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報主:立報
創刊日期:2000-08-21
發報頻率:每日出刊
訂閱人數:3,395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報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發報時間: 2012-09-28 05:00:00 / 報主:立報—教育專題深入報導
[公益聯播]人才招募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09-28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12-09-28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NGO工作者的異想世界:追求夢想不等於只做喜歡的事本報訊

NGO工作者的異想世界:喂,你搞錯了:追求夢想不等於只做喜歡的事

■褚士瑩

「可以耽誤您5分鐘左右,聊聊NGO嗎?」

一個素未謀面的臉書友突然冒出來說。

「可以啊。你說,我聽?」因為我不是很好的聊天咖,更何況是陌生人。但聽聽別人說話,我是喜歡的。

「我今天去Greenpeace面試,很驚訝的發現,這不是一份單純領薪水的工作,而是一份讓你做喜歡的事情,卻恰恰好付你錢,你當初也有過這樣的震撼嗎?」

我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心情激動,但務實的處女座個性還是讓我忍不住潑了他一盆冷水:

「沒有。」

過了幾秒鐘的沈默,我覺得這樣有點魯莽,於是又補上一句:

「因為我本來就是念這個領域的。」

的確,我是真心喜歡國際NGO的,所以才會離開有趣的埃及,到一開始不怎麼喜歡的美國,就是為了到哈佛大學念公共政策研究所。

「我果然太浪漫。」對方說。

看來他是個可以接受現實殘酷的年輕人,所以我說話也就不客氣起來:

「應該不是浪漫,是沒有做足功課吧?哈哈!」

「被你說中了。」他也朗朗的說。

「NGO就像另一個社會,也有百工,也有各種人,千萬不要帶著任何憧憬去做,否則就辜負當一個社會人的原則了。」這是我衷心的肺腑之言。

「你這點很實在。」

「這是常識吧?」我還是一付很欠揍的樣子:「沒事的話,我要不理你了,掰掰!」

「再一個問題就好!」就在我要下線的時候,他又叫住我:「我不懂你說:進入公益組織就像剃頭……」

「你你你……」我表面上很不耐煩,其實我是很尊重不單單有話就說,而是有用腦子思考過才說話,不造作的人的。

「你人最好了!!」他說。

顯然,他是有事先做一些功課的,所以我也變得認真起來,當場正襟危坐:

「我單純的想:如果我的職涯還有35年,要是花3年的時間去做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難道回不來嗎?你回答自己一個問題:無論哪一份工作、哪一個組織,你有沒有非做這件事不可的原因,讓你在想要放棄的時候,跟別人不一樣,會撐下去?如果沒有的話,你無論做什麼,無論是什麼醫院、診所、綠色和平、慈濟功德會都一樣,你一定也會離開的,因為你沒有非做不可的原因可以支撐著你。在找到這個原因之前,不需要想太多,在專業上努力成為最好的那個人,直到找到那個理由為止。」

對方誠心誠意的謝謝我撥空回答他的問題,就開開心心地去睡覺了。

我不知道這樣的答案,是否對一個尋找夢想的人有所幫助,但是我確實覺得,很多人把夢想搞錯了。夢想其實不是「想做的那件事」,而是「非做不可的那件事」。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09-28

多數年輕人對於在NGO組織工作,懷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想像。夢想不是「想做的那件事」,而是就算沒有現實的刀刃架在脖子上,卻還是讓你覺得「非做不可的事」。6月11日,多個環保團體組成的TANGO(Taiwan Action NGOs),將前往里約參加地球高峰會(RIO 20),把國際的綠色經濟的觀念帶回台灣,開啟新綠色生活。(圖/楊萬雲)


「喜歡」一份工作是不會長久的,無論在多麼好的工作都一樣。不能靠「喜歡」來做選擇。這件事只有你能做,而且非做不可,那才是你長久的職涯。要說喜歡,喜歡吃土司麵包,可能比喜歡一份工作更實在、更久長。

這件事情還有後續。隔了兩天,這個臉書友又冒出來,沒頭沒尾的說:

「我很需要思考一下你所說的話。」

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想起我們說過的話。

他接著說:「雖然你出書談夢想,但你真的是一個很實際的人。」

「真的,我也覺得。(鬧鐘響起)」

「謝謝掰掰!(揮手,舞台下降)」

其實,追求夢想,真的不等於只去做喜歡的事而已,把不喜歡的事情放在一邊,這或許是為什麼,我一個相當尊敬的NGO友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陳瑞賓,他說的一段話我非常贊同:

「有些人在私人企業是很好的員工,但是到了NGO以後卻再也不是好員工,你知道為什麼嗎?」有一次我們在討論為什麼他不考慮我們共同認識的出版社主編友人,到他的協會工作,雖然協會求才若渴。

我搖搖頭。

「因為這樣的人,認為在企業,是為了五斗米折腰,所以無論老闆要他做什麼事,他都會去做。但是到了NGO,他覺得是為了夢想才進來的,所以就只挑想做、喜歡做的事情來做,也因此變成了不好的員工。」

我知道自己會繼續在NGO的領域工作,這樣的信念,並不是來自於我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是因為當大多數人可能會放棄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卻會繼續抱著「非做不可」的心態撐下去。

因為夢想,說到頭來,就是那件雖然沒有現實的刀刃架在脖子上,卻讓你覺得非做不可的事。

(回目錄)
面對青年貧窮化:基本工資與勞資鬥爭本報訊

■林柏儀

基本工資是否調漲,一波三折。26日行政院新聞稿指出:「時薪部分同意勞委會所提建議自102年1月1日起調整為109元;月薪部分可採勞委會建議調整至19,047元,惟應俟連續二季GDP成長超過3%或連續二月失業率低於4%後施行。」表面上是調漲了。然而基本時薪與月薪若脫鉤,官方又缺乏有效的管制工具,資方把時薪工改以月薪制雇傭即可規避,加上明年經濟成長若有限,馬政府此舉等同於「沒有調漲」。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09-28

基本工資是否緩漲僵局未解,勞委會主委王如玄9月26日在立法院表示,如果行政院未依照勞委會建議版本,「所有該負的責任我都會負責」。(圖文/中央社)


這幾年來,基本工資和學費調漲與否,彷彿像是台灣青年經濟鬥爭的考古題。每年一次,我們複習著,這些變動和我們處境的相互關係。

漲工資以反剝削

筆者幾位共同執筆專欄的好友們,過去曾提出一個訊息:基本工資的調漲與否,不只是「邊緣勞工能否生存」的社會救助問題(例如以「貧窮線」或「平均工資的4成或5成」為基本工資的應然數額)。更重要的是,基本工資的調漲,應該至少要能反映整體勞工創造出來的經濟成長成果,來降低被資方剝削的程度。換句話說,基本工資調漲背後的「反資本剝削」與「階級鬥爭」的意涵,值得被強化。

一個問題是,我們要批判,當前基本工資(和平均工資)調整的幅度,跟不上勞方創造出來的經濟成長果實;而是資方剝削勞方的程度持續上升,把經濟成果給端走了。這樣的說法是否說得通呢?

藉這專欄的機會,筆者拋出一個簡單數據和各界分享,說明基本工資和平均工資的確落後於經濟成長的事實。

經濟成長的果實,被誰拿走了?

透過表一我們可以看到,台灣過去20年間,不但基本工資佔平均工資的比例,有下降的趨勢,從1991年的41.03%,到了2011年只剩下39.1%(其間於2006年更曾低至35.91%),這象徵著「領基本工資的人」已經在整體受雇者的收入中更趨貧窮。從社會救助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該被改善的現象。


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09-28

表一:基本工資、平均工資與GDP的分配(資料來源:勞委會、行政院主計處)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20年間,儘管我國GDP持續上升,但受雇者的總體工資報酬佔GDP的比例,竟然是從51.56%,大幅下降到44.55%。這意味著,台灣經濟20年間是有發展的,但發展的果實,勞工能夠分配到的是越來越少。那發展果實是誰拿走呢?這期間,企業盈餘佔GDP的比例,可是從29.99%躍昇到35.35%。勞資一來一往的剝削關係,歷歷在目。

倘若把這兩個變動趨勢相乘來看(基本工資佔平均工資的比例×受雇者的總體工資報酬佔GDP的比例),代表著一個基本工資和經濟成長對比的指數。我們更會看到,為何勞方不斷主張當前基本工資太低,必須調升。

我們發現,如果我們設定1991年時這一狀況的指數為100(21.15%),到了2011年,這個指數已經是下降到了82(17.41%)。這代表著,基本工資的漲幅,遠遠跟不上GDP的成長。就是勉強跟上物價漲幅,勞方參與創造出來的經濟發展果實(粗略地以GDP來代表),也沒有反映在勞工(以及領取基本工資勞工)自身的所得身上。換言之,今日不但總體平均工資已被資方壓低,而其中只能拿基本工資的人,又只剩平均工資的39.1%。

是故,基本工資「太低」的原因,不只是因為「貧窮」,更重要的是,這代表的是「經濟成長但基層勞工未分享成長果實」的剝削現實。

受基本工資影響的只是少數嗎?

進一步說明,按照官方說法,「領取基本工資的人只是少數」,那我們真能把它的調漲與否,和總體勞工的剝削狀況連結上嗎?

如前所述,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普羅化」(無產階級化)過程中,基本工資已經日益成為了多數受雇者的薪資水準。至少這在台灣經驗中相當明確。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基層服務業勞工、派遣工、外包工、約聘工等,領取到的時薪就是103元到105元,月薪就是1萬8,780元到2萬元左右。儘管偶爾會多一點點(例如大學生畢業的22K),但在扣除掉投入到教育的費用後,實際上每個基層受雇者之間的待遇是差不多的。而基本工資的調漲與否,都會影響到這日益廣大的基層受雇者們的收入狀況,自然也連結上了資方的剝削程度。

集體看穿資方的騙術

有人或許又會質疑:調漲基本工資未必會改善勞工被剝削的程度,反而是根本讓邊緣勞工失業,連被剝削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類說詞我們並不陌生。有趣的是,筆者這幾年也觀察到,從2007年要調整基本工資,特別是基本時薪要從66元大幅更改計算公式調為95元時,資方、親資方學者、政府官員一再放出的「再調,企業就要倒了!」、「企業倒閉,工作機會也會減少,勞工也遭殃」等恐嚇說詞,越來越沒說服力。青年們也從現實的經驗中摸索出了一套看穿恐嚇說詞的能力,而開始會相信,基本工資調漲是改善他們所得的合適措施。

如同我的朋友在臉書上寫道:「看到那些自以為經濟學者的傢伙,一成不變只會靠腰基本工資提高失業然後害死勞工,我就想起當年基本時薪一口氣從66調到95時的事情,台灣有倒嗎?那種自以為是的新自由主義,從頭到尾只是假說而已,工資的形成最好只是供需平衡那麼簡單,實證數據拿出來嘛~~只會講供需,我阿嬤不識字都能當經濟學家。」說得逗趣,但倒是事實。

在網路上的討論區我們也越來越能看到,反對調漲基本工資的青年在減少(這類聲音在2007年時還算不少),要求調漲,並求要求「落實」的青年則明顯在增加(例如,近來有個新興的青年學生團體,名稱就叫「說好的時薪103呢?」,實在很可愛)。這不啻是個從集體經驗中「看穿資方騙術」的過程。

綜上所述,筆者想再次表明的是,基本工資的調漲,是整體勞工與資方鬥爭,要求搶回應有的經濟果實的其中一環。它不只是會幫助到少數的邊緣勞工,更是涉及整體勞動階級。從經驗中,它沒有立刻造成失業率的明顯上升,也沒造成明顯的通貨膨脹。要追回我們應有的經濟成長果實,基本工資還大有調漲的空間。

但問題是,基本工資作為一項高度受政府控制的工具,而這不論藍或綠的政府,又是立場上甚為明確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勞方能夠透過基本工資鬥爭而改良、拿回自身創造出來的價值的程度,必然無法達到明顯危及資方利潤率的程度。只單單在基本工資一戰鬥爭,並不足以拿回我們應有的,也不足以改變現狀。這次馬政府透過時薪與月薪脫鉤來拒絕調漲,表現了這樣的事實。過去扁政府執政8年來只調漲一次,也是如此。

我們能期待的是,這廣大青年「看穿資方騙術」的眼光,是否也一併看穿了資本主義的勞資對立,以及資產階級政府的立場。而在看穿之後,採取必要的行動,來根本改變它!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回目錄)



投稿與聯絡立報

立報歡迎您投稿與指教。詳情請參投稿與聯絡立報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回目錄)
推薦訂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No.194】一校一書,全校瘋閱讀@【【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轉寄『台 灣 立 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 2012-09-2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