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石岡人電子報
報主:台中縣石岡鄉石岡人家園再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5-22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3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石岡人電子報報
石岡人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石岡人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5-01 05:00:00 / 報主:石岡人協會
[公益聯播]官網首頁
曾經,我們都在敦惠莊
口述/曾德、嵇林玉女、李適時、聶中台、許培烈、嵇煥麗   文/徐溫雅

曾經,我們都在敦惠莊    本報曾在87期第一版刊登過新石社區標售結果及提及新石社區改建是由民國86年台中縣政府規劃「石岡鄉改建老舊眷村合建國宅計畫」,眷村指的也就是那個「消失的敦惠莊」,而在94年改建至今,那份過去屬於「敦惠莊」共同的眷村記憶,仍是許多眷村爸爸、媽媽及孩子心目中至今無法忘懷的……。

    話說「敦惠莊本會經由會員嵇煥麗小姐的介紹,找來當年在她印象中的大哥哥許培烈先生,試圖請從他們說說過去印象中的「敦惠莊」、當時的過年景況並找到更多的長輩及其他居民,但自從「敦惠莊」的消失後,居民大多各自移居其它地方,彼此之間沒有像過去住在一起時熱絡,但慶幸的是透過曾經住在「敦惠莊」旁也是現在新石社區旁的題字人曾德爺爺、許培烈大哥也將李適時、聶中台大哥帶到協會來,才能讓我們將他們描述的內容透過文字紀錄,至少留下一些過去「敦惠莊」的哭與笑,以及每家每戶自大陸各省來台後,融合成各式各樣的過年方式。

    談起在眷村的童年日子,年過半百的李適時大哥從一進協會門口就滔滔不絕,一下提起風火輪,一下提到打嗶啵……,彷彿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將這些小時候最常玩的遊戲、童年的景象全告訴我,女孩子最常玩的是丟沙包,男孩子則是拋石頭,還實際拿了五顆石頭就地玩起丟石子的遊戲給我看,手裡握著石頭數一,又拋起手中的石頭拿了幾顆地上石頭……反覆幾個獻技的動作,興奮的聲音像是要把協會屋頂給掀翻一樣,還有小時候頑皮跑到別人家的果園偷摘水果的經驗,一群孩子經常在外溜達,看到果園有水果也不管到底水果是熟了沒有,貪心的摘下就往嘴裡塞,因此經常吃到酸、澀的水果,這還不打緊還常被園主拿著棍子追著打,談起這些有趣的回憶,李適時大哥沒有不好意思反而還帶著幾分驕傲說:「從來沒被打到過呢!」當然呀!果園主人不是真的要打他們,只是想嚇嚇他們,一方面也怕他們吃到剛灑完農藥或是根本還沒熟的水果。

曾經,我們都在敦惠莊    許培烈大哥則是告訴我小時候眷村裡的孩子最喜歡到旁邊的水圳玩水,放學回家只要家裡沒有大人,拋了書包脫了衣服就往水圳裡邊跳,回家還要記得吐幾口口水在手臂上塗一塗,免得被父母用指甲刮手背檢察時發現皮膚太乾糙,就知道偷跑到水圳玩水,瘋狂的程度還不只這些,中午趁著大人睡午覺時間,怕打開門的聲音被發現就偷偷鑽過竹籬笆衝到水圳玩水,雖然只有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也要到水裡泡個水才甘願,還得注意時間在父母起床時間前半小時衝回家裡躺上床裝睡,當然,只要被爸、媽發現,準又是換來一陣皮肉痛,但皮肉痛早就忘在下一次的水裡消遙快活,水圳能給的歡樂還不只這些,每年十二月底水圳都會有十天左右停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拿了個水盆,到水圳裡抓魚、蝦、蛤蟆……然而,在水圳或河裡捉魚蝦的樂趣只有在過去較多,現在水裡的魚蝦變少也變小了,但對當時來說,確實為那樣並不富裕年代的家裡在飯桌上加了道菜。

    眷村孩子的童年聽起來可是很逍遙,其實真正眷村生活也並不是真的這麼好過,嵇林玉女女士是敦惠莊中的台灣媳婦,當時二十出頭歲住在竹山的嵇媽媽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當時正在竹山軍營出差,長相英俊四十多歲的嵇爸爸,就這樣竹山女孩嵇媽媽嫁進了敦惠莊中,之後陸陸續續又多了好幾個從竹山來的台灣媳婦,所以每年過年回娘家時都會碰到同是嫁進敦惠莊的媽媽不約而同的在竹山碰面,這倒也是種特殊的景象。當初嵇爸爸四十多歲卻又還沒有娶妻,原因是老家在大陸山東的嵇爸爸一直以為,在38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短暫幾年後,還可能會有回大陸的一天,沒想到等了多年,仍然回不了大陸老家,毅然決然就在台灣娶妻生子,落地生根生下嵇家四千金。嵇媽媽回憶剛嫁給嵇爸爸時,生活並不是相當富裕,一家人靠著嵇爸爸在軍中的薪水和軍糧生活是餓不死但也吃不飽,只要一個月孩子生病兩次,這個月的薪水就去了大半,這樣的故事不是只發生在嵇家,幾乎是家家如此,還好嵇爸爸平時並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也很顧家,退休後也沒閒著,仍繼續工作開計程車維持家中生計,嵇媽媽則是和其他眷村媽媽們一樣,經常做些手工貼補家用賺點外快,兩人同心協力終於將嵇家四姐妹拉拔長大。想起這幾十年來和嵇爸爸相處的過去,嵇媽媽沒有後悔自己嫁給當時那個年代大家所說的外省老兵,只說:「嫁了就嫁了,沒想那麼多,當時只想好好將家裡先生、小孩顧好就好」。看得出嵇媽媽對於過去與嵇爸爸在一起的時光現在只有懷念與感謝。
客觀集(一)來自一位客家女婿的觀點
 
文/晁賢

客觀集(一)來自一位客家女婿的觀點    以前的年代在都市中生活,很少出外郊遊,而石岡這個地名,應該是我第一位女朋友的關係,才讓我和這個地方開始了一連串的命運糾結。

    初來到這個城鎮,隨著四周的的氛圍,總讓人不知覺得放慢腳步了起來,而眼力所及之處的田裡,時常看到黝黑俯身工作的老人家,給我的感覺總是,這世界是平和的、無爭的,人也真的悠哉了起來,而忘卻回過頭的世界有一堆貸款要繳、一堆工作未完。

    而那天也正好放下背後事,一行人來到親友們石岡的橘子園採橘子,在上山的過程中,我不經意的在路的彎角上看到一棵枯木,它獨特的扭曲吸引著我,我沒隨親友們往上走獨自欣賞了起來。直到一位老伯叫住了我,問我再看甚麼?我猜想他大概是這園子的主人吧!便脫口說出這個木頭好漂亮能送我嗎?沒想到這滿臉刻痕的老伯,只問了一句:年輕人你要這個做甚麼?…好呀!就拿去吧!連忙道謝後,我扛著這顆似火龍吐珠的老樟木,上山和親友們會合了。直到整個活動結束打道回府,我都一直抱著這棵老樟木。

    現在這棵老樟木依然是佇立在我庭院裡最明顯的一個位置,不管我在外如何的奔波勞累,或者面對外面世界嚴峻的挑戰,只要看它一眼,那沉澱的香氣和恬靜的氛圍,總會如泉湧般的出現。沒想到當年一個老人家給我的不只是一根小木頭而已,給的卻是一整個石岡的美感。20年至今,感覺依然…感動依舊。
推薦訂閱
Prath小故事分享 – 瑜珈是念頭波動的停止@【Yoga Journey瑜珈旅程】
TWEA電子報- Mountain Next~ 第七期輔導員熱力招募中!@【TWEA電子報】
本期目錄
曾經,我們都在敦惠莊
客觀集(一)來自一位客家女婿的觀點
轉寄『曾經,我們都在敦惠莊』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