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森小故事:如何接近米勒?─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選對課程,投資自己
~森小師培即將於本週三11/4開課,欲報請從速~
對於人類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把地球顧好
——這要靠未來的人,現在這些政府是靠不住的!
對於個人而言,最值得的是什麼?就是把小孩顧好
——這要靠用心的人,現在這些學校是靠不住的!
對於我們而言,最迫切的是什麼?
就是把台灣顧好、把地球上台灣所佔的這一塊顧好、
把有幸生長在台灣的小孩、和他們的未來顧好
——而這是一天也不能等的!
於是我們等著你, 一起來加入森林小學
詳情請見森小師培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hef1987
或電洽:02-23670151轉173
森小故事:如何接近米勒?
◎林青蘭.陳瑞琴 / 森小老師
「如果,我們對米勒的畫不那麼熟悉,那麼,教學要怎麼進行呢?」校務會議裡討論戶外教學—看米勒展,老師們第一個提出來的問題是這個。
的確,這好像是教學上的必要條件,教學者對於教材要能完整、充份地掌握。但是,負責這次教學的三位老師不是很豐富地準備了各種資料了嗎?也很用心地列了三份提問單、也準備素描本,要讓孩子們臨摹了?為什麼其他老師還是覺得不踏實?
也許是,沒有被咀嚼、思考過,再好的資料也就「只是一份好資料」;所以,如果,我們不曾對米勒展有過「教學上如何教?」的思考,那麼,我們和米勒展的距離確實很遙遠。
森小的教學很倚賴教師群彼此的互動,有了疑問,就試著討論看看,當下決定:一起讀一遍手上的資料,一起再設想如何進行現場的教學。
讀了資料,很快地,有些問題也被提出來了。例如,有老師追問「寫實主義畫派」興起的年代,以對比米勒的年代;也有老師問照相機在哪一年出現?這關係到如果機器的攝影已經「夠寫實了」,持畫筆的人的「寫實」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還有,為什麼米勒要以農夫為繪畫主題,這有什麼特殊性?米勒畫作的構圖,有什麼特別嗎?米勒生活的年代裡的人們欣賞巴比松畫派的作品嗎?…
誰來回答這些問題?就由教師群試著談出那個歷史背景或可能的詮釋,這些問與答,就在已有的資料基礎上,再建立這次戶外教學的基本內容。
教師群一起琢磨手上的這些資料,以及將要和孩子討論的問題,這解決了一開始的那個「不熟悉怎麼教?」的提問;但,還有另一個問題冒出來了「是不是要針對幾幅畫有定點導覽呢?」
導覽,一直是我們會最先捨去的,主要的考量是導覽員也許有解說作品的專業,卻少有和孩子互動的專業;另外,以導覽員為首的看展步調,孩子經常會配合不來;還有,導覽的一對多的陳述方式,也並不那麼切合孩子的需求。
不過,老師的提問是指由我們自己的老師針對幾幅畫進行解說,討論中,談到文學評論裡有一個「作者已死」的說法,是羅蘭巴特提出來的觀點「文本誕生,作者已死!」,說的是,當作品被發表了、被呈現了,每一個讀者都會因他的文化背景及思考,創造出讀者自己的意義。
換個方式說,是指,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的「單一或唯一的意義(一義性)」可能消失了,而讀者閱讀到的意義,會一直變動、不穩定,也容許質疑;因此,解讀作品不在於去尋找作品的終極意義,而在於閱讀的創造性,在於讀者的詮釋。
這也許就是眼前老師們遇到的困難,做為讀者的老師們,還掌握不到對米勒這個人和作品的詮譯觀點;而這,也直接涉及我們的教學成效。如果老師們的感受及想法還是只能遷就於資料(已知的文字敘述),那麼,如何能協助即將成為米勒及巴比松畫派的讀者孩子們,對展覽的畫作有所感受、有自己的觀點?
這是森小教學最在意的主軸:孩子們可以透過老師提供的教學,找到自己的主體性。所以,教學上的安排,既要讓孩子接近米勒;又要孩子能和米勒保持距離。
經過這些討論,我們就找到了教學法了:在展覽現場分小組進行,老師要和孩子們極盡可能地進行對話。
不過,問題還沒有結束,下一個問題是:會不會因為觀展的人太多了,讓孩子因為煩躁而匆匆走過?
很快地,我們也端出了應對的方法:就留一位老師在展場外,協助那些待不住的孩子,再回到展場,做法是,請這位老師給孩子們有意思的挑戰題。例如︰
1 這是米勒故鄉的教堂,標題〈格賀維勒的教堂〉,米勒透過畫面中的什麼安排,讓教堂看起來是雄偉高聳的,以表達教堂在他心中的地位?
2 從這幅畫的哪裡可以看出:米勒描繪人物內在非常在行、對於事物的描繪也同樣具有寫實細膩的技巧?
經過校務會議的以上討論,就可以進行「看米勒展」的教學了,這包括:在美術課裡上行前課、展場的看畫及討論,以及展場外植物園的畫畫。
還有,很重要的,在進入展場前請小組老師和孩子們討論以下看展的方法:
1 先觀察看畫的人。他們怎麼看畫?他們講話的聲音是大聲?還是小聲?哪些人的看畫方式是你欣賞的?
2 如果想要在展場講話,要怎麼說會比較好?或可以用什麼手勢?
3 畫展服務人員常常對小孩的態度不好,他們在擔心什麼?
4 看畫需要保持距離,畫作有防護與警鈴,手不能碰畫,也不要推擠。
5 展場內不能拍照。不能跑步。
6 展場內不能喝水,如果需要在外面喝。
7 怎麼樣讓自己在看畫展中有收穫?
那麼,看展時孩子的反應如何呢?
我們的提問之一是:有人說〈晚禱 〉是一幅有音樂的畫,猜想畫裡為什麼有音樂?你聽到了什麼?
許多孩子都能很快地發現,畫裡的鐘聲。問他們:從哪裡來的鐘聲?「教堂啊!」甚至有孩子說,「嗯!聽得到禱告聲。」但,也有孩子到處尋找哪裡有音樂?旁邊的孩子提示,「要運用你的想像力才會聽到,要專心地看」,不一會兒,找不到音樂的孩子說「我聽到了!」問他聽到了什麼?他說:「噹—噹—噹—」
孩子的直覺是敏銳的,如〈簸穀的人〉,老師們為了備課,先去看展,要透過導覽耳機才發現作者的畫裡有特別的「打光」,但到了現場,不需要任何導覽,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幅畫裡最亮的地方在哪裡?」,孩子的回應是:「穀啊!這麼簡單!」
看了畫展,有沒有什麼想法或感覺?
有孩子說,覺得米勒都是畫窮人、比較衰的人,因為他自己本身也窮,又是窮人的鄰居,所以,很知道他們的感受,畫出來就很真實。還有孩子說,通常悲情的畫,都會用深藍或黑色當背景,但是米勒卻不是這樣,他的畫比較明亮,給人有希望的感覺。也有孩子說,現場看《晚禱》畫中的人,五官比看投影片時更清楚,動作和姿勢比較明顯。
我們也讓孩子們在現場臨摹,孩子但覺得在現場畫很好玩,是有趣的,孩子說:「動筆去畫會讓人很有感覺。」
有孩子覺得米勒的畫不容易畫,他發現自己「畫畫時筆觸比較方方正正的,但米勒的線條比較柔和,也比較模糊,所以,不容易臨摹」。這個孩子在現場專心地看,走出展場後,憑記憶,把印象裡的〈晚禱〉、〈拾穗〉用自己的方法畫了下來。巧的是,米勒作畫的方式,也是如此,米勒以大量記憶的方式記錄他所看到的,回到畫室時,再把它畫下來。
看完畫,帶孩子到植物園素描寫生,一開始老師們有些擔心不會有太多孩子想畫,不過,卻恰恰相反,許多孩子二話不說就拿起小冊子,甚至有孩子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畫冊或素描簿,專注又認真地尋找身旁想要入畫的景物,一筆一筆地描繪。從孩子們的表情裡,我們看得見他們的心情是愉快而飽足的。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29期 【親子Q&A】趁著用餐時間,和孩子交交心! ◎張淑惠
《人本教育札記》2009年十一月號(245期) 出刊!
【特別企畫】失去山林的孩子
【人本論壇】桶后的召喚 ◎史英
【用心生活】三歲的彥伯 ◎朱台翔
【自我實現者】劉嘉逸:迷戀教育的精神科醫師 ◎邱斐顯
【森小故事】來了一隻小小狗◎林青蘭
創刊20年,領導教育新思潮、完整記錄台灣教育的轉變。 歡迎至
各大書店購閱。 洽詢訂購專線:02-23670151*230
mailto:publish@hef.org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