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台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創刊日期:2013-07-03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958
官網:
http://www.scimonth.com.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電子報報
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1-06 16:00:00 / 報主:科學月刊
本期目錄
科學月刊529期(1月號)目錄
再生醫學
啟動逆轉生命的鑰匙
編者的話
努力習慣編輯這玩意兒
[公益聯播]102年第四期休閒體適能班隊上課日程表
科學月刊529期(1月號)目錄

1 【編輯室手記】 啟動逆轉生命的鑰匙---編輯部
4 【評論】 如何引導跨領域合作能力的學習---蔡孟利
6 一月紀聞---編輯部
10 【數‧生活與學習】 PISA2012數學評量的啟示---單維彰
13 【新聞裡的生物醫學】 阿茲海默氏症研究的展望---江建勳
18 【言之有物】 質量是什麼?---曾耀寰
20 【青年尬科學】 數學與我---梁雅媜、郭宜涵、余林傑

24 【封面故事】 再生醫學
26 多能性幹細胞---陳彥榮
33 毛囊幹細胞---王維宏、范邁儀、林頌然
40 時光機奇幻旅程〜給我「組織工程」---徐善慧

48  淺談3D畫之謎---李祐宗
52  再生能源—固態廢棄物---甘魯生
55  角動量守恆---林宣安

60 【傑出學者專訪】 分生年代擁抱海洋生態—
          台大海洋所謝志豪副教授專訪---趙軒翎
66 【大家談科學】 接種牛痘技術探源---何子樂
67 【大家談科學】 質疑才能學好科學---何秉倫
68 【大家談科學】 于右任為中南半島正名---張之傑
70 【科月書評】 科學的驚奇,史話的趣味---黃 海
72 閱讀時間--- 編輯部
74 【話中有化】 魔術般分子結構的配位化學—維爾納獲諾貝爾獎百周年---高憲章

再生醫學

文/陳彥榮:任教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希臘神話中,創造人類的普羅米休斯(Prometheus)天神,為了讓泥塑出來的人類獲得文明,便向宙斯天神盜火給人類,因而觸怒了宙斯。宙斯一氣之下,把普羅米休斯綁在奧林匹斯山上。宙斯驅使一隻大鷲每天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肝臟,白天被啄了的肝臟,到了夜晚又會重新復原,所以普羅米修斯每天都必須遭受這無止盡的痛苦。故事中的肝臟再生,也在現今讓人們對於組織器官是否可以再生,產生了期待和想像。

在現代的醫學發展上,仍有許多難以治療的疾病等待著新的治療方式,若能讓失去功能、產生疾病的臟器組織能夠再生,便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治療方式。無論是1998年創造了第一個人類胚胎幹細胞,又或是2006年成功將皮膚體細胞轉換成人工的多能幹細胞,每個進展都喚起人們對於「再生醫學」的期待。

在本期封面故事「再生醫學」中,我們將透過多能性幹細胞、毛髮再生與組織工程等議題,了解最近的再生醫學發展動態。

啟動逆轉生命的鑰匙

電子產品中的零件損壞,可能經由送廠維修、更換少許結構而修復,讓它重新獲得動力。在現代醫學中的一些手術,例如器官移植、輸血,其實可說有些類似這類「更換零件」的概念。

然而能夠供替換的家電零件,終有可能停止生產,這時便得考慮委請廠商仿照原有的樣式,打造同樣尺寸的元件以供替換。同樣的,醫療所需的器官,也會受限於來 源不足而無法進行移植手術;那麼有沒有可能也「訂做」一份適合的器官?為解決這樣問題,國內外研究單位投注了相當的心力於再生醫學的研究,以將來應用於人 體醫療為目標。

「再生醫學」是探究修復受損器官或組織的學科,簡言之是以健康的細胞、組織來取代人體因疾病或先天不足而缺損的部分,或以特定方式讓體內組織再生,達到治療的目的。

幹細胞具有良好的增生能力,未來若相關技術成熟,便有可能複製各種人體組織、器官於醫療用途,克服捐贈者不足及道德爭議的問題(第26頁)。許多人關心掉 髮與毛囊受損的問題,幹細胞應用在毛囊的重建,也是再生醫學上重要的項目(第33 頁)。為紓解器官來源短缺的窘境,科學家也致力於鑽研組織工程。利用可分解材料製成組織的長相,讓細胞順著材料形狀生長,可用於修復、維持組織功能(第 40 頁)。

回顧2013 年,再生醫學的研究有了許多突破性的進展。例如英國研究發現將幹細胞轉化為感光細胞後,能與實驗鼠的視網膜產生連結,因而有希望應用於治療眼盲。台北榮總 也研發出從皮膚轉變為幹細胞,進而分化出視網膜細胞和心肌細胞的技術。這些例子說明了再生醫學的發展與應用正日趨成熟。儘管到目前為止,許多相關臨床應用 仍屬於人體試驗階段,國際間對其研究與應用仍寄予高度期望,我們也期盼有朝一日,台灣的幹細胞研究能成功應用於人體。

全球每年產生的固態垃圾達12 億噸之多,如將廢棄物作為燃料利用,不僅可作為能源,且能達到垃圾減量的功能,本期內容也介紹將固態廢棄物轉化為能源之技術(第52 頁)。「傑出學者專訪」則訪問一位在分生年代擁抱海洋生態的學者——台大海洋所謝志豪副教授,他秉著一步一腳印的堅持,逐步建起台灣海洋生態資料庫,讓我 們更了解我們的海(第60頁)。(李鍾旻)

推薦訂閱
十二月-快來認識新小馬!!@【樂聲之家】
肉食主義者,「瘦瘦的」仍易患糖尿病@【快樂好元氣 電子報】
轉寄『科學月刊第529期(1月專輯)-再生醫學』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