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報─師大社區生活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01,2014師大三里社區報(平面報)編輯方針芻議
師大社區三里社區發展協會,本年度預定出版四期紙本社區報,目的是作為社區營造發展的溝通平台,凝聚共識,擘畫願景,溝通傳播,徵集資源,動員參與,推動社區發展活動付諸行動,檢討成果,並且持續擴散經驗,收集回饋,交換學習。本乎此,提出以下年度編輯方針芻議,歡迎大家來信指教:
認識社區成員組成-例如退休銀髮族、供養俯蓄上下三代的中壯年齡層、徬徨的22K青年就業層、外來暫居的租屋族學子或就業青年等等;
第一期以「遠親不如近鄰-讓我們認識我們的鄰人」作主題,內容可以報導
l 整體居民的demographic,年齡、性別、職業等等的描述,(可以台大、師大社科院系協助調查分析?)
l 加上個別群體具有代表性或明星型人物的個別專訪或側寫-退而不休、含飴弄孫的銀髮族;各行各業的中壯階層,如何朝七暮九的撫蓄三代;二三十歲在學或初就業青年的徬徨苦悶;外來租屋暫住族(e.g.,外籍師生、台籍學生、陸生、以及初就業租屋族)的某些中外學生青年的隔閡感不安定的情緒等等。
l 以上是時間軸線的橫切面,然後順著時間軸線上溯,可以帶出一些社區歷年來發展變化的人、事、物,片段記憶回顧,型塑「我們從哪裡來?怎麼走到這裡?我們下一步希望往哪裡去?」等等的方向感。
l 然後最重要的是,聯結下一期的主題,呼籲大家提出他(她)所代表群體面臨的困擾和的需求,期間可以組織專題演講、討論會、座談會等等,找出「不同成員群體的不同需求」,以及「全體居民對社區環境的共同期待」。
l 告訴大家社區裡有哪些熱心團體機構,真正在為大家關懷、籌畫解決之道,同時介紹發展協會、揚生基金會館、主婦聯盟等等。
辨識不同成員群體的不同需求-退休族的健康生活起居,中壯層的長幼照顧,青年就業,外來租屋族的融入和歸屬等等;以及所有人對優良居住環境的共同期待-安全、健康、舒適、優雅、方便;
第二期 「讓我們一起認識社區居民的問題、一起尋求答案」作為主題,綜合結論,報導第一期發行三個月以來討論的結果,譬如說:
l 銀髮族可能表示很希望除了健康保養之外,能維持較有趣活躍的人際互動,卻不想參加落於欠缺深度及持續性的制式團體活動,則可以建議發展新的節目課程;若表示希望可以共餐共食,則可以建議利用社區空間,作早茶、午餐、下午茶活動,至包括外傭、照顧工和媳婦孫子等家人一起參與,同煮共食;若是表示希望延續考慮下一步的需求,日間照顧和在地安養的機構設施,也可以開始著手規劃。
l 中壯族群負擔沉重,或許希望長輩有日托、日照,頤養天年,孩子有托兒所、幼稚園、小學、中學,課後陪讀輔導,自己這一代夫妻群體,工作、家事、通勤、採買,可以有所分工、代勞、提高效率;百忙之餘自己還奢望可以有所放鬆、憩息(療癒公園、社區公園、嗜好團體、公民會館、假日親子活動);
l 在學和初就業青年,為學習、就業、生涯規劃,徬徨苦悶,需要更多方向、導引、資訊、鼓勵。或許大型本土及國際企業可以為社區青年族群舉辦專題演講,譬如說:「誰說統一企業只用台南人?我們要的人才,除了專業,更要有一顆關懷鄉土的心-我們在甄選員工的時候,除了學歷,更想知道你對自己生活其中社區、鄉里有甚麼樣的觀察認知、互動參與?」,或是「我如何在XX年裡,升任XX企業的中級主管」,或是「不一樣的志業,帶給我更大的成就和回報」,「三十而立?那麼,二十而what?」等等。
l 外來租屋族,往往感到融入不易,疏離隔閡,沒有歸屬感,或許可以針對外籍學生、陸生、外地台生、及就業青年不同屬性的群體,在社區內、或配合學校、市府相關局處,分別為他們舉辦座談會,提供若干方向導引,譬如「如何入境隨俗」,「尊重鄰人,愛護社區」,「你把社區視為自己的家園,社區就會待你如家人」,「這裡是某些人的家,你在自己家不會作的事,就不要在這裡作」;某些問題,可以在發展協會網站開闢Q&A專欄接受問答;進一步可行的話,甚至應該由社區發展協會為外籍生、陸生、外地生舉辦小型聚會(以表達關懷、加強認識為目的的社區鄰里小聚,非以娛樂招待為目的的狂歡派對-我們不反對派,對但是應該在商業區或其他非住宅區的地區舉行)。
l 就整體住宅區環境,有哪裡不安全、不健康、不舒適、不雅致、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善?作出釋義、導引大家思考,邀請主管當局或專業團體提供建議,同時邀請社區居民回饋問題和建議。
l 同時就已經呈現發掘的問題,徵詢解決之道的意見回饋。期間可以繼續舉辦討論會、分項分組籌備會,形成活動提案。
充分溝通,達成共識,擘畫願景,制訂社區發展活動暨行動計畫,徵集在地及其他資源,推動發展;
第三期聚焦在兩個主題上面,一來綜合各項問題和提議,呈現社區願景,告訴大家「如何明天會更好」;二來鼓舞行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一起動起來,跨出第一步」,提出一年、兩年、五年的行動計畫和預期成果(匯聚居民、志工、協力團體、政府主管機關、和其他資源的共識和承諾),同時選擇成立立即推動的個案,徵集資源,組織志工,著手推動。(以下為例舉,鼓勵居民提供意見)
群體 |
一年目標 |
兩年規劃 |
五年願景期待 |
退休銀髮族群 |
健康休閒 嗜好活動 社區參與 人際互動 |
日托 共餐 送餐 家訪 |
在地安養 |
中壯族群 |
日托/課輔 長輩照顧 共乘/團購 協力換工 |
共用看護工 計時家管 家庭生活發展改善 終身學習 |
合理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積極社區參與 |
在學/初就業青年族群 |
|
|
|
外來暫住族群 |
環境認識 鄰里互動 |
社區參與 義工 |
落戶安居計畫 |
居民共同對住宅區環境要求 |
|||
安全 |
交通號誌 巷弄消防 房屋健診 營業場所強化管理 人行道設置 |
警民守望巡邏 警報連線 強化車速管制查處 |
無鐵窗社區 |
健康 |
示範園藝區 商業區污染排放管制 巷弄死角、廢屋空地加強清理 害蟲驅滅 |
傳統市場及攤販食安檢驗認證 定期全區域清潔衛生掃除活動 |
|
舒適 |
社區公園整治 強化噪音空汙管制 |
街道巷弄車流人流管制 |
|
雅致 |
市招整治 不當招貼取締查處 電線屋外冷氣機及其他設備整頓 |
設立市容審議委員會 自主整頓房舍外觀 綠美化街廓 開放空間設置 |
|
方便 |
巷弄停車加強管理 |
|
居民專用停車場 室內傳統市場 |
逐步實現個別專案,滾動發展,累積效果,激發動能,臻至「讓社區裡每一分子都感到『信任』和『榮耀』」的社區,此一使命;
交換、學習成果經驗,擴散正面力量的影響範圍;
第四期以「成果呈現」為重點,
l 對提供資源的政府機構、協力團體等表達感謝。
l 由居民供稿、現身說法,印證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營造的成效。
l 同時和其他發展協會學術機構交換心得觀摩學習。
l 宣布下一年度活動的啟動。
l 準備參與政府專案競標。
l 徵求更多居民更大範圍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