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森小故事─如何接近米勒?─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森小故事─如何接近米勒?
◎林青蘭.陳瑞琴
「如果,我們對米勒的畫不那麼熟悉,那麼,教學要怎麼進行呢?」
校務會議裡討論戶外教學—看米勒展,老師們第一個提出來的問題是這個。
的確,這好像是教學上的必要條件,教學者對於教材要能完整、充份地掌握。但是,負責這次教學的三位老師不是很豐富地準備了各種資料了嗎?也很用心地列了三份提問單、也準備素描本,要讓孩子們臨摹了?為什麼其他老師還是覺得不踏實?
也許是,沒有被咀嚼、思考過,再好的資料也就「只是一份好資料」;所以,如果,我們不曾對米勒展有過「教學上如何教?」的思考,那麼,我們和米勒展的距離確實很遙遠。
森小的教學很倚賴教師群彼此的互動,有了疑問,就試著討論看看,當下決定:一起讀一遍手上的資料,一起再設想如何進行現場的教學。
讀了資料,很快地,有些問題也被提出來了。例如,有老師追問「寫實主義畫派」興起的年代,以對比米勒的年代;也有老師問照相機在哪一年出現?這關係到如果機器的攝影已經「夠寫實了」,持畫筆的人的「寫實」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還有,為什麼米勒要以農夫為繪畫主題,這有什麼特殊性?米勒畫作的構圖,有什麼特別嗎?米勒生活的年代裡的人們欣賞巴比松畫派的作品嗎?…
誰來回答這些問題?就由教師群試著談出那個歷史背景或可能的詮釋,這些問與答,就在已有的資料基礎上,再建立這次戶外教學的基本內容。
教師群一起琢磨手上的這些資料,以及將要和孩子討論的問題,這解決了一開始的那個「不熟悉怎麼教?」的提問;但,還有另一個問題冒出來了「是不是要針對幾幅畫有定點導覽呢?」
導覽,一直是我們會最先捨去的,主要的考量是導覽員也許有解說作品的專業,卻少有和孩子互動的專業;另外,以導覽員為首的看展步調,孩子經常會配合不來;還有,導覽的一對多的陳述方式,也並不那麼切合孩子的需求。
不過,老師的提問是指由我們自己的老師針對幾幅畫進行解說,討論中,談到文學評論裡有一個「作者已死」的說法,是羅蘭巴特提出來的觀點「文本誕生,作者已死!」,說的是,當作品被發表了、被呈現了,每一個讀者都會因他的文化背景及思考,創造出讀者自己的意義。
換個方式說,是指,在原作者身上才具有的「單一或唯一的意義(一義性)」可能消失了,而讀者閱讀到的意義,會一直變動、不穩定,也容許質疑;因此,解讀作品不在於去尋找作品的終極意義,而在於閱讀的創造性,在於讀者的詮釋。
這也許就是眼前老師們遇到的困難,做為讀者的老師們,還掌握不到對米勒這個人和作品的詮譯觀點;而這,也直接涉及我們的教學成效。如果老師們的感受及想法還是只能遷就於資料(已知的文字敘述),那麼,如何能協助即將成為米勒及巴比松畫派的讀者孩子們,對展覽的畫作有所感受、有自己的觀點?
這是森小教學最在意的主軸:孩子們可以透過老師提供的教學,找到自己的主體性。所以,教學上的安排,既要讓孩子接近米勒;又要孩子能和米勒保持距離。
經過這些討論,我們就找到了教學法了:在展覽現場分小組進行,老師要和孩子們極盡可能地進行對話。
不過,問題還沒有結束,下一個問題是:會不會因為觀展的人太多了,讓孩子因為煩躁而匆匆走過?
很快地,我們也端出了應對的方法:就留一位老師在展場外,協助那些待不住的孩子,再回到展場,做法是,請這位老師給孩子們有意思的挑戰題。例如︰
1 這是米勒故鄉的教堂,標題〈格賀維勒的教堂〉,米勒透過畫面中的什麼安排,讓教堂看起來是雄偉高聳的,以表達教堂在他心中的地位?
2 從這幅畫的哪裡可以看出:米勒描繪人物內在非常在行、對於事物的描繪也同樣具有寫實細膩的技巧?
經過校務會議的以上討論,就可以進行「看米勒展」的教學了,這包括:在美術課裡上行前課、展場的看畫及討論,以及展場外植物園的畫畫。
還有,很重要的,在進入展場前請小組老師和孩子們討論以下看展的方法:
1 先觀察看畫的人。他們怎麼看畫?他們講話的聲音是大聲?還是小聲?哪些人的看畫方式是你欣賞的?
2 如果想要在展場講話,要怎麼說會比較好?或可以用什麼手勢?
3 畫展服務人員常常對小孩的態度不好,他們在擔心什麼?
4 看畫需要保持距離,畫作有防護與警鈴,手不能碰畫,也不要推擠。
5 展場內不能拍照。不能跑步。
6 展場內不能喝水,如果需要在外面喝。
7 怎麼樣讓自己在看畫展中有收穫?
那麼,看展時孩子的反應如何呢?
我們的提問之一是:有人說〈晚禱 〉是一幅有音樂的畫,猜想畫裡為什麼有音樂?你聽到了什麼?
許多孩子都能很快地發現,畫裡的鐘聲。問他們:從哪裡來的鐘聲?「教堂啊!」甚至有孩子說,「嗯!聽得到禱告聲。」但,也有孩子到處尋找哪裡有音樂?旁邊的孩子提示,「要運用你的想像力才會聽到,要專心地看」,不一會兒,找不到音樂的孩子說「我聽到了!」問他聽到了什麼?他說:「噹—噹—噹—」
孩子的直覺是敏銳的,如〈簸穀的人〉,老師們為了備課,先去看展,要透過導覽耳機才發現作者的畫裡有特別的「打光」,但到了現場,不需要任何導覽,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幅畫裡最亮的地方在哪裡?」,孩子的回應是:「穀啊!這麼簡單!」
看了畫展,有沒有什麼想法或感覺?
有孩子說,覺得米勒都是畫窮人、比較衰的人,因為他自己本身也窮,又是窮人的鄰居,所以,很知道他們的感受,畫出來就很真實。還有孩子說,通常悲情的畫,都會用深藍或黑色當背景,但是米勒卻不是這樣,他的畫比較明亮,給人有希望的感覺。也有孩子說,現場看《晚禱》畫中的人,五官比看投影片時更清楚,動作和姿勢比較明顯。
我們也讓孩子們在現場臨摹,孩子但覺得在現場畫很好玩,是有趣的,孩子說:「動筆去畫會讓人很有感覺。」
有孩子覺得米勒的畫不容易畫,他發現自己「畫畫時筆觸比較方方正正的,但米勒的線條比較柔和,也比較模糊,所以,不容易臨摹」。這個孩子在現場專心地看,走出展場後,憑記憶,把印象裡的〈晚禱〉、〈拾穗〉用自己的方法畫了下來。巧的是,米勒作畫的方式,也是如此,米勒以大量記憶的方式記錄他所看到的,回到畫室時,再把它畫下來。
看完畫,帶孩子到植物園素描寫生,一開始老師們有些擔心不會有太多孩子想畫,不過,卻恰恰相反,許多孩子二話不說就拿起小冊子,甚至有孩子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畫冊或素描簿,專注又認真地尋找身旁想要入畫的景物,一筆一筆地描繪。從孩子們的表情裡,我們看得見他們的心情是愉快而飽足的。
附錄Ⅰ:木頭週刊採訪米勒畫展
森小高年級的兩位孩子,在參展當天,完成了自己想要做的訪問及紀錄:《森小週刊》及《木頭週刊》:
木頭週刊採訪:宇 對象:森小四、五、六年級
1. 看畫之前、之後,你覺得米勒是個怎樣的人?
—很會畫,有才華
—是個很隨興的人
2. 你覺得在〈拾穗〉、〈晚禱〉這二幅畫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個部分?他最想表達什麼?
—最喜歡他的筆觸
—最喜歡〈拾穗〉裡的那三個人
—我覺得他們的眼神有點無奈,有點認命的感覺,落差大。
—最喜歡馬鈴薯
3. 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麼?
—最喜歡〈拾穗〉,為什麼喔?不知道,就是有種感覺。
4. 你覺得哪幅畫正好能表達你現在的心情?
—〈晚禱〉,就是很合我現在的心情。
—〈夜晚〉,因為那個女的感覺很累的樣子,我現在也很累。
森小週刊採訪米勒畫展
附錄Ⅱ:針對「巴比松畫派」的提問
為什麼巴比松畫派要畫風景畫,不再畫戰爭、英雄、偉大的人物或天神?
森小學生回答—
因為他比較喜歡寫實的、純樸的;那很虛偽,且不想畫自己沒經歷的東西;讓有錢人看到窮人的生活,畫天神、英雄沒有真實意義;覺得不想再畫沒看過的人物,想畫寫實、有感覺的;畫膩了,想畫新的,風景畫給人放鬆的感覺;喜歡寫實的,不喜歡畫虛擬的;想要畫他身邊的人和風景,不想要畫不存在的人或東西;不畫拍馬屁,畫農村的人。畫英雄太拍馬屁;更靠近大自然,他們全都喜歡沈浸在對大自然的冥想中,以便探勘其深度…
附錄Ⅲ:對〈晚禱〉的提問
有人說〈晚禱〉是一幅有音樂的畫,猜想畫裡為什麼有音樂?你聽到了什麼?
森小學生回答—
鐘聲;教堂的鐘聲。人旁的籃子中,裝了很少的馬鈴薯,收成不好,農夫忙完了農事,晚鐘響起,農夫放下手邊的工作禱告,祈求神讓天災離開,他們能三餐溫飽;我聽到教堂的聲音,我覺得這幅畫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天暗暗的,他們的表情都不安;從畫中女禱告的姿勢和遠處的教堂感覺到有鐘聲…夕陽的光有音樂的感覺;聽到了祈禱的聲音;教堂的鐘在打,農人聽到而開始禱告;有一點悲傷的感覺…
附錄Ⅲ:對〈拾穗〉的提問
請你近看和遠看〈拾穗〉這幅畫,要請你比較一下,在你心中有沒有產生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的感覺分別是什麼?
森小學生回答—
*近看:細膩的描繪出「下階人」的無奈,很真實,表情很真實!遠看:很生動,有真實感!
*悲傷、無奈可又很純樸,很美。看到真跡很感動!背景也襯托出拾穗女的貧窮無奈與地主的差別,而且右側那個老人已拾了很久的穗,左的那年輕的很年輕就要拾穗。
*近看那幅畫,畫得很細;遠看那幅畫,感覺很漂亮,好像一定要到最前看才行!
*遠看--痛;近看--有音樂。
*近看:畫中人是低頭的,覺得自己比他們高,但和他們的距離很近(他們就站在自己的身邊);遠看:遠遠的看到有人在拾穗。
*近的比較細膩,近的看會覺得愈看愈多東西;遠的比較生動,會覺得要動起來。
*近看會把焦點放在中間的人;遠看可以看到更多人物背後的小東西。
*近看有窮人和有錢人的差距。
*近看就覺得這有在拾穗,但遠看就覺得他們好辛苦的在拾穗。
*遠看我覺得很美,可是近看之後又覺得很可憐。
*拾穗看起來可以感覺到窮人很可悲,又有點高尚。
*因為遠看會覺得這幅畫沒什麼,近看會覺得裡面有一些機關。
*近看比較有感情,遠看比較沒感情。
*通常有點悲慘的畫背景都是黑暗的,但是這幅卻是光明的。
*近看看起來比較有蹲在那個人的面前,遠看就看起來比較壯觀。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