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言論廣場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1997-12-1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3,452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言論廣場報
立報─言論廣場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言論廣場
發報時間: 2010-04-13 05:00:00 / 報主:立報─言論廣場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4-13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4-13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社論:減稅隱含的意識形態

台灣又要減稅了。立法院正在審查《產業創新條例草案》,藍綠兩黨已經接近協議,將把盈利事業所得稅進一步下降到17%或17.5%。

事情的根源來自1980年實施的《促產條例》,在各界長期且強烈批評下,終於在去年落日。但是,《促產》落日措施,卻擋不過高科技資產階級與統治階級的聯手,這些台灣精英們在《促產條例》還未落日前,便迫不及待提出減稅新方案,要將盈利所得稅在保留4項優惠獎勵辦法下調降為20%,或直接降為17.5%。世界各國的盈利所得稅平均多數在40%左右,台灣統治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優惠,遙遙領先世界各國。這或許是另外一個台灣第一吧?

台灣社會財富差距巨大化,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賦稅制度不公。資本主義由於是私有制,剩餘價值(即利潤)都歸資本家分配,因而造成貧富兩極化。在資本主義時代,賦稅制度的主要作用之一,在於經由稅收方式,減少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缺陷。因此,賦稅制度所採用的直接稅累進稅率,不能視為有錢人施捨窮人,而應視為彌補資本主義造成社會財富分配巨大不平等所必然的措施。

但是,台灣統治階級在討論這次減稅政策時,幾乎沒有從賦稅制度這一面向思考。我們看到的,是統治者如何精心殫智在為資本家維護利益,維護《促產條例》落日後台灣投資者的利益。

當然,基於選票的考慮,統治階級也會重視失業率問題。這次總統府罕見地親自發表聲明呼籲立法院通過這個減稅政策,理由之一就是減稅可以增加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從而有利於減輕失業率。更且,一旦就業增加,就有更多的消費者,從而活絡消費,可以達到經濟復蘇的目的。

但是這個論述的背後邏輯,主要認為,如果要減緩失業率、經濟復蘇等等,需要經由資本家的投資;而資本家是否會投資,決定於獲利是否夠高。如何有效地快速幫助資本家獲利呢?減稅是統治階級最簡便的方法,特別當這樣的方法又可以聲稱有助於民眾就業。這是統治者為討好資產階級慣用手法隱含的意識形態。

這個意識形態在台灣發揮更大的作用(因而台灣對資產階級的優待特別高,台灣的稅收占GDP比重最低),還因為台灣長期與中共對抗。對抗的主要手段為經濟繁榮;而認為要達到經濟繁榮,就得靠資本家投資。因此,台灣統治階級對於獎勵資產階級的措施特別用心;至於減稅會不會造成社會不公、會不會導致政府財政困難,則是次要的考慮了。

(回目錄)




左右看:生育補助的解套盲點

左看:結構困局零用金化

政府做事情治標不治本,這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政策缺陷。既然政府搞不清楚,我們就得把致使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徹底地暴露:這不是社福政策不足,而是目前台灣勞動體制對人性的不友善!

有思考能力的父母都知道生育率過低的問題癥結何在。親子討論網裡就有不少人寫道:「為了要領少少的補助而生小孩,一點都不划算。Baby的尿布奶粉和教育費請政府管控一下吧!現在工作薪資低甚至都不加薪,這樣誰敢生小孩!」「現在失業率居高不下,月薪2萬出頭的人民一堆,沒工作的也一堆。經濟沒改善,就算補助3萬也很難提高生育率!」

整個問題很清楚的包括失業、薪資低、物價上漲。那麼市民真會為了賺政府的小補助,就多生幾個?何況民眾也清楚,補助的錢又是全民買單。問題是,改變現有勞動體制壓迫性的社會動力仍未顯現。

改革勞動體制,讓受薪階級都能有充裕的養育能力,父母才擁有生育自由選擇而非結構性失能。執政者敢挑社會改革的硬柿子去做,才有解決生育率問題的決心。否則,把生活苦難都當成發發紅包禮物就沒事,我們請耶誕老人來當政府首長就好了,何必花錢搞選舉。

康世昊/博士後研究

右看:效益最大化還是選舉支票

台北市喊出要發生育津貼了。但有育嬰壓力的家庭都懷疑,市府現在喊的5千元甚至2萬元,真能解決小孩成長的經濟負擔嗎?要起碼的成功提高生育率門檻,至少在小孩3歲之前,健保免費,看診免費,每個月補助奶粉尿布費用、保姆費。

另外,政府補助要看對象,而不是以為大家都需要那筆錢。簡單地說,有空的人哪在乎那一點點補助?最在乎補助的人又哪有時間去申請?最好是政府直接一點,出生開始就登記,幼稚園開始由校方呈報上去就可以直接獲得補助,這樣不才是真到民眾手裡?

但郝龍斌市長應該是眼看選舉要到了,開始要營造他的幸福台北市圖像,所以直接推出這樣的喊價政策。5千元或2萬元做為單筆金額並不小,但做為育嬰負擔的補貼來說,民眾都知道幫助不大。給出差距很大的補貼金額想像空間,市府卻可以營造出2萬都可能的慷慨市長形象,至少先賺到形象再說,反正最後只剩下5千補助的話,還可以說是首長有心但財政預算無法負擔。

如果政策背後真是這樣的運作方式,將是新的財政黑洞。因為這些小惠不僅不會幫助提高生育率,還讓無用的政策造成財政支出上的負擔和浪費。

郭隆賓/公務員

(回目錄)



扣問求音集:抗爭媒體的文化角色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抗爭媒體」指的是:媒體自我定位為抗爭性質的媒體,或認同於一般抗爭運動的基本方向與其價值觀,從而在這立場上進行媒體報導、評論。廣義來說,抗爭媒體乃是整體抗爭運動中的一環,雖有其獨立性,但在整體運動發展裡,它也是抗爭力量之一。這抗爭媒體本身的素質與成果,在在影響抗爭運動自身的發展。

本專欄已討論過抗爭運動文化實踐的基本方向,但尚未分析某些特定的文化實踐方式,本文即針對抗爭媒體的抗爭運動之文化實踐角色與功能,進一步討論。

抗爭媒體有著三重角色,因為作為一個獨立領域的抗爭媒體,它剛好處於兩大活動領域之間,而且對其他兩者都有重疊之處。從運動與抗爭媒體的角度來看,整體社會共有三大活動領域,即:(一)抗爭運動領域,這包括了直接抗爭的抗爭群眾、社運團體;(二)非抗爭領域中的其他民眾、主流社會;與(三)抗爭媒體。

表面上,抗爭媒體是介於一般社會與抗爭運動之間,因此,抗爭媒體僅只是抗爭運動與社會之間的資訊傳遞、溝通的管道、橋樑而已。但若抗爭媒體僅限於此,則抗爭媒體就與主流媒體沒有兩樣,只是到抗爭現場去採訪報導給一般主流社會而已。

抗爭媒體與非抗爭媒體的根本性差別,在於:它一開始就深深地介入於運動實踐之中,不僅深切同情(乃至於認同)運動目標,而且能深入了解抗爭者的心懷意念、熟悉抗爭運作方式等等。所以,抗爭媒體對抗爭運動的報導,就不可能僅止於資訊層面的報導而已,而是在深度詮釋的了解下,來重述抗爭者的故事。在相當程度上,抗爭媒體所呈現的,其實也是這些媒體者自己認同、甚至參與過的故事。

另一方面,抗爭媒體卻絕非是抗爭運動的文宣部。抗爭媒體有其自己獨立作業、自主判斷的論述,而非直接發佈抗爭傳單、進行運動宣傳的團體。若是如此,則抗爭媒體就毫無媒體角色可言了。也正因抗爭媒體有其獨立、專業性的媒體運作,它才能扮演好非常獨特的橋樑角色:將抗爭運動的意義、價值與故事,以真誠而動人的方式來傳遞給主流社會、非利益當事人的一般群眾。

由於抗爭媒體兼具了這運動者實踐經驗與獨立反思角色,兼具了詮釋運動與傳達給外界了解的雙重功能,所以抗爭媒體乃是抗爭運動中,最具獨創性與發展性的文化實踐活動之一。

上述所抽象定義的抗爭媒體,是否有現實例證呢?以筆者個人經驗來說,網絡媒體的苦勞網與平面媒體的立報,都是非常有正面意義的抗爭媒體,謹於此,附筆表達敬佩。

(回目錄)
寰宇縱橫:吉爾吉斯政變牽動中亞弈局

■王北固(社會評論者)

上周發生的中亞小國吉爾吉斯政變,可以與3天前曼谷紅衫軍對抗開始流血,作一個比較:都是第三世界弱小國家民主政治的縫隙問題,都訴諸非民主的奪權方式,都有幕後國際背景的複雜因素。最後這一點,吉國遠比泰國嚴重而明顯,美國官方已表示這是一場「非」反美的政變。

美國的「澄清」其實是個此地無銀三百兩式的反方向說辭,為了化解莫斯科搶先承認吉國「新政府並承諾提供援助,而使華盛頓落入下風的尷尬。美國租用吉國軍事基地支援阿富汗戰爭,最近兩年受到俄羅斯施展對這個上海合作組織SCO成員國的影響力,而出現反復起伏的情況。這幾天已掌握吉國實際政治的反對力量當局,聲明當下不會停租美軍基地,但會縮短租期,將對此前不久形成的歐巴馬阿富汗戰略,有相當程度的牽制。

倫敦路透社,已經對這個變局形容為「大博弈」(借用百年前英、俄爭奪阿富汗的名詞),略有些誇張,但離題並不遠。雖然歐巴馬已定下一年多之後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時間表,但目前華盛頓方面正準備對阿富汗塔利班勢力加大軍事壓力時,吉國軍事基地面臨生變邊緣,仍是個不小的陰霾。

美國落入這個尷尬,其實有些咎由自取。當初本來是利用後蘇聯時期莫斯科鞭長莫及,以及借911的機會,滲入吉爾吉斯攫取租用軍事基地。之後美國循惡性舊慣,凡有美軍介入之地,必搞一套「美式民主」野台戲,不論是否夾生飯或趕鴨子上架,主要為進一步操縱控制弱小落後國家。吉爾吉斯本來有國內種族問題,而被美國謀略視為機會,卻不深審,這其實也是俄設法恢復對中亞小國影響力的機會。這次吉國政變後僅兩天,首都就出現5千人的烏茲別克裔集會,宣稱反對南北(種族)分裂對抗,可視為莫斯科的代言者。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之前3個月,華盛頓已經在俄打喬治亞的弈局中,灰頭土臉到被歐盟落井下石的地步。這次吉國「親俄」政變,可說是近似喬治亞的中亞翻版。實際情況比不上喬治亞戰爭的20分之1嚴重,但卻正好反襯出莫斯科對此事成竹在胸的把握;因為吉爾吉斯是上海合作組織SCO的成員國。

至於吉國5年前曾藉SCO邀中國入駐軍事基地未成這事件,則視為八卦式的美國在中亞的另類驚駭。

(回目錄)



討論區

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點選 討論區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第 八十九 期 2013.09.06 2013 年 CC 全球會速記@【創用CC電子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10-04-1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