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國學生攜書逃離戰火 慈濟從工廠帶他回校園─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29,2024敘國學生攜書逃離戰火 慈濟從工廠帶他回校園
文、圖:慈濟基金會
「我的家鄉阿勒坡是個美麗的城市,但戰爭卻摧毀了它。」22歲的敘利亞青年阿哈瑪.傑內德(Ahmad Jned),四年前僅帶著裝滿二十多本書的行李隻身逃難,踏上土耳其繼續學業,但為了救出父母與弟弟,他到工廠打工攢下所有錢,直到一年前,慈濟為敘利亞難民孩童興辦學校,他才從製鞋工廠重返校園。已婚的他感謝慈濟幫助圓滿就學夢,傑內德立下志願當藥劑師,期盼有朝一日回到祖國施藥救貧病。
秀出一張張家鄉原貌與兒時照片,傑內德回憶小時候,開文具書店並兼任自然科學家教的父親,都會將他抱在膝蓋上,唸書給他聽,讓他深愛閱讀。故鄉美麗的市容、一群要好的同學以及住家附近打工的藥房,種種美好的景象,深深烙印腦海中。但16年的成長歲月,因內戰爆發,父母為了讓高三的他繼續求學,安排兒子隻身逃往鄰近的土耳其,喜歡念書的他,行李箱裝的竟是沉甸甸地二十幾本書。
阿哈瑪.傑內德(Ahmad Jned,圖左)從小就常坐在開文具店並兼任家教的父親膝蓋上,聽著父親唸書給他聽,培養他對閱讀熱情。
「空襲在我家附近投下第一顆炸彈後,大家趕緊跑出來救人,沒想到轟炸機折返,朝人群持續投擲炸彈,造成更嚴重傷亡。」從戰火下幸運逃到土耳其的傑內德,為了救出父母跟弟弟,沒有踏進校園,而是跑到製鞋工廠擔任鞋舌車縫工,吃住全靠工廠,每天12小時完成1300雙的鞋舌,四個月內攢下約台幣一萬五千元,順利將家人接到土耳其蘇丹加濟市,一家四口租了一間兩房的破爛房子相依為命。
教育是脫離貧困的希望。傑內德和父親有工作就去做,支付房租、家庭開銷與供應年幼的弟弟就學。2015年,慈濟基金會與土耳其學校合作,讓街頭行乞或非法打工養家的敘利亞童工,繼續接受教育,當時9歲的弟弟進入滿納海學校就學,母親每個月前往發放據點領取生活補助金。
兩年前,傑內德與同樣來自敘利亞的工廠女同事結婚,母親知道他一直想完成中斷的學業,一次發放中,向慈濟志工胡光中提出請求,去年11月,傑內德如願以償,走下車縫機台、重返校園,現在上午在學校打工,下午當學生,假日則當志工,預計明年上大學的他,朝著藥劑師的志向步步前進。
重拾書本的阿哈瑪.傑內德(Ahmad Jned),後製了認識慈濟前後對照圖,笑說自己當工廠工人時心境鬱悶,身形也比較胖,現在不僅變年輕,心情好還因此瘦了將近六公斤。
傑內德說,「戰爭不知道要多久才會平息,但我沒有放棄回祖國的心願,哪怕我在土耳其活到年老,也會送兒子回敘利亞落葉歸根。」
經歷戰爭的殘酷、接受慈濟無國界的愛,傑內德放下怨恨,每天五次的禮拜,為自己、為家人、為滿納海國際學校、為慈濟,更為祖國同胞祝福,心中渴望的,是洗去大馬士革玫瑰花瓣上的人民鮮血,讓熱情淡雅的國花繼續在敘利亞國境世世代代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