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09-07-29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7-29》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7-29》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拒絕為假遴選背書 
  ◎英語充電站:從MIT到威斯康辛 世新菁英國際交流的新定位(下) 



教育論壇:拒絕為假遴選背書
  ■羅德水
今年度各縣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已陸續結束,有了過去幾年的參與經驗,有越來越多的縣市教師會體認到,這樣徒具形式的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如果再不進行全面改革,實在沒有再行參與的實質意義。

縣市教師會這樣的質疑不是憑空指摘,而是總結多年校長遴選經驗後的必然結果。自民國88年開始實施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制度以來,雖然各縣市的校長遴選形式上均是獨立作業,實際上,不同縣市之間的校長遴選作業結果,卻有著驚人的一致性,歸納起來有以下特點:候用校長名額太少、同額遴選情形嚴重、檯面下交易普遍、教師參與度不足、校長回任教師情形偏低、有力人士左右遴選結果等。

易言之,這樣的國中小校長遴選制度,除了形式上可以自稱為遴選以外,無論從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之組成、可供遴選的候用校長額數、乃至於實際的遴選結果,實際上均與實施遴選前的校長官派制度沒有兩樣,不客氣地說,即便聲名狼籍的校長,也可以透過校長遴選機制出線,而參與程度較深的各縣市教師會,大抵均可在遴選前精準預估各出缺學校的校長遴選結果。

正因為這樣的限制,使得教師組織對於是否參與校長遴選委員會運作陷入兩難,一方面,縣市教師會的參與實際上並無法改變最終的校長遴選結果,可另一方面,對校長出缺的各會員學校教師來說,普遍又對校長遴選抱有期待,可以想見,縣市教師會一旦退出縣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的運作,無可避免將面臨來自校長出缺學校的質疑,該如何因應呢?茲提出建議如下:

一、正確傳達現階段校長遴選之困境:雖然我們長期以為,教師才是校務發展的主體,但無可諱言地,多數教師仍然期待,能藉由遴選機制為學校找到一位優質的校長,問題是,校長之素質一般而言仍然是常態分佈,加上縣市政府每每以控制候用校長額數,以及分階段遴選等方式掌控遴選結果,因而個別學校要能挑到符合理想的校長,機率實在不高。進一步言,在優質校長為數不多的限制下,各校如欲透過遴選機制找到所謂的好校長,不啻是以鄰為壑,對縣市教師會的難題則是:讓一部分學校如願選到符合理想的校長,其實形同意味著,其他學校將被迫選到不符合學校要求的校長。

必須指出,從參與校長遴選作業開始,其實各縣市教師會充其量也只能為極少數學校找到符合需求的校長,亦即,現行遴選機制不改,教師組織萬無可能滿足大多數學校的要求,我們以為,縣市教師會必須將這樣的困境正確告知校長出缺學校,並藉由組織程序凝聚因應方案。

二、尋求從法制面突破的可能性:就法制面而言,除了《國民教育法》外,多數縣市均訂定《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辦法》,作為校長遴選之依據,總結過去經驗,期待縣市教育局處主動在校長遴選辦法中增加候用校長名額,難度甚高,除非國會同意修正《國民教育法》,並明訂縣市政府必須增加國中小候用校長,否則縣市教師會也只能在枝節上努力,難以竟其全功。縣市教師會或可遊說縣市議會制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自治條例》,並於條文中明訂「候用校長之儲訓應定期辦理,並每年維持出缺學校校長員額三倍候用」(《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自治條例》第11條之1),以從根本改變行之有年的校長遴選同額遴選問題。

三、主管機關再不改革,不排除退出校長遴選委員會:若難以從法制面突破,主管機關亦全無改革校長遴選之具體作法,建議縣市教師會應認真思考,是否繼續為此種徒具形式的假遴選背書?甚至不排除退出校長遴選委員會運作,不過,這並不代表放棄監督,縣市教師會除必須持續揭弊,更應透過會員教育,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重要校務之討論,讓教師成為校務發展的主要力量。

(教師)
(回目錄)



英語充電站:從MIT到威斯康辛 世新菁英國際交流的新定位(下)
  ■李振清
經過整整一星期的美東與中部密西根密集參訪後,世新大學的海外參訪團接著向南飛行,經聖路易(St. Louis)前往「密蘇里的旗艦學府」(Flagship University of Missouri)──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 - Mizzou)訪問。為了在這所大型知名的學府裡「挖寶」,同學們的壓力也更大。當然,英語文的不斷複習與學校資訊的汲取,是旅途中的重要功課。

密蘇里大學的新知追求與英語歷練

在美國的高等學府裡,積極邁向國際化已早成高等教育的主流思維。然而,像密蘇里大學校長Brady J. Deaton在網站上展現的抱負與期許,甚為少見。加上親自接見世新參訪團的Handy Williamson副校長之國際教育作為與卓見,令來訪的世新師生頓時有相見恨晚之感。見識廣博、學養深厚的Williamson副校長曾於去(2008)年前來世新大學訪問。

在此次的世新回訪中,副校長Williamson與另一位副校長James K. Scott跟余副校長及筆者廣泛交換國際化教育和學術交流的願景;暢談間,彼此見解與心靈相通,談得欲罷不能。

世新參訪團於4月3日抵達蘇里大學校園後,同學們驚嘆校園之精緻與建築之美。更重要的是這所從1908年起即屬於「美國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 AAU)成員、活躍高教群倫的學府,一直以國際化為基礎的教學、研究與服務為高等教育的核心思維(Grounded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MU stands at the peak of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這也是密蘇里大學樂於與世新建立實質學術合作的姊妹校之主因之一。

密蘇里大學網站上,Deaton校長的自我期許與師生展望,對世新學生極具啟發性:

Education opened the whole world for me. As a young child growing up on a Kentucky farm, 4-H presented the first real opportunity and a glimpse of what might lie beyond. Later came college at the Universities of Kentucky and Wisconsin, followed by the Peace Corps and faculty positions at land-grant universities.... I believe it is our duty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lives of the students we teach and to help them graduate with the skills to succeed as global citizens...

教育開拓了我的國際視野。小時候在(南方)肯塔基州農場長大的我,經由參與「四健會」,得能一窺另外的世界。接著,我有幸進入肯塔基大學、威斯康辛大學,與參加美國海外和平工作團,並成為這所土地贈予大學的教授。個人深信,我們的職責是運用正面的影響力來教導學生,並協助他(她)順利畢業,以便成功地賦以世界公民的能力。

在密蘇里大學園裡,同學們彷彿置身於高等教育的世外桃源。無論是優美的歷史遺跡或是豐富的學習資源,皆令人不由自主地嚮往繼續深造。

在亞洲事務中心專員竇箭博士與隨行同仁的巧思與細心安排下,世新的學生有機會與該校研習中文課程的學生們交流,並討論「匯流新聞」(convergent journalism)之新觀念,以及參觀新聞學院的嶄新設備與教學情形。校方並指派電視台專業節目主持人Bern Shanna Carpenter與Juana Summers,專程為世新學生解說新聞節目規劃與製作的全部流程。從頭到尾,世新學生認真聆聽、詳記筆記,並不斷提出問題詢問。難怪同學們的英文程度與溝通能力,在「任務導向歷練」(task-based learning)下,進步神速。這是旅途中,令人極為欣慰的教育經驗。

離開密大校園後,同學們又在竇箭博士的帶領下,前往美國家庭體際體驗道地的美國生活與文化。高齡近90的Dr. Helen Maupin特地與她的千金Susan Maupin準備甜點與自己在大陸西安旅遊的照片,以及秦始皇的歷史故事跟大家分享。這也讓我們見證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真諦和情懷。

一整天的密蘇里大學參訪與學習之旅結束之前,校方特地安排在哥倫比亞校區的一家著名的海鮮餐廳為世新師生餞行;同時也由Jim Baden教授以最新資訊科技,播放一天來的密大參訪特寫。最令人難忘的是,口語傳播系的朱瑋苓、資管系的黃中豪與新聞系的賴冠霖經過8天的海外多元歷練後,竟能跟密蘇里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Sang S. Kim博士,不停地以英語交談與討論。此種海外實地學習的經驗,也就是Deaton校長所期許的國際教育展望與落實。

威斯康辛大學的進階歷練

時間過得很快;海外的參訪與學習之旅,一轉眼間就過了9天。同學們對每一所受訪大學,均留下畢生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

4月4日依依不捨地離開密蘇里大學後,參訪團便北飛明尼蘇達州首府明尼亞波里斯,轉往一河之隔的威斯康辛大學雷河校區(University of Wisconsin, River Falls)。

威斯康辛大學是世新大學另一所密切實質合作的國際學術伙伴。兩校的學生每年均相互實地交流、密集選修課程,成效至佳。

4月5日清晨醒來,但見窗外大雪紛飄。這場4月瑞雪彷彿在向我們來自台北的世新參訪團熱烈招手。由於4月5日是星期天,威斯康辛大學特地安排兩位學生代表,Candy Keifer(紀康蒂)與Deana Thompson(湯安娜)全程陪同參訪密西西必河沿岸的Como Park,以及河畔小鎮。在白皚皚的瑞雪中,大家難得忙裡中偷得浮生一日閒,欣賞密西西必河沿岸的美景,其趣無窮。

翌日一大早,訪問團就興匆匆地前往威斯康辛大學訪問。校長Connie Foster博士特地帶領各院一級主管和相關教授共15人出席歡迎茶會。

由於兩校的密切合作關係,校方把我們訪問團的行程安排的非常密集。一開始,教育學院院長Faye Perkins博士親自帶領大家遊覽校園,並一一介紹教育學院的創新課程、現代教學設備與堅強的教授群。同學們對特殊教育課程的教學法,以及以現代教學科技模擬動物解剖的教學方式,印象至為深刻。筆者跟同學們等於上了一堂極富創新意義的教學課程。

緊接著,同學們分組參觀,並跟該校學生一起上課,交流。余副校長與筆者則跟商管暨經濟學院院長Brian Schultz討論兩校師生交流與合作之2010至2015年計畫。處事圓融、待人誠懇的Schultz院長感念地說,當年就是時任經濟系系主任的高希均教授聘他前來威大任教的。時光荏苒,如今高教授已經更上一層樓成為國際知名學者及意見領袖,活躍全球。他則以高教授為楷模,亦步亦趨地學習教學與行政管理,期能不負高希均教授的期許。

午餐後,同學們繼續參觀教學活動,筆者則與世新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組長王敏如小姐陪同余副校長跟校長Foster校長,及Terry Brown副校長懇談,並討論未來兩校進一步的合作交流計畫。Foster校長與Brown副校長的熱忱與遠見,著實令人敬佩。

參訪威斯康辛大學的壓軸戲是兩校師生的座談。文理學院院長Bradley J. Caskey率領該院英文系主任Laura W. Zlogar、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Sandy Ellis,以及相關教授跟我們進行深入廣泛的座談,並研討強化兩校學術合作計畫的可行性。討論氣氛非常融洽,同時也進一步規劃未來的深化學術合作。

最令人欣慰的是參與座談的世新學生,每個人精神抖擻,而且均能以相當流暢的英語參與討論及提問。這也是此行11天來所見證到的學習和收穫。

世新菁英國際交流的新定位

此趟的美國姊妹校參訪之行,全程13天,一共參訪了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艾默森學院、薩隆納州大、密蘇里大學及雷河威斯康辛6所美國高等學府。世新的菁英學生在校方的精心規劃下,有備而出國參訪,實質成效一如預期般的顯著。看到同學們在全程13天中所展現的好學、熱心、合群、耐力與堅毅,余副校長跟隨行的同仁王敏如、李曉雯與筆者,均深感欣慰。此種實質國際化教育的歷練,完全驗證了哈佛大學前校長波克(Derek Bok)所強調的國際移地學習之信念。咸信這批優秀的世新學生在經過此番英語與專業歷練之後,必然能在未來的學術領域與生涯規劃中,敲開另一扇大門,為自己開創嶄新的志業,藉以為貢獻我們的台灣社會。

此行全程能夠在威斯康辛大學劃下美好的句點,的確要感謝世新的國際交流政策,以及余副校長在途中對同學們不時的叮嚀、照顧,以及隨時練習英語的機制。筆者有幸,隨同余副校長致力博士全程參訪6所大學,並實質參與座談和交換邁向國際化教育的意見與觀點。坦白地說,這是一趟典型的「學習之旅」(a learning trip)。

2009年的海外參訪成效,凸顯了世新大學的全方位教育政策。同時,也令人聯想到此種具有永續多元發展成校的教育活動,宜應在大一階段就開始宣導與佈局。如此極可能在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品格陶冶、宏觀意識,與英(外)語文能力提升等面向,有更大之效益。

活動計畫的良好開始,還需要大家持續結緣與延續。受訪的各校師生,無形中變成為大家往後合作的親密伙伴。曾留學台灣師大國語中心(MTC, NTNU)、現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主任裴宜禮(Elizabeth Perry, Director, Henry Rosovsky Professor of Government; Director,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事後知道世新參訪團到了哈佛,彼此卻未能相逢,深感遺憾。她特地寫e-mail給筆者,要求下次再訪哈佛時,期能相聚。

透過這一次參訪與交流的成果,其他各海外姊妹校也均要求往後繼續合作。這種嶄新的國際交換計畫模式,無形中也為世新精挑細選出來的菁英學生,定位為參與國際交流、全方位學習,以及人文素養提升的現代多元教育模式。世新大學此種務實的現代國際化教育的模式,不但值得持續擴大推廣,也值得國內其他各大學參考。

(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回目錄)



 

長期徵稿啟事

台灣立報網站討論區開張!讀者有任何話想說,都可以在這裡一吐快,同時歡迎對立報的任何批評指教。請由立報首頁點選「討論區」,或鍵入網址http://www.lihpao.com/phpbb/。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轉寄『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9-07-29》』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