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15─立報─言論廣場─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04,2014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15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1-15 |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 本期目錄 ★ ★ | |
體委會應該大破大立 | |
低生育率,怎麼辦 | |
另眼相看:不餵藥,未必就好 | |
蘭谿村聲:戳破台灣人口問題的迷障 |
【社論】
|
體委會應該大破大立 |
|
|
想像一下,倘若今年度的職棒邊打邊傳出有球員涉賭被約談,然後球團為了自清宣布開除,這樣的情景究竟是正規職棒賽季?還是司法檢調在棒球場內的俄羅斯輪盤遊戲? |
|
(回目錄) |
【左右看】低生育率,怎麼辦 |
【左看】
|
促產落日能提高生育 |
文
|
潘欣榮/公共化協會籌備小組 |
昨日,媒體以斗大的標題凸顯「台灣生育率,去年全球最低!」,每千人中,僅有8.29個新生人口,換算成每位婦女一生生育的子女數只有1.05人。 |
【右看】
|
勞動彈性化救生育率 |
文
|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
朝鮮日報早在2005年對南韓生育率降低發出警告:南韓當前生育率僅有1.08人,意味著國家面臨緊急情況! |
|
(回目錄) |
|
另眼相看:不餵藥,未必就好 |
文
|
■洪致翔(文教工作者) |
為了讓學生「專注上課」,北縣某安親班教師涉嫌長期要求學生服用三級管制藥品「利他能」。這整件事的錯誤與荒謬似乎顯而易見:未立案安親班的教師,藉來源不明的管制藥品,對學童進行不當管教。所以,坊間媒體所呈現的「專家建議」或「官員看法」,也全都是「應謹慎辨別合法立案的安親班」或「應追查藥品來源並加強管制」一類內容。 然而,家長們慎選合法立案的安親班,就真能讓孩子免於遭遇類似事件嗎?顯然不能。首先,不當管教的發生與否,向來與「管教」的執行機構、執行者是否具備合法身分無關;再者,只要藥管制度鬆散的情況存在,類似事件依然可能在不同的安親班重演。那麼,檢討藥管制度、嚴格落實稽查與懲處,可以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嗎?仍然不能。因為「餵食管制用藥」不過是一種手段,只要隱於手段背後的目的沒有被暴露、不受檢討與挑戰,此一目的就會通過不同的師長與不同的手段,持續加諸於學生。因此,比起如何避開不當的管教手段,「要達成何種管教目的?為何必須達成之?」毋寧是更值得探究的問題。 在這次的「餵藥管教事件」中,教師要求學生服藥的動機是讓學生在上課時保持專注。換言之,使用藥物是為了保持某種教師認定的課堂秩序。但「追求課堂秩序」其實只是一種尚未被普遍打破的迷思,因為許多研究文獻都指出:課堂秩序與學習效果並非正相關——熱烈的、你一言我一語的、甚至爭相走向黑板表達想法的課堂狀態,往往比全面由教師主持主講、學生正襟危坐、鴉雀無聲的課堂狀態,更能吸引學生思考學習、甚至相互激勵。這在只求「完成作業、複習智育科目」的安親班也不例外:若在不相互抄襲的前提下,開放學生相互討論、相互指導完成作業,學生必展現出不同樣貌的專注——即使這樣的措施不挑戰作業的內容、仍然向「應付考試」這項目標妥協。 綜而言之,問題不在於管教不當,而在於管教本身是否有必要存在。「餵藥管教事件」並非片面肇因於補教業或藥物管理制度的漏洞,更非兒福團體所認為的「安親班老師不像學校老師,可以利用學校體制提供的權威來源進行管教」,而是來自於教師對於課堂秩序的錯誤認知:不僅將「課堂秩序」由手段錯置為目的,更誤認其是幫助學習的唯一手段。這項認知以及隱藏於「管教」背後的威權態度,才是餵藥事件的根源、引發類似事件的隱憂。 |
|
(回目錄) |
蘭谿村聲:戳破台灣人口問題的迷障 | |
文
|
■倪世傑(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出生登記數只有19.13萬人,較上一年少7千多人,再創歷史新低。從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的討論不過10年左右,台灣人口金字塔趨向上腫下尖的倒金字塔圖形成為必需接受的現實,來勢之猛,超出社政機關的想像。 其實並未如此難以理解。在這10年間,台灣社會經歷了跌跌撞撞的經濟波動,但總的來說是往下走的,許多論者認為這是原因,所以提出育兒津貼等政策希望透過社會工資的方式鼓勵生育,但問題絕沒這麼單純,這10年來我們同樣經歷了勞動力市場的變遷:彈性化。彈性化等非典型就業不僅讓人平日作息在諸多輪班中大亂,業績導向的薪資結構亦讓人不敢對未來多所期待,在未來等於問號的情況下,除了連勝文與小S敢連生兩胎,以及居於新竹縣市的竹科新貴外,又有哪些工薪階級、粉領勞動者能「安心」生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對「高齡化社會」亦存在諸多迷思。首先,高齡化社會意味著國家即將因生產力短缺而出現貧窮問題。這是因為我們往往忽略了銀髮族提供的「無償勞動」,像是參與志願性服務團體以及承擔了家務工作,這些「產值」並未列入正式經濟統計,但的確是產生了使用價值的工作。另一方面,銀髮族的消費傾向偏向消費較少的物質商品,但卻大量支出於服務性消費,在服務業產值高居國內生產毛額超過70%的台灣,銀髮族將帶動另一個服務業市場的成長。 再者,許多說法都強調老年人將增加年輕人的租稅負擔,常表現為若干工齡人口要照顧若干退休人口的支出。這在當前越來越不切實際了。不分發展中與已開發國家,我們看到的是年輕人往往困於失業率高不得已窩在家內或是到處打零工,同時政府則一再提高退休金領取年齡,65歲、68歲甚至未來有可能到75歲才能領取退休金與老人年金。換言之,當年輕人成為經濟負擔人口時,銀髮族與中壯年人口反而必需繼續支撐經濟的發展。 台灣人口問題無疑反映了當前社會生產面不利於工薪階級的變遷趨勢,無論就彈性化、延長退休金給付時間皆然,這是一個不利於所有不分世代勞動者利益與生活的總體性政策,生育補助不僅是個廉價把戲,活脫是個騙死人不償命的假方案! |
|
(回目錄) |
|
長期徵稿啟事 |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
|
(回目錄) |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