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創用CC電子報
報主:創用CC電子報
創刊日期:2006-05-26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4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創用CC電子報報
創用CC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創用CC電子報
2015-06-05 11:00:00/ 報主:創用CC電子報
本期目錄
開放資源硬體與設計聯盟
#LittleSecretFilm
CC 專題 :從數位遊戲看多「源」素材的授權困境
國際博物館採用公眾授權之概況
在這裡實習的日子-宮薏婷
【編輯室的話】

這是由台灣創用CC計畫出版的電子報, 創用CC,是 Creative Commons的中文名稱,希望透過「保留部分權利」的彈性授權,讓創作得以更加流通。電子報內容從第三十三期開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是創用CC網站部落格文章資訊的選輯,第二部分則為每月一則深度專文或專題報導。

本期專文由關注領域為消費者與開放網路,曾發起相關社群,同時也是懶人包師傅與 g0v 零時政府參與者的楊孝先先生所撰寫。與讀者們分享2015年下半年創用CC推廣觀察的分析心得。

這此也跟各位讀者預告,今年四月發行第 120 期之後,《創用 CC 電子報》 將停止發刊。屆時《創用 CC 電子報》 將已發刊滿十週年。四月之後將以新的形式,不定期寄送專文報導。 下一期的電子報將於二月 15 日發刊,該期以及三、四月份的電子報,將由常年關注台灣創用 CC 計畫的友人撰文回顧,敬請讀者朋友期待。您若有任何建議,煩請以電子信件聯繫 contact@creativecommons.tw

創用CC電子報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發刊,每期規劃不同的專題,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行動者為電子報撰寫專題文章,藉此希望讓大家更加瞭解創用CC的理念。也份外歡迎您提供意見,來函寄達地址請見網址:http://creativecommons.tw/contact

電子報相關資訊

您因訂閱了創用CC電子報而收到這封郵件。

電子報總編輯:周文茵
 
本電子報著作權人為中央研究院,並依據創用 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授權條款出版。授權
條款之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tw/
 
如欲進行商業目的之利用,或者有任何授權上之疑問,請直
接與台灣創用 CC 計畫聯繫:
http://creativecommons.tw/contact
 
如果您對這份電子報的任何內容有疑問,歡迎來信洽詢:
contact@creativecommons.org.tw
 
如欲取消訂閱這份電子報,請寄一封電子郵件至
CC-Taiwan-newsletter-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此外您也可至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C-Taiwan-newsletter 翻閱電子報典藏,或將本電子報推薦給其他朋友。
 

[公益聯播]切膚之愛基金會魏愛倫學苑志工招募
開放資源硬體與設計聯盟

柯俊如 /編譯

OHANDA是促進以可持續性copyleft方式分享開放硬體及設計的發起 人。2009年七月,它在Banff中心舉辦的基礎開放資源硬體高峰會 中出現,這個計畫的目標之一是建立分享開放硬體設計之服務,這個服務要能包含認證模式和註冊形式。OHANDA還在持續進行中,整個進行過程也是開放的。

簡單來說,copyleft的法律基礎由無法有效在真實世界中實施的著作權(copyright)而來。相同的還有專利,但給硬體專利使其開放的過程將會 是 既緩慢又昂貴的。OHANDA提出的解決之道是使用一個像是商標的標誌。這個標誌允許開發者透過OHANDA作為註冊的權威機構...

#LittleSecretFilm

吳銘崧 /文

當代的影音創作有越來越多樣的可能性,不管是在籌資、製作還是發行的任何階段,都有許多影像工作者亟欲突破傳統形式,開發出新型態的創作方法,尤其是現今網路無遠弗屆、無孔不入的力量,更是源源不絕地激發出導演與製片們嶄新的創意與靈感。

#littlesecretfilm 就是個借助網路特性而出現的獨特案例,它是一個影像創作的展示、分享平台,由幾位西班牙藝術家 Pablo Maqueda 、Haizea Viana 等人於 2013 年初創立。目的不是商業營利,而是單純想創造一個影像愛好者的交流場域,也因此其中的影片皆採創用CC授權,讓創作者自由發表的同時,作品也能達到更為有 效的傳播和運用。



CC 專題 :從數位遊戲看多「源」素材的授權困境

吳蕙盈 /文

新媒體是一個充滿商機創造性的產業,像是處處可見的電玩、動畫、社群網路、遠距離服務、虛擬實境皆可屬之。比起如印刷品等 傳統媒體,新媒體透過互動與使用者參與帶來更深刻的娛樂效果。其中數位遊戲更是結合了許多新媒體的特徵的例子:數位化與互動性,部分也有社群化、網路化等 特徵[1]。

隨著各種軟體服務的便利性,像是Unity或是Unreal的遊戲引擎,以及逐漸普及的電腦教育,人人都有機會獲得所需要的技術支援與程式能力,設計出自 己的遊戲。遊戲的開發面向,除了程式撰寫以外,還需要故事規劃、視覺音效以及互動設計等,部分(往往是所有)全數功能的結合,才能完成一個遊戲。因此通常 每一個遊戲創作,都有層層細微分工、精確的工作產出項目:也許一個人負責設計飛雪的粒子效果,另一個人則是設計角色的走路動畫等等,可謂術業有專攻。也因 此,在創作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素材,像是圖示、數位材質、人物、音樂、音效、字型、動畫模型被創造出來。這些素材可以成為相同媒體(例如同一個遊戲、其 他遊戲)或是其它媒體(影片、互動藝術等)中延伸、再創的單位。

接下來筆者將以數位遊戲為例,從數位化、互動性與社群化的新創作方式,討論素材運用上的授權困境。

數位化創作方式的素材

數位化的媒體,其交換與取得上,有高度的方便性,例如電子書、電影、遊戲,而這些媒體經由現在編輯軟體之便,以及網路分享的擴散性,這些媒體所使用的文 字、圖像、聲音的素材很容易就可以被重複利用,並被再度分享出去。這大大提升素材延續、再創的可能性。許多自由或開放原始碼素材都提供開放的授權,例如 Blender每年的電影計劃即以「創用 CC 姓名標示」(CC BY)條款之下開放所有音訊、影片、影像與3D素材[2]。

由於素材的數位化,發展出了多樣型態的素材創作方式。以遊戲為例,圖示與音樂是素材,而是角色的動畫骨架、遊戲關卡設計也都是素材。如今對於這些新創作方 式產出的數位化素材,我們該如何選擇授權:從現存的條款思考如何包含這些新的創作方式的授權?還是仍延伸使用傳統媒體的授權?這些是新媒體素材數位化,創 作方式改變在授權上可思考的一個問題。

互動產出的素材

新媒體不再只是從作者到觀眾單一方向的訊息傳遞,觀眾也可以對於所體驗到的東西即使地選擇、評價,甚至可以改變所得到的經驗。像是遊戲這種具有互動性的新 媒體,有時在玩的過程,或是透過遊戲提供的客製化編輯工具,經常一個新的素材就產生了,像是使用者自己設計的關卡、角色貼圖、遊戲內容等。一個有趣的例子 像是Minecraft這類多人建築遊戲,像樂高一樣可以蓋新的建築與模型 [5]。這些用遊戲機制,或是遊戲提供的工具(與遊戲「互動」)創作出來的素材,可再循環用於遊戲的,超出了原作者的預料,由互動所產生的素材,讓我們看 到遊戲互動,所帶來素材延續、再創的價值。

例如:Valve公司開發一個軟體分發(兼數位版權管控與社群功能)的系統,於2012年的時候介紹了Workshop,提供玩者一個上傳與分享個人創作 的遊戲素材(User generated content)—像是關卡、圖示、音效、模型—的平台。但是由於Valve加諸於這些素材的規定(即如同任何他所賣的產品同權限,限於個人、禁改作、非 商業性使用),加上每一個素材根據各遊戲的規定(App-Specific Terms),使用者可以再授權或分享的方式/平台都不一樣,對於玩家(透過互動的創作者)他們無法管控他們創作的素材的權限,遊戲設計者與Valve對 於這些互動產出的素材也只擁有有限的使用權[3]。

社群產出的素材

現今遊戲的魅力,除了來自於精心設計的遊戲內容之外,另外一個樂趣是與世界上其他同好玩家評論遊戲與討論祕笈(以及炫耀自己的能力)。拜各類社群或分享平 台所賜,玩著可以用文字、截圖、語音或甚至錄製一段玩家的影片(Gameplay Video),上傳到網路上跟其他玩家分享。

呃...也許沒有這麼容易。

國際博物館採用公眾授權之概況

台灣創用CC計畫 /文

最近有人提到想瞭解國際博物館採用公眾授權的狀況,這裡簡單整理些國際案例,供大家參考。

歐美有許多文化機構重視數位化館藏的線上取用議題,組成了OpenGLAM (Open 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museums)及COMMUNIA等社群,推動美術館、圖書館、典藏館和博物館開放其數位館藏。他們對館藏內容的開放有以下幾類作法: 一、若該館藏內容已進入公眾領域或無已知著作權利之限制者...

在這裡實習的日子-宮薏婷

宮薏婷 /文

去年四月間為了一份畢業前的著作權法報告,查找資料與朋友討論間,發現了台灣創用CC計畫。雖然在這之前,我已經在網路上許多地方發現了CC License,也明白它們的作用,卻沒注意到台灣也有計畫單位在推廣創用CC的概念。

「想進一步了解創用CC概念在台灣的發展現況??」、「在各領域裡 觀念如何碰撞擦出火花的呢?」,帶著這樣的心情,我成為了台灣創用CC計畫2014年的實習生....

推薦訂閱
@【愛恆e手札-愛•分享-】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網路通訊】
轉寄『第110期 2015.06.05 從數位遊戲看多「源」素材的授權困境』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