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洪流下的公民 客家運動30年─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16,2025歷史洪流下的公民 客家運動30年
文‧曾蘭淑 圖‧林格立 1988年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訴求推動客語教育、開放客語廣播電視、修改廣電法對方言的限制,為客家運動開啟先聲。 卅年來,許多現代的「客家義民」戮力奮鬥,實現了當時客家運動的三大訴求,客語法定為國家語言,政府出資經營客家電視與廣播電台,客家意象深入台灣的風土人情,呈現台灣的民主與族群文化的多元與豐富。 你可知道客家的伙房、山歌、藍衫與花布,與客庄12節慶,如何成為代表台灣的風土民情?公車、捷運上的客語廣播,「講客電台」放送的客家節目,以及學校裡的客語教育等生活日常,這種種客家文化與權益的復興,在卅多年前剛解嚴的台灣,卻仍是禁忌,是不平等,是政治結構上的壓迫。
「隱形化」的客家族群 清朝康熙1683年頒布「渡台禁令」,禁止粵人來台(主要指客家人),但客家人為了生計,不得不渡海謀生,成為「偷渡客」。乾隆中期後,因著閩客與漳泉械鬥,實施「分化統治」策略,種種政策讓來到台灣的客裔移民處於人數較少的弱勢族群,使得客裔處於隱沒的地位。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為了統一語言、方便溝通,推行「國語運動」,客家人在學校講客家話要罰交互蹲跳,讓客家文化與語言更加風雨飄搖。 1987年7月15日台灣宣布解嚴,台灣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客家運動的出現,拜此浪潮之賜,在客裔有志之士的努力下,重建了失落的族群認同,復興了隱沒的客家意識。 《客家風雲》,啟蒙客家運動 掀起第一波浪頭的是《客家風雲》雜誌的創立。 1987年6月間,剛到台灣大學任教的邱榮舉,約了在報社與學界工作的梁景峰、鍾春蘭、胡鴻仁等人,在台北市仁愛路圓環、前雲林縣長蘇治芬開的元穠茶藝館碰面,經過兩、三次的會談後,決定辦一個讓客家人有發聲管道的雜誌。 創辦客家風雲雜誌的唯一女性鍾春蘭,當時是中國時報的主編,她說:「我希望客家風雲雜誌,以及我們推動的客家運動,不只突顯客家人的主體性,還要展現多元文化的社會觀。」 《客家風雲》10月創刊,「社論」明白揭示「確立客家人的新價值」,並且以「硬頸子弟,歷史新頁」為封面標題,由當時自立晚報記者(現任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口述大陸行。雜誌接著每月以專題報導、評論、座談等形式,不斷呼籲客家人的客家意識,持續報導客家運動。曾擔任社長的邱榮舉說,《客家風雲》雜誌的創辦是客家運動的引爆點。 擔任客家雜誌發行人廿多年的陳石山律師指出,除了《客家風雲》的創辦,客家運動的發軔另有二個因應時勢的巧合,就是1988年8月在台北7號公園(即大安森林公園)舉行第一次義民祭典,4天3夜來了10萬人;11月新竹義民廟200週年,在桃園、新竹15個客庄遶境,這兩個活動掀起了客家人的熱情,時勢所趨,造就了1988年12月28日客家人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 在此同時,卅幾個客家社團史無前例地團結起來,成立「客家權益促進會」,提出了客家運動的訴求,要容忍成習的客家人不再沈默,決定發動「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 「還我母語」,客裔發聲 遊行的設計是共推國父孫中山先生為榮譽總領隊,中山先生的銅像放在整個隊伍的最前面,象徵國父帶領客家子弟,向政府當局抗爭。出發前在國父紀念館誓師,當時省議員傅文政擔任總指揮,用客語念出〈祭告孫中山先生文〉:「……崖等客家後輩,企到若靈前,拜請爾在天之靈,保佑客家人團結和氣,使客家話永遠流傳,客家人硬頸又有出息。」 遊行的前導車,插著一幅義民爺的黑令旗,以義民爺作為抗議的象徵。近萬人浩浩蕩蕩,從國父紀念館,一路走到立法院,以客語、閩南語與國語發聲,沿路高喊遊行訴求,「還我母語、客人要有公平正義的語言、媒體與生存的權利。」 當時登記為總領隊的邱榮舉回憶,「全台客家鄉親搭了二百多輛遊覽車,準備北上參加大遊行,情治系統前一天還在勸我不要去,把大家帶去動物園玩就好,還暗示要抓人。我抱著必死的決心,不排除就再來一次二二八的抗爭傷亡。」 1988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邱榮舉認為,出於搶救客家文化的危機感,爭取客家人的尊嚴和地位,是第一個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客家運動。 當時擔任新竹縣義民廟董事的林光華指出,1988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高舉義民旗,以「義民爺聽不懂客家話」為訴求,要求廢止廣電法第20條的但書,亦即電視台與廣播有說方言不得超過10%的限制,要求「客家話上電視」。 當初頭綁「還我客家話」白布條的熱血青年,現已白髮蒼蒼的前省主席林光華指出,語言文化是一個族群之所本,我們要求所有在台灣用的語言都叫「台語」,任何語言都要受到尊重。 客家文化長期以來,面臨歷史與結構的歧視,「還我母語大遊行」讓客家人發現,「原來我們團結力量這麼大!」雖然《客家風雲》因為財務危機與路線之爭,在 1990年初期改組為《客家》雜誌,但世界客屬總會、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等客家社團的成立,均維持了客家運動的能量。
客家運動,開花結果 就如客家諺語所說:「船到灘頭水路開,船到江心補漏遲。」陳石山律師指出,「1988年還我母語大遊行」運動,當時三大訴求,現在已一一實現。一是雙語教育,二是設置客語廣播、電視,三是修正廣電法第20條,逐步減少方言節目的限制,並且把對客語的限制變成對客語的保障。 客家運動的首要成果,是客家權益法制化,客家事務進入官僚體系。例如2000年通過的《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規定大眾運輸工具加播閩南語、客語,算是客家語言在公共領域跨出的第一步。 2001年成立客家族群專屬的行政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邱榮舉認為,這時的客家運動,從民間主動爭取,進入由官方推動客家政策的第二個時期。 其次,為了爭取客語發聲權,2003年第一部客家話發音的連續劇《寒夜》,在公共電視8點檔時段播出;同年,金曲獎設置最佳客語演唱人獎;緊接著客家電視開播,2017年由國家提供一個全國調頻105.9「講客電台」開播,象徵客家人爭取到客語的發聲權,和客家文化的詮釋權。 緊接著,《客家基本法》2010年1月27日公布後,推動了諸如設置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高普考增訂「客家事務行政」類別、辦理推動客家語言能力認證、國民基本教育要因地制宜學客語等政策。 為了讓國家對客家權益的保障與時俱進,今(2018)年1年31日經蔡英文總統公布施行的《客家基本法》修正條文,進一步要求政府撥款設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將客家廣播與電視台,從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獨立出來為「客家公共廣播電視集團」。以前稱客家話、閩南話為「方言」,新修正條文明定將客語、閩南語與原住民語列為國家語言,反映多元文化的語言政策。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 現今,客家運動進入官、民共同推廣的階段。客家研究成為顯學,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客家桐花祭、義民祭等活動,讓文化與產業結合,尋訪保存良好的磚造伙房與客家宗祠,品嚐薑絲炒大腸、客家小炒等客家菜,成為民眾日常的休閒活動。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張維安指出,台灣的客家運動,是客家人作為台灣公民的一個過程,從客家人起初從閩、粵來到台灣,是「非法移民」,不能考科舉;或是一般大眾所指的台灣話是「閩南語」,客家話不是台灣話的印象,到現在我們可以說客家人是台灣人,客語是國語,台灣社會民主化的成就是,願意承認與提供客家人做為一個公民的位置。台灣在連繫東南亞的客家村落,以及全球的文史工作者,扮演重要串流的角色,政府亦協助保存海外客家文化。海外客家人感受到台灣重視客家族群,因此更愛台灣,甚至因此鼓勵第二代到台灣讀書。 然而,客家文化的發展仍面臨隱憂。根據張維安觀察全球各地客家社區的趨勢,全球客家語言逐年走向消失的命運,例如以夫妻都是客家人的家庭,父母親在家與小孩講客家話的比例只有4.9%;雖然學校舉辦客家話演講比賽,拿到第一名的同學,回家卻不會講客家話。國家的努力無法讓客家文化大復興,只能減緩客家文化凋零的速度。 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瑞超帶來更深層的反省。他指出:「即便國家用政策與法令投入了這麼多的資源,辦了這麼多的活動,但曇花一現的活動不是文化,客語必須能走進家庭與學校,客家人要能回到客庄與土地互動,客庄才不會因為人才流失而面臨文化的凋零。」 劉瑞超說,有人的地方才有各種可能,為了讓客家文化深化成為台灣在地文化,仍需要更多對話。客家運動是一個進行式,同時也是一個未完成式。 《客家風雲》雜誌與還我母語運動,吹響了客家意識的號角,讓客家族群從隱性變顯性,由噤聲到發聲。客家諺語云:「不怕路長,就怕志短」,客裔秉持著「寧賣祖宗田,毋忘祖宗源;寧賣祖宗坑,毋忘祖宗聲」的訓言,繼續為客家文化的延續與保存而努力,代代薪傳。 (本文摘自台灣光華雜誌107年9月號)
客家文化鮮明的代表就是藍衫,反映客家人勤勞樸實的意象。
1999年台北市政府舉辦第四屆客家文化節,透過「客家現身」大遊行突顯客家認同。(本刊資料)
每年3月到5月油桐花開時節,到客家村落賞桐花,已成為民眾生活日常休閒活動。
位於美濃的客家三合院建築,反映客家族群 獨具的生活傳統和文化軌跡。(莊坤儒攝影)
1988年客家人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在立法院會師。(潘小俠攝影)
客家大老林光華提醒 客家人,勿忘祖宗言。
客家菜餚中使用醃製 福菜,反映客家人儉樸與珍惜食物的精神。(莊坤儒攝影)
當年「還我母語運動」遊行總領隊邱榮舉,常在昔日台大法學院(現為台大社會科學院)的弄春池畔構思、書寫客家運動的文章。
客家風雲雜誌創辦人之一鍾春蘭認為, 客家運動30年後, 客家人不再隱性, 而能以當客家人為榮。
《客家風雲》1987年創刊號,以當時自立晚報記者(現任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為封面人物。
「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推舉國父孫中山先生為榮譽總領隊,台灣大學教授邱榮舉當時擔任(圖右)總領隊。(潘小俠攝影) |
- 客家文化鮮明的代表就是藍衫,反映客家人勤勞樸實的意象。
Traditional indigo-dyed tunics are among the items most representative of Hakka culture. They bring to mind images of Hakka people’s hard work and frugality.
- frugality 儉樸、樸實
The simplicity and frugality of her lifestyle are a legacy of her grandparents’ influence.
- 《客家基本法》2010年1月27日公布後,推動了設置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The Hakka Basic Act took effect on January 27, 2010. It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key development districts that focus on Hakka culture.
- take effect 產生效果;開始實施
Keep your hair on! The painkiller takes at least 30 minutes to take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