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2013年,這一年,我35歲(洪子堯‧刀人)─南方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7,2014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southeditor@gmail.com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編輯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ditor@gmail.com
2013年,這一年,我35歲
作者:洪子堯(刀人)
世界無比瘋狂,電視畫面上是怪手推倒大埔民宅的畫面,媽媽嘴駭人聽聞的棄屍案才剛落幕,馬政府的經貿協議如火如荼,洪仲丘的案情越演越烈,台灣的上空每天都冗罩著讓人迷失方向的龍卷風,我還在急診室裡,是位急診醫師。
映入眼前的電腦畫面是個54歲的女性,因為換燈泡一個踩空,踢倒椅子,後腦勺重重的撞在地板上,畫面裡的電腦斷層是創傷性的腦出血。
在這個病人進來以前,胃痛、胸痛、喝酒跌倒的、精神病發作鬧自殺的、沒帶鑰匙爬牆從三樓摔下來的、小強爬進耳朵裡的、被打傷的,魚貫的從無止盡的黑夜裡被送進急診室。
這一年,是健保推行的第十八年。
一張集合公醫制度、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的萬能健保卡,從一代到1.5代再到二代的健保,連衛生署都在今年,變成福利社,喔不,是福利部,但是健保吃到飽卻像所有快倒的buffet餐廳一樣,老闆在門口換了新招牌,敲鑼打鼓的剪了綵,改頭換面,換個名字,充滿希望,但店裡的收費因為不敷成本一波一波調漲,擠在門口大排長龍的人客叫苦連天,老闆為了節省開銷,勉強支撐,一邊加重處罰,找機會扣員工薪水,轉頭也叫人把安格斯牛肉和大龍蝦換下去,請師父多做一點省錢的小菜呼攏客人。
這是一個看病比剪個頭髮或看場電影都還便宜的世代,人家說人潮就是錢潮,排在醫院門口永遠是看不完的病人,等不完的病床,但是醫生護士,沒有人眉開眼笑,在長廊上堆積如山的病人也愁眉不展。
所有的醫院都因為招募不到醫生和護理人員在關病房,報紙上卻永遠有新的醫學中心在蓋。
前幾天才看了實習醫師葛蕾第九季,西雅圖恩典醫院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倒閉,請了一位醫院財務專家,關閉了賠錢的急診室,要求每個病人的看診時間縮短到十五分鐘,為求醫院賣相好看,有買家接手。
老外科主任韋柏醫生眉頭一皺,說:「十五分鐘,那可以看出什麼病?」
然而隔著太平洋,所有在台灣的病人,看診都只有5分鐘,因為醫生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多餘的力氣多說幾句話,後面總是有下個痛苦的病人,這就是世界各國爭相仿傚的健保制度。
急診暴力事件,像是初春發芽的種子,在金門、彰化、三峽、澎湖、開刀房、恢復室、護理站,遍地開花,接竿起義,黑枝的一拳,孝感動天,鼓舞了8萬對醫療不滿的廣大民眾,也打醒了很多急診醫師或是醫師護士們的家屬。
台灣的醫療去刑化不可能,於是醫師每天工作,都可能被判刑送監,即使全心盡力,因為醫療結果的不盡如意,侵害了病人身體或生命的權利,也可能因為法理上的侵權行為賠上高昂的金額。
別人酒駕車禍肇事,醫生天職救人,法官講求因果關係,所以參與病人從被撞到死亡過程的醫生,自然極可能負連帶賠償之義務。
學者研究發現,台灣的急診醫師在工作第十三年的時候,半數的人離開急診崗位。
而許多在我是小醫師時,仰之彌高,能力超凡,在急救室裡整救生命的前輩,他們的身手成熟,武功已入臻界,一一離開了急診室,有的去醫美、有的開業、有的去大陸發展了,恰好符合這篇研究呈現的結果。
我打電話,向神經外科醫師說明病人狀況,解釋雖然還沒動刀需求,但需要住到加護病房密切觀察,一邊趕快搶下醫院裡最後一張加護病床,這是這次上班的第十一個小時,外面已是魚肚大白。
健保的結構制度,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早就繳了錢,所以醫護人員是早就收了錢的人,來到醫院就是要看管自己「花的每一分錢」,所以尊重和感謝減少是人性,於是有人打針一針沒打上就報警,被打針的地方肌肉痠痛也要告醫生。
已經花了錢,到醫院急診室才發現病床要等,甚至空床和輪椅也要等,怎麼會不覺得遇到詐騙,火氣自然就多了點,這也是人性。
每次遇到朋友或家人,他們總會疑惑,你已經幹了這麼久,怎麼還不能去看門診,還在急診室裡耗,那不是都是剛畢業的醫生才要顧的粗淺工作?
即使一再解釋,自己是急診專科醫師,這輩子都會在急診室裡,迎面而來的卻是憐惜與悲憫。
日夜顛倒和充滿壓力的環境,讓台灣的急診室留不下充滿經驗的急診醫師,付薪水的醫院老闆,也只需要有牌的,年資越淺越便宜耐操,就算是老闆,也會體恤的問你:「將來有什麼打算?」
急診專科是一種從拿到執照開始,就必須反覆被別人問起:「你還可以做多久?」的專科,這問題就像男生女生在一起久了,總是會被人問起:「什麼時候結婚?」或是結了婚就要問:「什麼時候生小孩?」一樣,沒完沒了的。
但是每個急診醫師都無法堅強的反駁這個問題,因為這也是他們天天問自己的話。
早上我收了email,去美國攻讀博士的老同學,在email裡寫了句話。
「你做急診會不會很灰心?」
雖然在email裡寫下了前面的話,但是不會的,我不灰心。
我還是覺得急診很重要,自己做的是一份重要的工作,我們提供24小時最適切的醫療,在醫院沒有充足次專科的夜裡維持醫療不間斷的運轉,在次專科分科越精細,次專科醫生越專精自己領域的時代裡,我們是專精通科的醫生。
雖然急診廢科的議題總是有聖人大佬在提,認為應該重回內外科下來支援,資淺醫師在老師們回家休息時顧店的那種形態,但是那只說明大佬不能理解急救病人時對經驗的仰賴,不能理解的誤解,自然沒有理會的必要。
而且灰心是懷抱希望太大的人才會面臨的問題。
即使覺得離開急診還很遙遠,但是每天在急診工作,還是每每會想起這個問題。
「 急診還可以走多久?」
一邊工作還要一邊想這種事,這個世界,真的比我想像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