心障礙手冊。

國內提供媒合服務的機構,普遍不能認同收養家庭「挑選完美孩子」的態度。基督徒救世會社工督導解慧珍認為,一旦決定收養,孩子的問題,養父母都應「概括承受」。

相較之下,收養之後再被轉收養的孩子,處境更可憐。

患有過動症的盧盧,2010年5月被移民美國的大陸夫妻收養,新家庭成員還包括親生兒子、比盧盧大1歲的哥哥。

遺憾的是,收養父母與盧盧的互動不良,半年後放棄了盧盧。

天主教福利會社工王伊君表示,養父沒有家暴,但教養方式講究權威,不能忍受盧盧說謊並測試父母的容忍極限,雖然美國社工介入協助,養父仍堅持終止收養,經美國收出養機構評估之後,轉由另一個當地家庭收養。

國際間關於收養的共識是國內優先,就是擔心跨國、跨種族、跨文化的收養,將會切斷孩子與原生家庭及「母」國文化的連結,成為無根的浮萍,產生身分認同的危機。

我,是誰?

與美籍丈夫收養了4個國內孩子的作家許惠珺,在2011年出版的《像我們這樣一個家:收養,可以很幸福》裡強調:「不願坦白告知孩子身世的人,不該貿然收養孩子。」

近年來,國內的收出養機構大力呼籲收養家庭對孩子「身世告知」的重要性,就是要告訴大家「收養不是見不得人的事」,「尋根」是孩子的基本人權。

國內收養,大家都是黑眼睛、黑頭髮,外表不易看出親生與領養的差異,但也不應隱瞞孩子身世。國外收養,血緣的差異無所遁形、無法逃避,因此,孩子從小就被逐步告知身世,從何而來、甚至從誰而出,長大之後,養父母也會尊重他們尋親的決定。

天主教福利會6年前開始主動邀請出養國外、已經長大的孩子回台尋根,他們血緣離散又重聚的故事,感動人心。

福利會家扶組組長秦羽儀記得,5年前,小baby時期出養美國的Peter,16歲回台尋找生母,礙於已經改嫁的母親對夫家隱瞞未婚生子的事實,不方便到台北與Peter相會,遂約好Peter南下見面。

Peter已知母親改嫁後,獨自扛起家計,生活極為困苦。在社工的帶路下,他在台南偏遠山區裡的工廠見到了媽媽,單獨會面時,十幾年來的複雜情緒湧上心頭,「媽,我一直把妳放在心裡!」語畢,母子抱頭痛哭,久久無法言語。

「媽媽對不起你!」十多年後,親耳從母親口中聽到這句話,Peter心上再怎麼深重的怨恨與不滿,都已輕輕放下。

《像我們這樣一個家》裡有句情深意切的描述:「收養雖是從悲劇開始,卻可以讓結局成為大大的祝福。」換句話說,沒有任何家庭是完美的,但如果原生家庭起跑出了閃失,接棒的寄養家庭能夠適時補位,再由收養家庭衝刺至終點,每一個環節都付出愛與努力,不論過程再怎麼辛苦,結局都是最甜、最美的幸福。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2年01月號)

離台前一天,就讀小學五年級的香香,依偎在美國養父母身旁。(林格立攝)
已在荷蘭收養家庭生活十多年的念念,先天肢體障礙,現已是小大人樣,2001年獲選為荷蘭克魯伊夫基金會游泳大使,並將於2012年倫敦殘障奧運出賽。(翻攝自基金會海報,後方為念念的教練)
紀錄片《嗨!寶貝》裡,從台灣出養瑞典的丞丞與凱凱兄弟檔,在家裡附近的公園玩耍。(兒盟提供)
德國收養家庭來台與阿傑(前排左二)相見歡,家人同遊劍湖山樂園。(嘉義家扶中心提供)
  1. 看到寶弟因找不到熟人而哭鬧,整顆心頓時揪了起來。
    It tore him up inside to see Baodi, now bereft of any familiar faces, break into wails.
    ◎ tear one up inside 心如刀割
    A girl like her can really tear guys up inside.


     
  2. 更多時候,收養家庭迫不及待地把住家外觀及幫孩子布置的房間拍照。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adopting family can't wait to show off their home and the room they have prepared for the child.
    ◎ more often than not 往往、多半
    Everyone enjoys winter sunshine, but more often than not we can only stay home suffering from the wet and gray weather.
     
推薦訂閱
台灣光華電子報-頭好壯壯──運動夏令營(2013/09/25)@【台灣光華電子報】
2013笠山文學營圓滿落幕,農村工作坊開始報名囉!@【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文化社區電子報】
轉寄『台灣光華電子報-想我出養異鄉的兄弟姊妹們(2012/02/0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