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1-10-06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Camper童鞋3%公益捐,邀您一起來分享「擁有與付出的美好」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1-10-06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1-10-06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佔領華爾街:不滿金融制度失序 青年要求揪亂源本報訊

策劃、編譯■李威撰、謝雯伃

「當你看見有人不是靠勞動,

而是靠貪污跟關係而變得更富有,

而你的法律又無法保護你不受他們的侵害,

當你看到腐敗得到獎勵,而誠正淪為一種自我犧牲時,

也許你就會瞭解到,你的社會已注定要滅亡。」

艾茵.蘭德(Ayn Rand),《阿特拉斯聳聳肩》

■紐約祖科提公園裡,參加抗議者用美鈔封住自己的嘴巴,圖攝於9月30日。(圖文/路透)

經濟衰退及金融危機餘波盪漾,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希臘或以色列的民眾持續累積憤怒與挫折,對政府施政方向感到不滿而走上街頭。同樣的情形也在美國上演,政治菁英及經濟菁英的暗通款曲行為引發眾怒,包括左派支持者都開始對歐巴馬政府感到幻滅。

各地群起反抗銀行惡棍

各受害族群中,年輕人特別不滿,美國青年失業率高達近2成,不少擔憂前景的學生及失業年輕人透過網路號召,發動佔領華爾街(OccupyWallStreet)的行動。他們選在9月17日匯聚於紐約曼哈頓的金融區,並駐紮在附近的祖科提公園(Zuccotti Park)。

參與成員來自各個不同群體,抗議腐敗的銀行惡棍(bankster,結合「銀行家」banker與「土匪」gangster)及企業大亨,以及他們所掌握的政治權勢;同時,他們也反對惡化的社會不公及貧富差距失衡。

這項運動剛開始未獲媒體的充分關注,但隨後卻開始攻佔媒體版面,成為熱門的公眾話題。儘管參與人數不多,人數始終維持在數百人左右;但類似的佔領行動卻在美國遍地開花,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波士頓及華盛頓等城市地區,都有民眾熱烈響應。日前,工會組織對佔領行動表示支持,規模可望因此進一步擴大。

籌辦者表示,活動的發想是源自埃及、西班牙及以色列的抗議活動。在活動官網上,他們形容這是一場「無領袖的抵抗運動,參與者來自各種膚色、性別及政治派別。我們所有人的唯一共通之處在於我們來自99%的民眾,無法容忍那1%的貪婪及腐敗」。

銀行家非暴力犯罪 民眾受害

兩度獲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前往觀察後指出,不滿的青年認為當前政治及經濟制度殘破不堪、充斥腐敗、不具回應性且不負責任。

長期以來,「危機社會化,利益私有化」的現象,導致美國社會對銀行家產生不滿。紀思道以不動產貸款證券化為例,許多銀行家因此變得更富有,但政府卻因此負債累累,民眾亦成為無殼蝸牛。

另外,銀行監管不當,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去挽救「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同時銀行卻又抱怨政府不該加強管制,因為這會限制紓困的成果。顯而易見的是,當多數人在討論挽救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時,鮮少有人願意從受害者的觀點去思考問題,這些人當中,有數百萬戶家庭沒有房子,甚至無力養家。

經濟危機過後,股市與景氣趨於好轉,但失業率卻居高不下,違約債務仍持續增加,民眾顯然無法體會經濟復甦帶來的好處。與此同時,高盛執行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在2010年的薪水卻高達1,320萬美元,比前年增加320萬美元。

關切金融危機的資深記者丹尼謝切特(Danny Schechter)認為,銀行惡棍處心積慮想要挖走他人財富,然後再放進自己口袋,這種行徑雖然沒有牽涉到暴力,但卻是一種經常性的犯罪行為,但這些人偏偏不被視為非法。《浮華世界》(Vanity Fair)總編輯卡特(Graydon Carter)亦表示,這或許是人類史上影響最深最廣的最大宗非暴力犯罪。

效應擴張 訴求仍待統整

佔領運動進行至今,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外界不斷指責這是場缺乏明確訴求的抗議。紀思道表示,他對運動深感同情,但卻無法認同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譬如,以不當對待印地安人為由,抗議者要求20元美鈔應拿掉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的肖像。

有鑑於此,紀思道在《紐約時報》的文章中,提供佔領華爾街行動幾點可行的具體訴求方針。首先,應要求徵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所說的金融交易稅(又稱托賓稅),藉此抑制投機性交易所造成的市場劇烈波動。目前歐洲正在朝這個方向邁進,但歐巴馬政府站在華爾街的立場表示反對。

另外,要求修補附帶收益(carried interest)及發起人股(founders' stock)的漏洞,這些減稅措施不具正當性基礎,而且讓最富有的民眾享有極低的稅率。最後,遵守最低資本適足要求的新巴塞爾協議(Basel III)及限制銀行進行風險投資的伏克爾法則(Volcker Rule),並推動歐巴馬與某些國際專家所呼籲的銀行稅。

喬治城大學歷史系教授卡奇姆(Michael Kazin)認為,「任何運動在剛開始時,都是基於不滿而發出怒吼」,但運動若要走得長久,就必須形成某種制度,並凝聚出政治目標。南加州大學社會系教授艾里索夫(Nina Eliasoph)也認為,運動要持續發揮影響力,就必須有運動領袖及明確訴求。

自由新聞工作者恩格勒(Mark Engler)則是樂觀看待這場運動。他表示,這群年輕人也許剛出社會、第一次舉辦運動且不擅於媒體操作,因此外界無法清楚掌握他們所欲傳達的訊息,但至少有一點取得民眾的認同:他們抓對了該被抨擊的對象。

金錢戰勝民主 抗議者以小搏大

參加抗議的年輕人,對於金權政體(corporatocracy)及財閥統治(plutocracy)相當不滿,他們認為平民百姓的聲音往往被政府給忽略。學生安格斯壯(Marisa Engerstrom)說:「我們美國擁有美好的制衡制度,但在銀行及大財團的影響下被遺棄了,導致民眾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27歲廚師普特南(Patrick Putnam)則說,99%的美國人在政府當中沒有發言權,「我們沒有聲音,我們沒有說客,所以我們被華盛頓當局所忽視」。

61歲的布克里(Eleanor Buckley)帶著水跟糧食來探望抗議的年輕小伙子,他在接受《法新社》的採訪時表示,越戰促使他們那一代的年輕人步上街頭,確實也發揮了改變的力量,「我在這裡看見相同的事情正在發生,剛開始總是只有一丁點人,但時間會證明一切,所有偉大的運動都是從零開始」。

(綜合外電報導)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人本】讓老師成為他自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1-10-06』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