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8-02-21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本期目錄
2017年媒體、新聞業、科技業回顧/朱弘川摘譯
英國傳媒的「可持續性」研究/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四)/呂一銘
2017年媒體、新聞業、科技業回顧/朱弘川摘譯

2017年媒體、新聞業、科技業回顧/朱弘川摘譯


 
科技發展的困境
Downsides of Technology


 
去年的此時,我們預測科技所遇到阻礙將會愈來愈顯著,隨之而來將是對平台業者和演算法的反擊。


 
自臉書問世以來,2017年可說是最發光發熱的一年,在近期的總統選舉中,超過1.2億的美國人可看到由俄羅斯發布企圖分裂社會的政治訊息。如果沒有適當的查核機制,似乎一個外來的力量就能輕易使用假帳號,購買價值10萬美元的政治廣告,並左右選舉的結果。


 
不到一年的時間,臉書創辦人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已不再被視為科技天才和企業領袖,反而成為一個被世界各國政府調查之下,承受多方壓力落水狗,這樣的情況在今年和未來將持續下去。

 
但是倒楣的可不止臉書。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且惡名昭彰的私人公司「惡魔農場」(troll farm),在推特和部落格平台Medium創建許多假帳號發佈假新聞;而谷歌也因為放任許多誤導的資訊在搜尋引擎,並允許知名品牌廣告出現在聖戰主義(jihadist)影音中,而飽受批評。


 
這些靠著科技起家的公司也準備對這些會誤導人們的資訊開始反擊。臉書在2017年1月推出新聞專案(Journalism Project),目的是重拾新聞素養和打擊惡質新聞歪風,並納入更獨立的事實查核(fact-checking),重新評估新聞該如何散佈。事實上,谷歌一直資助事實查核機制,並對想破解谷歌的演算法和YouTube 平台的有心人加以防範。


 
已有相關證據指出,某些事實查核可能會強化既有的信念價值,也會讓事實查核機構和平台業者之間變得緊張。一些國家正試圖監管甚至對平台業者施壓。美國參議院打算推動一項法案,以規範網路上的政治廣告;無獨有偶的,英國議會也正在調查在臉書和推特上的「假新聞」是否影響了英國脫歐(the Brexit)公投;而澳洲的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ustralian competition watchdog)則關注臉書和谷歌在媒體市場的影響力上。

 
然而2017年至今,只有德國政府採取了行動。德國政府在去年10月通過了一項新的法案,對於24小時內不刪除仇恨言論或其他 「明顯非法」(obviously illegal)資訊的平台業者,處以5000萬歐元的罰金。這當然是有爭議的,因為這些來自美國本土的科技公司,往往就像是言論自由的仲裁者,這些私人企業在2018年將如何面對這複雜的問題,我們姑且拭目以待。


 
社群媒體對社會的益處
Benefits of Social Media


 
在去年 10月,標籤 #MeToo 成為一個反抗性侵犯和性騷擾的口號。美國好萊塢在爆出資深製片人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多年來屢次性騷擾和性侵犯女星的醜聞後,女星米蘭諾(Alyssa Milano)在推特呼籲,希望所有曾被性騷擾或性侵犯的女性都在狀態欄上寫上#me too。在24小時內,世界各地有470萬人參與了這項活動,光在臉書就有超過1200萬的動態貼文、評論和迴響。意外的是,該運動吸引許多男性加入,藉由包括 #IDidThat 和#HowIWillChange等標籤,讓男性承認曾有過不適當的行為。其次,發生在英國倫敦格蘭菲塔(Grenfell Tower)公寓的大火,社群媒體標籤為許多朋友和親人提供了重要的資訊來源,並提供了衣物、住房和金錢等援助的溝通管道。

 
新聞反映偏見,但已準備反擊
Journalism Reflects on Biases, Starts to Fight Back


 
倫敦格蘭菲塔公寓的大火也敲醒了新聞業。幾個月前,許多當地居民便已經表達對消防系統年久失修的憂慮,但這則新聞被當地媒體和脫歐公投壟罩的英國社會所忽略。英國Channel 4 新聞主持人史諾(Jon Snow)在實地接觸當地居民後,了解到新聞媒體容易忽略掉非社會菁英的聲音;衛報(Guardian)編輯維納(Katharine Viner)也提到,記者和普羅大眾似乎有難以言語的隔閡,並呼籲:「如果記者遠離一般人的生活,將會錯過許多故事,人們也會漸漸不信任記者。」


 
事實上,為了和網路上龐雜的資訊有所區別,許多新聞組織重新思考高質量新聞和調查報導的重要性。紐約時報揭露了好萊塢資深製片人溫斯坦的性侵醜聞;南德意志報、英國BBC、衛報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共同公佈了「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由此可見,新聞業確實已開始準備反擊。

 
變遷的媒體營收模式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單就媒體的營收而言, 過去這一年是個好壞參半的年份。路透社的數位新聞報導(Digital news report)顯示,美國去年的付費訂閱成長了7%,尤其以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收穫最多。英國衛報也增加80萬付費訂戶,其中包括50萬訂戶或會員,以及30萬筆一次性捐款。這是衛報首次讀者群的收益超越了自身的廣告量。媒體的營收開始仰賴讀者收入,而不再是廣告,但不是對每個媒體都適用。 

 
行動和視覺敘事上的進展
Mobile and Visual Storytelling


 
橫幅式的敘事介面(horizontal storytelling)在今年將會廣泛使用在行動裝置上。

這項配合行動用戶的操作介面,在2017年漸成為主流,從臉書的 「一日拍」 (Messenger Day)、部落格平台Medium閱讀產品Series、Instagram 的輪播式廣告(Carousel ads)和 WhatsApp 的動態功能Status,和BBC的新軟體都推出了類似功能。


 
視覺上的體驗在今年將變得更為重要,「聲音」所扮演的角色也會相對吃重。表情符號的使用在數位敘事和行動推播上,是未來記者進行視覺展演上必要學習的技能。

 

2018年預測(一):新聞業的轉變/朱弘川摘譯 

2018年預測(二):社群媒體帶來的衝擊/朱弘川摘譯

2018年預測(三):商業模式的移轉/朱弘川摘譯
 
--------------------------


作者:Nic Newman


摘譯:朱弘川


原文網址: 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risj-review/journalism-media-and-technology-trends-and-predictions-2018

 

 

 

 

 

 

 
英國傳媒的「可持續性」研究/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英國傳媒的「可持續性」研究/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英國 首相梅伊(Teresa May)宣佈,鑑於英國報業近年銷量大跌以及廣告收入出現激烈線上競爭,政府決定對傳媒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進行一項重大研究。


 
梅伊本星期在曼徹斯特的一次演講中指出,自由報業是英國建立民主制度的一個重要基石,必須予以維護。

 
她說,近年來英國有數百家報紙停刊,對英國的民主制度是「危險的」,因為選民有可能轉向一些「不可靠的」消息來源並藉此形成他們的觀點。

 
英國政府進行的重大研究將會集中檢視數位廣告的運作情況,並將探討線上內容的作者是否已從廣告收入中獲得足夠分成。研究並將考慮政府或傳媒行業可以採取何種方法以確保自由報業擁有良好的財政前景。


 
梅伊說:「優質的新聞工作為大家提供資訊和分析,讓我們得以形成觀點,並進行真正的討論。這是一股巨大的正力量。不過近年來,特別是在地方性的新聞業,我們看到了不斷下降的發行量,地方新聞亦顯得空洞乏力,而優質新聞未來的可持續性真正前景堪虞。」
 


「自2005年以來,已有超過200家地方報刊停刊,在大曼徹斯特區,幾家素負盛名的報紙亦相繼停刊…這對我們的民主制度是危險的;當可靠和可信的消息來源減少之時,人們就會易於受到不可信任的消息衝擊。」


 
新的研究將會概及各全國性、區域性和地方媒體的可持續性。


 
梅伊表示:「新研究將檢討優質新聞的各種商業模式。同時,由於數位廣告現在已是報紙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新研究亦將探討該供應鏈的運作方式,並將審視內容的創造者是否在廣告收入中得到公平份額。研究報告將就傳媒業或政府應如何主導改善業界未來的可持續性提出有關建議。」


 
近期,專事報導媒體動態的《新聞公報》(Press Gazette)一直發起運動抨擊臉書和谷歌雙重壟斷,促請它們停止破壞新聞業,並須向新聞出版商更多支付所轉貼的內容。


 
據分析指出,臉書和谷歌二者目前已佔去英國數位廣告消費的大部分份額,而預計到 202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70%。

 
媒體大亨梅鐸(《太陽報》、《泰晤士報》和《華爾街日報》的老闆)也表示,臉書對於在其平台上所登載的受信任的新聞內容,應該支付有關的轉載費。


 
可參閱報導:


http://www.pressgazette.co.uk/government-review-into-uk-press-will-examine-whether-publishers-are-getting-their-fair-share-of-online-ad-revenue/?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2018-02-06&utm_source=Press+Gazette+Daily+new+layout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四)/呂一銘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四)/呂一銘


 
「科學新聞」能提升國民知識水準
 


去年(2017)下旬,英國著名的科學家、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01.08.-)對全球發出警訊,若外星人來到地球,會如同當年歐洲人哥倫布造訪美洲大陸之後,美洲原居民消失殆盡一樣;未來人類勢將移居到火星,但這個可能是百年以後的事情云云。乍聞之下,好像跟「實際」生活無關,殊不知,這就牽涉一個國家的科學知識水準,亦與科學新聞傳播發達與否有關,更與社會文明進步相關,值得吾人關注。
 


然則,此則重要的「科學新聞」報導或分析,一般國家的媒體仍無法達到「精闢、嚴謹、正確」的要求,泰半停留在「姑妄言之、聽之」的階段,十分可惜。


儘管宇宙學、外太空的理論深奧,而大科學家的「先見」,亦非三言兩語可以講得清楚,此乃說明世人在科學的知識領域不足(例如早年的「元素週期表」,係隔了一個世紀,才普為人知;或如廿世紀末興起的「地球科學」,亦是近20、30年才變成中小學的基本知識),距離科學先進者太遠。


 
至於這段知識的大幅落差,顯與新聞媒體的進步、負責與否攸關;因為媒體除「守望」監督外,同樣有傳播新知、教育的職責。無怪46年前國際知名生化學家李卓皓博士,在接受我的專訪時,就一再強調「科學新聞」的重要-能無形中提升國力和國民的知識水準,更為進步文明社會的表徵!


 
當時我尚未能真正體會箇中深意,直到後來的採訪及人生歷練,才讓我從「見山不是山」轉悟到「見山是山」。例如日本的「科學新聞」,遠在1950年代中期就感迫切需求,急起直追;而中國亦在「文革」浩劫後,走向「改革開放」之初,約1980年代,便積極發展媒體的「科學新聞」(亦有科技之類的報刊雜誌),在2000年還有科學記者獲「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獎譽,足見科學新聞貴在媒體的自覺和努力,始克有濟!台灣主流媒體雖早於1970年代重視,但卻未見投資培育人才及增加報導篇幅,或建制,形同「殺雞取卵」與「急功近利」,結果自然「乏善可陳」矣。


 
由於筆者參加1970年首屆亞洲科學新聞研討會,得以在東京利用空檔參觀訪問,並和當地主流媒體的負責人、幹部及資深科學記者接觸,發現他們亦是經過篳路藍縷的漫長艱辛歷程,才有了今天可觀的成績;而後來根據許多新聞研究資料顯示,東瀛發展科學新聞的「一步一腳印」脈絡,在在值得借鏡。 


 
日本科學新聞值得借鏡


 
其實,日本的科學新聞在初期,是邊走邊學。在1940年代的科學報導多以特寫為主,各大報亦無科學組的設置,採訪科學的記者多屬文教組兼跑。及至日本二戰敗降後,主流媒體始發現「科學新聞」的重要,即不斷到先進歐美科技大國的主流媒體「取經」(像美國紐約時報早於1945年8月6日投擲廣島、長崎原子彈後,即設有科學新聞組及每週二開闢「科學」專版,逐步建立了權威性,成了世界媒體「領頭羊」),並開始引進效法。


 
復次,日本曾在1954年3月1日,發生一椿嚴重輻射污染事件(媒體稱為「比基尼輻射污染事件」),才掀起了一股報導科學新聞的浪潮。當時,美國在比基尼島上試驗一枚威力強大的氫彈,造成放射性物質散布在200平方公里的海域範圍。先是一艘日本漁船的23名船員受到輻射污染,1人死亡;之後,又接連有300多艘漁船遭到輻射污染,震驚東瀛。《讀賣新聞》因而進行了一連串的追蹤報導,頗獲社會稱道;《朝日新聞》不遑多讓,亦於同年正式起用專職科學記者。
 


1955年12月,聯合國在日內瓦召開第一屆原子能和平利用會議後,日本政府隨即設置科學技術廳;1957年更派遣科學家參加國際地球觀測年、南極探險等活動,亦促使日本主流媒體加強科學報導的人才培訓。《讀賣新聞》搶得機先,在1956年2月1日設立了日本最早的科學報導總部,擁有專業的原子能和南極調查人才,負責有關科技採訪、調查及公益活動的策劃等工作。而《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不甘落後,分別於同年5月和12月,先後開闢了科學專版。1959年,共同社則闢設科學專欄。隨著科學新聞的影響擴大;《讀賣新聞》1963年又於大阪分社增設科學新聞部,1968年闢科學專版。


  
當時,日本主流媒體包括《每日新聞》、《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經指數》等,其科學新聞部門主要分布在東京和大阪,其中專業科學記者總人數則約在60人左右。此外,各大報社也在地方設置科學新聞編輯部,以協助地方記者報導當地發生的科學新聞事件。


 
此外,日本科學新聞亦多以核能、地震、火山、生命科學、醫學、環境、食品安全等為主,主流媒體還特意印發了提供記者學習和參考的資料。像1970年7月,共同通訊社就編寫了《公害採訪指南》,8月又編寫了《補遺》;NHK且印發了《日本公害地圖》等。一者替科學報導提供了依據,協助媒體對公害事件或環境污染等的正確認知,及相關健康知識,從而推動相關法律的制定與修改,維護了公眾利益。類如1970年召開公害防治的臨時國會上,制定和修改了14個法令,漸形成了公害防治法的體系。1971年並設立環境廳,1972年國會更修改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水質污染防治法》等,不一而足。可見科學新聞能引導輿論對社會進步和政策改變形成,具有深邃影響力,功不可沒。


 
而我是在1969年才加入聯合報,分配在採訪組的「政治小組」,算是第一個專跑科學新聞的記者。此與歐美媒體相較,簡直瞠乎其後,亦較日本媒體落後10多年,現在竟被中國後來居上,令人感慨。(四)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一)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二)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三)

 

 
推薦訂閱
【喜樂誌雙月刊】迎光而行@【黎明樂活報】
580聖誕圓夢,寒冬送暖 !@【580協會-好心友.好報】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