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米其林?+ RIEDEL專業品杯會,今年唯一一場開放報名!─《Yilan美食生活玩家》─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19,2025如果,台灣米其林?
![]() 有關米其林的在地爭議種種,我已於前文中重點討論,遂不再多談;此時此刻頗覺玩味反是,從上海版的案例延伸而出、也是我多年來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何時輪到,以及,是否該歡迎台灣版米其林? 早幾年,依米其林一貫出版脈絡研判,我曾一度認為這假設完全不需考慮。 原因在於,根據多年前實地採訪所得,《米其林餐飲指南》決定推出任一新城市版本與否,雖說該地餐飲水準的成熟度是重要指標;但米其林畢竟是商業公司,指南的發行絕對是一種營利行為,因此最重要條件,還是在指南銷售量──亦即到訪旅客數、以及旅遊和餐飲市場規模等等才是關鍵。 ![]() 以當時台灣而言,主要城市都非世界級都會大城,觀光客人數在亞洲諸國中也不算亮眼,說真的著實言之過早。 但近年來情況明顯已有改變:首先是遊客數量的大幅倍增,每年訪台人次至今已破千萬。其次是餐飲市場逐漸與國際接軌,不僅米其林星級餐廳紛紛來台設點,名廚交流益發頻繁熱烈,更有越來越多名廚弟子斬頭露角各據一方;此外,已出版之香港、新加坡、上海版本也陸續可見台灣背景的餐廳、主廚榮耀摘星…… 因此,依向來米其林以及其他同級評鑑的沾親帶故「嗜好」,再綜合前述種種跡象以至近日幾位訪台名廚隨口透露的傳聞;雖說看似仍有些距離,但相信即使並非立即馬上,也應已指日可待。 ![]() 然而,從我的角度看來,在此之前,反而該先認真自問:有朝一日,米其林若有可能登陸,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因應? 雖然年少時,出乎對台灣飲食主體性與自信不足的擔憂,我也曾一度半開玩笑戲言:「拜託鹹豬手別伸進來!」;但整體觀之,我仍對《米其林餐飲指南》之於一城一地的國際能見度、觀光集客力以及對Fine Dining餐飲發展的正向助益與刺激抱持肯定…… ![]() |
餐桌週記
2016.09.27 ~ 10.07 哪支杯子好? |
![]() ![]() |
Yilan新相簿
2016.05 花蓮小旅行 | |||
![]() | ![]() | ![]() | ![]() |
Day1 月盧食堂 午餐 | Day2 砂卡礑步道 | Day3 清水斷崖 | Day3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恆好 |
2016.03 美國肯塔基 波本酒鄉之旅(下) | |||
![]() | ![]() | ![]() | ![]() |
Day3 Maker's Mark酒廠 | Day3 Maker's Mark酒廠 | Day3 Taste Fine Wines and Bourbons酒吧 餐前小酌時光 | Day4 Bardstown Oscar Getz威士忌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