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南方電子報
報主:南方電子報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14,258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南方電子報報
南方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南方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10-24 05:00:00 / 報主:南方電子報
[公益聯播]官網首頁
主題文章

※「南方」歡迎各界投稿,投稿信箱為southeditor@gmail.com 。以下文章均不代表「南方」立場,如有正式回應,希望南方電子報刊出,請註明「投稿」寄到編輯信箱。活動訊息請寄到southeditor@gmail.com

 

誰需要美麗灣渡假村?──以「照顧」為本的部落發展之路

 

 

作者:廖貽得

 

 

我有一些對原住民部落好奇,但是未曾去過部落的朋友。每次當我們聊起部落的狀況,部落的圖像常常是:在現在什麼都要用錢的社會裡,青壯年為了要謀生,不得不出外工作,部落裡只剩下老人跟孩子,每逢聖誕節,這個如同漢人過年的節日,部落才會有熱鬧歡愉的氣息。

 

話題最後,有時會談到部落該往何處發展,我說:「像台東要蓋美麗灣渡假村,雖然短期看來能帶給部落族人就業機會,然而若以烏來觀光產業的發展為借鏡,漢人開的飯店或民宿裡,原住民多擔任基層服務生,部落的公主變成女傭,主導權仍然掌握在外來的財團或漢人企業家手裡。」朋友說:「我知道發展觀光產業會有很多弊病,但如果不發展觀光,部落還有別條路可以走嗎?」

 

朋友的回應讓我思考良久,對啊,原住民部落,如果不發展觀光,就不能吸引人潮與錢潮,難道還有別條路可以走嗎?一開始我總是被這個難題給困擾,發展觀光,可能讓族人喪失主體性;不發展觀光,族人又可能沒飯吃。兩害相權取其輕,生存看起來最重要,主體性不能當飯吃,所以,似乎還是只有發展觀光一途。

 

真的是這樣嗎?經過這幾年,我慢慢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我發現,部落發展可以有一條不同的路,那就是以「照顧」作為基礎的發展。傳統的發展邏輯是:「發展觀光產業─賺錢─拿錢照顧部落老幼」,照顧老幼變成是各家青壯年自行負責的工作。然而以「照顧」為本的發展,關鍵就在於,我們把焦點放在「照顧」這件事上,把資源投注在照顧工作,讓照顧成為眾人之事,減少部落依賴外來產業的壓力。

 

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我曾接觸過屏東縣的「部落托育班」(現已改名為「社區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部落托育班」是由原民會所資助的一個試驗計畫,鼓勵各部落自行承辦托育班,招募部落內合格的保母或教保員,以較低廉的價格,提供部落孩子妥善的學齡前照顧服務。

 

在這幾年照顧工作的發展下,各部落遠超出當初政策的期待,原住民的老師們貼近部落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慢慢發展出屬於部落的照顧知識。例如,老師帶著部落的孩子到田裡,實際參與農作物的種植過程。孩子在部落的kaingu(魯凱語的祖母)、vuvu(排灣語的祖父母)身邊,聽著長輩講述部落如何照顧作物,並且實際進到田裡勞動:在適當的天氣播種、分辨小米和雜草、製作趕鳥器,一直到最後的採收、把小米粒和小米殼分開、用小米製作cinavu(排灣族的傳統食物)…部落的孩子不用像都市的漢人小孩一樣,還需要花大錢才能就讀標榜親近自然的幼兒園,就能直接接觸到部落的自然環境與土地,並且在身體裡留下部落的傳統知識。

 

 

 

不僅幼兒需要照顧,留在部落的老人家也是如此。我也曾接觸過在原鄉地區奔波的「居家服務員」,這些原住民的媽媽,之所以願意擔任「居家服務員」,接觸需要被照顧的部落老人或身心障礙者,是因為可以不用跑到外面的工廠上班,能就近在部落照顧自己的孩子。

 

跟托育班老師一樣,這些居家服務員,也在照顧vuvu的過程中,發展出屬於部落的照顧知識。有一位vuvu因為在家裡跌倒,出院之後需要密集的復健,但走路對曾受過傷的vuvu來說,必須忍受疼痛,vuvu有時候不願意走路。

 

會說排灣語的部落媽媽,想出了一個方法讓vuvu願意走路。她跟vuvu用母語說:「vuvu,我們要去採河邊的螺囉,要去山上採蝸牛囉,不走快一點就不等你了。」vuvu聽了之後,才乖乖跟著居服員起來走路。這是因為,部落居民會去山上採螺拿去平地販賣,每逢雨後,部落居民就會紛紛出來採蝸牛。對部落的老人家來說,採螺、採蝸牛是埋藏在身體裡的記憶,這是一般的居服員不容易感受到的,但是這些部落媽媽,能輕易用貼近老人的方式,讓老人進行復健。

 

讓部落用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跟老人,不僅分攤個別家庭的照顧責任,減輕家庭對貨幣的依賴,更能提供在地的就業機會。尤其,對不易在外謀職的部落婦女而言,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在照顧的過程裡,部落的傳統知識與文化重新活起來,使耆老能重拾過去的記憶,孩子能傳承上一代的技藝。

 

近年來投入花東發展的嚴長壽總裁曾說:「我要呼籲的是,台灣已可以不再需要引進阿曼這類奢華飯店,因為我們有了更懂珍惜土地與在地文化的『阿力曼』。」「阿力曼」是台東延平鄉鸞山部落「森林博物館」的主人,他善用部落內的自然資源,讓來訪的客人與自然對話,創造屬於部落自身的發展方式。

 

有一天,也許部落族人可以堅定地站出來說:我們不需要「美麗灣」或「向山大飯店」,也能夠照顧自己的族人,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讓族人安居樂業…

 

 

原文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推薦訂閱
台塑恫嚇學界之訴駁回@【蠻野心足Wild at Heart】
【活動訊息】第八屆全國河川NGO會議-WE CAN DO IT「一起讓河川活起來」@【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主題文章摘要:

原住民部落,如果不發展觀光,就不能吸引人潮與錢潮,難道還有別條路可以走嗎?一開始我總是被這個難題給困擾,發展觀光,可能讓族人喪失主體性;不發展觀光,族人又可能沒飯吃。兩害相權取其輕,生存看起來最重要,主體性不能當飯吃,所以,似乎還是只有發展觀光一途。真的是這樣嗎?經過這幾年,我慢慢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我發現,部落發展可以有一條不同的路,那就是以「照顧」作為基礎的發展。(本文責任編輯:白佳琳)

 

 

 

 

 

 

 

 

 

 

活動訊息:

  

 

萬人威脅蓄勢待發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

 

 

     

萬人威脅蓄勢待發!

 

北、桃、竹、苗募鞋列車將於11月初啟動,請大家密切注意時間地點,將家中破鞋拿到現場聲援。

 

 

國民黨第十九屆全代會自929開始全台落跑,終於確定於11/10在台中梧棲中港體育館召開。

 

根據媒體報導,台中黨部已將周圍路權借走,範圍超過國慶大典規格。

 

近日,馬英九出席公開場合屢次遭丟鞋,反動勢力不斷以公民素養批評,合法理性抹黑抗議者。

 

社運連線認為,如果公民是一個對政府說謊、犯錯、瀆職輕輕放下,對行動者大力批評的排他概念,那我們邀請台灣人民一起站出來,改寫公民概念,討回政府欠人民的交待。

 

讓人民發動家精神,萬人威鞋如影隨形!

 

 

 

 

 

 

      

         

    

            詳情請見

 

 

 

 

 

【講座】

NEW【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系列對談】另類社會工作的可能性(10/24、10/31)

 

 

【活動】

 

NEW【2013華山藝術生活節】藝同作伴(10/10-11/3)

 

 

NEW第八屆蔡瑞月舞蹈節《Morning Without Sunrise》(11/1-11/3)

 

 

NEW【土溝農村美術館】農們囍宴音樂餐會

 

 

NEW102年「愛在臺東-白冷會的故事」老照片專輯印製及展覽 (10/24-10/31)

 

 

 

 

 

【徵件/徵人】

2013南方影展  志工招募(-10/25)

 

我愛原住民志工計畫

 

 

 

 

南方電子報

歡迎加入南方電子報粉絲
南方電子報
也可以宣傳你的粉絲專頁
南方電子報
出刊日期:2013/10/24

創刊: 1995 年 5 月 24日
執編周馥儀 白佳琳
顧問張育章張釗維 陳文瀾
創辦人
陳豐偉
編輯部信箱 :: 首頁
訂閱∕退訂南方電子報
姊妹報:
南方人文報
閱讀來稿:
blog 模式∕南方文章海

轉寄『【南方】誰需要美麗灣渡假村?──以「照顧」為本的部落發展之路(廖貽得)』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