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到底選誰好? (補)─財富探索頻道─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07,2020五種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到底選誰好? -- 上
有同學詢問:近期有檔 -- ××中國戰略A股基金即將募集,是否值得投資?事實上,我沒意見,並建議同學:
- 若認為 A股或陸股位處相對低點,那相關股票、基金或ETF均可投資,不止這檔。
- 該基金A股(純陸股)投資雖號稱不低於60%,但還是有部分資金會投資星、美、港 ... 等相關中概股,若募集金額較大,其A股比重會更低(因QFII金額固定)。
- 基金經理人的績效為何?我無法判定(其為主動型基金),但每年2.26%的經理與保管費(交易成本,還不含申贖手續費)是否太高,同學們可以自行判斷。或許指數型基金是另一項不錯的選擇。
以前也有朋友問我,大陸有些分級母基金也是指數基金,能不能定投?還有有些指數基金標注為ETF連結基金,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些都算是指數型基金。雖然我們常說指數基金分為場內(交易所)與場外(銀行端)兩種主要類型,但實際上還有一些細分的品種。場內指數型基金包括: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和LOF(樂富基金);場外指數型基金則有普通的場外指數基金、分級母基金及ETF連結基金等。其中LOF基金與分級母基金在台灣是看不到的。
乍看之下,投資朋友可能會搞混,大陸為什麼會有5種不同類型的指數型基金?那投資人該選哪一種呢?
首先這5種類型的指數基金,若無特殊情況,則全都是開放型基金,投資人都可以透過場外申購或贖回的途徑去交易它們。不同的是:ETF和LOF基金也同時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所以它們也可以通過次級市場去進行交易,即同時具備『買賣和申贖』兩種交易方式。我們拿幾檔基金來做說明:
ETF:華夏上證50 ETF (510050)
LOF:嘉實基本面50 LOF (160716)
(LOF基金目前沒有追蹤上證50的,故以嘉實基本面50為例)
普通基金:易方達上證50基金 (110003)
分級母基金:易方達上證50分級母基金 (502048)
ETF連結基金:華夏上證50 ETF連結 (001051)
可以看到,這五種類型基金都有指數化基金,但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交易成本最低的基金:ETF
ETF可說是交易成本最低、透明度最高且最貼近大盤(所追蹤指數)的指數基金。原因是它特有的指數複製策略及實物申贖方式。
以華夏上證50ETF(510050.SH)為例:華夏上證50ETF完全複製上證50指數走勢,投資組合透明度高,投資人只要能掌握住指數的相對高低點,或採定時定額、定時不定額的投資策略,就能夠很容易的賺取到合理的投資利潤。
若我們要申購華夏上證50ETF,最小申購單位為100萬份,然後按照上證50成份股的比例,來分別購買對應比例的成份股;贖回也是,我們把ETF份額贖回,然後可以拿回若干成份股。這種實物申贖的方式,可以讓指數基金始終保持較高的股票部位,而不需要特別預留出應對贖回的現金。ETF的持股比重是這五種指數型基金中最高的。
除了ETF之外,其餘四種指數基金,都需要預留一定比例的現金以因應投資人的贖回。實際上,其他的指數基金一般都配置了95%的股票資產及5%的現金類資產。
ETF也有一些缺點:ETF的投資只能緊貼市場,而不會領先市場;且除了幾檔較知名的指數ETF可供投資外,大多數ETF都有流動性問題,而容易出現較大幅度的折溢價,或不具備買賣價值;某些ETF為不分紅基金且投資人無法享受到股東的權益。
中國特有的樂富基金:LOF
LOF基金是一種契約型開放式基金,在普通開放式基金(場外)的基礎下增加了交易所(場內)的交易方式,為現行法規下ETF的變通商品,它可能是指數型基金,也可能是主動管理型基金,當然也有債券或平衡型的LOF基金。當初深交所發展LOF基金的目的,是想接收早期基金『封轉開』轉換後的基金,所以是深交所特有的基金類型。
LOF基金既是一種場內基金,可以在場內買賣交易,也可以在場內申贖。當然,投資人也可以透過跨系統轉換登記,在場外進行申購或贖回,這算是產品的一大創新,對交易所的系統及制度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LOF基金兼具封閉型基金交易的便利、交易成本較低和開放式基金價格貼近淨值的優點,是目前流通方式最多的基金類型之一。
以嘉實基本面50 LOF(160716.SZ)為例,投資人可以在股票交易軟體裡找到場內申購,直接在這裡申購,也可以直接在場內賣出。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銀行等代銷機構進行申購,不過這種情形就屬於場外申購。
場內申購得到的份額是註冊登記到場內系統,場外申購則註冊登記到場外系統。在場外申購的LOF基金,是無法直接在場內賣出的,投資人需要通過轉託管,轉到場內系統後才能賣出,這也是LOF基金比較麻煩的地方。
一般投資人參與LOF基金的交易方式為:場內買賣、場內申贖或場外申贖,並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相互流通,所以也吸引了部分投資人的目光。市場之所以青睞LOF指數基金的原因是:其場內申購門檻較低,且為現金申贖,學習指數化套利的話可以從LOF基金開始入手。
LOF基金的缺點是:套利的時間成本較大(T+2及轉託管手續),場外交易成本也較高(投資朋友可參考下表)。
五種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到底選誰好? -- 下
最普遍且受歡迎的:場外指數型基金
這種是最傳統的指數型基金。ETF在中國第一次上市是05年,在此之前,市場上都是這種場外的普通指數型基金。例如:易方達老牌的上證50指數基金(易基50;110003),這也是筆者持有時間最久的基金之一。
場外的指數型基金大概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純粹的指數基金,它的資產幾乎全部投入所追蹤的指數成分股中,追蹤標的也可能涵蓋債券或商品指數,常見的指數化交易基金等均是;指數化基金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指數增強型基金,這種基金是在純粹的指數化投資基礎上,再根據股票市場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追求超越追蹤標的的收益水準。這些年來,指數增強型基金一直是場外指數化交易基金的主流。
普通指數基金歷史最悠久,買賣最方便。不過持股比重普遍來說並不高,例如110003。從歷史數據的知:其股票配置比重大都維持在90~94%之間,其他則配置在一小部分債券和現金資產上,所以它的漲跌可能會略小於指數。雖然有很多基金都標榜其為指數增強型基金,企圖在指數化交易的過程中超越大盤,但能如願的並不多,大部分的場外指數型基金也都是如此,這就是場外基金先天不足的地方。
不過,場外的指數型基金,給了那些無法開立A股戶頭的台灣投資人,一項很便利的替代投資方案。缺點是交易成本稍高,不過比起其他的被動型基金,指數型基金還是比較方便又便宜的選擇喔!
創新型封閉式基金:分級母基金
分級母基金也是一種場外普通指數型基金,不同的是,它可以按照規則分為分級A和分級B兩種子基金(子基金在場內交易)。分級A類似固定收益商品,每年可獲得一定的約定收益;分級B則借了A的錢來投資股票,所以添加了槓桿的特性,把基金上漲和下跌的幅度都給放大了。為了維持分級產品的流通與交易,分級基金都設有一系列的折算規則(上折或下折),在多頭時期的確是頗吸引人的商品,但股市一旦落入空頭,投資人的損失將比融資購股更為慘烈。筆者在15年那波行情中曾買過兩三檔分級B基金,獲利均有3~5倍以上,的確是多頭時期不錯的選擇。但由於分級基金設有定期或不定期折算的規則,個人認為分級母基金也不怎麼適合定投或長期投資。
講白了,分級基金就是一種結構型商品,建議擬投資者須先了解相關商品的風險與遊戲規則才行。大陸第一檔分級基金出現在2007年7月,我們曾在舊文中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逕行查閱。
分級基金可透過配對轉換,分別在場內或場外交易,也就是說,分級基金也可能存在著套利空間或機會。不過分級基金特有的套利機制,會導致投資人較為頻繁的申購和贖回母基金。我們都了解,除了ETF之外,其他基金都是採用現金申贖的機制,也就是說每檔基金都要預留出一定的現金來因應投資人的申贖,這將導致分級母基金的誤差擴大。
有失也有得。如果真的想長期投資母基金對應的指數,可以採用底倉 (維持基本部位) 套利的方式。也就是持有分級A和分級B,然後在收盤前出現溢價套利機會時賣掉分級AB,申購母基金,鎖定套利收益。這也是最快的套利方式,可以增加投資者的收益,不過你得同時擁有場內與場外的戶頭(證券與銀行基金戶),有機會咱們再來做較詳細的說明。
分級基金的缺點是:交易成本稍高且基金漲時超漲、跌時超跌(尤其是B類基金),投資朋友們可千萬別過度的追高殺低。
另類的基金中的基金:ETF連結基金
ETF連結基金比較特殊。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它和ETF基金有很大關係,這是一種投資ETF的場外基金。
前面四種基金,投資的都是指數對應的成份股,ETF連結基金就比較偷懶,它直接投資ETF。因為ETF能夠比較精準的追蹤指數,所以ETF連結基金也可以實現對指數的追蹤。在指數化交易逐漸受到大陸投資者的注意同時,ETF連結基金更是保守投資者最佳的選擇。
很多保守投資者既沒有開立證券帳戶,也不熟悉證券市場的交易規則,對於購買場內基金,他們更熟悉從場外購買,所以基金公司一般上市了一檔ETF之後,也會開發對應的ETF連結基金,就像華夏上證50ETF和華夏上證50ETF連結基金一樣,連結基金就是投資對應ETF的場外基金。
ETF連結基金是對應ETF的基金,也算是一種基金中的基金。一般連結基金不會收取兩次管理費,所以交易成本與ETF一樣便宜。
這種連結基金很適合一般投資者參與,很多ETF本身追蹤的指數比較小眾,場外也只有ETF連結基金可以投資,但場外定時定額投資畢竟比較方便,較適合一般投資者,尤其是台灣的投資人。
有時候場內的ETF會因為短期炒作,導致溢價率較高,法人可以透過申購ETF的方式套利,而投資人就只能乾瞪眼,若冒然追入,就必須付出比基金淨值更高的代價,是否值得,投資人必須自己去思考。
這時候我們可以有另一種選擇,在場外購買相關的ETF連結基金,它可以替我們按ETF淨值申購ETF。也就是說,在ETF溢價過大的時候,我們可以賣出ETF,再去申購ETF連結基金,獲取一定收益。就不就是套利的模式嗎?可惜的是,台灣指數化交易或連結型ETF與大陸比起來真的少太多了。
目前大陸市場上 ETF連結基金大概有90餘檔,是台灣投資人一項不錯的選擇喔!
總結
簡單來說,你有大陸的證券或銀行帳戶:
如果流動性夠好,又不怕投資麻煩者,你可以選擇各類型的ETF,大陸有近百檔指數型ETF可供投資者挑選。
如果流動性不好,或者想用場外更加方便的定時定額投資管道,可選擇場外普通指數基金或者ETF連結基金,這部分大夠就有3、400檔喔!
如果你會做套利或想試試套利,則可選LOF和分級母基金,做底倉(維持基本基金部位)套利。
如果你只能選擇台灣類似的商品,大概只能做價差或買進持有,交易的靈活度就沒有那麼多樣化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