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1-14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1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1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全球第一出口國
禁奢條款三讀通過
  衛報週評:歐巴馬必須從第一年學到教訓
  讀者投書:禁菸成為一種意識形態



【社論】
全球第一出口國
 
 

最近兩年多來以美歐為主的全球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把中國的金融與經濟優勢烘托至極,在當下G2論洪流氾濫期,先有去年冬中國總生產GDP將凌駕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之論,之後又有出口值將超越德國而居全球第一之說。這是G2論煽惑以來,又一個思路陷阱。

中國最近的農村代課教師制度改革案,提到至今月薪僅250元人民幣。沿海地區工廠工人最近將調整工資,之後也不過是千元人民幣。這種卑微之極的血汗低工資生產,涓滴匯成「全球第一出口國」,不但不必驕傲欣喜,反而應該戒慎惕勵:德國多年雄居此位,出口的產品是些什麼?中國出口的產品又是些什麼?全球的高級產品、工業產品出口,中國趕得上德國的3分之1嗎?

德國是二戰侵略戰敗國,60多年來不准發展海空權軍火與太空工業,竟仍能在以工業產品為主的出口,多年雄霸全球第一。與日本比較,德國汽車外銷不讓日本之外,其大量出口的大型機器與廠房設備,是日本難望其項背的。德國出口的機器、廠房,常常是許多國家現代化過程必須之物。G7工業國集團的另6,都很難與德國較勁,遑論尚未工業化的中國。

1945年納粹敗亡對同盟國投降之後,美國陸軍部向華府當局建議:全面拆除德國工業使之變成純農牧國,以防復起。但美、英高層仔細研析二戰後的國際情勢,判斷如果德國農牧化,將使過去大半個世紀以來,仰賴德國輸出輕重工業產品的周圍10餘國經濟崩潰而癱瘓歐洲,於是該建議作罷,改行分裂德國。

德國優異工業文明加地緣關係優勢,不但保住了徹底戰敗後不被粉碎亡國,更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對中、東歐各國的經貿關係,經西德40年的奮鬥努力拖垮蘇聯與華沙集團、東西德統一,再奮進20年而領導今天睥睨全球的歐盟。更深一層的觀察,德國經貿居歐洲中心的地緣優勢,又與其千餘年來在宗教文化民族方面對周圍各國的淵源關係,形成疊層式密切綜合體。

這個在地緣、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的歐洲中心地位,才是德國模式值得中國深深參考借鏡之處。最近10幾年來銳勢發展的「東協10加1」、「東協10加3」的經貿合作模式,就是以中國地緣關係,與歷史文化民族宗教關係優勢為基礎的成果。這個基礎過去瓦解了美國多年圍堵以及對東南亞的凌虐欺壓。「東協10加1」也將使中國的出口,更上層樓。

德國多年來的出口優勢,主要是對其周圍的中、東歐國家,並且形成互補式共存共榮。現在剛正式起步的「東協10加1」自由貿易區,也是類似的情況。而德國經貿領導歐盟的另一重大相關基礎,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德法和解;中日在這方面發展相當遲緩,但現在已開始了就不晚,它將是整個東亞的福音。

1949年一甲子之後,中國應該積極重整以經貿與工業化為主的大東亞新秩序,而不必迷惑於一些表象、虛浮的統計數字。

(回目錄)



【左右看】禁奢條款三讀通過

【左看】
稅制的狗仔化
李亮/文字工作者

立院三讀通過行政執行法修正條文,增列號稱「孫道存條款」的禁奢條款,規定積欠行政執行處大筆債務,財產不足以清償欠款者,若仍過著奢華生活,行政執行處可以命其限期清償、報告財產狀況,嚴重者甚至可以拘提、管收。此一修正固然試圖補起長年的法律漏洞,但若聯繫上日前賦改會在稅制公平議題上的全面挫敗,則可看出台灣稅制正日益狗仔化。

首先,台灣稅制早已嚴重向富人傾斜,有太多的制度設計放縱富人免稅、節稅、逃稅。如今舉著道德化的奢侈旗幟追著個別的欠稅名人打轉,卻放過天大的制度性稅收漏洞不管,正是狗仔隊「見樹不見林」、「緊咬個人放過體制」特性的翻版。

第二,修正條文非採概括規定,而是列舉各種具體事項,如購買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商品、搭乘特定交通工具、進行特定投資、進入高消費場所等等,不一而足。但這種規定方式的最大問題就是永遠無法窮盡,富人必定可以找到千百種方式,保持自己的「低調奢華」。

再說,此些規定又該如何舉證?莫非要稅務員像電影中那樣扮做偵探或間諜去偷聽跟拍嗎?抑或是更加倚賴現有的狗仔媒體來替天行道?




【右看】
民粹文化的制度化
王放/政治評論員

由於孫道存等名人欠下大筆稅款還大剌剌地逛街購物,引發民意反彈,遂有立委挾此民氣,提案修正行政執行法,增列「孫道存條款」,禁止欠稅大戶購買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商品、搭乘特定交通工具、進入特定高消費場所消費、贈與或借貸他人一定金額以上財物,並禁止每月生活費超過一定金額。此一立法具有強烈的道德非難意味,直接干預人民的生活風格,堪稱民粹主義立法的代表。

此種民粹立法有許多違背法律原則的荒謬處。欠稅不足取,政府也有必要使用各種手段追查稅款,但是這種民粹立法實際上將焦點偏移到生活風格上頭,真正該討論的欠稅問題反而被模糊了。生活奢華固然可能反映債務人具有償還能力而值得追查,但目標應該始終是稅款,政府應該努力找出其財務情況之真貌以取得稅款,對其生活「奢華」進行任何干預甚至明令禁止,則完全逾越了立法目的,把人民的生活風格當作規範對象。

試問,所謂超過多少金額的消費算是奢華而應該禁止?假設2萬元的一件大衣是奢華,那19999元的大衣,為什麼就不算?這種完全找不到邏輯基礎的立法規定,無疑將為台灣法律帶來更多的民粹災難。

(回目錄)


 
衛報週評:歐巴馬必須從第一年學到教訓
節譯■葉興台

1月20日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滿一週年,當他早上起來刮鬍子,可能會攬鏡自問:你究竟學到什麼?英國衛報指出,過去一年歐巴馬可能學到5個教訓。

首先,共和黨國會議員仍將對歐巴馬進行永遠的政治對抗。多年後,如果回顧過去一年,就會發現歐巴馬對於共和黨國會議員堅決反對他的各種作為有多麼震驚。歐巴馬並不期待共和黨國會議員是好人或懦夫,而是有3或4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和15個聯邦眾議員所代表的州,歐巴馬在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都獲勝,依照過去的經驗,這些國會議員應樂於合作,結果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第二,歐巴馬所屬的民主黨國會議員也未積極給予他全力支持。在英國,政黨就要有政黨的樣子,那就是團結,共和黨國會議員很團結,主要因為他們在意識形態方面比較一致,民主黨國會議員不團結。在很多極端的例子中,最令人震驚的就是來自密西根州、沒有多大影響力的民主黨聯邦眾議員巴特‧史圖帕克(Bart Stupak),他反對人工流產權,要求在健保改革法案中納入禁止使用聯邦資金支付人工流產費用條款,否則將聯合40位反人工流產議員阻止該法案在聯邦眾議院進行表決,由於民主黨需要他這一票,只好任他主導這個條款。

第三,自由派並未感受到歐巴馬與他們同甘共苦。左派的憤怒確實有正當的理由。當歐巴馬去年秋天公開談論健保改革法案中公營保險選項的重要性時,他的助手私底下卻告訴國會議員和遊說人士,公營保險選項是可以協商的議題,當然會引發不滿。但自由派運動人士也確實沒有耐心,在若干案例中,他們已開始嘲諷民主黨和美國體系。

第四,中間選民仍對自由主義抱持懷疑,不信任政府能改善他們的生活。歐巴馬狂勝馬侃,並非美國選民全然轉向左邊,而是對保守主義的厭棄,但並非擁抱自由主義。很多選民比一年前更懷疑自由主義,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第五,美國政治媒體不再善盡告知事實、敦促公僕負責和為人民喉舌的崇高理念。由於營收下滑,多數媒體面臨沉重壓力,不得不精打細算,更重視收視率。長久以來媒體史並不怎麼光彩,但曾經有個時代,大約是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美國政治新聞學非常重視公民責任,這種責任感已經減弱,而且會持續下去。

衛報認為,在第一年任期,歐巴馬並未靈巧地處理上述5點,在健保改革法案通過後,他和白宮必須召告大眾,他們已經從錯誤中學到教訓。他的處境還不算太糟,支持健保改革法案的民意還有50%,但美國的情況依舊不妙,經濟疲軟不振,加上不正常的政治文化,這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歐巴馬第二年任期結束時,必須讓美國人看到他對國政的管理能力,經濟必須擺在最優先位置,他不能讓國會議員予取予求,就像在健保改革法案那樣。

歐巴馬接任總統的時機很糟,美國的各個層面正如過去數十年那般的一團亂,他花了一年時間試圖讓這個體系有效運作,但這個體系已經證明多半無法有效運作。如今得看歐巴馬能展現多少本事,選民將會給予裁判,這個攬鏡自照的男人當然心知肚明。

(回目錄)


  讀者投書:禁菸成為一種意識形態
■不餓齋主(媒體工作者)

當全球暖化成為全球矚目的重要議題,將之與人類存亡緊密構連後,各國政府以各種形式聚焦磋商,試圖提出方案應對(並從中獲利)。媒體版面一天不知出現多少次「暖化」、「減碳」、「氣候變遷」,連帶地肉食要自知有罪,家裡二、三十種電器不管下次是不是要重新設定,插頭都要用過即拔,甚至洗澡洗超過10分鐘,也變成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全面掌控人類社會思想、文化、道德規範,並內化到每個個人心中的體系,就是意識形態。

同樣地,禁菸也已成為一種意識形態。民間團體力推禁菸多年後,1997年菸害防制法上路,2009年法條再翻修:室內公共場所禁菸,讓所有不吸菸者額首稱慶,吸菸但不願吸二手菸者也能擺脫「因為自己也吸菸、所以不好說什麼」的困境。大家彼此尊重,本來也是好事。

但新制上路才一年,12日環保署表示要再修法,以亂丟菸蒂嚴重、有礙環境與消防安全為由,要禁止吸菸者行進間吸菸、於無熄菸桶處必須隨身帶熄菸設備。菸蒂增加是因為去年新制上路規定非吸菸區禁止提供吸菸相關設備,公司行號、營業場所為怕執法標準不易掌握,紛紛撤掉熄菸桶,讓吸菸者連丟菸蒂的地方都沒有。現在,連吸菸的方式都要規範──走路不行,附近沒熄菸桶自己又沒菸灰缸也不行,理由已經脫離健康,進一步將吸菸行為與市容觀瞻、公共安全、環境保護構連,成為一種道德規範,控制吸菸者與非吸菸者每一個相關聯的行為、思想與價值判斷。

下一步,可以要求每兩口菸之間需間隔十秒,並管制每一口的空氣流速,避免燃燒不完全的側流煙製造太多空污物質;下一步,可以要求所有出版品不得刊載菸品圖案、畫面及描述吸菸行為;再下一步,可以要求吸菸者需考試取得政府執照以證明是個安全吸菸者,無照吸菸便可處以徒刑、罰鍰。

最後,大概就會像筒井康隆早在1987年寫的揶揄短篇《最後的吸菸者》一樣,讓原本人畜無害的吸菸者,被逼上梁山成為佔領國會大樓的恐怖分子吧!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1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