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石岡人電子報
報主:台中縣石岡鄉石岡人家園再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5-22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34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石岡人電子報報
石岡人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石岡人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04-06 11:00:00 / 報主:石岡人協會
[公益聯播]人才招募
鄉野閒談
文/郭奇時

       七十年來,石岡經歷了兩次大變動,嚴重影響地理景觀。一次是興建石岡水壩,一次是九二一大地震。我每次回到故鄉,總是會懷念舊時的風光,尤其是大甲溪和食水嵙河。

       以前的大甲溪是山明水秀,多彩多姿的,到處都可以抓魚抓蝦,黃昏時,帶著自製的竹籠(蝦子只能進不能出,誘餌是烤過的米糠糰),在河邊水淺之處,用石塊壘成小水壩,把竹籠放好,安心回家睡覺,第二天早晨去取回竹籠,保證滿載而歸。大甲溪的「溪哥仔」也是人間美味,把牠們做成「ㄑㄧㄝˇ」醬,更是配飯配酒的好料。放暑假時還可以呼朋引伴,到河邊游泳,深淺自己挑,水深處可以跳水,水潭中有漩渦,很危險卻很剌激,當年我這條小命就差一點被捲入潭中出不來。河水清澈而又有波動,在大甲溪游泳真是剌激又過癮,隨你游到手掌發麻發皺,盡興而歸。每逢颱風天,大人們都會去撿「大水柴」,那是從上游八仙山漂流下來的浮木,又粗又大的木頭。雖然,颱風過後土石流洶湧,大人們都不怕危險,拼命去撈,可以賺一筆颱風財。有時颱風過後還可以在大甲溪抓鰻魚,野生鰻魚很大條又滑溜溜的,很難抓,卻是美味大補品。抓到的話,年青人都捨不得吃,獻給老人家進補。

        另一條河是食水嵙河。我小時候它是一條活潑可愛的小河,我們社寮角的大人小孩都常出現在電力公司下面的河畔游泳、跳水、抓魚捕蝦。印象中,河裡有很多很漂亮的鵝卵石,尤其是在金星村那一段更多,可惜後來都被土石流埋沒了。河裡岸內的黑色黏土,也特別,可供建築之用,小孩們還拿它當玩具材料。

        石岡還有一條灌溉用的八寶圳。家先父郭阿榜也是發起建造人一,他在農會上班,常常監工到很晚才回家。八寶圳梅子段上的石岡國中,則是我堂叔郭阿魁在當鄉長任內建造的。他當兩任鄉長,盡心盡力為石岡造福,甚至捐出家產建設石岡,幫助窮苦鄉人,令鄉民敬佩。

        石岡以農業為主,現在以白葡萄著名,其實在很早很早以前往五十多年前吧!)就曾研發出一種農產品---「芭樂龍眼」。此事鄉民很少人知道,我正好適逢其會,在龍興村一家農戶嚐過「芭樂龍眼」的滋味。這種水果大如小孩拳頭,是枝而成的,皮色像芭樂,肉是龍眼肉,但有芭樂味,子是龍眼子,吃起來味道還很可口。」石岡人當年就已研發出這種水果來,真不簡單,只是聽說因為當時的設備經不起颱風的吹襲,這種水果不易生產,現在市面上也沒再見過,可惜!

        石岡的農產,早期是種白甘蔗,到處都是。蔗田裡很容易就可以捉到又肥又大的老鼠,因為沒有農藥,可以烤來吃,是山珍美味。我家早期也種過「芋仔番薯」、樹薯、黃麻、也種過煙葉,收割時很辛苦。農家子弟從小在田野中打滾、流汗,與大自然為伍為伴,農家生活苦中有樂,還可以鍛鍊身體。如今年紀老大,常常想起石岡的山光水色、鄉野情趣,真想能夠重回石岡當老農呢!
國道四號聯絡道建案 石岡人權益在哪?
 文/黃國倫

        國道4號聯絡道建設,直接衝擊石岡地區的地貌,當窗外看過去的景色不再是綠野青山,而是一條巨蟲時,石岡還會是石岡人所熟悉的石岡嗎?

國道四號聯絡道建案 石岡人權益在哪? 
國道四號聯絡道示意圖─穿越石岡美麗田園的路線規劃,真的有比較好嗎? (資料來源/Google Earth)

        石岡地區的平原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平原狹長呈東南朝西北走向,係屬新社河階群之土牛河階與石岡河階,長6公里,最寬僅1.4公里。石岡自古以來就是豐原、東勢、新社之交通要衝,目前主要聯絡道路為省道台三線,更早以前則有東勢支線與八仙山森林鐵路穿越其中;無論車道、鐵路,這三條路線對山城發展,貢獻是不可否認的。
       
        國道4號延伸至東勢的議題持續多年終於在近日定案,然而,規劃卻是採用貫穿石岡區金星、九房、萬興、梅子等里之路線方案,引起石岡鄉親反彈;不可否認,國道四號延的延伸,對山城發展有利,但這樣穿越石岡的路線規劃,究竟對石岡、石岡人有何權益?

        國道4號延伸東勢規劃案,過去有兩個路線方案。第一案是從國道4號后里段分歧,道路沿大甲溪左岸建設至東勢大橋;第二案則從國道4號豐原出口處,跨越台三線以隧道貫穿公老坪山區,經石岡地區後,再沿大甲溪右岸行至東勢。就經費來論,前者約需20幾億,後者56.8億,將近是前者3倍之多,令人不禁質疑為何選擇花費較高的第二案;然而規劃單位卻以第一案〝有斷層通過、地形不適需大規模挖填與阻礙地方經濟發展…等〞諸多避重就輕的理由,企圖以文字遊戲唬嚨民眾?且據了解,第二案所需貫通的公老坪及金星山區也有車籠埔斷層通過,九二一地震時就曾發生嚴重地表錯動;以此看來,上述理由反更適合套用在方案二;而若能將這二十餘億的差額加強地方人文、社福、產業、觀光…等軟、硬體設施,筆者相信山城地區的前景會更好才是。

       「為了山城發展,國道4號聯絡道一定要建」讓筆者想起20年前「為了山城發展,東勢支線一定要廢」這句口號,但現今來看,後者顯然是個失敗的例子;當東勢支線停駛前,東勢放起煙火那刻,即看出山城人的短視,遠見不如集集、內灣、平溪,而現在又期待用一條聯絡道,要帶動山城發展?

        對於東勢、和平、新社、石岡等地,國道4號聯絡道可能是必要的建設,但路線似乎還有許多待思考、改進的空間,應採更圓滿的方案來處理。曾任本協會執行秘書的邱方昱先生表示:「石岡人與其他受到國道四號延伸案而利益損益的人,都應該被尊重,不是高層決定決定怎麼蓋就好;……而大家把多數暴力當成是民主的當然,卻忽略民主更重要的是在尊重與溝通的層面上。」石岡人不一定反對國道4號的延伸,但現所定案的路線對石岡犧牲太過龐大,二十年,不!十年後,石岡的鄉親是要讚頌興建者的功績,還是視之為厭惡又揮之不去的水蛭。若沒有今日不做,明日一定會後悔的決心,那任何建設都不宜美化效益而定案。
推薦訂閱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傳媒與教育」電子報】
台灣婦全會祝福您~中秋節快樂!@【台灣婦全會【我們。WOMEN】電子報】
本期目錄
鄉野閒談
國道四號聯絡道建案 石岡人權益在哪?
轉寄『國道四號聯絡道建案 石岡人權益在哪?』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