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溪歷史的足跡 2─文化導覽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9,2012高雄平原的誕生
高雄平原的誕生ooooooo000000ooooooooooooooo文:黃暉榮(文化導覽協會理事長)
0
0000在大湖海進時期,高雄的海岸線是在覆鼎金沿著大華、外甲、大菜園、中崙、田寮、下莊、孔宅、中廓、二橋、鳳鳴一帶,將點連接而成的海岸線,也就是沿著鳳山丘陵邊緣線而成,稱為古打狗海灣。
0
0000目前的高雄市區,在當時大部分都在海底下。依照目前地質圖的對照,可以看的出來是目前的沖積層就是以前的海。而打鼓山、龜山、半屏山在當時是孤立在海上的孤島。隨著時間的累計,因受海上潮流推動,西部溪流出海口砂粒沖流至此,受到打狗山半屏山阻礙,沖積層的砂土漸漸的增加擴大,使得在打鼓山、半屏山及鳳山丘陵之間的土地逐漸生成。
0
0000此海岸線有桃子園遺址、左營遺址、孔宅遺址、二橋遺址的出現即可証明有人沿海居住,這些遺址所挖出的貝塚可以做為証明。因沖積平原的產生,後又受地殼往上推升,所以高雄市的河流河床大都是在當時的海底。
0
0000因為高雄平原河川、埤、湖的產生很溫馴,不像一些河川是因造山運動轟轟烈烈所形成的,所以斜度不會那麼的明顯,因此高雄市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高度在0~2
0
0000此外由於土地坡度變化不大,部分地方較為低窪,所以像內圍埤、漯仔底、蓮池潭、金獅湖、、等地會積水成潭。
00
※請尊重智財權,謝絕轉貼,如有引用請說明來源!※
高屏溪的遺址
0
0000高屏溪流域目前並未發現有任何冰河期之前的文化遺址,一直到七千年前至四千五百年前之間,在鳳鼻頭、六合、福德爺廟、孔宅一帶,出現了「大坌坑文化層」,也就是在高屏溪出海口附近。當時,台灣的原住民和大陸型文明有所不同,並不是沿著河流發展,而是比較接近海邊生活,以漁獵、撈貝為主,因為台灣的河流短而急,變化很大,對生命具危險性,所以生活接近海邊的平原或丘陵為主。
0
0000一直到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前至三千五百年前之間,原住民的足跡才到達後庄和永安,此處才出現原住民遺址;在三千五百年前至二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美濃中圳尾和小南坪及大南坪也出現原住民遺址,代表著向內山遷移;同期在桃源鄉的山地地區,也出現班卡拉和烏巴客的南鄒族原住民,這代表台灣的原住民逐漸多元化。
0
0000在二千年前至四百年前之間的金屬、金石並用時代,高屏溪上游的原住民多了起來。在三民鄉民生二路附近,發現比鼻烏類型的原住民,以及桃源鄉的比鼻烏、烏巴客遺址。由此可知隨著河流的穩定性增加,使得高屏溪兩岸孕育出一些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文化。
0j
下期待續--舊石器時代高屏溪的足跡。
0
※請尊重智財權,謝絕轉貼,如有引用請說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