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齊東詩舍──老建築與詩的美麗相遇(2014/10/15)─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16,2025齊東詩舍──老建築與詩的美麗相遇
文‧尚孝芬 圖‧林格立 沿著齊東街、金山南路和濟南路之間的幸町日式宿舍群與老樹街區,共11棟名列市定古蹟或歷史建築正分批逐步修繕,一個規劃中的人文聚落正逐漸成形。 日式老宅再顯風華 除了保存狀況較佳、已修復的齊東街53巷11號日式宅院,委由古琴學會營運,以展演形式開放民眾參觀之外,濟南路上的另兩棟老房子也恢復了昔日風華,銜命為台北市的人文景緻再添一隅。 2009年,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委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修繕幸町日式宿舍群中的濟南路2段25、27號兩棟老房舍,在歷經18個月的修復工程後重生,化身為「齊東詩舍」。 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延請著名設計師陳瑞憲負責空間規劃,除了重現日式宅邸的整體建築外觀,內部則盡可能的延續既有風格與特色,再賦予展演場域的機能,並由國立台灣文學館管理與策劃展覽。 齊東詩舍軟硬體的水到渠成,要歸功於愛詩也寫詩的企業家歐陽明。成霖企業董事長歐陽明經營國際衛浴品牌有成,年營收達新台幣200億,經常旅遊世界各地的他,常利用短短5分鐘、10分鐘讀詩,就讓心獲得滋養,「我不論走到哪裡,行囊裡一定帶著一本詩集。」他慨然贊助文化部5,000萬元,今年起連續3年專款做為詩的推廣與創作交流,為齊東詩舍注入了活水! 有了活水,齊東詩舍一開館,「詩的復興」計畫同時啟動,老房子搖身一變成了詩人固定講座、研討交流的活動場地,詩壇的精神人物齊聚一堂,成功匯聚文學的能量。 有別於其他文藝場址多以綜合性的文創運用為主,齊東詩舍是第一個專屬於詩的園地。連前輩作家王鼎鈞都隔海盛讚:「致力興詩,振興文運,乃是國家大事!」 齊東詩舍開館首展「詩.手跡館藏展」,展出國立台灣文學館典藏的46位詩人或其他作家的詩作手稿,分為「台灣古典詩之美」、「詩跨越語言」、「詩無限界」、「Formosa 詩的台灣組曲」及「周夢蝶紀念展」5大主題。 在展區的霧面玻璃上,刻印著王鼎鈞的詩句: 只要天空還有一抹藍,就有詩……。 襯托出詩人及齊東詩舍的期盼:讓詩深植人心並充盈於空氣與大自然之中! 詩人加持 魅力遠傳 齊東詩舍活動總監、自稱「舍監」的女詩人顏艾琳說:「詩敞開了大門,在這裡融合派別、跨界、努力朝青少世代扎根;從這裡開枝散葉,吸引更多人認識詩、讀詩、愛詩。」 木製日式房舍的美在於精巧,空間原本就不大,27號房舍的活動區大約只能容納40人。但方文山主講「詞人的韻腳詩」那天,就湧入近五十名聽眾,「能擠能站的地方都塞滿了,冷氣開到最強,加上臨時搬來的幾座風扇,還是不夠用,方文山講到滿頭大汗,大家還是樂在其中。」顏艾琳說。 另一個周日午后,一群輕熟女無意間闖入詩人陳黎打頭陣的「現代詩研習班」,聽完陳黎介紹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已故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隔了一周,她們帶著朋友又來了,並且買了辛波絲卡的詩集,特地請陳黎在扉頁上簽名留念。 共創美好的文化記憶 重量級詩人向陽也肯定「詩的復興」計畫。他說:「齊東詩舍是詩的活動與交流的場域,可以提振台灣現代詩,讓新的世代開發新的想像,久而久之,就成為我們的文化記憶。」 而文化記憶正是支撐一個偉大城市的必要條件。齊東街廓的日式房舍及老樹群於2006年經台北市政府劃定為「齊東街保存區及聚落風貌保存特定專用區」。這裡更是清朝就存在的古道,舊稱為「三板橋街」,康熙年間是連接艋舺(萬華)到朱厝崙(中崙)、錫口(松山)、雞籠(基隆)的重要幹道。 到了日據時代,這裡則成了「幸町職務官舍」,也就是總督府所屬單位的日本官員宿舍,約建造於1920至1940年間。 齊東街廓 詩的軌跡 這個街廓不僅見證台北城發展的歷史軌跡,同時也與台灣新詩的重要歷程深深重疊。 本身就對這一帶充滿感情的向陽說:「這樣一條街區,處處可見詩的行旅,眾多詩人行踏其間,豐富了詩壇,齊東詩舍設立於此,更顯意義重大。」。 向陽在百忙中允諾詩舍開設研習班,他設計的入門課程,著重於現代詩的認識與啟發,對象則是對詩有興趣的一般人。 在公部門、民間企業以及詩人們的戮力推動下,除了「現代詩研習班」,齊東詩舍推出一系列「齊東沙龍」講座、「新詩維度:新世代玩詩」、「詩的旅行」及年底的台灣國際詩歌節。詩人余光中、鄭愁予、張默、陳黎、羅智成、李敏勇、朵思、吳晟、管管、蕭蕭……無不共襄盛舉,聲援力挺。 新世代另類推廣 另一方面,出版過新詩集《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的新世代詩人許赫,則是用另類方法及逆向思維推廣現代詩。 他想出許多點子,讓年輕人向現代詩靠攏。例如他與「玩詩合作社」曾辦過「x19世界華文新詩獎」,徵文對象限定19歲以下,只選出一名首獎,獎金1萬元。在沒有任何贊助的情況下,以每年4萬元的經費撐了8屆。 另外,為了讓更多努力寫詩的朋友也能享受出版詩集的快樂,他成立出版社幫許多人圓夢,以精美的印刷、少量、小眾模式在獨立書店販售,支持更多年輕一代的詩人有動能繼續寫詩。 2年前許赫又在臉書上發起「告別好詩」運動。他認為推廣詩的第一步要從降低寫詩門檻下手,因為好詩的定義太高,已經害大多數人不敢輕易寫詩。 於是他發動臉友,每天依照當天心情或是所見所聞,隨興的寫一首新詩,發表在臉書上。 許赫發表在臉書的〈拼圖〉,就是他的某日隨筆。 我們面對許多碎片 許赫笑說,「告別好詩」這件事害他常常和朋友或不認識的人吵架,大家一起辯論到底什麼才算是好詩,或隨意發表不那麼完美的詩是不是不道德?結果筆仗打到後來,他集結發表在臉書裡的新詩,出版了《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詩集。 詩歌合體 詩潮洶湧 觀念、做法的改變,以及新世代、年輕人的加入,詩壇的質與量正在改變。 齊東詩舍的活動一波波,讓愛詩人走進來,也讓詩走向大眾。呼應正在展出的「詩.手跡館藏展」,詩舍另與統一超商共同策劃「手抄地方詩」專案,透過詩人的授權,將詩人刻畫故鄉的手跡詩句印上杯套,讓詩被更多人看見,也讓喝咖啡更有詩意! 有了齊東詩舍的推波助瀾,詩壇將會更加豐富多彩;套句向陽對齊東詩舍的期許:「讓台灣成為詩的國度,培育更多年輕詩人,讓詩成為台灣文化的基底,進入生活,人人都具有詩的柔軟的心,這樣就夠了。」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4年10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