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電子報第75期】送海到澳門─黑潮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10,2015【送海計劃・發起】是儀式?是送別?或持續的反思 @文/莫兆忠
其實需要從2011年11月,「澳門城市藝穗」節最後一場演出後說起,我從一個觀眾的口中收到澳門「新城填海規劃」第二次諮詢會(澳門工務局和文化局合辦)的消息,我心想:好累啊,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結果,我還是去了,聽見很多官方的文化界的朋友,對未來新城的偉大構想,心裡突然感到莫名的難過,我們是否只有這兩個選項?我們是不是就等待分配利益----用海洋來換取?我們是否需要回過頭來反思?
我們被諮詢時被劃分在「文化界」中,但我們需要成為活在這裡的、愛這裡的人。
有說澳門是「海風吹來的城市」,可是對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都將目光聚焦在土地之上,對於未來填海新城的規劃,我們大部份時間在討論新生土地的分配,而被活埋掉的海洋呢?是否都被我們遺忘了?
當我們在思考未來的土地將帶給我們什麼的同時,其實也該想想今日我們將海洋侵吞之後,海洋會還給澳門人什麼,或者說,澳門人要還給生態什麼?
「截至2008年時,澳門半島的面積在填海工程下已超過9.3平方公里,比1840年的2.78平方公里增大了3倍以上。」
「國務院在2009年11月正式批覆特區政府填海造地350公頃。」
「新城填海區分佈于澳門半島東部、南部及仔北部,合共約350公頃,預計可為本澳提供未來20至30年的土地儲備。」
「新城區五幅土地預計明年開始圍堰填海,需時五年完成工程,以目前造價估計,三百五十公頃填海造地耗資七十億元。當局表示五幅土地將為本澳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提供土地資源,新城配合未來人口政策需要,提供三萬三千至四萬三千個住宅單位,並預留土地發展公共房屋。」
都是難以自辯的無力感吧?
對於這個「事實」的無法改變,我們只能寄望未來不會更壞──而已?
圖片提供/澳門足跡劇團
其實,對於現在,我們還想對這些即將被吃掉的海洋作送別儀式,也為海洋送上最真誠的感恩──用我們所善長的表達形式。
對於現在,我們該對自己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了解得更多、更深,不能像很多不能自拔地刷卡消費的人,我們要知道這次付出,對日後澳門生態的影響。
於是,在與花蓮好友,也是這次計劃的聯合策展人吳思鋒的討論後,便想到這個名叫「送海」的計劃。
「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結合了生態教育、城市發展反思和藝術創作,旨在透過實地考察、研究報告和藝術創作,喚起人們關注生活與海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了解填海造地對海洋生態的長遠影響。它召集澳台港三地共十三個藝術、環保及社區組織、工作者,共同策動了這次結合的生態教育、社區導覽、環境展演的文化行動。整個計劃於今年十一月四日至廿五日期間,在「第十二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的支持下舉行,來自港澳台的藝術家,還有藝術創作者以外的台灣黑潮海文教基金會和澳門「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形成了一次真正的跨界行動,當中有十七場為公眾及學生而設,在學校和書店舉行的講座、工作坊與紀錄片放映,兩場在公共空間的說故事活動,四個裝置及攝影展,三個環境劇場演出,兩次海岸線旅行團,還有比一般民間藝文展演多很多很多的媒體報導,讓人覺得這不再是一個空有懷舊與孤獨感的事件,它有很多不足之處,至今我仍在反思與再定位希望它好好持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文化工作自有它的運動模式,我們感激有很多走在前面直接抗爭的前衛(在澳門而言還畢竟是少數),同時,我們也透過不斷的了解、思考、創作與呈現,將應有的認知、反思和認同用柔性一點的方式滲進不同的社群與階層,不敢鬆懈。
圖片提供/澳門足跡劇團
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
策展人:莫兆忠(澳門)、吳思鋒(台灣)
節目主任:鄭冬、盧頌寧
行政、技術及製作團隊:張楚誠、余詠芝、莫群莊、劉雅雯、林俊熠
參與團體及藝術家如下:
澳門-「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足跡、石頭公社、卓劇場、零距離合作社、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袁紹珊、梁惠萍、林嘉碧、梁倩瑜
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賴威任、劉曉蕙、廖律清、張卉君)、黃思農、蔣韜
香港-雄仔叔叔
圖片提供/澳門足跡劇團
作者簡介:
莫兆忠
澳門劇場創作者、評論及策展人,劇場期刊《劇場。閱讀》主編,澳門大學文學碩士。編導作品曾於澳門、台灣、首爾及倫敦等地演出,近年多次擔任澳門藝穗節、牛房倉庫藝術空間「牛房劇季」及足跡小劇場演書節之策展人,「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澳門。2012)」學術研討會統籌。近年致力策劃關注社會議題的實驗劇場創作,引進中港台三地之小劇場演出,同時積極推展青年劇場工作者的單人表演,策劃「駐澳藝評人計劃」建立華文劇評人之間的交流網絡。著作《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去年由澳門文化局出版,現任澳門劇場文學會理事長。
【送海計劃・匯流】送向海 @文/吳思鋒
去年八月及十一月,分別因為放映紀錄片《出賣牙買加》兼談花東發展,以及參與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計畫而兩度踏上澳門,彼時澳門正如火如荼進行「新城填海區」的規劃,內含五個填海區,總共350公頃,是澳門填海史上即將記載的一頁。
閒時散步於澳門城區,認識多年的澳門劇場朋友阿忠(莫兆忠)、小寧(盧頌寧)述及此事,頗有為澳門近年高舉城市發展大旗的實況感嘆之意,而規劃期間的諮詢的不透明化(或說選擇性透明)就又是另一件令人無奈的事了。在填海的思維下,經由政策傳播與媒體報導,較多時候讓人看見的是填海「以後」的景況,似乎少有填海「以前」的回視。接著,我們討論起策辦一項海洋文化交流計畫的可能性,重新尋找住民與海洋的互動關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名字就在第一時間浮現,畢竟海洋是我的認知盲區,我能做的無非是找出在雙方的現實狀況下能夠交流的內容,從另一方面來說,若能以「組織v.s組織」的模式開展交流計畫,應該會讓內容與效益更能夠累積。彼岸,阿忠與小寧則以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的名義在澳門尋求計畫進行的可行性,此外澳門在2009年也多了一個由年輕的城市規劃師組成的「Root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無論就倡議、理論與實踐均有積極的行動力,也可趁這一次計畫建立聯繫。
幾個月後,今年年節過後,阿忠捎來訊息,「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畫」有可能可以納入澳門城市藝穗節的架構,我們開始以澳門城市藝穗節的場域思索與討論交流的內容,即是說,「海洋生態」與「文化藝術」的交互結合將是切入的主要角度。我雖然只是從旁認識黑潮,但經由過去獲得的資訊,黑潮近年已經從文化的形式策辦許多精采的活動,至於海洋生態的調查研究與公開講述當然更多,於是我一方面從從黑潮官網與電子報尋找過去舉辦過的各種活動,從中評估轉移至澳門舉辦的適切度,同時與黑潮的威任確認黑潮交流的內容,最後決定是:
‧ 賴威任,「永續海鮮-用餐桌守護海洋」講座、「海洋的藍色視野」海洋影展及導賞(包含公開場與校園放映場)、淨灘行動。
‧ 廖律清,「畫海‧話海」海洋繪本工作坊(巡迴多所小學)。
‧ 劉曉蕙,海洋漂流物裝置藝術展。
‧ 張卉君,「海人誌」裝置攝影展(與澳門藝術家林嘉碧合作)。
另外,也趁這個前往澳門的機會,經由澳門作家寂然先生的大力協助,造訪澳門筆會,舉辦「作家與海──台灣海洋文學分享會」,沒想到,現場就有澳門作家說起她家族的漁村紀事,那充滿了漁業沒落的種種暗示,以及一個人對於城市的成長記憶,是當晚令人難忘的回饋。
而這項計畫除了來自花蓮的黑潮,台灣「再拒劇團」團長暨獨立音樂人黃思農、香港的說故事人雄仔叔叔、澳門新近十分活躍的「ROOT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以及一人一故事劇場「零距離合作社」、藝術團體「足跡」等都是共同參與的伙伴,間接也有台港澳三地的文化交匯之意。
為了城市發展的填海,台灣其實也有,1950年代中期啟動的新竹海埔地新生地就是填海工程的產物,但它卻在後來衍生出了許多河岸生態的環境問題。或許這樣說吧,當我們從海獲取城市發展需要的陸地面積時,卻從來沒有同時想到,我們回饋給海的,其實是一連串負面的環境生態影響。這麼看來,這項「送海」計畫,不過是重拾人與海洋之間的共存關係的開始罷了,很簡單,也很盛重。
「截至2008年時,澳門半島的面積在填海工程下已超過9.3平方公里,比1840年的2.78平方公里增大了3倍以上。」
「新城填海區分佈于澳門半島東部、南部及仔北部,合共約350公頃,預計可為本澳提供未來20至30年的土地儲備。」
阿忠在策展理念的敘述中,放入了這些城市發展的報導片段,面對「新城填海區」的政策,他說:「當我們在思考未來的土地將帶給我們什麼的同時,其實也該想想今日我們將海洋侵吞之後,海洋會還給澳門人什麼,或者說,澳門人要還給生態什麼?」這讓我想起去年讀的一本書《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中,作者Tm Jackson說的:「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
我們的無知與貪婪妄自切割了時代,最後卻讓時間證明了我們的無知與貪婪,此時,毀壞的環境早已無可回復。
而我們還能夠做的,就是將自己對海的敬意,以自有的凝視與投擲的曲線,緩緩,送向海。
作者簡介:
吳思鋒
1980年生,台北人,現居花蓮。曾任東海岸文教基金會企劃、東海岸評論編輯、東岸表演藝術工作營策劃(2009-2011),澳門藝穗節(2009,2011)駐節藝評人。現為冉而山劇場,柳春春劇社,每週看戲俱樂部成員,亦有劇場或文字書寫發表於澳門季刊、
【金多謝】2012/10~2012/12捐款致謝名單
由衷地感謝您支持黑潮,
讓我們得以持續推動各項活動及研究計畫。
2012年10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12300)
100元/謝美慧
200元/匿名者(王小姐)
300元/林于凱、邱百合、鍾雨潔、MR. WU CHUN-TE
500元/游睿為、黃良賓、張永州、張哲禎、楊懿如
600元/邱靖閔
700元/潘恒梅
1000元/陳慧書、吳志浩、林明憲、郭睿軒、曾永平
2000元/ 李育欣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5655)
300元 /陳俐璇
355元/賴玟錦
500元/Zubine
1000元/黃愷文、匿名者(葉先生)、匿名者(賴小姐)
1500元/吳紫棻
定期捐款(1600)
1600元/黃菁瑩
單筆捐款(25390)
200元/李怡瑤
400元/徐子恒(中獎發票)
1500元/江文龍、金磊
1600元/新北市民宿發展協會
5600元/廖律清
14590元/美登企業社
專案捐款-2013愛的禮物(14600)
600元/黃裕翔、蔡佩蓉、視群傳播事業有限公司、邱茗伊、林怡君、施昱先
1000元/陸佳驊、邱鳳松
1600元/吳念澤
2400元/余欣怡
5000元/陳彥君
講師費回捐(8000)
1600元/陳培瑜、朱正一
2400元/張泰迪、賴威任
2012年11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12600)
100元/謝美慧
200元/匿名者(王小姐)
300元 /林于凱、邱百合、鍾雨潔、MR. WU CHUN-TE、林芝因
500元 /游睿為、黃良賓、張永州、張哲禎、楊懿如
600元/邱靖閔
700元/潘恒梅1000元/陳慧書、吳志浩、林明憲、郭睿軒、曾永平
2000元/ 李育欣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5655)
300元 /陳俐璇
355元/賴玟錦
500元/Zubine
1000元/黃愷文、匿名者(葉先生)、匿名者(賴小姐)
1500元/吳紫棻
定期捐款(1600)
1600元/黃菁瑩
單筆捐款(5568)
200元/林東良(中獎發票)
250元/葉濬慈
2150元/蔡惠伃(陳彥如)
2968/豪寶便當店(自由樂捐零錢箱)
專案捐款-2013愛的禮物(5000)
1000元/王鵬誌、陳冠伶、羅雪平、簡竹君、徐玉琥
講師費回捐(2000)
2000元/林東良
2012年12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12800 )
100元/謝美慧
200元/匿名者(王小姐)、 蔡閔傑
300元/林于凱、邱百合、鍾雨潔、MR. WU CHUN-TE、林芝因
500元/游睿為、黃良賓、張永州、張哲禎、楊懿如
600元/邱靖閔
700元/潘恒梅
1000元/陳慧書、吳志浩、林明憲、郭睿軒、曾永平
2000元/李育欣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5955)
300元 /陳俐璇、鄭宇軒
355元/賴玟錦
〔展期〕:2013 1/11 ~ 2/23
〔開幕與分享〕:2013 1/27 13:30
〔地點〕:美人愚Cafe。Soul Art Gallery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18巷20號1樓(大直站)
〔電話〕:(02)2532-8855
週一至週五:7:30~18:00(週四公休)
週六至週日:9:30~18:00
--特別感謝--
美人愚Cafe。Soul Art Gallery
Da-wang Lin
Hwi-kwan Du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的大力協助。
〔時間〕:101年12月25日(二)~102年12月8日(日)
〔地點〕:陽明高雄海洋探索館
鯨豚狂想曲特展相關資訊 (按我按我)
{{ 參觀鯨豚展,支持黑潮 }}
黑潮陪你有機一整年!
參觀『鯨豚狂想曲特展』,除了可以看到黑潮伙伴們這幾年在海上累積的攝影作品、影像紀錄,還可以聽到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在大海上錄製的台灣野生鯨豚聲音。 策展單位陽明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也精心收集了關於鯨豚的標本、故事、傳說、郵票等,更有完整的鯨豚生態解說導覽。
〔日期〕:2013年1月12日( 六)
〔時間〕:下午2:00--4:00
〔主講人〕:土匪
(王緒昂,生於城市,但從小最親近的是自然。曾任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執行長、自然體驗教師,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博士班學生、黑潮文教海洋基金會顧問。有著與粗獷外貌相反的纖細溫柔,時常將對自然、孩子的體驗與互動,書寫於文字上,字行間裡可感受出他的真摯情感。現居花蓮,著有《在鯨的國度悠遊》。)
〔主辦〕:凱風卡瑪數位出版、readmoo電子書店
〔報名請洽〕:(03)8246533或寫信到staff@kkbooks.tw
- {捷報} 終結海洋垃圾大軍 (教案)喜獲環保署樂活101創意教案-社會組第二名
〔新聞稿〕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link2.asp
〔終結海洋垃圾大軍教案 下載區〕
【末日之後】我們一同守望的海洋。 @文/張泰迪
【邀請您加入贊助黑潮的行列】
200萬能做甚麼呢?
2012年底,在一片檢討政府預算的聲浪中,有一則關於銓敘部舉辦”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活動的新聞,一個晚上的頒獎典禮花費179萬元,加上評審費用35萬元,銓敘部次長表示『已經用很節省的方式辦理』,而且據說這214萬元『能讓公務人員見賢思齊……..,讓民眾知道公務人員的努力』。
200萬還能做甚麼呢?
不同於政府單位以口號治國的方式,200萬大概可以讓行動派的黑潮組織運作將近一年。
以2012年來說,我們的3位正職、3位兼職和許多位志工們完成了下列工作:
自行舉辦或受邀的海洋環境教育推廣活動約84場,
內容包括鯨豚保育、海洋污染、永續漁業、海洋影展及野望影展等。
參與守護環境的會議和行動35次。
帶領約500人次的朋友以生態旅遊及海岸行旅方式認識海洋。
和約940位夥伴完成11場的海岸淨灘監測。
持續建立花蓮海域花紋海豚的個體辨識資料庫。
以水下麥克風錄製7種海豚的聲音以供研究。
我們得到環保署環保101環境教案徵選,社會組第二名。
長期扮演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國際淨灘行動的台灣聯絡窗口。
11月受邀到澳門參與城市藝穗節,把台灣的海洋保育經驗和海洋文化分享給澳門的朋友。
不過,這些工作相較於海洋環境受到的破壞和威脅實在微不足道,我們急切地希望投入更多人力和資源來保護海洋。
乍看之下,200萬是一筆大數目,但是只要有500人,願意每個月捐款300元,運用小額捐款的力量,集合大家的力量,我們就能持續為海洋多做一些努力。
當然,對黑潮的投資不會顯示在經濟成長率或是個人的存款簿上,但我們只想努力追上污染與破壞的腳步,許海洋環境一個美好的未來,回報海洋帶給我們的豐富與美好。也邀請您即刻加入贊助黑潮的行列,感謝您!!
執行長 張泰迪 敬上 黑潮感謝您: 捐款總額300元以上,未滿600元,致贈黑潮海洋繪本1本。 捐款總額600元以上,未滿1000元,致贈黑潮海洋繪本2本。 捐款總額1000元以上,未滿1500元,致贈黑潮海洋繪本1本 、海豚的圈圈DVD。 捐款總額1500元以上,未滿2000元,致贈黑潮海洋繪本2本、海豚的圈圈DVD。 A.網路線上捐款說明如下 單次(筆)捐款 1. 線上信用卡刷卡捐款 2. WebATM銀行晶片卡捐款 3. 郵局電子帳單付款捐款 4. 郵局ATM轉帳捐款 5. 便利商店繳款捐款(便利商店繳款捐款需單筆金額500元以上) http://aid.happydonator.org/offering.php?op=brief&orgid=10 (1)選擇右下角「單次線上捐獻」 (2)捐獻項目(請選擇捐款項目) (3)填寫相關資料後按「確定」(可選擇 是 否 加入iepay會員) (4)選擇捐款方式:線上信用卡刷卡、WebATM銀行晶片卡、郵局電子帳單付款、 郵局ATM轉帳、便利商店繳費(便利商店繳款捐款需單筆金額500元以上) (5)完成 定期定額信用卡捐款 http://aid.happydonator.org/offering.php?op=brief&orgid=10 (1)選擇右下角「信用卡-定期定額捐款」 (2)請選擇定期定額捐款項目 (3)填寫各相關資料後按「確定」(可選擇 是 否 加入iepay會員) (4)完成 B.黑潮出版品購買資訊: 網路線上購物說明如下(iePay金流服務系統,請搜尋關鍵字:「施福天地」,即可找到本會購物網頁) http://aid.happydonator.org/offering.php?op=brief&orgid=10 è選擇右下角「單次線上捐獻」è義賣項目(請選擇購買項目)è填寫相關資料後按「確定」(可選擇是 否 加入iepay會員) è選擇繳款方式:線上信用卡刷卡、WebATM銀行晶片卡、郵局電子帳單付款、郵局ATM轉帳、便利商店繳費(便利商店繳費需單筆金額500元以上) 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Kuroshio Ocean Education Foundation 本會立案字號:八七府教社字第033027號
(iePay金流服務系統,請搜尋關鍵字:「施福天地」,即可找到本會捐款網頁)
地址/97057花蓮市富陽路87號
電話/03-8578148 或 8578418
傳真/03-8578948
E-mail:kuroshio@seed.net.tw
網站 http://www.kuroshio.org.tw
【本期主題】黑潮-澳門「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特刊@文/黑編亮
2012年的年初,思鋒偕同澳門足跡劇團一同拜訪黑潮(在一個長長的馬拉松工作會議之後,天都黑了,大家也非常疲倦了),是我們第一次與阿忠、小寧,以及雅雯的接觸。
那個昏黑的晚上,黑潮與足跡在東岸花蓮,黑潮狹小的二樓圖書室兼會議室,有了一場關於海洋,關於澳門,也關於台灣的小小匯流。
我和律清很是興奮,討論起這次的跨域合作,對於黑潮也對於我們自己,都是很有趣的一次嘗試。對於澳門,我們都不算太陌生;但對於澳門的海洋與環境問題和藝文團體,我們的確是從未接觸。這次的合作姻緣是由我們共同的好朋友思鋒拉牽的,自此開啓了我們與澳門的連結。
黑潮雖然是海洋環境組織,我們卻擁有來自各種背景和各具專長的解說員和志工。這次的跨海交流是藉由澳門城市藝穗節的機會,受邀參與於“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當中,作為台灣與澳門兩地之間海洋環境議題的一次交流。為了響應澳門邀請單位「足跡劇團」在海洋文化與環境這方面議題的努力,同時也對澳門填海造陸的議題以及海洋的現況感到好奇,黑潮這邊也開始籌備要端出家門的「菜單」,希望藉由這次交流的機會,將黑潮長期以來進行海洋環境教育的方式和成果,也和澳門的朋友分享。
經過多次的討論,我們決定從海洋文化、海洋廢棄物、海洋環境教育等長期努力的幾個方向著手,提出了由威任負責帶澳門的群眾撿海廢,以及多場海洋環境相關講座;律清從海洋文學、海洋繪本切入,參與到校園裡面帶孩子們讀繪本;洪亮以海人誌口述史調查研究成果策劃影像裝置展;另外邀請了我們的好朋友,也是黑潮志工——曉蕙,從藝術創作的方式以海洋廢棄物為題作創作。
終於,在多次的協調以及澳門足跡劇場的阿忠、小寧,以及劇場工作人員雅雯、gigi、Oscar、阿東、莊莊…等夥伴的幫忙與協助之下,黑潮一行人在澳門城市藝穗節的參展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的收獲與回饋,當中有感動也有反思;雙向的交流如同不同流域的潮流交匯。
當然,我們所滿載而回的豐盛,也在多日的醞釀之後,集結於這期電子報中,跟黑潮的朋友們一同分享;除了每個項目的負責人各邀一篇稿件之外,也特地邀請這次牽線的藝評人吳思鋒、澳門足跡劇團的負責人莫兆忠導演賜稿,另外還有一篇訪問澳門藝術工作者林嘉碧,與洪亮合作海人誌裝置的訪談實錄,一併在這期黑潮電子報上呈現。
這一期黑潮電子報「送海到澳門」特刊,希望可以和黑電讀者分享,黑潮新的跨域嘗試,以及海洋的另一種精彩。【送海・海洋講座】記澳門「話海‧畫海」後 @文/廖律清
計畫去澳門給當地小朋友講繪本故事時,有幾位朋友(尤其是從事幼教工作的友人)都曾經問我為什麼設定小朋友來作為工作坊的交流目標,不怕他們聽不懂普通話嗎?或者,這樣匆匆來去,要怎麼在短短時間之內能讓完全不同教育環境裡的孩子了解台灣的這一套?
老實講,除了擔心普通話的表達之外,我根本沒多想,直覺得孩子應該比較好相處吧?更何況我也不曉得咱們台灣有哪一套。總之,便是天真的寫了工作坊的計畫書,然後不知死活的準備了四本繪本教材,就出發去澳門「騙」小孩啦。遠行前,母親見我老是一臉病容,特別交代要記得吃藥吃補品,母親說因為小朋友很現實,不喜歡面有菜菜色的老師。
黑潮出版的《海洋紋身》、《海豚時鐘》、《鬼頭刀》和李如青先生的作品《旗魚王》,是我此行帶去澳門的工作坊教材,心中盤算著由低年級至高年級,恰可依序介紹屬於台灣海洋不同的風貌情感與生態想像。然而,僅有第一天依計畫進行了兩場低年級小朋友《海洋紋身》的分享之後,便是《海豚時鐘》滴滴答答一路走到底了。
為什麼?
因為,大海距離澳門的小朋友太遠了。
問他們,海是什麼顏色?都說灰色。
問他們,有沒有在海上搭過船?八成都說有。
問他們,搭船去哪裡?九成五都說去香港。
問他們,有沒有看過海豚?那去香港的九成五都說有看過海豚。
當螢屏上秀出我們花蓮藍跳跳的太平洋,當旋旋班班花花的寫真照出現時,澳門小朋友不是目瞪口呆,就是哇哇哇的驚呼不斷。或者,可愛的海豚即便從咱們花蓮外海去到澳門,依舊擁有凡人無法擋的魅力足以牽引孩子進入海洋的童話世界,但我們所熟悉的鬼頭刀和旗魚便真的太遙遠了。
然而,澳門的孩子對時鐘方向法的領悟力以及對海豚寫真照的敏銳觀察力,令我訝異。
無論是小一還是小四小五,當我要他們想像所在教室是一艘叫小多多的賞鯨船,我們正跟著船長一起到海上去找海豚,黑板像是前方的大海洋,而教室正前方是正船頭方向是十二點鐘,毋需再多說什麼,多數孩子便能舉一反三知道面對黑板,右手邊是三點、左手邊是九點、教室正後方是六點。於是,我們很容易就能玩起陸上行船找海豚的課堂遊戲了。
孩子對PPT裡的海豚照片看得相當仔細,像是一張在船邊躍起的飛旋海豚映著紅白的船身倒影,有孩子發現了,說:「好好喔,怎麼海豚離船這麼靠近呀」;像是花紋海豚母子對,他們可以自己看出寶寶沒有像媽媽一樣的灰白刮痕,自己長得黑黑的;像是他們會特別關心飛旋寶寶身上的傷,對海豚寶寶能不能活下去很擔憂,對鯊魚甚至聯想到食人魚,感到恐懼;或者,孩子還會注意海豚的眼睛有沒有看鏡頭,說:「海豚好像在看我們耶,老師」。我也曾經在台灣用差不多的方式跟差不多年紀的孩子分享過《海豚時鐘》,只是在過去的經驗裡,我接觸到的孩子,似乎對於眼前所見的海洋風景和鯨豚照片,沒那麼稀奇,也就沒能那麼細心觀察和好問了。
每一場講座結束前,我都會問孩子兩個相同的問題,一個是「最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麼?」;一個是「講講和大海有關的任何事情」。在台灣呢,我個人的經驗裡,多數孩子站出來會告訴我他們最喜歡的動物跟老師我一樣──是鯨魚海豚。在澳門呢,五花八門的答案都有,連獨角仙、蛇都出現了。再來呢,和大海相關的任何事情?台灣的孩子給我的回應比較多彩多姿,從去海灘玩耍差點被朋友們埋在沙堆裡,到浮潛時偷偷在海裡上廁所,都曾經聽說過。不過,澳門小朋友的答案單調許多,仍是離不開和家人或老師搭船去香港,或者看大人釣魚。
釣魚?真的有魚可以釣嗎?
位於珠江出海口西側的澳門,主要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二離島所組成,這一帶的海床原本就淺,又因嚴重的泥沙淤積,再加上大規模的填海工程,讓1840年僅有2.78平方公里的澳門半島,到了2011年已經擁有29.9平方公里的「傲人成績」。
填海,海還在。然而,填海,卻讓人與海的距離愈來愈遠、情感愈來愈疏離和陌生。
覺得台灣的孩子還是很幸福,可以親眼看見藍色大海,可以大手牽小手去到海濱踩踩柔軟的細沙、踢踢白色的碎浪花,或者還可以跟著大人去到漁港逛漁市、看漁船、聞魚腥味,去到潮間帶給熱帶魚或寄居蟹騷騷腳丫子癢。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在距離我們不遠的澳門,一樣是被海洋所環繞的區域,這種種直接來自海洋的第一手感官經驗卻是來自傳播媒體,或是爺爺奶奶說、學校老師說、有書上寫。
澳門的孩子很可愛,雖然他們面臨中國大陸思想箝制的威脅與不自由的影響,但他們同時學習母語(廣東話)、官方語言(普通話)和第一外國語(英文),而且在日常使用上顯然比台灣孩子的語言情況自然和流利許多。看回我們台灣呢,思想自由與教育多元是令人稱羨的,尤其是我們的孩子多了許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只是,當我們的母語教學成果不彰、英文能力漸次失去國際競爭力、而國語文的表達又大不如前的現下,我們是否能持續帶著孩子預先珍惜我們所剩不多的大海與大山呢?
古時候的精衛填海和愚公移山都需要相當的意志力與堅持,到了現在,我們必須用更多的意志力與堅持,才能齊心去抵擋被財團和官商勾結所收買的「精衛」和「愚公」們。雖然在澳門的繪本工作坊還算順利成功,給我個人留下許多美好溫暖的回憶,但我更希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在他們的海或我們的海去分享他們的海或我們的海,而不是讓孩子對自然海洋的認識只能來自書本和憑空想像。廖律清
黑潮那個沒見過虎鯨的解說員,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
【送海・戶外裝置】關於嘉碧與創作。@訪問+撰文/洪亮
攝影:張卉君
攝影/張卉君
訪問:洪亮 (以下稱“亮”)
受訪者:林嘉碧 (以下稱“+B”)
訪談地點:澳門足跡劇場
訪談時間:2012/11/14
--------------------------------------------
亮:當初想要做這個裝置主題的原因是什麼?
+B : 一開始是想要參與藝穗節的活動,所以我問了阿忠說有什麼可以參與的,他告訴我這次有一個送海的海洋文化交流部分,我聽了覺得很有新鮮感。因為雖然年輕一輩的人都知到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但卻很少人知道關於澳門過去的歷史,所以我也想趁這個機會瞭解一下。
亮:對,我們來之後也觀察到澳門現在年輕人這一代似乎不太知道海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跟海洋也不是很靠近。談到搭船的經驗時,大部份的人都有,但都僅止於搭船、搭渡輪到香港。這段時間我讀了一些澳門歷史相關的書,發現澳門的發展其實跟海洋、漁業的關係很密切,譬如說澳門被稱為「MACOW」其實是因為媽祖廟的諧音(澳門人稱” 媽閣“),它是一個因為海而發展起來的漁村。所以我也想問,藉由策劃這個展覽的過程,你有找到這個答案嗎?關於澳門的年輕人為什麼與海洋的記憶產生斷層,或者說失落了的記憶?
+B: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可能是因為,我身邊的人,譬如說我的爸爸媽媽,他們都不是漁民,所以就不清楚他們的歷史;而且我從小到大,如果是去海邊的話也只會去黑沙或是竹灣(海灘),很少去內港。小時候爸爸管得比較嚴格,我很少出去玩,是一直到大學以後我接觸到戲劇這一塊,也認識了很多這個領域的朋友,才慢慢發展出自己認識澳門的方式:這次也是參加了這個活動,才慢慢去瞭解漁民的歷史這一塊。
亮:我知道你為了參與這個活動有先去做了一些訪談,那主要是去哪裡訪談呢?
+B:我主要是找了一個從小到大家裡都是在當漁民的一位張先生訪談。他告訴我從小他就住在船上,一直到1998年他才上岸,不做漁民了,因為他有了小孩子,他說了前因後果給我聽。我對他的背景很有興趣,因為從來沒聽過這些船上的故事,他說漁民一般沒有讀很多書,文化比較低,但這位張先生他很幸運,有讀過書,雖然讀到小學之後就沒有讀了,然後他一直在船上跟父母從事捕魚的工作。他覺得當漁民很辛苦,在海上前路茫茫什麼都看不清楚,所以他們非常相信神明,在海上的信仰非常重要。張先生結婚生子以後,就決定上岸討生活,陸上的工作相對而言較為安全。
亮:所以這位張先生不做漁民多久了呢?
+B: 已經很久了。其實他的經驗也不是太深,他只有二十多年的經驗,但是他也講了很多澳門海岸地景改變的樣貌,比如說這裡本來是一個堤啊、灣啊之類的。
亮:他們出海是從哪裡出海?內港嗎?
+B:對。
亮:那澳門作業的船隻是小型的作業船嗎?
+B:他告訴我說他以前的船有網子,是網艇,拖艇。他的網艇可以坐兩三個人,都是一早四、五點就出門,開始工作。他一家有十二個人,以前住在船上是很小的船,他結婚也是在船上。
亮:在船上結婚?好特別喔。
+B:對啊,女生會穿紅色的衣服架到船上來,男生也會穿黑色的衣服然後結婚的時候脫掉,裡面是紅色的衣服,代表重生。結婚的時候他們在船上舉行婚禮,別的船家也都會排成一排靠過來給他們恭喜,大家一起坐在船上一起吃東西。他們吃的也是有雞有鴨有魚的,但是吃魚的時候不能把魚翻過來的,這是船上的禁忌。
亮:在訪問的過程中有沒有找到他們的舊照片?
+B:沒有耶。我有問他們以前是否有拍過照片,他們說很少,現在也都找不到。他們有提到過去小時候除了捕魚,他們也要去貼補家用。要去賣鐵、挑水、穿珠子、編炮仗等手工業貼補家用。我問他們,漁民有沒有假期呢?他說有的,當這個五月到七月底的時候,就是“休漁期”。要給時間給海洋的魚長大,所以他們可以好好的休息。他們那個時代,父母還會要求他們到珠海去學習毛澤東的思想、語錄之類的。但是他們小時候是沒有什麼節日的,也沒有什麼娛樂。所以偶而他們會上岸去玩足球啦,看電影之類的,因為船上沒有娛樂。張先生告訴我,通常在船上的男人很難找到老婆的,而且他又是個特別木訥的人,不太講話的,但是當他長大以後,上岸找到了一個大他五歲的老婆,很快他們結婚三年之後就生了孩子。
亮:生了孩子之後他就上岸了嗎?
+B:對,他說生了孩子之後他們就上岸了,做別的工作。我問他會不會告訴孩子過去捕魚的故事?他說他的女兒一聽他講就會說:「爸爸,你不要再提了,這都是以前的事啦,人就是要往前看。」他說女兒對於他過去的事情一點也沒有興趣,女兒長大之後連吃頓飯都很困難,就不會指望更多的了。
亮:所以你在訪問了張先生之後就開始創作你的作品?
+B:對。
亮:你的作品中用了大量的漂流木跟竹器,為什麼會選用這些材料?
+B:因為海這個主題就讓我想到船。本來是想要用紙來做,但因為預算的問題所以沒辦法,而且考慮是在戶外,放兩週也可能就壞了,所以在材料上做了別的選擇。我也不想選用一般的木頭,所以我去了路環那邊的製船廠,找了一些不用的制船木料,用了幾天的時間去收集這些不用的木頭。作品上的這個相片是我這次有機會坐船繞了內港,為了從南舢板碼頭坐水上taxi出海,我還去了港貿局申請,才可以坐這個船繞內港的路線,拍下這張內港的照片。對我來說,這個作品也很有意義,因為我從來都沒有用這樣的視點去看內港,所以對我而言也是很有意義的經歷。
亮:做這個船的裝置大約花了多少時間?
+B:大約兩個星期左右,包含畫圖、效果之類的大約要兩週。
亮:在這個作品創作中,你覺得最困難的是什麼部分?
+B:(笑)大概是文字吧。因為我寫文字不是很好,所以我花了比較多時間在想怎麼敘述。
亮:那過程中讓你最有成就感的、最喜歡的部分呢?
+B:可能是訪問吧。因為我以前我沒有訪問過漁民,所以對我來說是比較特別的經驗。
亮:在訪談之前,你有先做一些research的部分嗎?
+B:有的。我去圖書館找了口述歷史的一本書《水上人家》,有看到他們做的訪問。其實這個裝置上面,有一個東西我想做但是我沒有做,我想找到一個漁民可以唱“鹹水歌”。我看的這本書上有歌詞,我很希望可以找到漁民重現這個歌。因為這個是漁民捕魚沒事可做時,晚上會划船出去唱的歌,然後其他漁民會對唱,像山歌一樣。
亮:在過去你有嘗試過裝置藝術的創作嗎?
+B:(笑)沒試過,這是第一次。
亮:你的專業領域是?
+B:我大學時是主修綜合設計,畢業以後打工了六年,然後去英國修劇場設計。
亮:所以你剛從英國回來?
+B:對。
亮:回來之後想要繼續在澳門作舞台、劇場方面的工作嗎?
+B:對,我現在是自由演員與設計工作者。
亮:所以你現在有自己固定的劇團嗎?
+B:我現在是天邊外澳門劇場的成員。我參加劇場是從1995年開始,做舞台設計是從2007年開始。這個時候我做這個設計其實是自己自學的,沒有人教我,所以我覺得自己沒有基本的知識,所以我就去了英國的溫布頓大學去學這個舞台設計的基本課程。
亮:謝謝嘉碧,這次很高興可以跟你們做交流。
【送海・海廢裝置】關於漂流的物件@文/劉曉蕙
攝影/張卉君
這是一個關於海的故事。
一個女孩,隨著母親去海邊的沙灘,母親沿著海岸走著,視線拋擲在海平線上,小女孩安靜的尾隨在後,低頭細看腳邊略過的物件,斷齒的髮梳、糾纏的魚線、鬆落的珠子、成單的拖鞋、浮球、玻璃瓶、煙盒、打火機、紙杯、塑膠袋、翻白的死魚……,藍藍綠綠、林林總總,小女孩心數著,像開了家百貨店,擁有全部的商物,她開心拾起,當手心滿盈,又全數歸回,白浪來回打岸,物件在海與岸之間碎語,”妳的……”,”我的......”
和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一同參加澳門藝穗節的送海計畫,與以往私自的創作不同,在創作之先已經給出主體—海洋,主題—海廢,這是關乎自然環境與人文的矛盾共在,就落居花蓮這個山海城市的我,對海洋並不陌生,而海洋廢棄物雖常在,卻恍若視而難見,不知是否因對物相過度熟捻而不當它為異己,黑潮環保團體將海廢主題拋出,讓我抽離自身觀看與海廢的關係,發現它的存在完全依附著人,與當地人文環境更結下不解之緣,甚至地球所有公民。
我無法敵對海洋廢棄物,白話的說,我無法敵我人和垃圾的關係,海洋是個無私的場域,經由祂的漂洗,把物件再度送回人的手心,這往返的過程已經將廢棄物除罪化,接續是人的反思,當如何以對。此次海廢創作,我以兩種形式呈顯,海廢明信片,在台灣花蓮和澳門拍攝海廢圖像,設計成明信片,影印輸出,以海路郵寄彼此;另剪輯兩隻漂流海廢的影片聲音裝置,將海的聲音變形成如他者的另類言語,將車潮人潮雜蹋聲視如波波浪潮襲捲人事漂流,兩種聲音此起彼落,難分你我……
台灣,澳門,離海不遠,人在海岸遊走,海洋廢棄物斑剝可見,海是公平的,對每個海岸都饋贈等值的禮物。澳門離海很近,台灣是海島,人抵達之處,海廢如影隨行……
展覽作品
2012 漂流的物件—台灣 video art 20´07〞
2012 DRIFT—Macau video art 20´07〞
2012 台灣海廢明信片
數位影像輸出 400張
水陸郵寄 花蓮→澳門
2012 澳門海廢明信片
數位影像輸出 200張
水陸郵寄 澳門→花蓮
攝影/張卉君
劉曉蕙簡歷
2000年 花蓮 七星潭 看見花蓮海岸>火河
2000年 台北 華山酒場 驅動城市>正在發生的事
2001年 台北 皇冠藝術節 之間>劇場舞台裝置
2003年 花蓮 松園別館 花蓮國際創作營>海火
2005年 花蓮 石梯坪 花蓮國際創作營>一束煙
2009年 花蓮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物之華>
2010年 花蓮 乙皮畫廊 水域>
2012年 澳門 連勝街47號 漂流的物件>
【送海・海人誌】生活,口述史,詩歌,裝置。 @文/張卉君
「海人誌」是2010年,黑潮與十多位志工,以一年的時間在花蓮港訪談漁民的口述歷史調查成果。這項工作成果無論是對於我個人或是對於黑潮,都具有特別的意義。除了是在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田野場域——花蓮港進行訪談之外,訪談的對象也是我們在海上緊密相伴的討海人;更重要的是以口述史為項目所號召的多位志工們長期參與其中,是為重要的在地培力工作。
訪談過程中,討海人的生活經歷、海上的故事、採用的漁法、漁業的歷史、討海人的遷徙和家族故事…等等,都是訪談的重點,也是我們所希望能夠深入對談的話題;當然,在田野調查過程中我們更重要想要做到的是,關係的建立。
建立關係,是在田野當中立定腳步的第一件事。
為此我們用盡了一切辦法,包括聰明卻不管用的方法,還有土法煉鋼卻很受用的笨方法。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在理解漁業背後的知識,還有花蓮港發展的歷史,甚至在豔陽之下到漁港去抄寫漁船的船隻編號,只為了建立花蓮港船隻的普查資料檔案。在這些緩慢、費力卻腳踏實地的過程當中,我們漸漸摸索出一些成果,有些討海人認得我們,所以也願意談談關於他們自己;在多次訪談之後有當日賣剩的魚貨可以讓我們帶回家,甚至願意讓我們跟著出海做紀錄。這些信任關係的建立並不容易,我們所採用的方法也並不聰明,但這些經歷的過程遠比最後的調查結果更讓我們珍惜與重視,因為這個調查計劃的動機,並不在宣示我們能夠對於漁業凋零的現況做什麼重大的扭轉或改變;相反的,我們只是以自己的速度和「想要更深入瞭解」的心情,謙卑聆聽,翔實記錄這些難得的生命故事,並深感大海的子民涓滴注入我們心靈中的生命能量。
「海人誌」調查所累積的豐富口述史,展現了勞動人民精彩的生命圖式,這些真誠又豐盛的歷程本身就是一則又一則充滿想像的冒險故事,以調查研究成果報告的方式呈現難免有些可惜。為此,吳明益老師多次提出建議,希望轉換報告的書寫方式成為可讀性較高的文字,將如此豐富的素材加以剪裁,重新書寫創作。
而這次的「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無疑是一個好機會,藉由海人誌過去田野調查所累積的豐富故事與志工們一同參與的攝影作品,我重新思考這些寫實記述文字所能呈現的藝術形式,如何轉換語言的慣性成為詩歌或是散文,或者加上跨域的展演形式,重新打散再組裝。考慮文字與影像的結合與強化,並在這次的參展過程中加入藝術的元素,我想到可以運用過去在大學曾經參與過的“行動詩“裝置經驗,讓文字立體起來,並以空間、物件、影像的交互結合,呈現另一種跨域的藝術形式,藉由裝置藝術的方式來演化詩中的意境,呈現給群眾。
由於整個裝置的呈現方式、材料選擇與空間屬性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正式策展之前一個月,我先到澳門一趟,進行場勘的工作。原先期待可以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室內空間以作策展,甚至還想過要結合曉蕙的裝置共同呈現;但在足跡劇團幾位工作夥伴的協助與帶領之下,走過整個送海的海岸線過程中並沒有發現可用的室內空間,最後仍採用阿忠等人的建議,以別具意義的司打口前地(以前曾是泊船的地點)作為裝置場域。由於這個場地是一個戶外的公園,公園的正中央有一條象徵式地噴水水道,兩側則是相對與相背的三人座位涼亭。足跡劇團的工作夥伴阿東告訴我,這個裝置必須保留原空間設計的功能性,譬如說,涼亭的座位不得沿用,必須還是保留行人休息、乘坐的功能;在裝置的線束過程中,也不能阻擋或干涉到原有的空間,必須保持走道暢通。
慮及戶外環境裝置的種種限制,回台灣之後,才決定以三首組詩:「網」、「繫」、「祈」的創作,分別以三座涼亭作為裝置的陳設。三首詩分別從“漁”的角度書寫網與魚的關係,創作「網」一詩;從漁船上的繩索與岸上情感的牽繫和等待,寫了「繫」一詩;另外還有在海上漁民重要的海神信仰與虔誠,創作出「祈」一詩。文字完成之後,就是素材的選擇了。
第一個面對的困難應該是網子的收集。
過去在港口調查的時候,常會見到一堆一堆層疊閑置在港口的網子,原以為這些素材的取得不難,但漁網呼應了海上作業的需求,展開之後非常大件。此外,花蓮港除了定製漁場的漁網是粗麻尼龍繩之外,其他的大多是流刺網,由非常細目的塑膠尼龍線所組成,與我想像中的大目粗纜漁網不同。為此,在明察暗訪之後,素材是從高雄蚵寮漁港的一位朋友協助之下取得。廢棄的漁網上纏滿了各式細小垃圾與殘骸,在裝置之前淘洗、曝晒了好多遍,才得以打包上機。為了呈現「網」一詩中魚、網、耽溺與無法逃脫的感受,我以各色投影片上打印三百個魚字部首的字,演繹百魚陷網的涵義。
攝影/張卉君
協助佈展的Oscar,威任跟律清。
第二首「繫」的詩,需要運用大量的繩索,展現出綁縛、牽扯、關係、聯結等意象,此外需要收集的是舊日影像、船員在海上用的日曆、美女海報、家人照片、甚至是陸地上的瓶罐、勞動階級所飲用的“台灣啤酒”、“保利達B”等空瓶,用以呈現種種物件之間的聯結與隱喻。為了確保澳門沒有辦法買到台灣啤酒和保利達B,行前我在網上問了阿忠,澳門有沒有台啤啊?阿忠很可愛地回答我,澳門買不到台啤,他更喜歡金牌台啤的味道。我說我會帶上兩瓶台啤,鋁罐裝的,但是飛機上不能攜帶液體,所以我只能喝完它們,然後帶上空瓶。
只是想不到,用行李箱保護著帶上飛機到澳門的台啤空瓶,竟然在佈展後的第二天,就被從繩索上拆走了,只剩兩枚拉環,在第二天早上讓我們大夥兒瞠目結舌。空瓶應該不算什麼值錢的東西吧?!
「清潔阿姨可以拿去換錢的嘛。」阿東瞭然地說。
這是在戶外展覽的風險,是一個在公共場域的裝置所要承擔的損失。
攝影/賴威任
第一天的“試驗”讓我們對於第三個主題:「祈」即將裝置上去的兩百個香火包,感到異常憂心。
「他們(指公園裡的民眾)一定會把你的東西全部拿走的!」阿東很有經驗的樣子,她建議所有的物件等到展覽當天再裝置上去,以免“送海”路線的民眾一來到司打口前地時,這三個裝置的物件就都不見了。
為了減低第三個裝置「祈」的香火袋遺失或毀損的風險,我們決定採用阿東的建議,到展覽當天一早,再來把香火袋繫上。
對我而言,“祈”的這個詩裝置具有特殊的成型過程。
開始在決定如何展現“祈”這個主題時,曾經想過要以海神廟、媽祖廟、將軍元帥廟等討海人會祭拜的廟裡,在節慶時插放的旗子為展現方式,不過這需要一番收集的功夫,並且不是每間廟都會有。後來一位一直在做民間信仰田野調查的朋友建議,如果是用廟裡的“香火符袋”呢?因為一般的寺廟裡都會有這種可以保平安的符袋,可以向神明求得後,過香爐,隨身佩帶在身上,這也具有一種隨身的護佑之意。
採用這個建議之後,我開始想像香火符袋懸掛在漁網上的感覺。由於香火符袋的體積不大,所以勢必要在數量上有些累積。為此我決定在臉書上公開募集,說明這個裝置的需求,請網絡上的朋友們幫忙到家裡附近祭祀海神的廟宇去求香符,或者是自己平時在使用的也可以,請大家幫忙把香符寄過來給我,成為策展裝置的一部分。經過不到三週的時間,我紛紛收到從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屏東、花蓮…等台灣各地朋友們寄來的香火符袋,而其中共有四十五間公廟所求來的香火符,共計298個香火符。
攝影/張卉君
這麼短的時間內募集到這麼多的香火符袋,除了大家的熱情相挺讓我非常感動之外,也非常易外地收集到全台灣各地各式各樣的香火符袋,各種形式、顏色都有,主要以粗麻布縫製蓋印和塑膠裁制打印為主,也有一些廟製做出類似日本祈福香囊一樣的香火袋產品,以金線絲布核電繡圖案為主;更有一些是以金薄片打造的,可以用來懸掛在車上的護佑香符片。這些各式的香火符展現了每一間廟宇的風格、祭祀香火的盛衰,以及歷史的沿革種種,十分難得而且別具意義。
而香火符袋的收集也讓我產生了一個小小的展覽副產品的創作:以傳統印製相符的方式,我選用了深藍色、紅色、黃色的粗麻布,請社區裡的老媽媽幫忙縫製,並請佛具店刻印了「黑潮・海人誌」和「敕令:鯨豚大吉」的方印章;將「祈」一詩印成紙條,替代香火符袋裡的符咒,縫製了這次”海人誌”展覽特有的鯨豚香火符袋約88枚,準備要贈與協助收集香火符的各地熱心朋友。
攝影/張卉君
而這些香火袋自從展覽當天繫上司打口涼亭的頂蓬之後,一直到展期結束的三周內,都沒有再拆下來。一開始,因為特別擔心香火符袋被偷走取走,我一直無法放心地離開展場。所以在第一天的展期開始之後,我每天都花了一些時間去公園裡待著,去「顧展」。因為生怕這些展覽出來的照片、裝置被民眾取走或破壞,我帶著筆電,常常就坐在「祈」這個裝置的座位上上網。
這是個公共的戶外公園,對於裝置本身來說的確非常受到考驗。除了人為的破壞之外,四面隨時吹來的劇烈海風,讓懸掛在繩索上的照片隨時有消失不見、成為這個城市角落垃圾的危機。而這些照片都是當年「海人誌船上攝影展」留下來的珍貴記憶,是眾人齊心協力共同累積的成果,一張都不能少;但為了維持整個裝置的完整性,還是決定讓這些物件就在這個戶外空間中接受考驗,一直到展期結束之後才拆卸下來。
攝影/張卉君
黑潮同行的夥伴律清、威任和曉蕙知道我擔心裝置物件的遺失,每天輪番幫忙去“巡邏“,這個看似憂心和麻煩的”守望“動作,卻反而因此讓我們如臨舞台劇的現場,每天都會遇到在公園裡走動、好奇駐足觀望的澳門民眾,有些是老人家,也有些是帶著孩子的家長,當他們開口好奇地詢問,我們的在場剛好可以為他們解說。有些人看得出來照片裡的是台灣的漁民、有些人新鮮地看著海豚的照片、更有些人抓著懸掛的香火符袋仔細瞧,看不出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相遇和臨場解說的機緣,讓這個本來預計在室內呈現的裝置,成為整個城市風景的一部分,改變了人們對於這座公園日常觀看的方式和邏輯;經由日常使用的慣性驅使人們走近,卻在日常之外展演了相異的風景,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而在司打口廣場,我分散的三個詩裝置其實是刻意圍繞在嘉碧選用的中央噴水道位置兩旁,烘托澳門海人故事木船裝置,以空間的連結感互相呼應。
於是,整個司打口廣場成為了兩地海人故事交相流動展演的場域和舞台,而澳門隨機聚集的民眾成為最棒的臨時演員,在這種有意無意的交相匯流之中,也成為了故事的一部分。
在「海人誌」行動詩影像裝置展的策展過程中,我深深體悟到在戶外策展所必需面臨的考驗和種種意想不到的回饋;同時非常興奮可以在NGO工作者的角色之外,回復到創作者的角度去進行這樣別具想像力的工作。
攝影/賴威任
作者簡介
張卉君
七年級生,畢業於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早年即以「洪亮」為名,在東海岸走江湖。前半段生命史過於瑣碎,主要來自於山城埔里,擁有一半客家血統,熱愛文字創作、擺地攤、搞即興,自封義氣幫幫主。2005年以後加入黑潮黑洋文教基金會,自此以黑潮人自居,愛上藍色太平洋、陸地上的黑潮伙伴,和每一個面海的時刻。每年夏季固定洄流臺灣東岸,學習傾聽、謙遜與對生命的寬容。
【送海・海洋觀察】澳門海廢觀察,與其他。 @文/賴威任
澳門,土地面積約和花蓮市一樣大的地方,人口卻是花蓮市的五倍,在這個寸土寸金、博奕及觀光產業快速發展的地方,每天因人民日常生活及工商旅遊業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和事業廢棄物,垃圾量成長的幅度應和旅遊人數成長密切相關,且根據相關的研究,遊客所產生的垃圾量是當地居民的3倍,澳門垃圾處理的難度,隨著遊客大幅成長的趨勢,預料將會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也讓我好奇澳門的海邊是否會因垃圾而有什麼樣的情況。
攝影/張卉君
黑潮在台灣進行淨灘活動已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在澳門當然也實行,選在氹仔西灣大橋旁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計畫,共30人投入2個多小時,清理約3/4海岸線長度的海岸廢棄物,現場清理出來的垃圾數量相當多,因首次去清理,無法推論是由海上、或是遊客及居民在現地所丟棄的,整理過後的海灘,想說一星期後再去看。經過一星期後的海灘雖然不像淨灘前那麼骯髒,但以目視的方式,垃圾量差不多是整理前的4成,也可以說相當多。因該海灘平時較無人前往,研判遊客或當地居民丟棄的機率相對較低,推估從海裏來的機會較大些,顯示澳門的海洋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垃圾,同時感到納悶的,若依台灣的分類,兩次在海灘上所看到屬可回收的垃圾還蠻多的,讓自己也想了解原因。
透過澳門朋友的說明及自己的觀察,由於澳門住宅和商業區混合的特點,要將生活垃圾與商業垃圾分開處理難度極大,同時由於地小,澳門已經完全依賴採用焚燒方式處理垃圾,加上缺乏農業、工業等基礎行業,無法消化垃圾分類後的資源再利用,因此降低了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的的意願。雖然澳門垃圾分類從1998年開始,垃圾回收分3大類:紙張、金屬、膠樽,塑膠類免洗餐具、玻璃或是廚餘似乎沒有相關處理機制,對於以焚燒來處理垃圾的澳門,會有點擔心回收不確實的狀態之下,會縮短垃圾焚化爐的壽命及造成環境的污染。
攝影/賴威任
說到塑膠類免洗餐具,在澳門的這段時間剛好遇上第12屆澳門美食節在西灣湖廣場舉行 (9日至25日),現場有來自全球各地的異國美食,同時安排大型表演活動,澳門居民及遊客人潮相當踴躍。雖然澳門環境保護局在現場的告示牌,寫著「假如50萬人每人使用兩雙即棄筷子,當把它們堆疊起來,便相當於577座旅遊塔的高度;或是需要砍伐250棵大樹來製作」。儘管有政府大力宣導,然而在自己現場閒逛的兩個小時,幾乎沒有看到有人自備環保餐具,而商家也都是準備免洗餐具及塑膠提袋提供消費者,而不是提供可清洗重覆使用的碗盤,因此不管是餐桌或是垃圾桶內,處處充滿塑膠類的廢棄物。根據澳門環境保護局11月24日發佈網路新聞稿有關「2012美食節減廢計劃」問卷調查,截至11月19日止,受訪者中有20.5%的受訪者表示會自備餐具,但卻僅有8.0%受訪者表示有自備餐具參加美食節,和現場觀察的結果很一致,表示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但澳門似乎對垃圾焚燒感到相當大的信心,或許是土地資源匱乏的澳門不得不採行的方法。根據查閱到的資料,澳門垃圾焚化爐的規模已經較原先設計的規模擴大,每天垃圾處理能力提昇至1,728噸,根據相關資料,是現有每天垃圾製造量的兩倍,不知是否是如此,讓政府不是重視垃圾分類這件事,反正通通拿去燒就好了。然而似乎都忘了去想,垃圾被送進焚化爐前,能否將垃圾分類,決定著焚化爐是否會造成污染及產生有害氣體,這些都是關係到環境及人體健康。再者,因焚化所產生的廢爐渣量及成份也將更多及更複雜,依照統計,因焚化所產生的廢爐渣,爐渣體積佔原先垃圾量的10%,或許在填海造陸的過程中,是可能會被拿來二次利用,然而廢爐渣內的物質,日後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及影響肯定相當大。
最後,也是要提供世界各地包括澳門的朋友環保三R的觀念,第一個R是Reduce,就是實行源頭减量,減少過量耗用資源,盡可能少產生生活垃圾;第二個R是Reuse,就是物品購買了之後重覆使用直到不能使用,以及養成攜帶環保餐具、環保杯、環保袋的習慣和如何讓廢棄物再生;第三個R是Recycle,對已產生的垃圾盡可能回收後再利用。藉由以上這三種方式,來避免未來環境處處充滿著垃圾及降低垃圾處理的困難,讓我們的環境更安全。
澳門,強烈觀光發展及都市化且三面環海的半島地形,隨然發展不斷的與海爭地,經海多次且還在持續的填海造陸,除了路環,幾乎整個地區已被海堤及巨石所包圍,人們已經無法隨性的走到海邊;食用的海鮮也都是中國養殖或中國漁船所捕撈後再運送至澳門;海豚,珍貴稀有的中華白海豚,只能存在老一輩人們的記憶中,年輕的孩子們得要到香港的海洋世界才能一窺牠們的樣貌;而海的擁抱,離澳門似乎相當遙遠。作者簡介:
賴威任
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資深解說員,曾任多羅滿賞鯨公司專案企劃、台灣觀光學院兼任講師、花蓮縣政府旅遊服務中心專案經理。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辦公室主任
【糾甘心】2012/11~2012/12志工感謝名單
有到過黑潮辦公室或一些長年支持”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朋友們,往往會問一個問題:你們基金會有幾個工作人員啊?
目前的規模可以說是最大了--辦公室裡有兩個專職的工作人員:威任跟姿樂;然後這一年,東良也將加入專職工作的行列;洪亮在山脈的另一邊兼職電子報跟文案設計、律清跑全台灣做漁業調查專案,還有一個遠在天龍國,負責統籌工作團隊的首腦執行長泰迪--這是黑潮近年人最多的時候啦!! 最少的時候,辦公室曾經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在支撐整個基金會的運作。
但即便多麼微弱的能量,基金會的火苗,始終沒有停止努力發出光亮。
"那你們做了那麼多活動、講座、展覽、調查...人都從哪裡來啊?" 大多數朋友對於這間小小辦公室的"鬼影人力",感到非常好奇。這時候我們通常會驕傲地說:黑潮雖然只有一點點的工作人員,背後卻隱藏著無以計數的志工,隨時願意在黑潮需要人力時,捲起袖子、兩肋插刀、隋摳隨到,運用自己的專業來協助黑潮正在進行的工作。
這是我們的幸運,也是大眾對於我們的肯定。這些年來,就是有許多熱血相挺的志工伙伴們,協助我們一同執行了許多活動與計畫,和黑潮一同成長,也在參與的過程之中看見了另一種生命的答案,進而以相同的理念交互結合,這是NGO組織裡最珍貴的無形資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個人用自己當下能夠付出的力量串連同一個理念,如同火焰的接力,讓這盞希望之光有能量燃燒下去,謝謝你們,親愛的"黑潮好苦力"。
在此,我們要深深地感謝這段時間在黑潮工作上協助過我們的志工朋友--
野望影展志工:蔡佩真、黃菁瑩、蔡偉立、張乃悅
PHOTO ID辨識:吳廷淯
把垃圾找回來海報製作環保101海報製作:楊若榆
協助基隆文化中心寄賣點佈置:高雅、陳思惟
鯨豚出現座標標示:林家韋
淨灘志工:何繐安
終結海洋垃圾大軍教案 :李珮琪
特別感謝101年度長年協助:
看啥小魚可以吃 文章撰寫:廖律清
資訊系統更新維護:金磊
特別感謝
多羅滿賞鯨公司:林振利、張鳳美、張書憲、王易錩、黃國華、劉榮輝、鑫伯船長、阿鑫姆、溪伯船長、文龍船長、戴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