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張老師」園地
報主:「張老師」基金會
創刊日期:2017-03-06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40
官網:
http://www.1980.org.tw/web3-20101110/main.php?cust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張老師」園地報
「張老師」園地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張老師」園地
發報時間: 2017-10-23 16:00:00 / 報主:「張老師」基金會
本期目錄
回首來時路~義務張老師儲備訓練心得
「張老師」的使命

1 協助青少年解決成長的困難
2 促進青少年健康的成長
3 培養關懷青少年人才
4 塑造關懷青少年的環境
5.倡導關懷青少年的理念與行動

「張老師」服務對象

青少年及一般社會大眾

有些人會認為「張老師」是專門為「有問題的人」而設置的,因此,來找「張老師」的大概也都是有問題的人;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觀念。事實上,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有一些生活適應上的難題,祇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也許你是個身心健康的人,是個好學生,也擁有理想的工作與家庭;但你難免總會遭遇一些日常生活上的困擾,而這些困擾如能及時獲得協助,則可以減少你的焦慮與不安,達到生活上的和諧。「張老師」就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願意與大家一起來探究這些困擾,進而謀求改善與解決之道。

1980輔導專線

1980輔導專線

當您心情低落,想找一個人好好聊聊,請拿起手機或電話,撥打1980輔導專線,線上的義務張老師們會用心傾聽,陪伴您走過人生的低潮。

 

線上捐款

【立刻加入我們】      
「張老師」1980『依舊幫您』專線,期待及需要您的捐助! 
★線上捐款網址 http://epay.1980.org.tw/

「張老師」FB粉絲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1980/

「張老師」名稱的由來

「張老師」並非因創始人姓「張」,也不是為了紀念某人,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的生活當中,影響其成長最深遠的人,除了父母以外,其次就是「老師」了,且「老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其職志,此正式輔導工作的本意。至於為什麼叫做「張老師」?因為「張」是中國大姓,語音平順易念,感覺親切普遍;字型(「長」的「弓」)意義深遠,代表開啟、拓展、長遠之意,開啟指的是協助正處於過渡期之青少年有良好的自我發展、拓展指的是不斷地將服務由點擴展至社會各個角落、長遠指的是具有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的長遠目標,所以,我們定名為「張老師」。

 

「張老師」服務方式
在人生的路上,「張老師」陪伴您,您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與「張老師」聯絡:


※ 「張老師」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 早上九點至晚上九點
星期日 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各地區服務時間會依實際人力增減)
 
※ 晤談輔導:
透過面對面協談方式,運用輔導技巧,陪伴當事人面對與因應各項生活、心理適應困擾。
 
※ 電話輔導:
以電話協談方式,協助當事人處理情緒及各項生活適應上的困擾,
並可針對當事人立即性問題處遇。
 
※ 函件輔導:
透過信函往返的方式,協助當事人探討個人及各項適應困擾,同時提供相關資訊, 以助益當事人因應相關困擾。
email信件請寄1980@1980.org.tw
 
※ 網路輔導:
輔導員運用電訊方式在網路上與當事人溝通,陪伴當事人面對與因應各項生活、心理適應困擾。
「張老師」網路輔導:開放時間為 星期一至星期六 6:30PM – 9:30 PM
「張老師」緣由與沿革

      「張老師」於民國58年11月11日,由救國團所創辦,救國團有鑑於社會急遽變遷,青少年問題日漸增加,本著「今日我們為青年服務,明日青年為國家服務」的理念,乃創辦「張老師」,希望結合專家學者及社會的整體力量,以加強推展青少年輔導工作,幫助青少年朋友成長發展。
    隨著「張老師」服務工作的不斷成長,服務成效及理念已深受社會各界所
肯定及認同,加上願以實際行動參與『張老師』服務行列的熱心人士日益增加,「張老師」於民國76年10月9日結合專家學者、熱心企業人士成立「財團法人中國青少年輔導基金會」由李鍾桂博士擔任第一屆創使事長,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服務,以擴大社會的影響力,而為了讓社會大眾能更加了解本會的內涵,進而協助推展「張老師」業務,於87年6月更名為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現任基金會董事長為張德聰先生),並於89年6月20日陸續於台北、台中、高雄、桃園地區成立分事務所和宜蘭、基隆市、新竹、彰化、嘉義、台南市等六個中心。也從傳統的電話線到民國90年起全省的輔導專線更改為簡易撥碼(直撥1980「依舊幫您」);92年接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辦「戒菸專線 服務中心」,成為亞洲第一個戒菸專線;94年因應心理師法成立,積極著手規劃「專業諮商體系」及「志願服務體系」雙軌制,籌畫設立「張老師」心理諮商所,集結有證照的諮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團隊來服務。

    本會的成立宗旨在於配合政府政策,辦理身心輔導、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教育推廣等有關工作,以加強接受本會服務當事人生活適應能力,激發其潛能,創造幸福美滿人生,進而促進社會國家之安和樂利為宗旨。

 

[公益聯播]支持目睹家庭暴力兒童的心靈重建工作
回首來時路~義務張老師儲備訓練心得

  「張老師」自民國581111日正式成立。成立之初,是由一張桌子、二張椅子、一間不足六坪的小辦公室、一支專線電話,以及二十多位義務「張老師」作為服務的起步。發展迄今,已在全國設有4個分事務所、7個輔導中心。透過1980輔導專線、晤談室提供各種提供電話輔導、面談輔導、函件輔導、網路輔導、轉介等服務,服務對象包含兒童、青少年、青壯年、婦女及老人。服務的問題類型包含人際、婚姻、親子、生涯等,每年服務近七萬人次。

  而這些工作都是由一群受過嚴格專業訓練及充滿愛心的志工所題供,我們叫他們-義務「張老師」。

  全國各地「張老師」中心會在每年9-10月份,開始辦理一年一度的義務「張老師」儲備訓練,就是為了要訓練1980專線服務志工,因為輔導志工需要專業知識及輔導技能,故參加訓練的學員需要經過三個階段、長達九個月的訓練,並通過篩選後才能開始上線服務。

 

義務張老師儲備訓練心得

                                                      台北中心學員:閻行恩

 

  整個三階段就像是國家選手要比賽上場前的訓練,從跑步練體能、基本動作、到身體各項機能的檢視跟矯正,但比起上場比賽,更困難的是對自己的覺察和調整,在第三階段每一週見習的前一天就開始焦慮,焦慮是這時候的好友之一。

  從現在回頭看,好像很多事都要這樣回頭看就會看出些端倪。第一階段的小團體給予很大的力量,甚至讓我對於以後的心理學習走向有一定的想法。在自我探索的團體裡,看到每個人的不安、擔心、受傷,也看到每個人的堅強、樂觀和柔軟,大夥接納其他人的想法並回饋自己的,形成一種溫暖且支持的氛圍,這樣的收穫對於接下來兩個階段和同學的相處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都認真地看待同學們的問題,就像看待自己的問題似的。

  通過了第一階段的讀書心得和考試之後,來到第二階段,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第二階段。探索小團體轉變成技巧養成團體,大課程從基礎變成大量的討論,討論個案背景脈絡、討論問話的方式,所有的課程都在搭起整個技巧的架構,而且遇到了很適合自己學習方式的團體領導者,紮實的將一個一個口語技巧植入腦袋裡,再加上第二階段非常重要的元素:練習。

  除了每週一次的小團體,還有為了研究所考試和擁有相同目標的同學組成的讀書會,在小團體學習到的東西帶入讀書會討論、練習,彼此看著各自的優點學習並提出可以改進的地方,還有不定時的和其他同學的演練,第二階段的我真的可以說是三階段裡最一步一腳印的認真時刻,第三階段是徬徨,排山倒海的徬徨。

  我還記得約60位的大家坐在一間教室裡面的第一天上課,好驚訝。比對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人數,我其實不太確定為什麼自己能夠坐在這裡進第三階段,但也沒有自己不行的想法,這個想法到第三階的結果出來後更加強烈。到現在耳邊還是會響起小團體領導者的話:你們現在都把第三階段當作天堂在追。總覺得這句話很適合用在以後的路上,不能說是未來的路是天堂的相反,但確實要往前走了才會知道這路是一種挑戰,極大的挑戰。

  第三階段充斥著各種對自己的質疑,我是誰?我為什麼要做這個?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在第二階段建立的技巧和通過兩階段的微妙信心,常常消失在模擬個案面前,或者是說,消失在自己面前,怎樣都使不上力。徬徨、擔心、挫折、焦慮,所有的情緒化成灰黑的霧壟罩在腦袋周圍,依稀看見某一頭的亮光,是擁有革命情感的同學、小團體成員和領導者、督導的支持,在與人相處的挫折還是要依靠著與人相處的溫暖撫平。

  真的要驕傲一下自己的運氣,在被通知第二階段的小團體原時段人數不足不開課時,更換時段的小團體依舊是相同的領導者,而且成員們都是熟悉的臉孔,我覺得這是穩定心情的其中一個原因,套用同學的話:「這樣減少了和新環境磨合的不安。」而每次小團體在一週的第一天,在小團體學習到的成果馬上可以運用在見習上。

  見習的安排除了帶來無止境負面情緒之外,模擬個案的練習、每週進機構「上班」,很真實的面對這個工作的各種面向,如何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情緒反應也是一門學問。這時最感謝的是督導,在老師和輔導員兩種角色間轉換,一邊引導著我該如何面對個案,一邊引導著我該如何面對自己,第三階段的收穫是:真誠。

  回頭看這三階段好像有說到什麼又無法說清楚,反而是在知道新的一期張老師培訓要開始了,才有真的走過了一段路的感覺,然而又有一段更長的路呢。把這些所有感想帶在路上,我想會走得更暢快一點。

推薦訂閱
福慧老學堂助失智長者活出豐富人生@【社團法人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電子報】
轉寄『回首來時路~義務張老師儲備訓練心得』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