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657
官網:
http://www.hef.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01-31 16:00:00 / 報主: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信義、南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基地】那些孩子教我的事(上)
李思慧/三重基地教學與生活輔導員
 
前言 
 

與青少年相處,幾乎是我們每天工作的全部,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青少年似乎「很難相處」。但難的其實不是青少年,而是讓青少年變難的社會環境以及孩子身旁的大人。
 
當我們越過行為的表象,真實的理解孩子,我們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也才能真正的接納孩子;當我們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我們才有機會陪著孩子,讓孩子願意與我們一起面對他生命中的困難。
 
為了幫上孩子們的忙,我們總是不斷地提醒自己,調整自己的步伐,不讓大人的關心淪為說教嘮叨,不讓讚美鼓勵成了命令控制,不讓熱情與善意變成負擔與壓力。
 
與孩子相處,成為孩子的朋友,從來都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我們走入孩子的生命,成為彼此人生中的一段風景;孩子們讓我們明白成長的辛苦與不易,而我們也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陪伴了過往的自己,並練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小凱 
 
小凱今年是讀高一的年紀,但他沒有上學。國中畢業後小凱決定離開三重,去台中叔叔的工地工作一年,存夠錢後再回台北考汽修科。現在的小凱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且有執行的能力,但兩年前小凱並不是這樣。兩年前,小凱國二,每天都在外面閒晃,無所事事,上課無精打采,就算下了課和朋友在公園裡打發時間,他也只是坐在人群裡,等時間過去。
 
 
一‧我的兄弟就是我的家人
 
小凱家中有父母和大他兩歲的姊姊,雖然父母雙全,但爸爸在小凱六年級因工作受傷,此後便在家休養,意志很消沈,媽媽則罹患憂鬱症,工作常是有一搭沒一搭,一年裡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裡睡覺,家中經濟都靠親戚接濟。
 
小學五年級時,小凱開始把身上僅有的幾十塊飯錢拿去網咖,一整天沒吃東西也沒人發現,更常因為未成年出入網咖,而多次進出警察局,小學老師基本上任由小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他不破壞上課秩序就好。而國中時小凱遇到一位很有熱忱的導師,導師為了幫助小凱脫離網咖,想了很多辦法。除了常常和小凱談話,認真約束他之外,老師知道一時三刻小凱沒辦法靠自己的意志力改變,還特別安排同學陪小凱回家,防止小凱走到網咖。週六、週日更是不定時的打電話去小凱家中與他聊天,確認孩子沒有亂跑。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凱真的可以不去網咖了。國二時老師帶小凱來參加基地的英、數課輔,希望幫小凱補一點課業,放學後也多一個去處,我們因此認識了他。
 
小凱有一群很要好的同年齡朋友,在這群朋友中小凱是他們的大哥。雖然是大哥,但他不愛出風頭,也不常用拳頭解決事情,更不隨便收小弟。小凱當眾人的哥哥是因為他喜歡照顧人,我們和小凱相處的兩年裡,他的煩惱都是自己的兄弟心情不好,或是哪兩個兄弟有口角、哪個兄弟失戀、哪個兄弟被老師找麻煩…但自己家裡的事,被朋友背叛,或和老師有衝突時,小凱反而很少主動提起。我們猜想:當大哥、照顧兄弟、協調兄弟的口角、解決他們的紛爭,讓小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也是小凱能展現愛人與被愛的機會。小凱曾說,他的兄弟,就是他的家人,還說「我們這些人之所以會在一起,都是有共同點的,我們都是沒有爸媽關心的人,所以我們彼此就是彼此的家人。」
 
 
二‧抽煙
 
小凱來基地沒多久,我們就常從他身上聞到煙味,也因此讓我們與他有了第一次的談話。小凱直白的告訴我們他抽菸的經歷,以及自己是如何一路從不交作業、不讀書、流連網咖、在外頭閒晃到開始抽菸。小凱一邊說一邊指責自己有多不好,又馬上答應我們,他不會再抽菸了。雖然我們知道小凱的答應,討好大人多過於自己真實的狀況,但我們很少遇到第一次談話就坦白真誠面對自己不足的孩子,也就不跟他計較履行承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這次談話也讓我們對小凱有許多好感與信任。
 
但沒多久我們發現小凱和一群人在公園抽菸,小凱的朋友知道他與我們有約,打算一肩扛下抽菸的事,還活靈活現的説小凱如何拒絕抽煙,幫他撇清,小凱知道我們沒有親眼看到他抽菸,不能證明他違反承諾。在朋友的幫忙下,小凱當下不承認也不否認,我們私底下對小凱說,只要他說沒有我們就相信他,但是當小凱真的說出沒有時,我們臉上寫著的不僅不是相信他,而且是失望透了。
 
我們氣自己對孩子不真誠,也對孩子不信任我們感到失望。我們以為孩子知道大人從來就沒有要抓他們的小辮子──説不抽還抽;更不會因此而處罰孩子;一直以來,我們在乎的是:為什麼孩子有抽菸的需求,孩子遇到了什麼困難;當孩子用抽菸來逃避問題或困難時,我們在意孩子願不願意試著如實面對,願不願意找大人協助幫忙。在公園的當下,小凱選擇不對自己坦誠,帶給我們的打擊遠比他又抽菸來的大,因為他明明就是個能對自己誠實的人,我們心裡對他有更深的期待。
 
我們被失望懊惱、不被孩子信任的情緒困了一晚,隔天小凱一進基地就主動進辦公室找大人談話,小凱說:「我想了一整晚,我覺得我不應該欺騙你們,其實我昨天有抽菸。」懷著莫大的感動,我們問小凱為什麼決定要特地來說這件事,小凱說:「現在願意相信我的大人不多了,我不想騙你們」。我們也跟小凱道歉,昨天那様要求他實在太嚴苛,朋友都幫他説了謊,他總不能那樣背棄朋友的情誼。
 
小凱真心誠意的道歉,反而讓我們看到了小凱對大人糾結掙扎的心情,一邊看似不需要被人肯定,只需兄弟彼此接納就好,另一邊又無法不在乎大人的關心。一邊想靠近,又一邊想逃離。當時我們還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但我們想著,只要小凱想要靠近大人,我們總是會有機會能更靠近他。
 
 
 
三‧睡覺
 
來基地一段時間後,小凱下課變得很常往公園跑,上課也不一直與人竊竊私語,更常常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我們問他怎麼了,小凱不是嘆氣就是說沒事,上課時也常常發呆或放空,不論我們怎麼關心他,好像也都沒有用,甚至越是想拉他一把,就越容易受小凱影響,跟著他一起發悶、發愁、覺得生活中什麼都沒有意思。小凱看不到自己的好,也聽不進旁人的話,更讓我們忍不住懷疑我們在小凱心中是不是真的有個位子,這一路的陪伴交心,真的有讓小凱掛記嗎。
 
沒多久,我們就接到導師的電話,這一陣子小凱在學校的狀況也很不好,每天一到學校就是睡覺,從早自習睡到第七節,一開始小凱還有辦法給導師面子,偶爾能被叫醒,但後來就是趴在桌上睡,導師不但受到各科老師的壓力,也對自己長期陪伴小凱卻沒有看到孩子更進一步的表現而感到失望,甚至開始想,是不是還要繼續花心力在這個孩子身上。
 
導師的失望對小凱來說更是一大打擊,小凱再次認定自己果真沒救、糟透了,連最關心他的導師都打算放棄他。為了協助導師以及幫忙小凱,我們和導師相約一同去小凱家中進行家訪,小凱最信任的奶奶也特別從台中上來台北,和我們談話,這幾個最常接觸小凱的大人們馬上就決定要站在同一條陣線上,更在當時發下大願,要協助小凱早睡不熬夜、不用電腦、幫助小凱恢復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從這幾個方向下手,拉回小凱。但過沒幾天,我們就發現在此時談恢復學習的興趣,實在是一個太遙遠的事情。
 
小凱發現奶奶開始嫌棄他的朋友,覺得奶奶很機車,家裡沒有理解他的人;基地的大人一直與他談上課談學習,很囉唆,覺得自己就不是這塊料;導師過往的種種要求,不要睡覺、不要遲到…也變得一點都無法忍受。小凱對大人開始防衛又退縮,我們不但沒有幫上導師的忙,反而讓自己和小凱的關係更疏離,於是我們決定重新調整腳步,調整和小凱相處的模式。
 
當時最容易和小凱不愉快的事情就是來基地上課,在教室裡小凱最常說「要我讀書不如睡覺」,如果大人滿腔熱血要單獨教他,他就會說「你確定你要教我?以前也很多跟你一樣的人,但他們最後都放棄了,我勸你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一開始我們總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才不會是那個隨便放棄小孩的大人,但後來就發現重點不在於是怎様的大人,而是小凱並沒有想要被教會,小凱不是學不會,也不是對學習沒興趣,而是害怕自己無法承受大人過多的期待和要求。小凱害怕的是:當他學會怎麼拼音了,大人就期待他會背單字,會背單字後就期待他會寫、會看句子,會寫會看後就期待他會看課文…因為太害怕自己做不到最後的期待,就乾脆讓自己不要學會。
 
明白了小凱的擔心,我們就在小凱最不喜歡也無法上課的英文課中做調整,我們不要求小凱每次要學會念幾個單字,只在乎他有沒有在課堂中玩到、參與到、感覺到不無聊,只要小凱有參與,我們就相信他一定有學會一個什麼,但也不追問或檢驗那個什麼。課堂中讓活動多一點,讓上課不要太嚴肅,放小凱喜歡的英文歌,單純的哼哼唱唱…,這樣的安排終於讓小凱能跟大家一起融入課堂,也因為明白了小凱的心情,即使沒有看到小凱積極學習的樣子,我們也不再懷著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反而因為放下了這個期待,讓我們開始能看到小凱的好──我們看到小凱為了和大人在一起,想盡各種方式坐在教室裡的心意。也讓我們再次明白,對孩子退讓也是一種前進的方式。
 
這様,我們也就明白小凱之所以從第一節課睡到第七節課的原因:那是小凱讓自己待在學校的唯一方式。小凱知道老師對他的付出,小凱知道老師最擔心的就是他中輟不來上學,小凱唯一能回報老師不讓自己被中輟的方式就是上課睡覺。對許多長期跟不上學校課程或無法參與課程的的孩子來說,要孩子上課保持安靜又必須坐在教室裡,睡覺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也是孩子表達善意的一種方式。
 
但作為一個大人,確實很難接受,孩子在學校睡一整天的行為,竟然是善意的表現。因為我們對孩子有很多的期待,當孩子開始能坐的住時,我們就期待孩子可以專心,當孩子可以不吵不鬧時,我們就期待孩子能聽課,當孩子有進步時,我們就害怕孩子只看到眼前的小功小利,不肯再繼續努力。但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忘記要停下來看看孩子現在走到哪裡,孩子是用追的、還是用走的、或是根本沒有跟上我們,如果我們不隨時回過頭看看他們,調整自己的步伐,孩子就會與我們漸行漸遠。
 
 
四‧每週一起吃一次飯
 
我們好不容易和小凱重新建立起不錯的關係後,國三時,因為基地課程的變動,又斷了連繫。國二的英文和數學課,是小凱答應老師要來上的,到了國三,基地將補救教學課程改變成課後學習課程,小凱對上各種課程都沒有興趣,老師也不再要求他,小凱覺得充滿學習味的基地和他格格不入,於是放學後小凱就和一群朋友一起待在離學校比較近的公園。
 
一開始公園裡只有小凱和小凱在基地認識的朋友,沒多久就聚集了不同學校的孩子、成年人,以及翹家、輟學、來談戀愛的小孩。我們有空就繞去公園看看孩子們都在做什麼,卻沒想到總看到一群人在公園裡發呆放空,佔據遊樂設施,再不然就是大家互相湊錢合買一包煙輪流分著抽,偶爾有新成員加入,公園裡就有一波新的曖昧談戀愛的情愫,雖然孩子們一直沒有惹事生非,但一群人在一起也沒有讓彼此生活過的更充實,甚至,公園裡的孩子越來越多人輟學,不回家。去公園的人有各種不同背景的孩子,但我們知道公園裡之所以能一直持續有人去是因為小凱,於是我們親自跟小凱説,也託人帶消息給小凱,說我們很想他,想看看他。
 
才一邀約,小凱就真的來基地亮相,打招呼,看到小凱主動來基地,我們想:除了教小凱讀書之外,我們還會什麼?怎麼樣的好意不會讓小凱感到太沉重?我們決定先不談讀書上課這回事,就單純的從和小凱輕鬆自在的相處開始,於是我們決定邀小凱來基地吃飯聊天。
 

約好吃飯後,小凱並沒有規律的出現,總是來一週,停兩週,或是在沒有約好的日子突然出現,有時我們也會因為太忙而忘了替小凱留晚餐。我們知道這些小小的失誤,有礙我們和小凱還不夠穩固的情感發展,為了不讓陪小凱吃飯聊天被自己忽略或忘記,我們開始會在小凱來的那天,特別準備他喜歡吃的飯菜,特意為小凱空下半個小時不做任何事情,就只專心的聽他說話,慢慢的小凱和我們分享越來越多事情,說學校、說導師,談兄弟吵架的紛爭,哪個朋友不去上學,甚至自己喜歡的女生以及擔心畢業後的工作等等。
 
 
 
五‧讚美
 
在基地,讚美小孩,寫讚美卡給小孩一直是大人很常,也很喜歡做的事情,讚美不只幫助我們看到小孩的好,也是我們對孩子具體表達喜歡和善意的方式之一。但大人也會遇到寫不出讚美卡的時候,尤其是當孩子不參與學習,自成一個生活圈、自我否定,或拒大人於千里之外。這樣的孩子讓大人很難親近也沒機會看到他們的好,但偏偏這樣的孩子是最需要被讚美與肯定,他們想要靠近大人卻又不知道怎麼靠近,想要贏得大人的肯定卻又害怕自己被期待。
 
小凱第一次拿到讚美卡時,聽完後就認真的對著我們說「我沒有這麼好,我真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要喜歡我」,小凱的回應讓我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也忍不住反省,是不是我們寫得不真誠?看小孩的眼光不夠精準?還是只是他不習慣被讚美?除了反省,還要行動,我們重新檢視自己與小凱的互動,調整與小凱說話的方式,我們刻意不只說孩子有多好,同時也告訴孩子,我們看到他做了什麼事情、說了什麼話。小凱與人相處時的敏銳,更常提醒我們必須回過頭檢視自己的語言是否真心誠意、充滿善意,還是只是利用肯定讚美孩子的方式,夾雜著進一步的要求和期望。
 
第二次讚美小凱時,我們用了B5的信紙寫下小凱的好以及我們為什麼喜歡他,那一次小凱得到跟其他孩子不同size的讚美卡,小凱問「為什麼我的這麼大張」,我們對小凱說「因為要讓你知道你有多好,你的好又太多了,只好用比較大的紙寫」。小凱聽完後對著我們說「我會好好收者的」。從此之後小凱不再對被讚美感到懷疑,即便後來小凱沒繼續來參加基地課程,到了歲末讚美時間小凱還是會特別回來參加,甚至當我們忘了寫給他時,小凱會跑來問我們,他的讚美卡在哪。
 
 
六‧過不一樣的生活
 
國三這段期間,小凱說了很多將來可能會去做的工作,有朋友要介紹他去做水電當學徒,有個大人覺得他適合去做按摩,有個大人可以幫他介紹某某工作,但最後總是不了了之。就在我們以為小凱會繼續過一陣子遊手好閒混公園渡日的時候,小凱突然出現在基地,告訴我們他明天就要離開三重了,要去台中叔叔工作的工地幫忙。小凱去台中兩個星期後,我們和小凱通電話,小凱告訴我們:「雖然一個人在台中工作沒有朋友很寂寞,但我知道如果我留在三重,我們只會每天都待在公園裡,一年後我還是跟現在一樣,不會有什麼不同,所以我願意來試試看,我想知道我有沒有辦法過不一樣的生活。」
 
一直以來小凱就很會說話、很會想事情、很能與人應對進退,但這是我們認識小凱這麼久以來,小凱最認真面對自己的時候。他不但認真面對自己的不足,還下定決心迎向困難,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挑戰,這樣的小凱也是我們當初無法想像的。
 
沒遇到小凱之前,我總覺得帶小孩這件事情,只要大人真心誠意願意給孩子各種關心,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成長或進步,從沒仔細想到,大人滿腔熱血對孩子的付出,反而成為了孩子最真實的負擔。因為當孩子想要大人的關心卻又還無力回應大人的期待時,大人的關心與付出就變成孩子無法回報的愛,這份愛最後就會變成讓人不得不逃避的壓力。
 
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真正喜歡接納他的大人,不會因為不求上進被討厭,不會因為無法達到大人的期待被放棄,一個因為他是他自己所以喜愛他的大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愛,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改變的愛。

也只有當我們選擇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時,我們才不會輕易的被孩子的自我否定、自我放棄、自怨自艾擊退,當孩子身處失望挫折之中時,我們也才有機會看到孩子的好;就是因為我們都是很好的大人,對孩子有很深的期待,所以我們必須更時常的檢視自己與孩子的互動,調整自己的腳步,當孩子往後退了一點,我們就停一下等等孩子,當孩子往前走得快一點,我們就要加緊腳步跟上孩子。
 
【用心生活】在愛智之旅,與孩子談「愛」
在愛智之旅,與孩子談「愛」

朱台翔


有一年寒假,人本舉辦的愛智之旅到西班牙。我們先到馬德里,第三天,再坐車經過哥多華,到塞維亞。塞維亞被稱為歌劇之都,有幾個代表作:《塞維亞的理髮師》、《費加洛的婚禮》、《唐喬凡尼》和《卡門》。

在抵達塞維亞之前的路上,老師為孩子們介紹這幾個歌劇,除了故事內容,也希望他們了解故事裡的人物所遇到的困境。

老師先講了《塞維亞的理髮師》,由於劇情有一些荒謬,加上車裡的空間不適合討論,所以,拓展的面向不夠廣,孩子的反應也不夠熱烈。而頭一天晚上,在確認這個教案時,大家訂定的教學目標是,要對孩子的情感生活能幫得上忙。

兩個故事說完,就到了午餐時間。於是,領隊青蘭和老師們商量,調整教案;吃過飯,回到車上,先簡短地說《卡門》和《唐喬凡尼》的故事,然後,由我為孩子們說一些我對情感的看法。

臨危授命,又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要怎麼講呢?想到,這些故事的主角都不太會處理自己的感情,不如就從這個角度切入。以下,就是我在車上說的,和孩子談「愛」的內容。

剛剛聽的幾個故事的主角,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會」
不會愛人、不會表達愛,甚至不會愛自己。

這樣說,似乎表示有的人就是比別人會愛人,好像是說,愛是可以透過努力和學習而改善的,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本書,書名是《情感來自演化》。書裡提到,哲學家葛瑞菲斯認為,相對於喜、怒、哀、樂、恐懼等「基本情感」來說,愛是高層次的「認知情感」,用到比較多的大腦皮質。所以,一個人確實是會因為比較努力,而變得更會愛人。

可以怎麼努力呢?我們可以努力去「了解」!

哲學家佛洛姆認為,愛的基本成分是,關切、責任感、尊重和了解。「愛一個人,關切他,對他的生命負有責任,但是,如果對所愛的人,沒有了解和尊重,愛就會變成支配和佔有」。佛洛姆認為「尊重就是如實地了解」,所以,如果愛一個人,就必須要了解
了解他的個性、了解他獨特的能力、了解他的需要。

同時,也要了解並接納自己的感覺。像有的時候,做功課做煩了,出去走一走,看看別人、給別人看看,也是很好的事。一起同遊,有喜歡的人,或是,每天到學校會期待看到某一個人,或是,特別喜歡上哪個老師的課如果有這樣的經驗,不用擔心是不是已經愛上了誰。因為,這些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人逐漸發展情感,發展愛人的能力的一個過程,那些人,不過是我們暫時把情感掛在他們身上的過客而已。所有的怦然心動或心神不寧,都是在為美好的未來做準備。

如果有人喜歡你,不要把它當作是同儕之間炫耀的工具,也不要取笑那個人,更不要踐踏那個人對你的喜愛。如果他喜歡你,而你不喜歡他,謝謝他對你的欣賞,但是,拒絕他,你沒有錯,他也沒有錯。反過來,也一樣,「我喜歡他,他不喜歡我,而拒絕了我,他沒有錯,我也沒有錯。」

看過不少的孩子,特別是小學五、六年級,到國中二、三年級這個階段的,他們碰到喜歡的人,常常會追來打去的。

針對這個現象,我先說《腦中有情》那本書裡提到的故事和一些觀點。

一個叫克拉派瑞的法國醫生,有一個腦部受傷的病人,那個病人沒有辦法記憶新的事物,所以,醫生每次巡房,都會一面跟她握手、一面自我介紹。這一天,醫生在手裡藏了一個大頭釘,她被刺到,趕緊把手收回去。

過了幾分鐘,醫生再進入病房,又要跟她握手,雖然她還是不認得醫生,但,說什麼就是不願意把手伸出來。對她來說,醫生代表著危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有兩個記憶系統,一個是關於情境的外顯記憶,一個是內隱的情緒記憶。

有一個人開車,出了車禍。過了很多年,外顯的記憶忘了很多細節,比方說那喇叭聲一直響,但是,如果情緒記憶沒有遺忘,喇叭聲還是會激發他的情緒反應。這個人就會發現自己,毫無理由地突然緊張、恐懼起來。也就是說,內隱的情緒記憶,比外顯的記憶更持久。而這樣的恐懼反應,並不會因為時間久了就減弱。

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說這些,就是希望各位,當你與你喜歡的人相處時,即便是一開始,也不要有任何侵犯到對方身體自主權的舉動,否則,一旦養成了習慣,萬一分寸沒有拿捏好,而讓人產生害怕、恐懼的感覺,對於彼此情感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事實上,喜歡一個人,不用打來逗去,也是可以表情達意的,我們不是有現成的語言和文字嗎?用說的、用寫的啊!

最後,再談一個很容易發生狀況的處境,就是,對方移情別戀了或是提出要分手。反應比較強烈的,就會像《卡門》那個歌劇的結局,卡門愛上了另外一個人,不再愛何塞,何塞被拒絕,就用匕首把卡門殺了。

為什麼有些人,被拒絕之後會出現極端的情緒反應?根本的問題出在,覺得自己被否定了。要點是,「他認為我不再適合他,為什麼我就被否定了呢?」因為信心不夠。

什麼樣的人在被拒絕後,經過休養生息,還能好好地過日子?什麼樣的人能了解別人又能尊重別人?什麼樣的人願意努力地發展愛人的能力?

有自信的人!

所以,現階段,各位最重要的事是,隨時都讓自己有思考的機會,把事情想清楚,做出最好的決定,養成思考的習慣,然後,說所想的、做所說的,逐漸累積自己的信心,那麼,將來就能好好地談戀愛。

事後,青蘭說,以往,參加愛智的孩子,遇到彼此有好感的,不是有一點曖昧、彆扭,就是很快地跳到一對一的情感追逐。

而這一次,大男生和大女生之間,比較多的是整體的互動,剛好有兩個男生在西班牙當地買了吉他,一夥人就和女生彈吉他、唱歌、聊天,很大方、很放鬆。孩子們相處時,自然地拉開了一個禮貌的距離,不再是「生理衝動的」,而是有一點「文化內涵的」。


推薦訂閱
【親子QA】字的美醜/【科學高興班】你怎麼知道@【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第63期主題:102年第一學期獎助學金募款活動開始囉~@【新竹家扶中心】
本期目錄
【基地】那些孩子教我的事(上)
【用心生活】在愛智之旅,與孩子談「愛」
人本需要你
 
1) 成為人本之友下載捐款單
2) 台新銀行ATM捐款more

在人本,「作多少事」和「有沒有錢」,一直是兩回事。將近二十年,無論政黨怎樣輪替、經濟如何起落,「基金」如何不足,這群「全年無休」的「傻瓜」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
我們一面作事,一面籌錢做事,因為我們知道,進步需要養分,才能持續擴展。
親愛的朋友,成是邀請您成為「人本之友」,您每個月的資助,將成為我們最重要的養分,仰將讓教育改革的腳步,持續而堅定。

連署要求新竹市政府停辦學生全面尿檢


課程訊息


2013年「人本父母成長學苑春季班」

詳細課程表及訊息請參見
網站說明 


 

【釀造好教育】 森林小學師資培訓招生中!


詳細課程訊息可至
人本網站觀看,或電洽:02-23670151分機173 

人本學程強烈招生中!


人本教育基金會累積24年的教學經驗及對教育的反思,並邀集十數位大學教授共同開出的「人本教育學程」,詳細課程訊息可至
人本教育學程BLOG觀看,或電洽:02-23670151 

社運觀點
徵才訊息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人本【那些孩子教我的事(上)】』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