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0-11-17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11-17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0-11-1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剖析中國大學生貧窮化2──透視模糊貧窮問題的意識形態林柏儀

■林柏儀

上週我們提到,「大學生已不再是天之驕子」、「不論在學或就業,不少學生都難逃貧窮窘境」等種種「中國大學生貧窮化趨勢」的觀察,已經漸漸受到社會矚目。然而,貧窮現象獲得聚焦,並不代表問題獲得了正確的分析,更不保證貧窮狀況有被改善的可能。

因此,在本篇中,我將嘗試提出有著四個模糊大學生貧窮問題的「意識形態」。一部份是回應《蟻族》與《落淚是金》的論述觀點,一部份是指陳主流思考內容的不足和混淆之處。

■江蘇省常州市於2005年7月10日舉辦就業博覽會,現場有近1萬名大學生在尋覓工作機會。據《新華社》報導,這些學生留在校園的日子所剩無幾,當面對到找尋工作的壓力及未來的不確定性時,中國數百萬名大學畢業生都感到憂心重重。(圖文/路透)

一、問題只在大學生,還是普羅百姓階級?不論是《落淚是金》或《蟻族》,都將關注的焦點指向「大學生」。只不過前者針對的是1990年代,後者針對的是21世紀初。他們論述的重心,都擺在「大學生已不再如往常一樣,不再是天之驕子」、「這是一群新的弱勢族群」。然而,我們要問的一個問題是,這樣的「貧窮化趨勢」,真的只發生在「大學生」身上嗎?還是說,這其實是中國改革開放、踏上威權資本主義的道路後,普遍發生在中國普羅百姓上的趨勢?

實際上,一方面,市場經濟模式下日益拉大的貧富差距,打造了一群資源相對匱乏的貧困者;第二方面,當越來越多貧困、普羅百姓家庭,也得供養子女就讀大學,一同承擔高教育費用和勞力市場上的風險時,這兩者就日益密不可分。

因貧窮而企求「向上流動」,為求取流動而(讓子女)投入教育競爭,但因教育費用而更貧窮。低教育回報、工作貧窮、工作不穩定……種種「蟻族」遭遇的現象,其實也發生在蟻族的家庭──普羅階級身上。而在大學生群體中,將落入這樣貧困處境、「投資失敗」的,更多比例是來自於普羅階級的大學生。從結果來看,這一切變革恐怕是給普羅階級帶來更大的剝削,已經是一個「階級」問題。

二、問題在大學生身段高,還是總體環境?儘管貧窮化的問題存在著普遍性,諷刺的是,問題的解答卻往往回到「大學生」的特殊性身上。一個明顯有問題的主流論述就是:大學生貧窮化、失業潮高,是因為大學生「身段高」、挑工作。

這樣去脈絡、去整體的分析,竟然在通俗媒體的報導中,有著相當大的呼聲。《落淚是金》引用了《中國青年報》中的一段相關報導,提到:「一旦上崗,大學生就應該放棄自己身分的優越感,同企業其他原工一樣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接受企業的管理。」批評著大學生往往因為自身的優越感,而不願意輕易接受企業的要求。類似的說詞,在《落淚是金》或《蟻族》的受訪者中,也經常出現。

倘若大學生貧窮化,最大的問題來源是大學生「身段高」、挑工作,那麼那些「沒念大學」、「身段低」的「非大學生」,應該很容易找到工作、不會有貧窮的問題才是;但是,現象恰恰相反,這些沒有大學文憑的人們,往往處境更是貧窮,得接受著更不穩定的工作環境。特別是,當大學生開始遭遇失業浪潮、搶奪非技術工作的時候,這群「非大學生」在職場上處境更是邊緣。

客觀來看,問題是總體勞力市場上的工作機會不足,且不少工作根本無法負擔「足以維生的薪資」。因此,在大學擴張後,大學生也得搶著爭取這些工作,少數人可能的確有心態適應上的問題,但更多人恐怕是感到「不值」:投入了那麼多的教育費用和時間,竟然連掙得足以維生薪資的機會都沒有!?

三、因教育費用而貧窮,合理嗎?我們已經提到,「教育費用」對大學生貧窮化起了很大的影響。而模糊貧窮問題焦點的論述,其中之一就是一再頌揚「接受教育,就是再貴,只要有翻身的機會,就是值得」,卻不去質疑:為什麼教育費用越來越貴?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教育費用是要由人民自身承擔?

《落淚是金》作者曾訪談一個義務以金錢支助陌生大學生的家庭。談到他們的感受如何,他們回應說:「四張嘴吃一個人掙的錢,自然只能過苦日子。可咱心裡亮堂、踏實,看到虹兒(註:受支助的大學生)有出息,能上完大學,現在又能找到一份能才能的工作,我們全家一點兒不感覺冤枉。雖然為了他背了一身債……」

另外,《蟻族》調查顯示:「4分之3的受訪者都認為,在其一生中,高等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高等教育的確重要,其擴張前是人們「翻身」的關鍵機會,擴張後,則是「避免失業」的基本門檻。在相互競爭的勞力商品市場上,人們認為高教重要是相當理性的。然而,這些重要性,卻無法合理化高教育費用導致人們貧窮的事實。

更何況,問題不只是貧窮而已,隨著高等教育擴張,「大學生滿街都是」,高等教育的「投資報酬率」也不斷下降。當大學文憑只變成了進入勞力市場的基本要求,甚至無法用以償還投入的勞力時間費用。但競爭與失業壓力下,不唸書又不行,面對這樣的情況,又怎麼能再合理化這「創造貧窮的高教費用」呢?

四、問題只需要引起政府重視就能改善?當這些主流論述採取表象化、個人化、「去政治經濟」的分析方式時,另一方面,這樣的邏輯也展現在他們主張的改善問題方式:認為問題只需要「引起政府重視」就能改善。

不論是《落淚是金》或《蟻族》,都只是大量地描述貧困的大學生現象,但當談論到「怎麼辦」的時候,往往都是無力以對,僅能夠勉強地說著:希望這本書能引起當局重視,問題就有被改善的機會。

然而,這些問題政府未必不知道。相對地,是在追求市場經濟的模式下,政府儘管知道了將產生大學貧窮化的趨勢,也依然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甚至執意採取新自由主義的治理方式,強化這個趨勢。

將改善期待訴諸政府的意識,另一個反面,就是「迴避串連社會運動的必要性」。尋遍《落淚是金》或《蟻族》中的片段,我們看不到鼓勵受害者—大學生及其弱勢家庭—站出來發聲的呼喊,也看不到對於鼓勵各種相關維權組織興起的倡議。

當然,我們或許也不能單獨責怪這兩本出版品。可理解地,在政治思想刑罰、資訊審查種種軟硬控制下,人民被迫噤若寒蟬,出版品也能選擇「客觀呈現問題」、「但不探究責任歸屬或鼓吹改革運動」。

只不過,除非政府承受到足夠來自被壓迫階級的抗議壓力,而超越了原本在既定發展模式下的利益,否則,又怎能期待「政府意識到問題了,情況就會改善」如此簡單?我們擔憂的是,問題陳述之後卻沒有指出改變的道路,將會讓受壓迫者感到更加地無力。如何或明或暗地在文本與行動中勾勒出一個改變的藍圖,仍是一切推動實質變革和瓦解意識形態的關鍵一步。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寄e-mail至:article@lihpao.com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推薦訂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3-09-30@【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世界知名博物館巡禮@【智慧藏百科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0-11-17』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