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51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14-04-19 05: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5/23-24 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案例研討會-台中場次
本期目錄
關於本報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社造專題】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活動訊息平台】
關於本報

◎親愛的夥伴您好:
社區營造學會今年關注重點將聚焦於
農村社造/河川社造/都會社造/文資保存/八八風災等議題上,您的訂閱與肯定將鼓勵我們持續努力!若您欲支持本會或議題,可斟酌參與。
1.歡迎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會費繳納單
2.定期小額捐款:
郵局儲金捐款授權書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連結:
1.社造學會網址:http://www.peopo.org/cesroc
2.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https://enews.url.com.tw/morakcesroc
3.社造學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esroc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編按/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自101年承接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委託辦理三年的「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業務委託暨營運管理案」除了館設營運與活化之外,也賦予了在都會型社區營造輔導與經營的角色,101年以高齡友善、都市綠生活、創意街區、都會農場等議題逐漸尋找出社區與社群,102年在十四個社造點的操作中,逐漸連結地緣社區與議題社群的關係,在這樣的場域中促成社區彼此的互動與互助學習的平台。

圖、文/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於101年7月26日開始進駐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仁安醫院歷史性建築),一方面進行都會型社區營造的推展與研究,一方面也對於館舍經營逐漸累積經驗。從101年營運至102年,我們感受到臺北市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點,包含都會中社區需更細膩區分地緣性社區(地緣社區、公寓大廈)、虛擬社群、議題社群等,面對這些社區及社群都需要有不同的因應方式,如新媒體工具的應用(FACEBOOK)與雲端社群的經營都是都會營造不可少的工具。針對不同社區及社群資源需求的層次多樣,不能再以單以輔導模式進行,有的社區或社群是需要加強鍊結需要的也許是人力網絡的引入,有的社區需要的是新思維的轉化,對於社區營造趨勢資訊或新模式的刺激,因此在都會中營造,如何將有限及多元化的資源進行連結及加層將是重要的關鍵。

102年社區營造中心的運作將工作內容定位聚焦於「社造資源與支援媒合平台的建置與運作」的主軸上。我們也逐漸發現「社造資源與支援媒合平台的建置與運作」的搭建是需要結合仁安醫院空間營運管理、社區資源網絡建立與交流,社區輔導諮詢三方面的運作,才能逐漸形成,且在過程中,透過以上行動,引入議題型社群,導引協助地緣型社區。如此運作,可以刺激及活化地緣性社區近年推展逐漸失去的活力及特色,透過議題社群的刺激,更能讓地區展現不同特色。

透過現有社造中心資源(空間、服務、活動及培訓),與社區、社群連結,產生新的資源(人力、物力、補助資源及網絡等資源),回饋社區需求,也透過具前瞻性及有跨局處議題的媒合補助,將執行內容與其他局處連結,形成臺北市特有的營造內涵及模式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國順里童樂聚場

太玥工作室

本提案單位長期與大同區國順里互動,有鑑於社區居民多為老年人口和兒童,多數家庭小孩皆托老年人幫忙照顧,擬透過本計劃整理閒置未使用之空屋,並向大眾募集玩具、風鈴,期改造成為社區內兒童可安全遊戲的空間,以減輕社區老年人負擔,增進兒童之間相處與互相成長。本次計畫執行,確定基地位置為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1047-1號的磚蓋屋,經里長出面與屋主協調並簽署使用同意書後,由王耀東社規師帶領華梵大學學生辦理二次童淨童樂工作假期的活動,公開對外招募協助清理空間環境的一日志工,及之後將放置於基地中的玩具、風鈴。計畫執行過程,在募集玩具海報及消息發放後,隨即有人表達願意捐贈玩具,希望人員能到府收取;而設於里長辦公室、社造中心的玩具募集點也收穫非凡,路過居民會詢問玩具未來之用,希望之後能帶小孩來遊樂。清理過程中,基地附近之居民也會好奇觀望及詢問工作人員空間使用之用途。另外,中國時報透過里長知道此計畫,主動採訪撰寫報導,也引動外地人士關心老屋保存使用而抽空探訪進度。目前募集玩具較預期多,種類也繁多,經過清掃整理,原本佈滿雜物垃圾的空間也清空,逐步成形。

後續包括最重要的建築結構安全部分尚待確認並加強,其他如地面及牆面整繕、水電供應尚需要經費支援以陸續完成。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主婦的力量~~奇岩社協20年「社區學習」計畫

台北市北投區奇岩社區發展協會

1994年,一群清江國小媽媽讀書會的成員,成立「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由理監事20人集體領導分工合作,投入人、文、地、產、景各面向社區營造的經營,目前會員108人。在即將邁入20周年的此刻,也開始思考如何迎接下一個20年,本計畫透過舉辦各屆理監事的分享座談會、個別採訪記錄,將資料整理成冊,完整記錄與奇岩社協一起成長的「個人」,彰顯社區居民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逐步改變社區,且透過在地行動凝聚在地意識,並做為其他社區發展組織的參考,共同為社區的未來描繪發展願景。在執行成果上,三場次的分享座談會,共有43人次參與,另外找出奇岩社協歷年理監事及會務人員約87人,已收集59人的心情紀錄,另加開奇岩社區青年遠景討論會,與會有14人,與社區青年共同討論社協遠景。本次計畫進行資料的集結,雖尚未盡完整,但踏出第一步,也帶動了前進的動力,透過資料整合的過程,也逐步釐清了奇岩社協發展的軸線:(1) 1994-2000:社區凝聚、社區認同 (2)2001-2009:資源拓展、引入社造方法 (3)2010至今:社區合作、社區教育;而各階段所關心的不同公共議題(新光傑仕堡抗爭、丹鳳山巨石穩固工程、新社區開發計畫、中崙仔溝整治工程),分別凸顯了相關的社區問題與困境,亦呈現社區組織發展與社會環境變遷的關係。而透過分享討論,重溫過去榮景的時刻,也是重新感受社區力量的所在,特別是女性的力量,此外如洪友崙先生提供意見希望透過奇岩的經驗,讓社區力可以變成家庭的支持力,而劉可強老師因奇岩周邊開發計畫來到其中一場討論,也對於新社區與救社區的衝突提出疑問,都讓大家有進一步的思考。而對照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包括:1.各類課程開設不易2.志工參與度弱化3.產業空間使用不足及4.組織傳承問題(年輕人不足),除了反應出社區營造蓬勃發展後的組織消長狀況,也可看見大家對社區高齡化的危機感,以及對社區服務產業化的思索,因而期許協會未來能朝向社區關懷、長者服務的方向思考,並引入更多年輕人參與。目前從匯集的討論結果著手,已開始與社區青年研擬如何擴大社協產業的自主力,而資料整理後的下一階段,則預計著手紀錄社區主婦的行動路徑。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計畫名稱

提案人或單位

簡報摘要

大安區華光社區再生發展營造計畫

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

華光社區,位於臺北市大安區錦泰里、光明里,為杭州南路、金山南路、愛國東路與金華街的範圍之內 (日治時期則為錦町、福住町)20世紀初日本殖民時期所建立的臺北監獄,是臺北東門城外最悠久的都市化起點。此區域日式官舍、臺北監獄南北圍牆與光復後形成的聚落,共同成為日本殖民和戰後城市發展過程之見證。本計畫的出發點,主要是因應104年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配合國有財產署進行都市計畫變更,面對重新規劃的時刻,期待我們的城市未來能夠更回應市民多樣化的需求,希望可以打開一個市民能夠提供意見,共同思考都市聚落意義的機會,因此舉辦39小時「華光心願景-生活圈願景工作坊」的軟性活動,進行多方探討,帶領民眾認識都市生態與臺北城南綠色廊道,思考文化資產與未來軟硬體規劃為社區公民環境教育與參與累積基礎。二個月的計畫執行過程中,需要找尋國內外的案例、匯集整理許多資料與文本,以使成員能有所想像,因此在工作坊前即與許多合作的夥伴召開多次的工作會議以確認宣傳、操作方法與內容等,工作坊後更要進行意見的收斂與整理。此外,也和大學校系合作,結合一些專業團隊、社大志工與社區媽媽的參與,共同完成一個1.8*2.5米的基地模型。三場工作坊在帶領討論與重點上是循序漸進的進行,第一場主要帶領工作坊參與者以地圖工具指認印象深刻的空間,包含記憶、美食、樹木/生態、出入動線、喜愛/不喜愛的角落或區域等,盤點彼此對空間產生的意義,幫助檢視區域人文特性與環境特質;第二場則就此區位於中正紀念堂至永康街人文觀光軸線,更是臺北市城南文化資產廊道重要一環的角度著手,帶領民眾透過進一步認識文化資產與生態保存的現況,對照不同類別的國內外案例,針對未來相關情境引發相關想像與討論;第三場則以城市尺度討論區域空間發展,邀請里長、社區發展協會、學校社團、民間組織、相關科系學者與學生參與,並以空間工具邀請民眾規畫設計空間的樣貌。透過此次計畫,使原住戶與市民有機會面對面的對話以相互理解外,也是建立一個讓很多學生、市民、組織對華光共同討論的基礎。另外,本計畫也開啟了與國際的連線,包括加映與德國學人對談的【衝突、差異的奇異對話旅程:文化遺產的多面性】講座,藉由德國重視負面資產的經驗,提供臺北相關案例的啟發;以及參與阿姆斯特丹Cities Foundation主編的We Own The City出版計劃,進行跨國寫作的合作。未來以城市願景與華光工作坊成果基礎,將進一步探討設計之都的各項規劃,預計於一月初舉辦城市論壇與華光「華光,明日的生活社群」特展,希冀打開更多公眾討論對話空間。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迷蝶地圖‧走入綠地 (羅友倫故居保存推動計畫 )

台北市士林區天玉社區發展協會

本計畫的形成,起因於羅有倫故居的保存,社區對於在地文化資源的保存意識逐漸產生,提案人有感天母雖號稱多國文化,外地人卻很難發現多國文化何在,而天玉街38巷一帶,有以小圓環為中心,交錯的兩條路,可達羅友倫故居及白屋等景點,路線就像一隻蝴蝶,因此希望地圖製作出來能讓迷路的路人找到這些多國文化秘境,故以「迷蝶地圖」製作為主軸,並辦理「青年論壇」、「高峰論談」 ,藉由在地願景的提出,逐漸凝聚社區居民對當地的認同及想法,向下紮根。本次計畫執行,主要進行三方面的擾動,包括:1.透過拜訪社區店家一一說明計畫精神爭取支持,多數店家均表示樂觀其成,願意協助或贊助,也因而順利完成具通往羅友倫故居、磺溪、友善商店等指引資訊的迷蝶地圖;2.邀集青年、社區中的學者專家,分別進行小型的座談討論,收集對於社區發展的意見與想像,其中多數特別提到天母西路與中山北路的人行道不利於身障人士行走,常有意外發生,希望向政府要求還天母一個友善、符合天母國際化形象的人行道;3. 在天母圓環舉辦晚會活動,邀請啟明學校等社區學校、團體進行節目表演,吸引許多民眾留步參與並進一步詢問。以諸如種種的行動,把社區資源都擾動起來,促使居民意識並注意社區,是本次計畫最重要的成效。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設計台北。彩繪未來

台北市大同區國慶社區發展協會

本計畫是由一名在地青年所提出,其早期曾參與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的培訓,在參與萬華一帶的社區營造工作後,再回到自己所成長的國慶社區,有感於社區內過半為40年以上的4層樓建築,屬於過渡型的老舊社區,多數居民整體上對於空間改善有所期待,其中又以都市更新為主流,但近年來相關都更爭議,讓住民多保持觀望態度,而空間議題涉及公私部門,短期間難以實踐,因此希望從社區空間想像為基底進行介入,結合藝術家,擾動社區居民參與,並透過行動提出對未來空間的願景,使相關議題延續外,亦凝聚社區意識。執行計畫的作法上主要有兩個軸線,分別為社區空間培力,進而對社區空間有實質改造的發想,以及從藝術培力的角度建構北大同青少年據點。在社區空間培力部分,結合「國慶社區綠色藝術市集」闖關活動,收集民眾對於整體環境的正負面意見;並舉辦社區空間改造工作坊,邀請社區居民、承接都更處萬華大同區公共空間改善計劃執行人員及於社區服務的輔大社工系學生,以「延平國小學童通學路」,及「社區文化遊程」為主軸,共同進行社區公共空間改善的討論。而藝術培力部分,則媒合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勵友基金會、藝青會等資源,在一開始找不到學生的摸索過程中,發現一個青少年據點承載許多人的不同期待,而一起想辦法的討論互動過程中,開始瞭解到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差距,也逐漸使資源與想像的整合成型,目前則在蘭州輔導老師的協助下,進入校園招募到了12位在地學生。透過了兩個月的整合期,已經確立後續青少年據點運作的幾個方向,包括:(1)本計劃課程預計施行至1041月,並完成藝術創作(2)以國慶社區發展協會與貳拾號公民會所為場所(3)以在地的兩所國中,民權與蘭州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4)配合延平國小輔導室需求,在下學期提供課後輔導與文化刺激的活動。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久如生態培力研習工作坊

臺北市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臺北市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所在地理範圍,在自然資源上得天獨厚擁有溪流與山系,傍南港山系、擁四分溪流,生態資源豐富,更鄰近許多山系步道,是距離市中心近在咫尺的綠色資源寶庫。民國98年成立協會,即緣自四分溪的河川守護運動,而與中央研究院、南港社區大學等單位,舉辦生態調查(動植物)、研習、步道導覽系統規劃,更成立河川巡守隊,建立河川流域管理委員會機制。本計畫是希望藉由社區民眾的參與,將以往與外部單位合作的模式轉化成社區內部培力;透過舉辦社區生態解說研習,從監測守護河川資源轉化成為得以運用的社區資產,另一方面也醞釀提升志工能力,不僅止於河川巡守,更能進一步具備生態導覽能力,發展社區自力系統,最終期待能透過生態導覽來帶動社區成員對社區的認同感。本計畫執行主要有工作坊課程與實地踏察兩部分,工作坊每堂課程進行兩個小時,針對物種辨識、調查方法、地質認識、生態環境認識、導覽解說方法等各類型主題,聘請專業講師來演講解說;實地踏察則進行至少四小時,針對物種調查進行實際操作,並加強學員對社區地理環境的認識與實地體驗。提昇社區的整體生態環境知識。本次計畫執行,有感於累積社區自己的生態資料庫、培訓生態志工均有其重要性,卻都不是一蹴可成的事,因此在短暫的二個月內,主要成效展現於帶領社區志工利用PPGIS建構電子地圖與社區部落格連結,並利用QRCODE便利社區居民以及關心久如社區發展的台北市民,一起關心社區文史與生態調查的資料建置。未來期待擴大與在地或願意配合社區執行的陪伴團隊進行社區生態資料的整合,並轉化為社區導覽志工可以使用的資料,將經驗傳承到社區志工身上。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飛舞的線條-大同區社區長者集體美術創作活動

蔡蕙恩 (飛舞的線條執行團隊)

本團隊一開始曾在公館的社區,帶領平均85歲左右的退役軍人一起畫畫,最初申請本計畫補助時只有一個簡單的期待—用藝術讓更多的人能夠抒發感覺,變得更有自信。自10月中開始執行計畫起,即於每星期二上午在社造中心以老人為主要對象,帶領參與成員一起繪畫創作。執行過程中,發現許多困難點需要突破,例如:長者除非是有藝術背景或有主動學習的心態,否則一般而言,不太會習慣到特定的場地進行畫畫這件事,於是透過社造中心的協助,團隊開始與接觸附近地區的里長、教會接觸,開始著力於向社區宣傳這件事上,也因而瞭解到大同區這類藝術創作的社區活動較不常見,對居民而言會顯得陌生。經過一番努力,每週二的創作活動從一開始沒有人參與,到後來開始有固定3-4人的長者班底,執行團隊也在集體創作的過程中,觀察到一些有趣的事。一開始,當帶領的老師引領成員即興塗鴉時,長者們會因著過去對於畫畫的理解—「畫畫就是要畫得漂亮」—而顯得無法想像的站在畫紙前不知從何下筆。而當馬偕護專的學生因緣際會一起參與創作時,面對年輕人自在的揮灑的狀態,更是讓長者倍受刺激與挑戰,雖然開始下筆,但三不五時的會停下畫筆,似乎很擔心自己畫得突兀。慢慢的,長者們開始熟悉繪畫過程,甚至一到場就主動拿起畫筆開始發揮,某一次在只有長者的活動中,長者們輕鬆自在的在繪畫過程談論屬於他們同一世代的話題,並分享起名字的故事,讓名字也成為了畫作的一部分。而後,當馬偕護專的年輕學生再度參與其中時,長者已經能不受影響的自由創作,不同世代的繪畫語彙自在而協調的存在於畫作中,是最初計畫沒有預料到的驚喜。因著執行過程中對於困難與收穫的理解,後續推動上,將在社造中心舉辦活動成果展覽,向社區分享成果,並透過舉辦開幕茶會的方式,邀約參與者的親友參與其中,成為社區居民交流的活動;另外也將把觸角延伸至社區長者聚集的場所中執行活動,長時間的持續推動。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我們都是社區一份子」攝影工作坊計畫

台灣當代漂泊協會

當代漂泊協會長期關注城市底層工作者,而台北市北大同地區早期有許多製造業工廠,是許多中南部移民工北上找工作的落腳之處,在這裡努力生活的人,為台灣早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他們或許不是如名人般的光鮮亮麗,引人注目,但每天認真在這土地上生活奮鬥的故事,卻令人動容。本次計畫期望邀請參與當代漂泊攝影班的朋友,透過相片與文字報導,一同為生活在北大同社區裡,在城市辛苦打拚、默默奮鬥的小人物做記錄,勾勒出北大同底層人物的地景。計畫執行從工作坊的討論開始,先是攝影班老師分享東亞其他國家紀實攝影家關於居住、工作等面向的作品,豐富參與成員的視野與想像,而後大家聚焦於討論資源回收者的工作面向,透過不同背景成員的經驗分享,也因而拉出了資源回收工作之於社會、經濟與社區生活等各種層次的理解。接著,透過社造中心與長於導覽的邱翊先生連結,而邀請其為攝影班成員進行大同區的導覽,導覽過程中,不同年齡層、生活背景的經驗不斷交會,諸如街角資源回收工作者、陣頭活動等區域裡平凡百姓的生活樣態,因而鮮活起來,激發與豐富了成員對於此區域的認識元素。而後,攝影扳成員開始進行資源回收地點與時間的踏勘、拜訪里長請教鄰里區域裡從事資源回收工作者情況,並陸續進行資源回收者的訪談。透過這些過程,成員開始意識到要超越一開始著重於「底層」的思考,而更著重於資源回收工作與社區之間連結,及社區資源網絡連繫的立體面向,然而,因著體認紀錄、採訪與拍攝,需要時間醞釀,必須與被採訪人建立足夠的關係,使其感受被尊重,採訪的內容才能貼近,因此,現階段,著重於與資源回收工作者、業者多認識,向其多多請教,而不冒然的直接進行紀錄攝影。後續將繼續完成社區裡資源回收工作者與資源回收產業的記錄工作,也希望延伸攝影主題,對於社區裡如潛藏於都市高樓大廈一隅的古厝等,因著都市發展刻正改變的人事物進行紀錄。

 

 【社造觀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老城社區裡『老廟、老學校』共生營造之可能性-以南萬華(舊稱加蚋仔,雙園地區)楊聖廟與東園國小為實踐對象

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高傳棋老師)

高傳棋老師是萬華雙園地區一帶的在地居民,更是長期耕耘的文史工作者,經常透過導覽或文史資料,帶領民眾更深入的瞭解萬華一帶的各種發展面向。本次計畫發想是高老師基於對臺北老城社區三百年來的時空發展模式的思索,希望進一步探究今日現存於萬華、大同等舊城區內各傳統生活圈裡的老廟、老學校其過往到今日所扮演之角色,並探討面臨老年化社會到來之時,如何將社區裡兩大公共空間『廟宇、學校』共生接軌的議題。本次計畫執行,主要著力於二方面,其一是召開專家會議,蒐整地方里長、老廟總幹事、學校校長、社規師、地方文史工作者,以及目前正在南萬華進行相關都更處規劃案的民間公司等各方對於萬華過去與未來發展的意見與想法;其二是就社區生活傳承農園的發想,與百年老學校東園國小校長、保德里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相關人士進行討論,累積意見與共識。此外,透過相關的地方導覽、初步的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已將蒐整而來的相關歷年珍貴歷史剪報、新舊照片、古地圖等資料進行數位掃描,並協助合作團隊針對社會人士與地方小朋友進行生活地圖的繪製。社區之事,需凝聚多方意見與共識,不能貿然而行,未來將以本計畫所匯集之意見與成果,持續推動將各方蒐整到的相關新舊地圖、手繪圖、新舊照片等資料予以編排並調繪印製出百年老街東園街的第一張生活時空地圖。另外也將致力於將社區裡擁有務農經驗與真實農業生活的老人帶入校園,教導地方師生學子們相關的種菜、養土、堆肥等農務經驗,更長遠的期待能突破現有臺北市都市計畫法、公園綠地管理使用規定,使生態菜園的經驗能帶入社區,應用於在百年國小對面,日治時期就是屬於該校『學生實習菜園』的現今保德公園上。

 

 

【社造專題】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文/李永展‧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社造專題】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藝術與社區的結合在台灣已有多年經驗,但開始走入主流社會、走進都市,重要的影響便是1998年文建會發佈實施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和推動「美化公共環境計畫」,前者規範了建設過程中藝術家與社會對話的管道,逐漸促使公共藝術的形式成為藝術介入社區的主流方式,後者則是嘗試將藝術家引入社區,拉近民眾與藝術的距離。

【社造專題】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2009年起陸續推辦的「藝術介入社區」案,期許能讓公設美術館的藝術養分得向外傳遞至社區,讓藝術的核心價值可協助公眾改善生活、提升生活品質、培養公民美學,同時也能支持提升社區營造的擾動效果。在第一屆推行時,參與範圍是由美術館所處的社區中山里開始,邀請同為中山區的周遭十個社區共同參與,藉地利之便及藝術氛圍串連的優勢,打造社區藝術的示範點;2010年的第二屆活動,則擴大為向周遭的中山、士林、大同三個行政區招生十五個社區,結合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一同經營這些熱區,共同營造整個台北城市的藝術氛圍;進行檢討反思後,於2012年舉辦了第三屆,則試圖向整個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進行招生,透過甄選方式選出社區動能高的八個潛力社區,欲以較深入的輔導陪伴形式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社造專題】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在原本台北市立美術館推案的構想中,所訂定的案名為「藝術介入社區」,但在2012年推辦第三屆時,執行的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以下簡稱社造學會)則將主題定調為「藝術進入社區」,主要是提醒我們藝術家對於社區不應太過強勢的介入,而是以「進入」的方式進行協助及陪伴。社造學會所進行的藝術進入社區案,實際上較接近一個操作社區生產的過程,藝術創作主要扮演的角色是作為一個媒介或一種手法,其目的在於透過藝術對參與的社區組織進行培力(empowerment)及組織的強化,而社造學會除協助社造行動、凝聚社區意識、挖掘社區議題及在地特色外,同時也扮演了連結藝術家、藝術領域學生、社區規劃師與社區之間的平台角色。整個過程從一開始的提案便是由社區所發動,後續的意見匯聚統整亦由社區進行,並由社造學會的團隊以社區營造的方式在旁輔導陪伴,再交由社區自主進行創作過程,藝術家的角色已然淡化至純然的協助角色,甚至藝術家也不專屬於任何一個參與的社區。

【社造專題】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其中參與第三屆活動的北投吉慶里即為一個明顯的案例,該里自民國八十四年起的長年經營,已有上百名分工細緻的志工及各種藝文進修班,屬一發展成熟的社區,社區內頗具特色的聖誕巷及聖誕嘉年華會更曾受媒體關注。但里長仍希望社區能更加向上發展、有所突破,因此提案並獲選參與藝術進入社區案,並在社造學會及社區藝術家的協助下,挖掘了社區內大橡樹的議題加以創作為藝術燈箱,進一步提升社區的環境美學,並在過程中對大橡樹草地的開放與否進行一連串的討論。

 【社造專題】淺談藝術進入台北都會型社區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都會型社造中破冰常是最優先也是最困難的課題。在藝術進入社區案的操作經驗中,則可見到藝術創作過程及完成後,多能在社區內產生柔軟而具彈性的擾動,因此我們認為,藝術進入社區的模式具有力成為都會型社造重要工作方式的潛力,若能透過持續的經驗及案例累積與分享,引導社區組織持續與社區規劃師及藝術家合作,進行創作,可期待能將已具發展基礎的社區組織突破至下一個階段,成為更具活力與主動性的示範性社區組織,作為其他地方進行社造工作與社區發展時的典範。因此在都會社區中以「藝術進入社區」的模式具有相當的潛力,若能透過持續的經驗累積,應可成為都會型社區營造的重要工作方式。

【活動訊息平台】

※2014搶鮮大賽資通所技術一覽(共10項)

敬愛的學界先進,您好!
工研院資通所今年度負責協辦經濟部技術處第四屆搶鮮大賽,競賽活動訊息如email下方所附文稿。我們十分期待您帶領您的學生團隊參與,讓國內技術之研發與應用在年輕學子間更深度紮根並進一步發揮及擴散!

相關連結:http://www.getfresh.org.tw/tdp.aspx?TS_YEAR=2014

 

※Project Imagination法藍瓷第二屆「想像計畫」公益提案資助計畫


Project Imagination依據計畫的內容、執行範圍、預期效益與社會影響力等,分成「50萬元組」、「30萬元組」、「10萬元組」三組,資助金額總計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將實際資助七份公益提案。欲申請者可根據規模申請合適組別:

相關連結:http://project-imagination.org/frontend/index.php

 

無毒安全小蕃茄

 【活動訊息平台】

無毒安全小蕃茄一公斤100元 只有10公斤(甜而不膩)
無毒超甜水果玉米:60元/斤(約2支),剩30斤而已
有興趣的歡迎私訊或電0932830925宋先生
這些農產品來自於五年前風災受災戶,他們努力的成果 ,值得鼓勵。

 

泰國社區營造與古蹟保存經驗交流講座

時間:4/22(二),下午13:30  地點: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201室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為了拓展本市社造的國際視野,以及增進市民之交流,本次邀請泰國社區營造及古蹟攝影專家Woralun Boonyasurat教授及Angela Srisomwongwathanru 女士,社造中心特邀請陳板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兼任教師)及林建享導演(社區故事影像紀錄計畫專案執行導演)進行交流對話,並藉由自身推動台北社區營造及影像紀錄的過程,進行分享及交流,內容精彩可期,歡迎各位社區朋友、夥伴踴躍參加。

相關連結:http://www.community-taipei.tw/news/news_detail?id=8

 

※2014台北地球日

轉寄『社造電子報《NO.202》』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