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黑潮電子報
報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4-11-22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48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黑潮電子報報
黑潮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黑潮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01-13 05:00:00 / 報主:黑潮電子報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黑潮電子報
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X 澳門足跡劇團=2012年澳門城市藝穗節・送海
【本期主題】黑潮-澳門「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特刊@文/黑編亮


2012年的年初,思鋒偕同澳門足跡劇團一同拜訪黑潮(在一個長長的馬拉松工作會議之後,天都黑了,大家也非常疲倦了),是我們第一次與阿忠、小寧,以及雅雯的接觸。

那個昏黑的晚上,黑潮與足跡在東岸花蓮,黑潮狹小的二樓圖書室兼會議室,有了一場關於海洋,關於澳門,也關於台灣的小小匯流。

我和律清很是興奮,討論起這次的跨域合作,對於黑潮也對於我們自己,都是很有趣的一次嘗試。對於澳門,我們都不算太陌生;但對於澳門的海洋與環境問題和藝文團體,我們的確是從未接觸。這次的合作姻緣是由我們共同的好朋友思鋒拉牽的,自此開啓了我們與澳門的連結。

黑潮雖然是海洋環境組織,我們卻擁有來自各種背景和各具專長的解說員和志工。這次的跨海交流是藉由澳門城市藝穗節的機會,受邀參與於“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當中,作為台灣與澳門兩地之間海洋環境議題的一次交流。為了響應澳門邀請單位「足跡劇團」在海洋文化與環境這方面議題的努力,同時也對澳門填海造陸的議題以及海洋的現況感到好奇,黑潮這邊也開始籌備要端出家門的「菜單」,希望藉由這次交流的機會,將黑潮長期以來進行海洋環境教育的方式和成果,也和澳門的朋友分享。

經過多次的討論,我們決定從海洋文化、海洋廢棄物、海洋環境教育等長期努力的幾個方向著手,提出了由威任負責帶澳門的群眾撿海廢,以及多場海洋環境相關講座;律清從海洋文學、海洋繪本切入,參與到校園裡面帶孩子們讀繪本;洪亮以海人誌口述史調查研究成果策劃影像裝置展;另外邀請了我們的好朋友,也是黑潮志工——曉蕙,從藝術創作的方式以海洋廢棄物為題作創作。

終於,在多次的協調以及澳門足跡劇場的阿忠、小寧,以及劇場工作人員雅雯、gigiOscar、阿東、莊莊等夥伴的幫忙與協助之下,黑潮一行人在澳門城市藝穗節的參展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的收獲與回饋,當中有感動也有反思;雙向的交流如同不同流域的潮流交匯。

當然,我們所滿載而回的豐盛,也在多日的醞釀之後,集結於這期電子報中,跟黑潮的朋友們一同分享;除了每個項目的負責人各邀一篇稿件之外,也特地邀請這次牽線的藝評人吳思鋒、澳門足跡劇團的負責人莫兆忠導演賜稿,另外還有一篇訪問澳門藝術工作者林嘉碧,與洪亮合作海人誌裝置的訪談實錄,一併在這期黑潮電子報上呈現。

這一期黑潮電子報「送海到澳門」特刊,希望可以和黑電讀者分享,黑潮新的跨域嘗試,以及海洋的另一種精彩。    







【送海計劃・發起】是儀式?是送別?或持續的反思 @文/莫兆忠
 
【送海計劃・發起】是儀式?是送別?或持續的反思 @文/莫兆忠
圖片提供/澳門足跡劇團

      其實需要從201111月,「澳門城市藝穗」節最後一場演出後說起,我從一個觀眾的口中收到澳門「新城填海規劃」第二次諮詢會(澳門工務局和文化局合辦)的消息,我心想:好累啊,接下來還有很多工作。結果,我還是去了,聽見很多官方的文化界的朋友,對未來新城的偉大構想,心裡突然感到莫名的難過,我們是否只有這兩個選項?我們是不是就等待分配利益----用海洋來換取?我們是否需要回過頭來反思?

      我們被諮詢時被劃分在「文化界」中,但我們需要成為活在這裡的、愛這裡的人。

      有說澳門是「海風吹來的城市」,可是對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都將目光聚焦在土地之上,對於未來填海新城的規劃,我們大部份時間在討論新生土地的分配,而被活埋掉的海洋呢?是否都被我們遺忘了?

      當我們在思考未來的土地將帶給我們什麼的同時,其實也該想想今日我們將海洋侵吞之後,海洋會還給澳門人什麼,或者說,澳門人要還給生態什麼?

     「截至2008年時,澳門半島的面積在填海工程下已超過9.3平方公里,比1840年的2.78平方公里增大了3倍以上。」

     「國務院在200911月正式批覆特區政府填海造地350公頃。」

     「新城填海區分佈于澳門半島東部、南部及仔北部,合共約350公頃,預計可為本澳提供未來2030年的土地儲備。」

     「新城區五幅土地預計明年開始圍堰填海,需時五年完成工程,以目前造價估計,三百五十公頃填海造地耗資七十億元。當局表示五幅土地將為本澳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提供土地資源,新城配合未來人口政策需要,提供三萬三千至四萬三千個住宅單位,並預留土地發展公共房屋。」

      都是難以自辯的無力感吧?

      對於這個「事實」的無法改變,我們只能寄望未來不會更壞──而已?

【送海計劃・發起】是儀式?是送別?或持續的反思 @文/莫兆忠
圖片提供/澳門足跡劇團

      其實,對於現在,我們還想對這些即將被吃掉的海洋作送別儀式,也為海洋送上最真誠的感恩──用我們所善長的表達形式。 

      對於現在,我們該對自己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了解得更多、更深,不能像很多不能自拔地刷卡消費的人,我們要知道這次付出,對日後澳門生態的影響。
      於是,在與花蓮好友,也是這次計劃的聯合策展人吳思鋒的討論後,便想到這個名叫「送海」的計劃。

      「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結合了生態教育、城市發展反思和藝術創作,旨在透過實地考察、研究報告和藝術創作,喚起人們關注生活與海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了解填海造地對海洋生態的長遠影響。它召集澳台港三地共十三個藝術、環保及社區組織、工作者,共同策動了這次結合的生態教育、社區導覽、環境展演的文化行動。整個計劃於今年十一月四日至廿五日期間,在「第十二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的支持下舉行,來自港澳台的藝術家,還有藝術創作者以外的台灣黑潮海文教基金會和澳門「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形成了一次真正的跨界行動,當中有十七場為公眾及學生而設,在學校和書店舉行的講座、工作坊與紀錄片放映,兩場在公共空間的說故事活動,四個裝置及攝影展,三個環境劇場演出,兩次海岸線旅行團,還有比一般民間藝文展演多很多很多的媒體報導,讓人覺得這不再是一個空有懷舊與孤獨感的事件,它有很多不足之處,至今我仍在反思與再定位希望它好好持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文化工作自有它的運動模式,我們感激有很多走在前面直接抗爭的前衛(在澳門而言還畢竟是少數),同時,我們也透過不斷的了解、思考、創作與呈現,將應有的認知、反思和認同用柔性一點的方式滲進不同的社群與階層,不敢鬆懈。


【送海計劃・發起】是儀式?是送別?或持續的反思 @文/莫兆忠
圖片提供/澳門足跡劇團


 

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

策展人:莫兆忠(澳門)、吳思鋒(台灣)

節目主任:鄭冬、盧頌寧

行政、技術及製作團隊:張楚誠、余詠芝、莫群莊、劉雅雯、林俊熠

參與團體及藝術家如下:

澳門-「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足跡、石頭公社、卓劇場、零距離合作社、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袁紹珊、梁惠萍、林嘉碧、梁倩瑜

台灣-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賴威任、劉曉蕙、廖律清、張卉君)、黃思農、蔣韜

香港-雄仔叔叔



【送海計劃・發起】是儀式?是送別?或持續的反思 @文/莫兆忠
圖片提供/澳門足跡劇團





作者簡介:

莫兆忠

澳門劇場創作者、評論及策展人,劇場期刊《劇場。閱讀》主編,澳門大學文學碩士。編導作品曾於澳門、台灣、首爾及倫敦等地演出,近年多次擔任澳門藝穗節、牛房倉庫藝術空間「牛房劇季」及足跡小劇場演書節之策展人,「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澳門。2012)」學術研討會統籌。近年致力策劃關注社會議題的實驗劇場創作,引進中港台三地之小劇場演出,同時積極推展青年劇場工作者的單人表演,策劃「駐澳藝評人計劃」建立華文劇評人之間的交流網絡。著作《新世紀澳門華文劇場》去年由澳門文化局出版,現任澳門劇場文學會理事長。



       
             
          


 

【送海計劃・匯流】送向海 @文/吳思鋒
      
     
     去年八月及十一月,分別因為放映紀錄片《出賣牙買加》兼談花東發展,以及參與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計畫而兩度踏上澳門,彼時澳門正如火如荼進行「新城填海區」的規劃,內含五個填海區,總共
350公頃,是澳門填海史上即將記載的一頁。

     閒時散步於澳門城區,認識多年的澳門劇場朋友阿忠(莫兆忠)、小寧(盧頌寧)述及此事,頗有為澳門近年高舉城市發展大旗的實況感嘆之意,而規劃期間的諮詢的不透明化(或說選擇性透明)就又是另一件令人無奈的事了。在填海的思維下,經由政策傳播與媒體報導,較多時候讓人看見的是填海「以後」的景況,似乎少有填海「以前」的回視。接著,我們討論起策辦一項海洋文化交流計畫的可能性,重新尋找住民與海洋的互動關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名字就在第一時間浮現,畢竟海洋是我的認知盲區,我能做的無非是找出在雙方的現實狀況下能夠交流的內容,從另一方面來說,若能以「組織v.s組織」的模式開展交流計畫,應該會讓內容與效益更能夠累積。彼岸,阿忠與小寧則以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的名義在澳門尋求計畫進行的可行性,此外澳門在2009年也多了一個由年輕的城市規劃師組成的「Root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無論就倡議、理論與實踐均有積極的行動力,也可趁這一次計畫建立聯繫。

     幾個月後,今年年節過後,阿忠捎來訊息,「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畫」有可能可以納入澳門城市藝穗節的架構,我們開始以澳門城市藝穗節的場域思索與討論交流的內容,即是說,「海洋生態」與「文化藝術」的交互結合將是切入的主要角度。我雖然只是從旁認識黑潮,但經由過去獲得的資訊,黑潮近年已經從文化的形式策辦許多精采的活動,至於海洋生態的調查研究與公開講述當然更多,於是我一方面從從黑潮官網與電子報尋找過去舉辦過的各種活動,從中評估轉移至澳門舉辦的適切度,同時與黑潮的威任確認黑潮交流的內容,最後決定是:

   賴威任,「永續海鮮-用餐桌守護海洋」講座、「海洋的藍色視野」海洋影展及導賞(包含公開場與校園放映場)、淨灘行動。

   廖律清,「畫海‧話海」海洋繪本工作坊(巡迴多所小學)。

   劉曉蕙,海洋漂流物裝置藝術展。

   張卉君,「海人誌」裝置攝影展(與澳門藝術家林嘉碧合作)。

      另外,也趁這個前往澳門的機會,經由澳門作家寂然先生的大力協助,造訪澳門筆會,舉辦「作家與海──台灣海洋文學分享會」,沒想到,現場就有澳門作家說起她家族的漁村紀事,那充滿了漁業沒落的種種暗示,以及一個人對於城市的成長記憶,是當晚令人難忘的回饋。

     而這項計畫除了來自花蓮的黑潮,台灣「再拒劇團」團長暨獨立音樂人黃思農、香港的說故事人雄仔叔叔、澳門新近十分活躍的「ROOT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以及一人一故事劇場「零距離合作社」、藝術團體「足跡」等都是共同參與的伙伴,間接也有台港澳三地的文化交匯之意。

        為了城市發展的填海,台灣其實也有,1950年代中期啟動的新竹海埔地新生地就是填海工程的產物,但它卻在後來衍生出了許多河岸生態的環境問題。或許這樣說吧,當我們從海獲取城市發展需要的陸地面積時,卻從來沒有同時想到,我們回饋給海的,其實是一連串負面的環境生態影響。這麼看來,這項「送海」計畫,不過是重拾人與海洋之間的共存關係的開始罷了,很簡單,也很盛重。

    「截至2008年時,澳門半島的面積在填海工程下已超過9.3平方公里,比1840年的2.78平方公里增大了3倍以上。」

     「新城填海區分佈于澳門半島東部、南部及仔北部,合共約350公頃,預計可為本澳提供未來2030年的土地儲備。」

      阿忠在策展理念的敘述中,放入了這些城市發展的報導片段,面對「新城填海區」的政策,他說:「當我們在思考未來的土地將帶給我們什麼的同時,其實也該想想今日我們將海洋侵吞之後,海洋會還給澳門人什麼,或者說,澳門人要還給生態什麼?」這讓我想起去年讀的一本書《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中,作者Tm Jackson說的:「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

     我們的無知與貪婪妄自切割了時代,最後卻讓時間證明了我們的無知與貪婪,此時,毀壞的環境早已無可回復。

      而我們還能夠做的,就是將自己對海的敬意,以自有的凝視與投擲的曲線,緩緩,送向海。








作者簡介:

吳思鋒

1980年生,台北人,現居花蓮。曾任東海岸文教基金會企劃、東海岸評論編輯、東岸表演藝術工作營策劃(2009-2011),澳門藝穗節(2009,2011)駐節藝評人。現為冉而山劇場,柳春春劇社,每週看戲俱樂部成員,亦有劇場或文字書寫發表於澳門<劇場閱讀>季刊、(Taiwan)、文學刊物<出詩>、<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表演藝術評論台等。對海洋無知。對城市有一種憂鬱。






                  

【送海・海洋觀察】澳門海廢觀察,與其他。 @文/賴威任

【送海・海洋觀察】澳門海廢觀察,與其他。  @文/賴威任
       攝影/張卉君
轉寄『【黑潮電子報第75期】送海到澳門』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