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媒體觀察電子報
報主: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0-03-20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5,87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媒體觀察電子報報
媒體觀察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觀察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09-11-27 16:00:00 / 報主:媒體觀察電子報
本期目錄
編輯室報告
「新聞不是類戲劇 壹傳媒勿侵人權」記者會後新聞稿
媒觀十年 一路有你
媒體觀察站節目預告 : 《睜開左眼》,帶你看見攝影記者的勞動面貌
媒觀在社大--廣告面面觀 | 淡水社大 | 10月24日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媒體觀察電子報
攝影/陳錦桐(自由影像工作者)
編輯室報告
上週媒觀熱熱鬧鬧的舉辦完十週年座談會後,即馬上投入與其他公民團體的集體行動,一起抗議蘋果的動新聞,請大家能和我們一起持續關心後續的發展,畢竟公民的聲音和力量的展現,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本期另外刊登了媒觀在社大的新課程---在淡水社大的課程紀錄。謝謝大家的繼續支持,讓媒觀有更多的十週年!
「新聞不是類戲劇 壹傳媒勿侵人權」記者會後新聞稿

<b>「新聞不是類戲劇 壹傳媒勿侵人權」記者會後新聞稿</b>

各民間團體發起抗議蘋果日報「動新聞」的行動,11月26日上午出席的各團體代表包括: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北市教師會、全國教師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勵馨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防暴聯盟等。

在昨晚台北市政府宣布依據兒少法來裁罰蘋果日報50萬元之後,民間對壹傳媒集團的抗議行動,主要是批判「動新聞」過度描述性侵害、性騷擾、兒虐家暴等案件的犯罪細節,不僅是危害兒少身心健康,更是攸關人權的問題。過去蘋果日報就常以文字和圖示,過當描述性侵細節,現在更變本加厲,以模擬動畫來重現犯罪過程。此乃踐踏案件當事人之人權和尊嚴,將造成當事人二度傷害。

我們認為,新聞自由不該建立在侵犯人權、消費他人受害過程的基礎上,而應回歸新聞的本質,以資訊分享來促進公共利益。例如,性侵案件犯罪過程的細節本身並無新聞價值,像蘋果日報這樣把性侵細節當作活春宮來販賣、刺激銷路,既侵犯人權,更無新聞倫理可言。

因此我們在抗議行動告一段落後,直接進入蘋果日報與社長杜念中及總編輯馬維敏當面會談。各團體代表嚴正要求壹傳媒立即進行媒體自律,承諾不再以模擬圖示動畫或其他不當手法,來過度描述社會新聞的犯罪細節,尤其是針對性侵害、性騷擾、兒虐、家暴等四類案件並應在一定期限內邀請公民團體和相關的專家學者,面對面溝通和對話,建立自律的準則和機制。 
 

但這一個多小時的會談,令我們感到遺憾、失望,以及滿滿的憤怒。蘋果日報社長及總編輯仍只說一些將會檢討改進的空洞話語,連我們要求前述四類新聞不應過度描述犯罪細節的基本底線,都不肯給出具體承諾,而只模糊答應「近期內」將邀請召開溝通會議,邀請公民團體討論蘋果日報的自律準則和機制建立。 

 

所以,我們將密切觀察,NCC下週即將舉行的會議是否將採納民意,針對「動新聞」及相關問題採取積極作為,包括嚴格審查壹傳媒集團電視執照、要求未來壹傳媒電視應加入衛星電視公會及其新聞自律委員會,簽署以人權保障為主的「新聞自律執行綱要」。在壹傳媒尚未提出任何具體的改進措施之前,政府不應輕易通過其執照審查! 

第一,對於蘋果日報召開記者會表達「道歉」,我們給予肯定。但,蘋果日報一直以來都有「鋤錯專欄」,卻仍不斷犯錯。而這次雖然道歉,未來若不改過,就會淪為口頭上的空白支票。我們強烈希望蘋果日報能夠建立具有實際效用、且能回應讀者與公民團體意見或外部新聞公評人的新聞評議機制,避免一錯再錯。

第二,我們要求蘋果日報應仿效衛星電視公會的自律方式,透過結合讀者與公民團體的作法來訂定並公開其新聞自律準則或公約;而壹傳媒未來若取得電視執照,應立即加入衛星電視自律公會,徹底從結構上做根本的改革。

第三,壹傳媒集團高層、如負責人黎智英等,應公開向社會說明旗下媒體報導屢屢侵犯人權的問題、及如何改進之方案;而壹傳媒集團之新聞報導若遲未改進,公民團體將發起呼籲通路商抵制蘋果日報上架。

我們也呼籲所有公民發揮力量,一人一信,或人人打電話到蘋果日報,繼續監督媒體自律,並要求政府落實他律機制! 

媒觀十年 一路有你

<b>媒觀十年 一路有你</b>
文/胡耿維

媒體是社會亂源、電視節目充滿不良內容,每個人只要一講到媒體,幾乎有氣,卻常又覺得使不上力,不知從何做起?十年前有一群關心台灣媒體發展的民間人士,共同創立台灣第一個媒體改革正式組織,並且開始著手媒體改革運動之組織與教育,今年「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已經十歲了,
21日媒觀邀請各界媒體改革鬥士、民間人士、及當時創立元老,一起聚在一起慶祝並舉行媒觀十週年與媒體改革十年座談會。 
 

媒觀走過十年 明年將積極反對置入性行銷 
 

    當天媒觀十年開場儀式,播放了媒觀這十年來的各活動剪輯,包括媒體抗議、舉辦媒觀講堂與營隊、志工培訓以及媒觀與民眾互動等,最後也出現許多人對媒觀期許與「送給媒觀一句話」,現場氣氛充滿溫馨祝賀與期許。這次媒觀十週年回顧座談會暨展覽,也同時展出媒觀許多珍貴照片與文物,包括早年媒觀前身之共ㄍㄨㄢ聯盟海報與衣服以及今年推動搶救公共電視之藝文界連署簽名。現場並展出目前進行中之「媒改十年年鑑」編輯成果。 
 

    另三場媒觀之媒改十年座談會,探討目前媒體生態中極待解決之各種問題,參與座談之衛星電視公會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表示,目前電視中置入性行銷問題相當嚴重,各電視台主管雖有思改革,但目前在電視的生態中,卻又面臨置入性行銷是各電視台相當重要/ 重視的一項收入來源的困境。曾任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也指出,置入性行銷是業界中大家都知道的秘密,這個秘密幾乎每個人在新聞界中都會碰到,但要業者承認自己有做置入性行銷是不可能的事情。媒觀董事長表示:在未來的一年,媒觀也將積極反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開放媒體置入性行銷的法案,同時監督媒體之置入性行銷問題。 
 

    此次「媒觀十年回顧座談暨展覽」活動,媒觀全員投入,並組織志工群進行會議前的規劃與場佈、協助當天會議進行、以及會後收場,其中參與這次座談會活動的政大服務學習同學林信成,在這次座談會之後服務心得中表示,面對眾多媒體問題,突然覺得自己其實也能做點什麼,微不足道並不代表什麼都做不了,因為在漫長(媒體改革)轉變的路途上有我短暫的足跡,駐足著,而後面還會有更多人,持續走下去。傳播酷寒的冬季見露曙光,春日暖日花開之景指日可待。 
 
 

     為媒改、弱勢發聲!  媒觀也需你我相挺支持 
 

    21日媒觀舉辦了「媒觀十年回顧座談暨展覽」活動後,媒觀沒有休息,就在隔日周日的午后,媒觀又立刻前往支援「秋鬥」,不僅與弱勢共同發聲並表明要求馬總統履行其「反對置入性行銷」之選舉承諾。26日串聯各社團計劃前往新聞台抗議動新聞侵犯人權,在這此刻我們不僅看到媒觀對於各項媒改運動議題之串聯與堅持,並且努力進行各項議題之公民草根培力,這樣的媒觀不僅需要鼓勵也需要民眾的支持。 
 

媒觀十年,欣見媒觀越來越茁壯,但任何媒改議題之倡議與組織運動持續,都需社會我們每一個人的支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誠心盼望媒觀下一個十年更向前一步之外,並希望媒觀能不因財源短缺而消失,不因沒有志工協助而疲於應付行政事務;讓媒觀能免於募款壓力而可以專注於媒體改革的事務上,促進社會更民主公平正義美好。 

媒體觀察站節目預告 : 《睜開左眼》,帶你看見攝影記者的勞動面貌
主 持 人:管中祥、蔡蕙如

來 賓:李惠仁(本片導演)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時 間:11月27日(五)下午六點十分至七點

節目預告:
或許你我都曾有過邊看電視新聞邊生氣咒罵或是無力嘆氣的經驗,也或許我們都對新 聞媒體亂象不太滿意,但是,在我們批評媒體的背後,或許我們都忽略了新聞工作者的勞動條件。

本周邀請了資深電視新聞攝影記者─李惠仁導演,為大家介紹台灣第一部電視攝影記者紀錄片─《睜開左眼》。結束了長達15年的攝影記者工作,李惠仁拿起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夥伴,攝影機,透過它紀錄了同業的勞動樣貌,同樣地也是再次對自己攝影生涯以及生命的重新思考。

大朋友小朋友要記得收聽喔!《睜開左眼》,將帶著你我一同貼近電視新聞攝影記者的勞動面貌。
媒觀在社大--廣告面面觀 | 淡水社大 | 10月24日
紀錄:陳正釗

今天這堂課講的主題是「廣告」,平常在看電視時,我們是否發覺廣告占據了不少畫面,廣告的內容、訴求、帶給觀眾的感受,這堂課有充分的介紹與討論。<b>媒觀在社大--廣告面面觀 | 淡水社大 | 10月24日</b>

一開始老師先放了六段廣告,問同學這些廣告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其中有安全帶廣告、汽車廣告,還有日前很紅的殺很大的廣告。有同學認為「殺很大」廣告傳達「性」的訴求,因為重點好像都放在瑤瑤的身上,對於遊戲本身的宣傳不大。汽車廣告同學們則普遍認為很感動也很成功,因為內容提及家庭親子間的互動,能給觀眾比較深刻且貼近生活的感覺。

接著大家討論到新聞廣告化的問題,各家電視台常常在播新聞時,會突然以新聞報導的方式廣告自己電視台的節目,宣傳自己節目有啥活動。這到底算不算一種置入性行銷呢?同學們的答案是肯定的,更有同學認為這就是種欺騙,新聞時段就該播新聞,而不是為電視節目打廣告,廣告應該從新聞中分離才對。

回到廣告本身來談,廣告不只是廣告,廣告行銷的內容不只是商品與服務,還有很多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在廣告的形象塑造上,也多會尋找與生活上常見的人事物,例如要拍個提神飲料的廣告,就會演勞工辛苦的打拼工作,或者拍攝沐浴乳廣告,看到的形象就會是很性感的美女。常看到出現在廣告上的形象例如:賢妻良母、成功人士、有活力的年輕人、外勞等,但容易發生的一件事就是性別角色偏見,在塑造女生形象時常用感性、消極、作家務,而男生總是具有領導能力、積極、有權威。廣告若是一直複製傳統性別的刻板印象,觀眾就會受到這樣的觀念影響。我們看了一段醬油廣告,內容把媽媽形象定成數學不好,作菜作不好是媽媽的責任,很明顯的有性別偏見。

還有,廣告所陳述的世界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嗎?廣告建立不真實的世界觀會讓觀眾的價值觀受到影響,以麥當勞為例,廣告總是營造出一種歡樂的感覺,告訴觀眾該來消費,卻沒有提及速食吃多並不好,有同學修過營養學也告訴大家,可樂裡的磷酸會侵蝕骨骼。另外還有廣告會扭曲性別認同與身體觀,像是某豐胸廣告的女主角灌輸觀眾胸部要大一點才能擁有多一點權力,這些都是廣告帶給我們的價值觀,值得我們去思考。

老師又放了一段影片,內容是實驗不同品牌的飲料廣告,對消費者會有影響嗎?實驗結果發現其實飲料內容物大同小異,但廣告的確能讓消費者增加購買的興趣。同學們也討論是否會在乎品牌的問題,有的人說不會,買便宜的就好,有的則說第一次會想試試不同的牌子,但沒新鮮感後就還是價格取向。最後我們思考,廣告的目的在於促進消費,但「只要消費,就會快樂」?看了段信用卡廣告的情境,真的給人種快樂的感覺,但或許消費不是唯一的方法,是否該一直追求物質上的快樂,這是這堂課最後的反思。
推薦訂閱
台塑恫嚇學界之訴駁回@【蠻野心足Wild at Heart】
【最新消息】萌,新青年運動-國家理想&青年論壇燭光晚會@【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轉寄『媒體觀察電子報第239期』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