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電子報第79期】抵達不了的地方,就讓靈魂一起出走吧。─黑潮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10,2015【影像創作者】老屁孩的海洋拍攝計畫 @圖、文/鄒猶新
9/12 接到基金會的邀稿,媽呀竟然叫我寫"影像記錄海洋"的想法、經驗或觀點,嚇死我了差點閃尿!我自認是個小屁孩個性的老屁孩,不學無術、不求甚解,雖然看過一些相關的紀錄片、文字資料,拍過幾部與海洋不相關的紀錄片,但要寫得題目這麼大,實在不敢勝任。因此小改一下範圍,剛好屁孩我去年從基金會主辦的"潮生活"營隊,竊取到一些想法,即將成為明年的拍攝計畫,在此就將這個計畫公開,望有前輩與各界指正,並與同好分享!
台灣,我們,被海包圍,一個政治、經濟典型的海島國家,卻對於包圍我們的海洋,長期的忽視著。
我們擁有12海浬的領域權與200海浬的經濟權,卻因政治、民風、媒體、商業炒作等因素,與我們生命至關甚大的海洋無法有正向的了解,無法發展出緊密關係的"海洋文化",拿來尊敬、驕傲。(可能有,但卻在現代潮流中,與我們脫鉤了。)
這點從我們對待海洋生物的態度便可了解:魚、蝦、海豬仔(鯨豚)、蚌、貝、海菜,幾乎全屬於"海鮮文化";沿著海岸線,遍地水泥化,漁港、風力發電、步道、公路、汙染工業、火力發電、養殖業、核電、消波塊等…這些跟嘴巴吃的有關,跟口袋裡賺的錢有關,卻跟心裡無關,心裡只會怕海,不要去海邊玩!遠離海邊!刻意的忽視海,若不認識她,誰會把海洋看重呢?我想這是貪錢怕死的人性,不可恥,但海洋確實被我們惡意的誤會了。我個人的方法呢,是為了衝浪的耍帥、救生員身分(帥勁)的虛榮追求,才進入海洋的世界的哈哈哈哈哈,哎唷別笑了我。
咳,拉回來要講的,越南。
對於越南的映像,除了外籍配偶、越南料理、下龍灣、水上偶戲、亦或是現代啟示錄的"查理"呢?越南位於南中國海的西側,國家版圖南北長、東西窄的地理特性,擁有3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生活與海的關係很大,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何嘗不是如此?然而其中最有趣的,是據說沿著海岸線大大小小的廟宇小寺,普遍均有獨特的祭祀對象:鯨豚;根據台灣鯨豚學者姚秋如博士表示:"越南人民對擱淺鯨豚的尊敬與信仰、對其遺體的安置處(立廟祭祀),以及在颱風期間,漁民在海上被鯨魚群拯救而奇蹟式的生還事蹟等,這些人與鯨獨特的生命連結,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自然史調查經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288期,2010)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生命聯結",是如此的善意,具體展現在為數眾多的鯨魚廟,這種遍佈海岸線的民間信仰,激起我極大的興趣。
圖/黑潮編輯室
其實台灣亦有類似的廟,但仍非以動物為主神,而是附屬的眾神之一,如"旗魚神"在台灣就有南方澳、台東成功港兩處立像祭拜;蘭嶼"大船祭"即與飛魚洄游季節扣連,而"鯖魚祭"及"黑鮪魚祭"這類則是商業炒作;日本為捕鯨大國,也有鯨魚神龕;但這些以獵捕、網撈、食用所延伸的感激、慰靈形式,甚至商業行為,我想均與越南人民對待海洋生物的態度,有根本上的不同。
這根本上的不同,是我預設與假設的,明年就是要去親眼瞧瞧拍下來。
另外,根據緬甸華文資訊網與台灣經典雜誌報導,在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上游,短吻海豚(淡水江豚)會幫助漁民驅趕魚群到漁網中,而漁民亦會將副漁獲當作獎勵給予牠們,甚至會幫每一隻海豚取名字。這種現存的傳統漁法,人在自然界與野生動物的合作(而非馴化),應實屬難得。試問在台灣的我們,能否與野生動物建立這種互助平等的關係呢?Fine,你說這又是我自己想像的浪漫,可能吧,但我的確會帶著這樣的期待過去追尋,與驗證。
大致上越南與緬甸,是在一條擺脫人類/商業中心主義的道路上,我所選擇的道路,給自己的壓力其實很大。何時出發?路線圖與熱點規劃?用甚麼器材?影片打算如何表現?嘿嘿嘿,請期待!
作者簡介:
鄒猷新
自由影像工作者,很自由,希望一直保持某種自由,來維繫自主與追求真理的空間。大學時期: 受左派社團影響,認同弱勢,視主流/強勢/壓迫者為敵人,但有點認同過頭,發覺死路一條。 研究所時期: 學習紀錄片,改掉認同過頭的死路,反過來檢視鏡頭所關注的對象,紀錄片《練將》拍攝在台東廟宇練八家將的青少年;而《阿鼻》則拍攝自己家中的醜態,兩部片相信是觀點有突破,而能得到許多認同與獎項,從中得到鼓舞,才繼續走影像這條路。2012年參與此基金會所辦的「潮生活」營隊,認知到弱勢者,不會只是人,而會是環境、生態、自然等,須整體觀之,且自然真的是弱勢嗎?…別傻了,往後的創作,希望能把這些觀點放入,不斷追尋,然後繼續推翻自己!
專欄介紹
【黑潮觀點】專欄,是由結合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中董事會、工作人員、資深解說員、資深志工等各個領域的夥伴所組成的"黑潮寫作群"所執筆。黑潮觀點的關懷領域遍及生態、議題、海岸、海洋、教育等層面,書寫出一篇篇有批判、有紀錄、有思考的文字,蔚然而成獨立並具有代表意義的黑潮風景。
【本期主題:集體觀影】@文/黑編亮
看電影是一個美好的經驗。
影像的靈動與豐富,彷彿建構了另一個虛擬的世界,藉由眼睛的傳達,帶著我們的靈魂旅行到更遠的地方。
那麼即使我們無法真正拿起攝影機、無法花那樣多的心力真正走到事件的現場、無法真正經歷那樣的生命經驗,但藉著"觀影"這個日常生活時時發生的"行為",與創作者一同參與了內在旅程的小革命,相互作用出一段美好的認知經驗。
觀影,可以是一個人在家裡享受的私密活動,在自己獨立空間裡的自由、放鬆、隨時可以一個人意志控制影像撥放的暫停、快速播放、章節選擇,全程掌握了觀影行為中發生的外在變因,彷彿是自己王國的主宰,格外暢快。
而集體的觀影經驗,是另一種氛圍的塑造。觀影者成為一個受邀者進入被設計好的佈置、彷彿參與一個"節目"的發生,會有一群人共同感受和體驗這場精心規劃的模擬空間,在環境的佈置中感受到"策展"的細節與背後想要傳達的深意;在最後,也許幸運的話,還可以參加策展單位安排的"導演座談",直接面對面與創作者談論影片的觀後感,這是另一種觀者與作者交流空間的創造。
可以說,在集體的觀影行為當中,觀影者和放映者、創作者的"能動性"(agency)相遇了,三者之間對於影片內容、呈現的核心和背後的意義,便加乘了更強烈的討論意圖,碰撞出更劇烈的燦爛火花--這場相遇,可以美麗莊重如同赴宴;亦可隨意自在如同偶遇。
我第一次主動參與的集體觀影經驗就是發生在黑潮,2005年的夏天,我們那一年的工作隊成員,成為黑潮承辦當年鐵馬影展花蓮場的志工。那是一個有趣的經驗,因為除了預知要參與的這個集體觀影行為(影展)之外,我們亦成為籌辦這個影展的策展人,在籌備的過程中,將準備工作層層分解、討論、佈置、重組,共同策畫了屬於在地的一個集體記憶,"影展"這個名詞因此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一樣的立體概念;而那好幾個集體觀影的經驗,在夏夜晚風的吹拂之下,眾人或坐或臥或躺或趴,舒展了各種形態,手握啤酒、共同專注於眼前那一方布幕的場景,則成了生命記憶中一幕深刻美好的風景。
如今,除了鐵馬影展之外,有更多主題明確、選片精彩、策展用心的"影展"可以選擇,尤其從國外翻譯、帶進來台灣放映的片單,不論在影片的取得、播映權的溝通和映片的費用,都更為可觀,這是許多純粹"觀影行為"背後,無法知曉的策展成本。
這一期的黑潮電子報,跟所有讀者分享的,即是"集體觀影"的經驗與路徑。
呼應正在台灣各地如火如荼遍地開花的"2013年臺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黑潮電子報也分別邀請、收集了來自"影像創作者"鄒猶新(拍攝紀錄片的黑友)、"策展單位代表"王誠之(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秘書長),以及"觀影人"吳明益(作家、文化觀察、自然書寫);分別從三位文中所代表的不同角度,共構出"影展"元素的相互參照與對話。
【影片策展人】滿分十八 @文/王誠之
今年的野望影展看似籌辦得很坎坷,實則精彩萬分。台中科博館的觀賞人數就差80人便破七千,越來越多的學校將野望影展納入課程之中,東西南北都有野望,真是出外靠朋友。我們的藝術總監何華仁嘲笑著說,我應該會開始感到無聊吧!華仁兄知我甚深,明年我們的確有新工作要推動,但不代表影展就此行禮如儀地運作,那就真是會把我弄到無聊至死。沒有點特別的作法,我大概會全身發癢難忍吧!
在花蓮黑潮、台東荒野以及金門林務所的朋友,將影展帶到東部的學校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當地有形的資源充足,但缺乏無形的內容(content),野望影展每年20部的影片多多少少可以彌補一些。但野望總是想要做一些沒做過的嘗試,於是在台北市大屯國小師長的支持下,一個「迷你野望影展」正在積極籌劃當中。只不過,不同於其他的巡迴影展,這個影展將會有18位策展人,堪稱野望史上最強大的團隊。六年級全班每一位同學,都將會參與籌劃的工作。
那日,我開著也將近18年的破車,辛苦地爬上大屯山山腰的校園,學校依山而蓋,幼稚園與低年級的教室海拔最低,然後是操場與中高年級教室,校舍都是安山岩砌成的,最中間的教室格局非常特別,原來那是某家的宗祠捐贈給學校。有意思的事,每年有天全校都要停課,原來那個家族的後代都要回來參拜。校園可以直視觀音山與101,大概半個台北盆地都能盡收眼底,風景美到我幾乎忘記了那天的任務。
10:30,上課鐘響,我走入六年級嚴陣以待的教室,可以看出那18雙眼神各有不同的期待,有的躍躍欲試,有的則些微膽怯,但是當我告訴他們,大屯國小是全台灣第一個由小學生自行籌劃的影展時,每一雙眼睛都亮了!但是,當他們進行分組工作報告時,我的眼睛則應該已經亮得像是閃光燈了。四組小朋友各有分工,幾乎所有細節都考慮進去了。我故意出一些狀況題:如果投影機的燈泡壞了,怎麼辦?我們有備用的投影機啊!為了要讓大家彼此分享想法跟意見,我得意地提出共同筆記的構想,那知他們已經準備在facebook上成立活動專頁以及社團,我手上洋洋得意拿著的筆記本,頓時成了古文物。他們除了在校內播放給學弟妹之外,還會在週五晚間在操場上舉辦蚊子電影院,邀請家長及社區的鄰居前來觀賞,而且還會進行導讀以及映後座談。萬一下雨怎麼辦?我故意找碴,那就到大禮堂舉辦啊!看來,他們真的有備等我來了。
校長、老師及家長非但願意額外地舉辦這個迷你影展,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願意放手讓學生一手包辦。從選片、文宣、活動執行,連停車引導都被納入工作之中了。其實,我真的沒有置喙的餘地,於是談起了滿分這個標準。學校裡,老師給的考卷總是滿分100,我的人生中,上帝卻發給我一張滿分200的考卷。但這些都是大人世界裡被賦予的標準,如果我也可以發給大屯國小六年級全班同學一張考卷,滿分是多少呢?100分、200分,不同的孩子給了不同的回應,而我的回答是——18分。
以往在我讀書的時候,不管在那個學校、那個班級,都有資質不同的同學,所有的目光焦點以及學藝活動,都屬於前段同學的事,後段同學似乎永遠只要袖手旁觀,而且最好是不要給大人惹麻煩就好了。我曾經是聚光燈的焦點,也曾經藏身於燈下的黑暗之處,在重視與忽略之間,年紀雖小卻完全了然於心,並且心想長大以後一定不要當偏心的大人。雖然長大之後,有點忘記小時候的詛咒了,不過在他們的面前,我心裡只有一句話:No One Left Behind!
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被忽略,所以同學們也必須面對彼此。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在此完全必須放棄,唯有18位同學齊心完成,他們才能得到滿分。看起來他們似懂非懂,也或許他們幸福地從未被拋在腦後,但是在過程中如何克服挫折?如何進行溝通?相左的意見如何處理?這些都會是達到滿分時,必須面對的考題。
老師課後告訴我,確實有些同學彼此不和,不過因為分在一組,所以不得不合作。我笑說這就是最刺激的地方,而且如果他們國小六年級就可以分工合作的辦好影展,長大後應該就可以治理國家了!這絕對不是有感而發,而是我心中抱持著的信念!
我帶去了18件野望的童裝T-shirt,作為工作人員的制服。左胸口印上的鳳頭蒼鷹是這裡常見的物種,希望能夠給這些小鷹帶來一些自我認同與信心,至於滿分18分的獎品,我已經開始準備了。
作者簡介: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
【文化觀影者】黑暗時代的白色希望 @文/吳明益
幾年前我曾因在中興大學人社中心擔任研究員,兩度有機會隨著船隻出海尋找白海豚。雖然因為族群數量太少而無緣得見,卻認識了一位性格內斂,追尋白海豚議題的年輕生態記錄片導演簡毓群。
多年後簡導演完成了《白海豚練習曲》,於今年的生態電影節放映。我在影片公布之前得以先看過此片,看片時簡導演的身影不斷浮現。整部影片從他自身近距離接觸到的兩隻不同命運的白海豚展開敘事線:可能因食物不足與污染而死的雌海豚「TW03」,與大難不死,身上留著傷痕,生命中的最後十個月被人工圈養的「老白」(NL 60)。這兩條敘事線,一則象徵著白海豚瀕臨滅絕危機的黑暗命運,一則潛存著某種可能的白色希望。
由於白海豚生活在河口與沿岸區,因此常與當地政府與商人、漁民的利益產生衝突,簡毓群扮演一個議題的追尋者,從關注國光石化事件後逐漸突顯的白海豚議題開展,走過台灣西部沿海、香港、中國東南沿海、泰國卡儂區……訪問漁民、專家、保育者尋求可能的答案。影片既勇於保存異議者的聲音,也埋藏了導演的信念,更有意思的是,在拍攝的過程中,觀眾當可發現簡導演從一個議題的疑問者轉變成議題的建議者。
除了刺探物種與人類利益間的爭議外,影片還試著從專家的角度,去探詢可能的未來。光是畫定禁漁區、禁拖網,維持現狀能否讓逐年減少的白海豚重返生機?除了張開棲地的保護傘外,未來台灣為留下深具民俗與生態深度意義的「媽祖魚」,還能有什麼更積極的作為與想像?
一個年輕導演花五年的時光給予我們一小時的白海豚影像,這算不算是划算的事?但我得說,我們只要花六十分鐘就能了解導演五年來對這些疑惑的思考,那是多麼便宜的事。更何況,正如科普作家柏托洛帝(Dan Bortolotti)追尋藍鯨這種很多人一生中都難以得見的生物時提到,多數人在未曾見過藍鯨的狀況下,這種海中的巨人正無聲無息的消失,而牠們的消失對我們來說如此遙遠或似乎無人關心,正是因為我們對牠們理解太少之故。透過這部影片,我相信是很多人可以認識白海豚的開始。
另一個想推薦給各位的,是已來到花蓮,和黑潮、東華、慈濟合作播映的2013年野望生態影展。
我因私人關係,提前看了三部片子,特別是《伊拉克沼澤奇蹟》(Miracle in the Marshes of Iraq)讓我印象深刻。
影片拍攝伊拉克南方,孕育七千年人類文明的兩河流域,部分學者認為是《聖經》裡伊甸園所指涉的一片濕地,如何消失,如何挽回的過程。前伊拉克總統海珊為了消滅居住此地的阿拉伯人,決定築堤抽水,用戰火將這片濕地逼入絕境,阿拉伯人暫時被趕離家園,但生態景觀亦不復存在。
海珊政權垮台後,童年居住濕地附近小鎮的阿扎姆‧阿爾瓦施,決意回復濕地景觀。他募款鑿開海珊築起的河堤,讓水流重新泛濫大地,數年後生物紛紛回到濕地。最動人的一段莫過於他回憶起童年和父親乘小木舟進入濕地的情景:彼時水道蜿蜒在蘆葦叢間,讓小阿爾瓦施覺得它們幾乎都要遮住天空,他傾身看著清澈水中的游魚,記得穿出沼澤區突如其來一陣涼爽的微風。他說那是「一種寧靜、一種溫暖,一種與父親獨處,共享珍奇之境的愛的感受。」
歷經種種艱難,影片最後當保育人士發現一種消失已久的雲石斑鴨,以數萬隻的驚人族群規模重現濕地時,阿爾瓦施說,這麼多年來,錯過兒女生日,錯過結婚紀念日,錯過自己的生日都值得了。雖然距離濕地重返的路還很遙遠,伊拉克也仍在動盪之中。
人類剝奪生境事實上就是在剝奪自己的情感場景。我真想感謝這些把自己的人生用來追尋某些掌聲總是來得很遲的議題的人們,因為他們知道某種情感只有在某個場所才能活存。而他們的努力正是這個黑暗時代的白色希望。
作者簡介:
專欄介紹
【黑潮綠沙龍】專欄的規劃,是依照當期電子報主題衍伸出的議題,向同在環境保育領域中努力的NGO盟友們邀稿。面對當前不勝枚舉的環境問題,其實是全人類的切身問題,需要大家一起關心和討論。所幸國內、外都有長期在各個環境領域中耕耘、奮鬥的環境NGO組織,在第一現場敏銳、準確地意識到全球的環境問題。面對這些議題,我們需要更多談論、交流、對話的空間,我們期待更多新的思想與發現,能夠在這樣的"沙龍空間"裡,迸現出火花。
黑編亮按
此文轉載自吳明益老師臉書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