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腳電子報第2期--【 懷念親恩 】─菩薩行腳─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15,2011母親______楊梓芬
我的母親已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母女之間的緣份匪淺,足足有近六十七年的時間,這麼長的一段歲月,感覺上像已過了幾生幾世。如果說人的一生可以選擇性的丟掉若干不想要的日子,那麼母親一定不要最後那幾年癱瘓在床、一切不能自主自理的日子。那些日子她過得辛苦,沒有尊嚴,而我們做子女的看得心痛,看著她由原來的富富泰泰,一天天的消瘦衰弱,直至最後的皮包骨。上天何其殘忍,要這樣對待這麼一個好人!
母親一生樂觀堅強。民國卅五年,她獨自帶著我和弟弟,由家鄉坐船到台灣,與已先到台灣工作的父親會合,後來又陸續生了兩個妹妹。那時的母親才卅出頭,年輕的她,要照顧四個小蘿蔔頭,及一個家,在那物資貧乏的年代,既沒有冰箱、洗衣機,也沒瓦斯爐,更遑論幫手了,其辛勤忙碌可想而知。記得每到吃年夜飯,父親就會向母親敬酒,說她這一年辛苦了,每天從早忙到晚,又一年忙到頭。
母親心靈手巧,在我們小時候,買不到成衣的年代,一部縫衣機、幾塊布,就能縫製出各種衣褲、裙子。她不曾學過裁縫,但連她自己穿的旗袍都能比劃著做出來,而且善於刺繡,繡出來的枕頭套,任誰看了都喜歡。記得高中上家事課時,有一學期要繡一幅竹子,用墨綠色的絲線,我只繡了約百分之廿,剩下的都是母親幫忙完成。後來老師看了,說要拿去參展,但只給了我白綢布和絲線的錢,就沒了下文,至今想起仍覺可惜了。
比較起來,父親生性淡泊,安於現實,常說的一句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母親則積極進取,因此生活上難免會有摩擦,但最後我們都得聽從母親的。母親又熱情好客,樂於助人,有些鄰居媽媽和阿姨們都成了她一生的好朋友。
中年以後的母親應該是比較快樂和滿足的,兒女都大學畢業,先後步入社會,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弟弟一家在出國前與父母同住,生下一兒一女,母親幫著照顧,孫兒孫女跟奶奶很親,他們搬到美國後,母親也曾前往探視。
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六十歲時開始吃長素,我們多少都受她的影響,尤其是小妹,後來更走上宣揚佛法之路,組成念佛會,到處做義工,也曾在電視台講經說道。父母後來與小妹一家同住,而其他三個子女則經常輪流前往探視,在物質上亦各盡所能,母親算是有福氣的老太太。
思念母親,想著她一生中的點點滴滴,彷彿重活了一遍,而最後那幾年,開始的時候還能在病榻旁陪著她聊聊天,到後來只有我說她聽,到最後,我說的她似乎已聽而不聞了,我知道母親已漸漸離我們而去。無論如何,母親終是我們的最愛,亦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母年一百歲 常憂八十兒 欲知恩愛斷 命盡始分離
接著更敘述了父母對子女的重恩共有十種:
第一、懷胎守護恩;
第二、臨產受苦恩;
第三、生子忘憂恩;
第四、咽苦吐甘恩;
第五、迴乾就濕恩;
第六、哺乳養育恩;
第七、洗濯不淨恩;
第八、遠行憶念恩;
第九、深加體恤恩;
第十、究竟憐愍恩。
淨土宗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每逢慈母忌日,都要誦念這部《父母恩重難報經》以為追念。因此今年十一月十三日,正逢慈母往生一周年忌日,亦仿傚祖師,邀請諸位蓮友,在永明蓮社佛堂一起誦念此經。唯願天下為人子女者,都能善用父母所賜生身,善用人身,把握此生有限的光陰,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窗口的曇花___楊梓茗
母親離世後五個多月的時間,整棟三層半的樓房,只剩下兒子與我兩人居住;每天從蓮社下班回到家裡,多半已經天黑,偌大的房舍,幾十年來掌管燈火開關、負責丟垃圾的父親,與照顧母親的前後數位外勞,都已ㄧㄧ離去。有時回家進到客廳,在樓下小坐片刻,總彷彿感覺母親還癱臥在二樓的病床上,我只要登上樓梯,透過紗門,便可望見母親病弱的身影。雖然她已無法與我交談,但至少我還可以握握她的手,說些外面的事給她聽,勸她念佛求往生。但是母親往生之後,外勞整理房間,竟然不聲不響地把母親的床鋪都拆掉了,整個房間變成空蕩蕩,看來教人倍感心酸,但卻又不得不面對母親真的已經離去的事實!因此當有師姐表示想租賃ㄧ間這種格式的房屋時,我便想到,這應該是我轉換居住環境的時候了!
在清理房屋準備遷出時,看到許多母親留下來的東西,總想多保留一些作為紀念,於是發現捨不得丟棄的衣物、東西真是太多太多,後來轉念一想,母親留給我的遺物之中,會有哪ㄧ樣是比我自己更珍貴的?在我的腦海裡,裝載著從小到大母親關懷照顧我的點點滴滴:小時候我得了百日咳,醫藥罔效,母親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抽取她自己的血液,注射在我身上,竟然就這樣讓我痊癒了!生下女兒後,我身體極為衰弱,母親向佛菩薩祈求,願意折抵她的壽命給我,希望能讓我平安順利地把女兒撫養長大!幸好日後我的健康狀況有日漸好轉,母親也能得享九十四歲的高壽,否則我豈不是罪過大矣!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是每年我們過生日時,母親總會設法爲我們準備別出心裁的禮物,或許是一套她不聲不響爲我們做的衣服,或許是自製的蛋糕點心等等﹔這些都是從母親病倒癱瘓到往生之後,經常在我腦海裡迴轉感恩,不知何以為報的點點滴滴!要說菩薩對待眾生,是以何等的心懷,端看母親對待子女的心,便能了然明白!想到這裡,我不再拘泥執著於母親所留下來的那些「物」,而轉念於如何要把母親留給我這個最珍貴的自己,做出最大意義的發揮與運用!
固然我已不再年輕,體力、時間、精神甚至壽命,能夠掌握的也都很有限,我只能挑選自己擅長的、熟悉的、而又確定或許能夠對人有一點點幫助的事情,傾盡全力來做。只希望能把母親對我的愛,透過我ㄧ點小小的才能,延伸出去,至少能讓人相信,這是一個有情世間。在這五濁惡世之中,固然充斥著種種痛苦、矛盾、掙扎與不圓滿,但是從父母身上所得到的「愛的傳承」,卻是能支撐我們渡過濁世悪苦的最大動力。尤其幾十年來在佛法中的薰習,思維的習性,總是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追求生命的解脫為第一要務,儘量不要被任何的人、事、物所羈絆。於是幾經考慮,我將母親的遺物,儘量分送給需要的人。〈譬如聽說創世基金會有許多植物人沒有棉被可蓋,便將母親留下的棉被送到那裡去。〉到最後在即將遷出舊居之時,發現母親房間的陽台上,有一棵枝葉四散的曇花,仔細追思之下,赫然發現這棵曇花在家裡存在的歷史已經有二十多年,就把它當成是母親送給我的最後一項禮物吧!於是我帶著這棵曇花,和兒子住進蓮社的寮房,把它放在窗台上,承受陽光露水,每天我進出房間,晚上就寢之前,目光總不忘望向它舒展的枝葉,感覺自己仍然被母親的愛所環抱圍。
在如寄的人生過程中,有此善因善緣,母女一起皈依佛門,同樣受菩薩戒,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惟願母親先走一 步,已經成為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的諸上善人,就待來日在蓮池海會之中,大家欣喜再見了!
99年10月10日於永明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