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師咖啡 延續泰北孤軍的故事─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7,202493師咖啡 延續泰北孤軍的故事
文‧龍珮寧 圖‧林旻萱 台灣作家柏楊創作的戰爭小說,在1990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異域》與李立劭導演的紀錄片《那山人 這山事》,正都訴說著這群近凋零、漸被遺忘「泰北孤軍」故事。 5月18日的午後,正逢台北市萬安演習,警報聲響起前,一群咖啡愛好者早已齊聚在一起,參與「泰北咖啡分享會」,一邊喝著來自泰北「93師莊園」有機種植的手沖咖啡,一邊聽著主辦人、孤軍第三代沈培詩分享土地認同的故事。 沈培詩,來自泰國北部清萊省帕黨村(Phatang),她是泰北孤軍第三代。 現年27歲的她,總是穿著象徵軍人的綠色上衣,配戴的手飾則是能為她帶來「幸運」的藍色大眼睛圖騰。身形嬌小、及肩髮型、說著流利中文的她,在台灣求學期間,曾毛遂自薦在學校附近的「老柴咖啡館」工讀,從最基本的服務、認識咖啡及沖泡技術開始學習,返泰後,在曼谷市以家鄉生產的咖啡豆品牌開設「93Army Coffee」(93師咖啡店),用咖啡香延續這段泰北孤軍的故事。 泰北種咖啡 孤軍蛻變的故事 「93Army Coffee」位於曼谷大學、地鐵站(BTS)「Ekkamai」附近,遊客循著咖啡馨香推門而入,充滿軍事風及工業風設計的環境映入眼簾,店內的軍事文物佈置,宛如走進泰北孤軍的歷史長廊。 點杯手沖溫熱咖啡,店內文宣品及佈置正帶領每位遊客從感官到知覺,從每口流入味蕾的咖啡重新閱讀這段漸逝的國共內戰與泰北孤軍史。 「93師」對現今大多數人而言是陌生的名詞,即便是外國遊客看到店名時,也常會好奇並提高音量的詢問「93Army? What?!」 「93師」咖啡的商標是國民政府革命軍第93師指揮官「沈加恩」的肖像,1949年國共內戰期間,部分國民政府軍輾轉從雲南翻山越嶺,一路顛沛流離撤守到泰緬邊境,今常以「泰北孤軍」稱之。直至1970年,93師軍隊協助泰軍討伐泰共(泰國的共產黨)以保護泰北地區,於此獲得泰國身分得以安心居留於泰北。止戰後,他們從拿槍打仗的軍人,轉變為改拿鋤頭耕地的農人。 泰北素有「金三角」之稱,曾是提煉鴉片原料的罌粟花種植地,然而,罌粟花不僅重創泰國國際形象,也影響當地環境的水土保持。1969年前泰皇蒲美蓬陛下來到泰北地區視察,成立「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Thailand Royal Project Foundation)。 蒲美蓬陛下啟動「皇家計畫」(Royal Project)並與「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農業技術團合作至今,提供泰北當地居民農業技術協助,藉由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取代罌粟花。如今只要是「皇家計畫」的農產品都深受泰國人民及國際旅客好評。 沈培詩的父親、泰北孤軍第二代「沈慶復」曾來台灣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畢業後回到泰北家鄉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直到2009年引進咖啡苗並以沈加恩之名成立「93師咖啡莊園」,開啟與咖啡的不解之緣。 看似高經濟價值的咖啡豆,在收成後透過中盤商低價收購,賣到市場,沈慶復當時只知種植技術,連一杯都沒有喝過,對於「咖啡」是什麼更是一竅不通,而這也是許多咖啡農的情況——喝不起一杯咖啡。 第三代沈培詩在父親鼓勵下,也到台灣讀書。沈培詩的興趣是服裝設計,並以此為第一志願,身為長女的她經過反覆思考,也希望將來運用所學為家鄉努力,進而選讀企業管理。也因為泰北家鄉種植咖啡,沈培詩主動到台北大學附近的老柴咖啡館打工,從實做中認識咖啡,畢業後,在家鄉規劃開設咖啡店。 創業緣起 農民喝不起咖啡 多數遠赴國外留學者,畢業後往往會留在當地找工作,沈培詩一心一意想要回到家鄉,運用在台灣所學的專業來就業,她認為從既有的資源(咖啡豆)去做,盡力就會有好成果。 家鄉帕黨的咖啡豆都種植在海拔1,200-1,600公尺的高山上,由於種植面積不大,產量有限而無法與量產的商業豆競爭。 加上收購價和烘焙過後成品的售價差距數倍以上。例如,收購價是20元,經過中盤商轉手,烘焙後的市場價是100元,咖啡店內販售的百元咖啡對咖啡農而言,卻是喝不起的奢侈飲品。 在泰國皇家計畫下生產的泰北農產品具有一定的品質,也深受泰國人支持,甚至外國遊客也常搶購成為伴手禮,遠近馳名的皇家牛乳片、皇家蜂蜜等是台灣訪泰遊客的必買清單。 沈培詩深感泰北咖啡知名度僅限於泰國境內,而在東南亞的咖啡產地,又以印尼和越南最為聞名,她在受訪時,流露些許落寞,但也更加深她推廣泰北咖啡的使命,讓世界循著「好咖啡」走進泰北的咖啡莊園。 「農民對於種植具有專業技術,不過,收入扣除生產成本後所剩無幾,利潤全由中盤商及國際食品企業掌控。」有心提升家鄉農民生活品質的沈培詩,願景是讓更多人認識泰北地區及泰北的精品咖啡。 「Good coffee can be bad coffee, but bad coffee is still bad coffee.」(譯:好咖啡有可能成為劣咖啡,然而劣咖啡仍是劣咖啡。)她說。 從種植到成為一杯香醇的咖啡,每個過程都是專業,咖啡農擁有種植技術,從採收到販售的過程,藉由技術可增加咖啡價值,而這些技術就是她在台灣所學的企業管理、行銷學、咖啡豆處理及辨識等專業,要成為好咖啡則每一階段都需重視。 這是創業最初的想法。 萬事起頭難,獲得家人支持的沈培詩決定在高度國際化的曼谷市創業。二十多歲的她在沒有任何規劃下就開店了,她回憶起當時的這股衝動還是覺得「太冒險」,沒有任何經驗的她不諱言曾經想要放棄,當店門一開面對的是能否服務周全,遞給客人咖啡時不知味道符合嗎?當每到晚上打烊時,集結一日的壓力與疲勞都顯現在倦容上。 「會喝咖啡不代表能開咖啡店,學習企管不代表就能經營。」吃足苦頭的她仍堅持做下去,邊做邊學並調整步伐,從2014年10月創業至今,93師咖啡店不僅能喝到泰北有機栽種的純阿拉比卡豆咖啡,也能吃到有台灣味道的刈包漢堡。 勤學不倦的沈培詩不斷的自我精進,專注於咖啡領域的她也獲得美國咖啡師執照、烘焙師執照,現今常獲邀擔任咖啡比賽評審或是顧問。她是創業家也是教育家,常有慕名前來93師咖啡店的海內外遊客,向她學習咖啡技術及如何成為一名咖啡師。 永續經營 合理交易 沈培詩一直不忘創業初衷就是打響家鄉咖啡品牌,提升農民收入,以便專注於提高咖啡豆的品質。 收成時是農忙季,採摘的工人經常供不應求,結實累累的咖啡豆需要分批細心摘下已成熟的紅色果實,其他半熟或未熟的應該等成熟後再採摘。對比微薄的日薪,分批採收是耗費時間且沒有效率的事。 採收的咖啡豆成熟程度若不一致,會影響烘培時咖啡的品質,因此講究的沈培詩不僅教育農民如何採收,也藉由社群媒體號召國際志工一同上山,從實作帶領咖啡愛好者體會,一杯好咖啡的誕生是需要歷經一段辛苦過程才能實至名歸,同時也注入「永續經營、合理交易」的理念。 沈培詩是「泰國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SCATH)的一員,定期與精品咖啡協會成員及志工一同到泰北山區協助當地咖啡農。 他們在野外搭著簡易帳篷,白天到咖啡莊園內分送並協助種植咖啡苗,不過,每個山區的氣候、緯度條件不一,適合的咖啡品種也不一,有時需要種植後才能評估是否合適合此處,然而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等待。 與當地農民形成的互動並非建立在買賣雙方的利益價值上,沈培詩穿著雨鞋,蹲下身,一手拿著咖啡苗,一手拿鏟挖土,將每株代表未來希望的咖啡苗親手種下,她形容自己是個「農夫」。 每到晚上,蛙嗚蟲叫聲與夥伴們的笑聲攙和著,來自世界或全國各地有志一同的咖啡愛好者,一同喝咖啡、聊咖啡直到半夜。沈培詩還說,在山上煮的咖啡特別香醇美味。 沈培詩讓泰北的咖啡莊園走向精品咖啡,掛著93咖啡莊園招牌的咖啡豆都是兼顧品質及環境永續的理念,每一杯咖啡的生產覆歷都是誠實揭露,包括來自那一山區、處理流程及時間。對於農民也提供合理交易價格,當農民生活改善,便會用心照顧咖啡豆,消費者也能喝到好品質的咖啡,這是正向的回饋,也是對農民的鼓勵。 93師咖啡在沈培詩一步一腳印的經營下,落實「永續經營、合理交易」用家鄉的咖啡豆創業,掌握原料品質及通路,讓喝下的每一杯都是被認可的好味道。 沈培詩定期往來台灣與泰國,除了參加咖啡展覽外,日前還曾在台北舉辦「咖啡分享會」,並宣布93師咖啡正式引進台灣販售。未來也希望能在台灣開設分店,93師咖啡帶來的不僅是泰北孤軍生命故事的延續,更多的是台灣與泰國深化的農業技術合作,以及永續經營、合理交易的農業消費模式。 (本文摘自台灣光華雜誌8月號)
沈培詩與泰國精品咖啡協會定期前往泰北, 協助種植咖啡苗。(沈培詩提供)
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軍隊從雲南一路顛沛流離撤守到泰緬邊境,成為泰北孤軍。(圖為當時的指揮官沈加恩(中),副參謀長瞿述城(左)、政戰主任魯大湛(右),沈培詩提供)
一杯好咖啡的誕生需要歷經一段辛苦過程才能完成。
沈培詩讓泰北的咖啡莊園走向精品咖啡,掛著93咖啡莊園招牌的咖啡豆都是兼顧品質及環境永續的理念,每一杯咖啡的生產覆歷都是誠實揭露,包括來自那一山區、處理流程及時間。
結實累累的咖啡豆需要分批細心摘下已成熟的紅色果實,其他半熟或未熟的應該等成熟後再採摘。
「93Army Coffee」位於曼谷大學、地鐵站(BTS)「Ekkamai」附近,遊客循著咖啡馨香推門而入,充滿軍事風及工業風設計的環境映入眼簾。
沈培詩帶著93師咖啡豆來台舉辦泰北咖啡分享會。 (林旻萱攝)
沈培詩,來自泰國北部清萊省帕黨村(Phatang),她是泰北孤軍第三代。(林旻萱攝)
93師咖啡店內佈置充滿軍事風, 連餐飲都有代表軍人的綠色元素。(沈培詩提供) |
- 充滿軍事風及工業風設計的環境映入眼簾,店內的軍事文物佈置,宛如走進泰北孤軍的歷史長廊。
It is decorated with military memorabilia, making visitors feel like they have entered an exhibit on the history of the abandoned Nationalist soldiers.
- memorabilia 紀念品,收藏品
He likes collecting movie memorabilia such as film posters and DVDs.
- 沈培詩一心一意想要回到家鄉,運用在台灣所學的專業來就業。
Liz Shen was intent on returning home to Thailand and starting a career that would put her studies to practical use.
- intent on 決心要…
She seems intent on marrying the foreigner and emigrating to his home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