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貼九份情 胡達華的釘畫世界─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14,2024拼貼九份情 胡達華的釘畫世界
文‧鄧慧純 圖‧胡達華 拿起鐵皮剪刀,剪下啤酒罐上的小片色塊,先用鐵鎚敲平,再釘到檜木板上,胡達華用鐵鎚當畫筆,各色的金屬片當顏料,在木板上釘出一幅幅他記憶中的山城九份。這手技法在國際鮮見,他曾應邀到美國、日本、中國大陸、韓國辦展、教學,更曾榮獲朱銘長青藝術創作獎與「南瀛美展」視覺設計佳作等獎項,是正宗台灣出品的釘畫大師。 「九份」、「五金」、「美術」是胡達華一生的三大關鍵字。出生在山城九份,胡達華二十多歲才離鄉背井到台北求職,從受雇於人到自己創業,都不離金屬貿易。年屆耳順之際,老家翻修,空白的牆面讓他興起作畫裝飾的念頭,只是他手中的畫筆很不一樣,無師自通的他,用鐵鎚、釘子和鐵鋁罐,以九份當主題,在敲打的聲響中一釘一釘地拼貼出記憶中的家鄉。 釘出記憶中的九份 「上品送九份,次品輸台北」是九份當地流傳的諺語,胡達華出生在九份產金最輝煌的年代,「這附近以九份為中心,買菜、市集都在這兒,九份地區人口密集,一天要殺三、四隻豬才夠販售。」他的年輕歲月正見證當年山城的繁華。 礦工採金危險性高,生死難測,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使他們習於及時享樂、出手闊綽,商人都把最高檔的奢侈品往九份送,山城裡聚集了撞球間、戲院、酒家等各式的娛樂。 九份也匯集了來自各地的淘金客,從老街兩側的屋子就可見端倪,採金致富的人家蓋起兩三層樓高的水泥洋房,剛落腳的淘金者則只能先以草房遮風避雨。房子方位隨興,但是望出去都能見山望海。這些細節在胡達華的創作中都能一窺昔日的光景。 胡達華在作品中也記錄了當時民風的純樸可愛,作品《帶椅赴宴》生動的呈現九份腹地狹小,每逢擺宴設席,鄰居都會貢獻自家的桌子,開席時間一到,家家扛著長凳、牽著小孩去吃辦桌的畫面。 九份的房子層層疊疊,常常自家窗口就是鄰家的屋頂,天晴時,鄰家的屋頂就成了曬被場,各戶的棉被攤在烏黑的油毛氈屋頂上爭奇鬥艷。巷弄間曬衣的萬國旗景象也是現在城市中消失已久的風景,長長的竹竿上,晾著尿布、背巾、日式衣物,胡達華把衣服斜斜地釘上,彷彿就能感覺到風的吹拂。這些樸實的風景,都一一在胡達華《曬被》、《新生的喜悅》的作品中呈現。
金屬馬賽克 「釘畫」是胡達華自創的用詞,從一開始創作時,用的就是釘子、螺絲、鐵絲、鋁絲等廢棄的金屬素材,在木板上叮叮咚咚地釘出一幅畫。金屬特有的冰冷質地和單一色調,為胡達華創作的九份山城覆上一抹滄桑。後來胡達華另闢蹊徑,剪取奶粉罐、易開罐、鐵罐等金屬片,以此擴大創作,讓釘畫從黑白進入彩色的世界。 受制於色彩全得依著手中的鐵鋁罐決定,不能自行調配,胡達華的釘畫採用西洋印象畫派的「光影技法」創作。比如說綠色不會單純只一色,中間會夾雜著不同的深淺,甚至釘上幾片藍色、黃色也不覺突兀。而這樣的色調安排需要深厚的美學素養,「這其實要看多啦!要思考、想像用甚麼比較好,才會調和。」這是胡達華集多年經驗的結論。 早期胡達華曾為了收集各色鐵鋁罐煩惱,現在朋友知道他利用回收素材作畫,三不五時就在他家門口放上一包鐵鋁罐支持他。他到國外,也會特別收集當地特殊色系的易開罐回來創作。 胡達華曾多次受邀出國辦展,為了讓外國人容易理解他的作品,他又稱釘畫為「金屬馬賽克」。胡達華總是完整剪下金屬罐上的Taiwan字樣,藏在畫裡,成為他畫作獨有的密碼,「這樣也省掉跟外國人解釋」,胡達華笑著說。 用細節拼出寫意 用金屬片拼貼出來的不僅有古樸的人情味,還有九份霧裡迷濛的景致,胡達華利用金屬特有的冷冽質感,加上亮面反光的特性,拼貼出來的《霧中晴》、《霧中橋》讓人形同置身在山城多霧的迷離。《藍天銀雲》中,他把鋁罐底部弧形部分剪下,釘上木板,讓雲朵有如捲積雲般,凸顯立體效果。 2004年創作的《基隆雨港》更精彩的展現胡達華以金屬素材表現軟性主題的功力。為了這幅以5塊長寬92×54公分的木板、組成長達460公分、類似國畫長卷軸的作品,胡達華跑了許多趟基隆,細細觀察港口全景,再以層次的金屬色澤呈現港都斜風細雨的意境。 知名的鐵道畫家李賢欽讚賞他的作品「達到有如油畫的質感,打造生動的具體圖形。」 用金屬表現無形的風也難不倒胡達華。在《大竿林的芒花浪》作品中,他用堆積的色塊,讓人感覺風吹動山嵐、順山勢而下的流動樣態,而釘在角落、剪成芒草狀的金屬片,微傾的角度就能傳達隨風搖曳的意象。 《祖孫行》呈現石階上並行的祖孫,長者微頷的身影,就像在看護著晚輩,而《雨中行》一大一小的人形,打著傘逆著風,斜斜的大衣如被風颳起,表意又具象地呈現九份氣候的淒風苦雨。 釘畫外一章 沒受過任何美術訓練的胡達華,拿起鐵鎚就能釘出一幅幅懷舊的九份;拿起簽字筆,就素描出一幅街景,就連竹片也能成畫筆,蘸上墨水輕輕一畫,人聲喧囂的市集就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眼前。 胡達華不僅自己創作,也樂於將一手功夫傳授大眾。他在九份工作室開課,更藉由出國參展教授外國友人學習釘畫。他亦將旅遊地的印象創作成釘畫,如捷克的紅屋頂、維也納的市景、埃及的金字塔,都成了他鐵鎚下的景色。 胡達華創作釘畫至今已20年了,完成兩百多幅大型作品,問他這手技藝如何傳承,他卻說:「沒有人要學啦!憨人才學這個,懂美術的人不會想學,不懂的人學不起來。」 近年來,胡達華的生活除了釘畫,還多了許多活動。2008年,釘畫大師遇上音樂才子高閑至,兩人一拍即合,胡達華寫詞,高閑至作曲,完成了《老九份之歌》專輯,曲目包括〈輕便車伕〉、〈電火戲〉、〈補盤補鼎補雨傘〉等歌,是胡達華以台語漢詩寫下的九份故事,活靈活現記下淘金的紙醉金迷與人生百態。遊山玩水時,他也不忘在背包裡放一冊素描本,玩到哪兒畫到哪。但攤開他的素描本,總雜著一、兩張豎崎路(九份老街)、基山路的素描。聽他聊著童年記憶,輕便車奔馳時發出轆轆的聲響、按摩師傅的笛音、補鍋小販鐵響板的音效,這些音符都烙印在他的回憶中,多年後,全都與他創作釘畫敲打的叮咚聲遙相呼應。 總說著玩樂重於創作的胡達華,「唉呀!還有提煉黃金的畫面還沒有釘出來。」看來這位年屆八十、深愛九份的釘畫大師,還擁有源源不絕的創作活力,說要歇手還早得很! (本文選自光華雜誌106年4月號)
釘畫創作的過程。(林格立攝) 雲霧中的山城九份,是胡達華創作 永不厭倦的主題。(林格立攝) 胡達華早期的作品,同樣描繪九份山水,唯清一色以螺絲、鐵釘、鐵絲為主。 《童趣》。陀螺、彈珠、狗和貓,山城孩子的記憶裡收藏了許多童年的美好。 釘畫創作的過程。(林格立攝) 《茶鄉茶香》。描繪的是中國大陸安溪茶鄉的風景。 漁夫帽、牛仔褲是胡達華的固定裝束,後方的自畫像是他唯一的人像作品。(林格立攝) 《帶椅赴宴》。扛著自家的長凳,要去鄰居家吃辦桌囉! 咚咚咚,釘畫就是這樣一片一釘敲出來的。(林格立攝) 釘畫創作的過程。(林格立攝) 《祖孫行》。用釘子作畫也能創作出景深的石階和祖孫的互動情感。 釘畫創作的過程。(林格立攝) 《輕便橋》。胡達華九份老家門口就是輕便車的軌道, 他創作了許多相關主題的作品。 異國旅遊的印象也成為胡達華創作的靈感。 《曬衣被》,竹竿上晾的衣服和被單,像是萬國旗一樣 懸掛在巷弄間。 |
- 採金致富的人家蓋起兩三層樓高的水泥洋房,剛落腳的淘金者則只能先以草房遮風避雨。
Those who struck it rich built themselves two- or three-story concrete Western-style houses, while newcomers had to get by with makeshift shelters made from straw to protect themselves against the wind and rain.
- strike it rich 突然致富、發橫財
He struck it rich when his grandfather left him a huge legacy.
- get by (with/on) 勉強過活、勉強應付過去
The whole family can barely get by on the elder son’s income.
- 看來這位年屆八十、深愛九份的釘畫大師,還擁有源源不絕的創作活力,說要歇手還早得很!
It seems like this metal-mosaic maestro, though now an octogenarian, still has a lot of “can-do” spirit left in him for his beloved hometown of Jiufen.
- octogenarian 八旬老人;80到89歲的人
The octogenarian multibillionaire Warren Buffet reportedly eats like a six-year-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