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為經濟轉型之重要產業─人‧耕‧食 共同體─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2,2017農業為經濟轉型之重要產業
作者/李子紅
農業,不止須被視為首要公共產業,更須當作經濟轉型之戰略性一環,其基本目標即提高農業、農業科技、農業機械之總產值,提高農業就業人口,提高農民之平均收入,使農業從“財政負擔產業”躍成“創稅產業”。
農業改革之六大路線,即全面直銷化、全面有機化、全面合作化、全台復耕拓耕化、小麥專區化契作化、全台計劃生產。合作化,才能增大對農業機械購用租用之需求,並產生農業機械革新需求,質言之,合作化拉動本土農業機械產業之發展,自是創造新的就業需求及人口。此外,農業產銷合作社若逐漸壯大,就能進行轉投資,也創造新的就業需求及人口。全面合作化,是全台計劃生產之必要條件。
農民平均收入不斷提高,農村商業必為之活絡起來,而給養更多就業人口。
回應關亦然"台灣農民缺乏科學管理精神"
作者/林宥伯
個人接觸到的部份其實許多精緻或是高經濟作物或園藝,也都有朝這方面努力,因此從從事農作以及較少做精算這兩點來看,通常是所謂的更早期的資深農民,也是較為弱勢的一代。
印 象中今年暑假有廣告推說青年進農村,改造農村,並且各地區農化以及產銷班也有在大力推廣,甚至說高山偏遠地帶有利用產銷班結合捐贈電腦以及臉書,還有目前的網路物流系統,金流系統,以及資訊流媒介,儘可能的去縮短中盤對於農作源頭的剝削,並且政府能做總量協調,不讓使場供需造成劇烈坡動,減少浪費以及避免 投機客套利的話,情況應該能有所改善。
而至於技術問題,一班人,或者說農民整體的概念,較為樂天知命,或者依據傳統,但是許多尖端研究以及新的技術,農改場,試驗場,農業大學研究所,比如屏科大,中興大,台大等,這方面資源以及觀念不可能少,問題應該在於有沒有人做媒介,有沒有人統籌,以及有沒有動機去做。
[閱讀全文]
[投書] 推廣簿記工作需要電腦化與合作化
作者/Liu-cheng Fon
對此雖然個人沒有農業勞動經驗,所知極為有限;不過在這裡謹就與研究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朋友討論時之所得,簡單的發表心得:
1. 有志人士可設法推廣簡單,易使用的簿記軟體,並教導農業工作者使用電腦。當然這段期間內必須請不懂使用電腦的農民,在農餘時間多花個人時間成本學習,這會 是一項障礙;不過如果數位化的簿記方式有助於簡化簿記工作,或許這是值得的投資。這方面可透過農民晚上農閒時間,相互串門子拜訪聊天時,由有志者組織起來,調度筆電跟投影機,就在農民的客廳直接進行教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