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報主:傳媒與教育
創刊日期:2008-06-1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36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8-02-27 16:00:00 / 報主:傳媒與教育
[公益聯播]家托Q&A-如何申請使用家托服務
本期目錄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三)/呂一銘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二)/呂一銘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一)/呂一銘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三)/呂一銘

早年台灣科學新聞發展相當貧乏


 
台灣60年來的科學新聞發展史可說相當「貧乏」,命運堪稱「坎坷、多舛」,且缺乏主流媒體的重視和支持,及培訓人才(與美、日媒體背道而馳),猶遠遠落後其他開發中國家(中國在1990年代急起直追),甚至連拉丁美洲國家都不如。據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兩年前在倫敦舉行的世界科學記者大會(WCSJ)的報告,就指出,巴西科學院的成員早在廿世紀初,建立了第一個專門從事教育和科學傳播的廣播電台R�dio Sociedade;而科學家和記者合作創辦的Folha da Manh�科學報,亦曾風行一時;目前拉丁美洲的科學記者人數達到千人以上,其中女性佔了一大半,大多數活躍在主要報紙、雜誌和互聯網等媒介,令人感嘆。


 
我在1970年和1972年分別參加東京及馬尼拉舉辦的第一、第二屆亞洲科學新聞研討會,那時不僅單槍匹馬,而且台灣也沒有科學記者組織(泰半是文教或醫藥衛生記者兼跑),可說是「荒漠」一片,到了異邦,看到人家的進步,只有用目瞪口呆差堪形容;台灣又值戒嚴時期,資訊流通不便,科聞亦是主流媒體聊備一格的「櫥窗」,或是填版面的最佳「護身符」-「健康、光明又艱澀、難懂」。


 
在早年兩岸的軍事嚴峻對峙,境外猶陸續有韓戰、越戰、聯合國席次保位戰等等,新聞媒體可說是「軍事外交」新聞掛帥,不論是空戰、炮戰或外交拉鋸戰等,大多是頭版頭條;而在戒嚴時期民間主要報紙為生存,「社會新聞」當道,風行一時;之後,60年代振興經濟推動重大建設,復創造「經濟奇蹟」,並躍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則是「經濟新聞」最夯;後來推動民主化,「政治新聞」勃興,百家齊鳴,升斗小民莫不關心政治革新,並造就了「民主奇蹟」,新聞、言論的自由更成了理所當然。


 
科學新聞在近年來有許多發展契機


 
如今卻是風水輪流轉。在半世紀前講科學,好像天方夜譚;現在則是觸手可及的東西,已沒那麼玄妙,高不可攀!科學變成日常生活不可須臾的用品,甚且是工作、延年益壽的依靠。透過科技產物,連家庭也可以是辦公室或工廠,更甚者,還可使用臉書進行直播;連談天氣都很「專業」,不是溼度如何,便是空污指數,pm2.5更是朗朗上口。類此科技的綜合大匯流,題材真是琳琅滿目,更是「科學新聞」發展的良機。


 
不久前,看到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AAAS)(註),頒發2017國際科學記者獎給兩名中國記者的新聞報導(AAAS在2004年創辦的首屆國際科學記者獎,旨在為科學記者提供報導最新科學研究,以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業進行交流的機會)。而2004年就有10名的中國記者獲獎,過去的十年間,還有多名中國科學記者獲此殊榮;例如2014年便有4名中國科學記者,分別以報導糖尿病與癌症等健康問題、奈米科技發展等,獲得表彰。顯見中國在科學新聞方面的努力,得到肯定,值得台灣媒體警惕和奮發,才不致落後。


 
依個人早年採訪科學新聞經驗,在70年代中國便已有科學新聞報導,因為不涉政治,經常透過管道向國外取經,甚至將台灣的科學新聞列為參考資訊。例如1977年元月,我隨「海功號」首航南極冰洋,前後約近兩個月的報導內容,亦多列入參考資訊之中,這是我從在中國大陸的科技高幹親友輾轉得知,足見北京當局對科技發展和科聞的重視程度,台灣應以為鑑。(三)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一)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二)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四)

 


 
註:


AAAS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科學組織之一,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並駕齊驅,它們在1950年代就正式建議將公眾理解科學部分,納入美國科技政策內,亦是全美最具影影響力的推動科學傳播機構。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二)/呂一銘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二)/呂一銘


 
在2017年有兩則引人關注的國內外重大新聞,一是全球籠罩在北韓核武試爆的陰霾下,令世人忐忑不安。另一則是去年12月下旬,台灣「數位部長(Digital Minister)唐鳳(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 IGF主席公開稱呼)藉由「遠端遙控機器人」(telepresence robo),在IGF暢談分享台灣「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經驗,首次突破中國打壓,進入聯合國論壇對話,令人振奮!


 
許多新聞報導都有濃濃的「科學味」


 
其實,這兩則新聞報導,都有濃濃的「科學味」,不能只以政經、國際外交或軍事等新聞觀之,反而容易窄化,忽視整個新聞的面向和真相。例如核武,就是核子科學家研發的產品,而「遠端遙控機器人」及網路,則是資訊科學家研發出來的東西。

  
就以北韓為例,他們有那些科學團隊(英美主流媒體便有內幕報導其如何培訓人才、核心科學家亦陸續亮相)和研發核武的歷程如何?其核武種類,威力真實性如何及有何特殊新的進展?以及當前國際的科學界,有無新的途徑和方法來「剋制」等等?不一而足,實在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報導和深入探討,而台灣主流媒體未能善盡職責,讓人遺憾。


 
目前的報導多以美中俄領袖和金正恩之間的明爭暗鬥,及聯合國採取各項經貿制裁動作為主,而各擁核的主要國家去之為快的態度,表露無遺。無奈的是,行家皆知核武毀滅性後果的嚴重性,所以泰半在「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之中,採行「恐怖平衡」,或談判的作為,而此對世人的生命財產,究竟能有多少保障?亦無法獲得保證。足見沒有「科學新聞」的團隊採訪配合,光看劍拔弩張或鉤心鬥角等政經、外交、軍事等表象,難以窺其全貌,均有失追求真相的新聞專業精神,實不足取。

 
復次,「數位部長」唐鳳以科學創意方式突破封鎖,認為多透過這類「非傳統外交」的做法,可讓全世界更看見台灣,這就是「科學新聞」的內容!何況IGF網路治理論壇是聯合國數位發展計劃之一,目的在促進網路相關公共政策的討論,2017年是以AI(人工智慧)、網路假新聞、虛擬實境(VR)技術等為主題,舉辦約40場討論會。可惜的是,台灣媒體卻偏重政治性的報導,忽視科學的意涵,美中不足。
 


事實勝於雄辯。台灣能運用此類新科技,推動了線上金流、線上數位簽名等結合e化政府服務,使民眾可線上繳稅、線上更新駕照、線上註冊及預約看病等,就是科技「軟實力」的重要證明!況且,機場也有網路化自動通關系統(E-Gates),讓旅客節省時間;台灣還長期與友邦貝里斯等國合作,建立資通訊技術(ICT)的基礎建設,減少數位落差。與他國合作計畫中,包含了數位化出口與進口雷達、整合交通監控系統、應用地理資訊系統、處理醫療資訊、安裝無線網路系統以及建立電子資訊系統,用以增進政府的效率、行政透明化等等。

 

諸如此類,在在突顯台灣的科技進步,這就夠了,因為透過科學新聞報導的方式,往往要比政治外交經濟的影響力大!


 
所謂事在「人」為,如果沒有科學家的努力,就沒有核子科學的研發,也不會產製原子彈、核子武器。另外,原子彈的投放結束了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媒體開始重視「科學新聞」報導(早年多以醫藥衛生新聞為主),媒體「模範生」的紐約時報,也重視科學新聞,亦產生了第一位「科學記者」威廉.倫納德.勞倫斯(William Leonard Laurence。March 7, 1888 – March 19, 1977),更因他參與「絕對機密」的曼哈頓原子彈計畫,成了全球第一位目擊1945年8月6日投擲廣島、長崎原子彈的記者,復是從原子彈研製和投擲過程中,國際新聞界唯一的目擊者和記錄者,並為《紐約時報》贏得了極大聲譽,勞倫斯本人也先後幾次獲得普立茲新聞獎譽。


 
當時的《紐約時報》的總編輯羅森紹(A. M. Rosenthal),更在每週二開闢「科學新聞」(Science Times)」專版,逐步建立了權威性,擁有實力堅強的物理、天文、大氣科學、醫藥、健康與養生相關小組,得到科學界和閱聽大眾的肯定和讚譽,並為紐約時報帶來了17年的銷售增長,使得許多世界各國的新聞媒體,爭相效尤,成了「優質」媒體的表率!


 
科學新聞≠科普


 
科學新聞離不開科學家,科普依然。然則,科學新聞與科普仍有所不同,前者是新聞傳播的重要一部分,須配合新聞事件(與政治、財經、文教、社會等新聞類別一樣);而後者則是將科學作通俗、文字、影音等多元化的傳播,雖都與科學和科學家有密切關係,但兩者仍然主從有別,如果錯把「馮京當馬涼」,反而容易模糊了科聞的本質及發展方向。


 
簡言之,科學家並不能主導新聞發展,但卻是科學新聞事件重要的輔導、協助、詮釋角色,透過深入淺出的客觀、嚴謹、正確報導,滿足閱聽大眾「知的權利」;而科普則是由科學家指導,協助通俗化的傳播,並將艱深的科學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正確科學撰述(影音),屬於科學傳播的範疇,扮演科學與科技(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 Technology/PUST)的社會大眾科學教育和橋樑,得以落實「科學人權」,成為國家現代化及社會發展之主要動力,兼具發展「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基礎,對國人的生活、生存與發展助益很大。

 
台灣的科學雜誌相當多元,幾乎不同的自然學科(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環境、科技等領域),都會有一本專門的雜誌從事譯述,或新知介紹。而在諸多的科學雜誌中,特別注重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通常科普雜誌會依據不同年齡層的需求,提供不同特性的內容;包括國中、國小學生族群、高中、大學族、普羅大眾族群以及專業人士族群等異質群體。初步估計,台灣擁有穩定讀者與知名度的科普雜誌約31家。


 
是以,如果所有人皆能普遍而平等地取得正確科學資訊時,便易創製、傳播科技與科技知識,以及科學精神、思維、價值、方法,並能有效地降低知識、生命、生活等的落差,而此亦與科學新聞的傳播理想目標一致,殊途同歸。


 
譬如對科學新知的覺知(awareness),或將科學當成藝術欣賞的分享(enjoyment)感性回應,或能引發科學或科學傳播自發性的參與興趣(interest),或對科學相關態度之形成、重構或鞏固的意見與看法(opinion),乃至對科學內容、科學過程與其社會因素的理解(understanding),在在都是科普和科學新聞的目的,藉以建立公民社會的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有識者,盍興乎來。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一)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三)該重視科學新聞了!(四)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一)/呂一銘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一)/呂一銘


 
我是新聞老兵,但卻是科學新聞逃兵,只當了十年的科學記者,所幸不論在採訪主任或發行人兼社長等的崗位上,及至退休十七年來,始終關注科學新聞發展。過去復在自己的權限和職責上,重視和鼓勵相關同仁從事科學新聞,可惜功效有限,加上台灣媒體環境特殊(有兩岸關係的問題),又有市場導向及黨政商介入,科學新聞發展命運多舛,而此不似對科普有熱心的科學家和傳媒、教育工作者參與推動。不過,近十多年有政府(國科會,現為科技部)的長期計畫輔助,致能方興未艾,當有助邁向公民社會高科學素養的終極目標,令人期待。


 
發人省思的98歲科學記者


 
正當我在「賣老」之時,正巧在卓新電子報,看到當了一輩子科學記者98歲的大衛柏爾曼(David Perlman),在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於《舊金山紀事報》(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帶領著同事舉杯,慶祝這份已經創辦多達150年之久的報紙圖片,感觸良多。因為這在台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照理說,Perlman應該在1982年就退休了,但卻能延退到90多歲,而《舊金山紀事報》的總編輯Audrey Cooper,還繼續聘他為「榮譽科學編輯」,並保留他的辦公室,以及登入報社電腦系統的權限。同時,還可「以稿計酬」,Perlman說:「(退休後)唯一有差的就是,我不會拿到薪水了。」


 
Perlman前前後後總共工作了近77年的《舊金山紀事報》,在早年並沒有科學記者,但因和許多科學家接觸(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與化學家等),就「自然而然地,讓(科學)就成為他報導的內容。」後來並經歷不少的重要科學新聞,包括:人類遠祖「露西(Lucy)」化石出土、複製羊桃莉(Dolly the Sheep)、外太空行星的識別、愛滋病的傳播與侵襲等等。


 
在《舊金山紀事報》工作期間,Perlman對於決定科學報導內容有很大的自由,所以他的報導題材十分廣泛,甚至有時還很冷僻,從醫藥新聞到天文學、再到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等等。而Perlman也時常飛到世界各地,像是德國、衣索比亞、南極洲,以及他的最愛的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這裡曾是啟發達爾文(Charles Darwin)「演化論」概念靈感的地方。


 
為了追尋達爾文的腳步,1964年Perlman先是加入了一群大約由40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加拉巴哥群島研究物種演化,過了幾年,他又再度跟隨另一個團隊登島研究,鍥而不捨地深入調查研究及作分析報導。


 
Perlman見證了不只是77年的科學新聞變遷,還有整個新聞產業的進展,當他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時,打字機跟電報都還是新聞室的常用工具,但現在則是Twitter;而他真正在意的,則是所謂好的「新聞」。他說:「做為一個記者,是這個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了!」信哉斯言。


 
Perlman的故事,不正是值得當前我們的媒體經營者、媒體人省思和啟發,並妥謀適切的行動方向!而如何培訓科聞人才,給予適當的待遇,及建立資深記者制度(包括退而不休)等,讓媒體能擁有豐沛又源源不絕的智慧財產,才是媒體和閱聽大眾之福,更是當務之急!而樹建正派新聞媒體的弘遠標竿,重振新聞人的誠信和尊嚴,贏得尊敬,尤是新聞事業可大可久、可長、可遠的正道!


 
再者,新聞記者(科學記者亦然)亦需賴不斷進修學習充實自己,才能「歷久彌新」;就像「雞生蛋」一樣,給予好的待遇和培育環境,自易產生「優良品質」的媒體,生生不息;而非今天媒體的「殺雞取卵」或「用完就丟」的短視近利作為。事實證明,最後都會一場空。像媒體大亨梅鐸的營營苟苟,利、權掛勾,貪得無饜,結果事業走下坡堪為例子;而紐約時報卻能兢兢業業維護媒體核心價值,致能成為「國際模範生」,就是一面鏡子!


 
科學記者早已成為西方國家培訓重點


 
當今科學技術的神速進展,與社會發展的關係越來越為密切,無庸贅言;特別是這些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成了捉摸不定又嚴重威脅世人的極端氣候,及其對環境生態的影響,也激發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極大關注。類此氣候變化、空氣、水質、土壤等的狀況,皆與人們的存亡息息相關;同樣,生命醫學科技的進展,幫助世人人延年益壽,且提高了生活質量水準,然亦各種新舊傳染病和生活方式疾病的嚴峻挑戰。


 
西方先進國家較早地意識到科學新聞問題的重要性,近年來更是加大了對科學記者、科普作家的培訓,除了紐約大學新聞系在上世紀80年代開設科學、健康、環境報導培訓項目,專業培養科學記者外,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多所大學的新聞學院陸續開設了科學報導及寫作課程。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猶從2003年起開設地球與環境科學新聞專業課程,培訓負責科學及環境報導的記者。


 
曾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任職的比爾•布羅斯(Bill Burrows),本人亦是航太專家,寫過10本科普書。他於1982年在紐約大學創辦的SHERP,就是世上最早的專業培養科技新聞報導者的地方,每年在世界各地招收10~15名學生,招生的要求是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最好能具有理工科背景者。學生在完成16個月的課程學習和實習後,將獲得紐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紐約大學科學、健康與環境報導項目証書。迄今已有近300名畢業生,他們大部分活躍在美國的出版、電視、廣播和網網路,諸如紐約時報,以及《科學美國人》、《自然醫學》、《大眾科學》、《國家地理》等。足見人才培訓是多麼的重要!

 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二)該重視科學新聞了!(三)該重視科學新聞了!(四)

 

 

 

 

 

 

 
推薦訂閱
「兩代之間/異鄉人」發表座談會@【外台會電子報】
106年長者居家自我照護研習活動@【新住民愛心公益報】
轉寄『傳媒與教育電子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