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1-27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歡迎加入傑瑞粉絲團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2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2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小澤一郎、美日關係與東亞資本主義
海地的天災與人禍



【社論】
小澤一郎、美日關係與東亞資本主義
 
 

日本民主黨鳩山政府將近4個月來的「脫美返亞」,從口號宣傳受美質疑,到兩國各施權謀迂迴鬥爭,在本月19日的雙方同盟50週年共同聲明、各取所需各懷鬼胎之後,情況急轉直下:日本檢調方面對於民主黨總幹事小澤一郎背後金脈問題的追查,在後者頑強抗爭之下,上週末竟發生被檢查廳約談4個半小時的事。國際媒體報導評析,連台灣的報紙都指出「美國人討厭小澤」、「背後煽風點火絕對可能」。

民主黨鳩山首相實際上是小澤的「徒弟」,整個「脫美返亞」與疏美親華,都是小澤在背後的全盤策劃運作,以及溯自1993年他分裂自民黨的出走,甚至追憶1974年因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行賄案而黯然下台的前自民黨首相田中角榮,內幕也因這位小澤的恩師、搶在美國之前數年與北京建交而遭美之忌……這些陳年往事的脈絡,略知日、美、中三國關係史的人大都耳熟能詳。

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索之處是:同樣是金脈司法案,同樣是美國因忌日本政壇大老親華而幕後布局打擊,36年前的田中角榮案與今日尚在進行中的小澤一郎案,有何不同之處?第一個不同,當然是政黨執政情勢完全改觀:田中當年是「萬年執政」絕對親美的自民黨首相,美國只需在這個執政黨內扳倒他個人即可解決一切;現在是從多年在野黨取代自民黨翻身執政的民主黨的大老小澤「反美」,不但有日本兩黨之爭與民意轉向問題,還有小澤原本出身自民黨菁英、日本右派分裂與變革的問題。

這兩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又牽連到小澤、鳩山執政之後,準備大力打擊日本政府中長年把持實權的官僚體系的問題──日本檢調方面之所以能被美國「背後煽風點火」,與他們自身的既得權力利害有關。而官僚體系的封建色彩,有利美國對日本政治的控制。

1993年自民黨大分裂;小澤16年來經營與左翼聯合的民主黨去年終於勝選執政,而挾強大民意基礎要打擊日本官僚體系……這些種種,都與日本政治社會結構最近1、20年來的世代交替變化有關。這其中又牽連到日本資本主義社會成熟化、日美經貿複雜關係以及受美金融打擊「失落的10年」等等。

小澤與田中兩種疏美親華的重大不同,就在國際經貿關係背景的現實因素上。美日關係密切的田中時代,是中共文革後期,還看不出來文革將如何結束,更不知鄧小平將如何復起掌權而推動經濟改革開放。當時日中兩國的經貿體制、社會型態、與各自的國際關係背景,有極大差異與相互隔閡;「田中問題」對美國而言十分單純,他一人下台即無其他牽連。

36年後的今天,從兩個月前小澤親率空前龐大的6百多人訪華團,其中4百多人為日本企業人士,即可看出與田中時代的天淵差別。今天的日本經貿關係,不但中國已成為日本第一貿易伙伴,而且在國際上雙方還聯手經營「東協10加3」,並把美國排除在外。冷戰時期美國長年「供養」日本經貿、並合作壟斷東南亞的時代,已一去不返。民以食為天、國以經濟為本,國際政治之外,日本為了經貿的現實生存發展,不得不「疏美親華」,這並非小澤、鳩山兩位政壇菁英就能決定一切的事。

至於大前研一在5年前就斷言中國已是「最資本主義的國家」,固然是霧裡看花的過度興奮誇張,然而東亞模式的資本主義國際經貿體制,確實在迅速發展成熟之中,同時美歐卻是老化與衰微。日本的巨變絕非偶然,並且有強大的現實民意基礎。

(回目錄)



【左右看】海地的天災與人禍

【左看】
全球資本主義的殘局
李亮/文字工作者

海地遭逢大震,一時幾近癱瘓,歐美各國紛紛前往救災。然而天災永遠有人禍的一面,海地的歷史恰恰見證了這些歐美國家的罪惡。

海地是西方帝國主義者到美洲滅絕印地安人、輸入黑奴建立殖民地的第一站,1804年海地革命推翻法國殖民政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黑人組成的民主共和國,但隨即遭到各殖民帝國經濟封鎖,法國更以賣土地給海地的荒謬理由,向海地「索賠」鉅款。

1915到1934年,美國入侵海地,其後則長期扶植親美的傀儡政權。在此期間,海地欠下大量外債,資金流入統治者與跨國公司的口袋,留給海地無止境的債務危機,例如海地主要債主之一國際貨幣基金(IMF)要求海地以其出口入收入的20%~25%支付債息;相對而言,二戰後負債累累的德國只被要求3%~5%,同時還取消其80%的債務。2008到2009年海地成為全球糧食危機的重災區,其結構成因就是海地在IMF的貸款條件逼迫下開放市場,結果美國得到高額補貼的農企業出口廉價稻米擊垮海地農民,使海地在糧價波動時極為脆弱。

若上述體系不改變,海地要真正重建也難。




【右看】
減免債務無濟於事
王放/政治評論員

日前海地遭逢其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受到國際關注,也使海地這個台灣的邦交國重新進入台灣人的視野。

海地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約有4分之3的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近來幾乎連年受到颶風侵襲,天災不斷;2008年更引發糧食危機,民眾暴動。更麻煩的是,海地過去的貪腐政權借入大筆外債,如今已成為沈重的負擔,是世界上外債危機最嚴重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去年7月,巴黎俱樂部(包括美、英、德、法、日本、俄等)已經同意取消海地大部分債務。然而,目前海地的8億9千1百萬美金債務,有一半歸美洲開發銀行與IMF,另一半歸屬台灣與委內瑞拉。法國經濟部長拉加德上週已籲請台灣及委內瑞拉,協助免除海地的債務。

減免海地債務固然不是壞事,但恐怕無濟於事。因為從海地貧窮的根源來看,當地政權的貪腐與無能,才是造成資源無法用於真正發展所需的關鍵。即便是減免了外債,海地政權照樣可能借入新的外債,或照樣重建無方,內亂不斷。這種第三世界的「失敗國家」困局,令人不勝欷噓。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面對教育議題,有話不吐不快?立報讓妳大聲說出來!除了各版的固定專欄外,歡迎基層教師、學生及家長發表意見。大作請附地址,一經採用,即贈當期立報5份,不另奉酬。來稿即視同本報擁有刪改權及網際網路使用權,人力有限,未採用者不另行通知。投稿帳號:article@lihpao.com。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3-09-30@【立報─言論廣場】
【南方】當總統毀憲亂政,這是我們能做的小事...(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南方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2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