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生活裡,如何拿捏親子關係?─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人本熱銷商品-好話牌
好話牌,讓相聚成為心靈的相繫
內容精選 52句給予生命正向力量的「好話」
可以當成樸克牌,在遊戲中,增進好話
可以當成箴言牌,抽張好話,增進能量
攜帶方便,隨時隨地增進彼此好關係!
森林小學的校長 朱台翔設計策畫,將多年教育經驗,化成好話牌,陪在你身邊。
優惠方案 不要錯過
每副定價200 元
1方案:買五送一超划算,六副優惠價1000 元。
2方案:揪團團購超低價,一次購買100 副,每副只要120 元。
訂購專線02-23670151#234
2/26(五)『過動,在不在?』座談會
『過動,在不在?』座談會
當「過動」這個名詞出現時,讓很多人鬆了一口氣,原來是病了,而不是「個性調皮」;原來是病了,而不是「故意作對」。當「說一個小孩過動」可以用來取代「指責小孩搗蛋作對」。看起來,我們像是進步了。但,我們真地進步了嗎?會不會我們只是得到了一個名詞,用這個名詞所代表的症狀來取代對眼前孩子的真實理解?會不會我們因為這個名詞,而將一切現象歸因於孩子個人,卻忽略了環境制度?會不會我們因為這個名詞,而忘記了「動」本身是很好的價值,我們因「動」而確定了生命的存在,而展現了生命的活力。
或許,是個時候,讓我們重新思考架在我們身上的行為規範與標準,更貼近生命本質來認識人的面貌。說是了解「過動兒」,其實是認識每一個生命。
歡迎中小學教師、各大專院校教育、特殊教育、諮商輔導、社工及醫學相關科系師生、醫師、心理師、社工師、民間教育團體工作者及一般民眾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500名)。
時間:2月26日(周五)上午9點~12點
地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B1演講廳/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持人:陳生慶/森林小學生活主任
與談人:
李佳燕~以醫師身份討論「過動症」所為何來,分享自醫療上接觸「過動兒」的專業經驗。
幸佳慧~以文學研究者,從兒童文化角度討論「過動」定義,並分享國外相關社科研究資訊。
米米~ㄧ個資深過動人帶著兩個過動兒的精彩人生,沒有專業背景,但365天都是實務操作。
◎ 活動免費,請事先報名。
線上預約│http://goo.gl/forms/ye64CNxm9V
洽詢電話│02-23661906 #306
主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國家圖書館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http://www.letchildrenbe.org/
人本父母學苑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fparents
人本父母學苑 課程網站:http://hef.yam.org.tw/edu/parents.html
國家圖書館:http://www.ncl.edu.tw/mp.asp?mp=2
3C生活裡,如何拿捏親子關係?
◎賴友堂(人本基金會數學想想國教學長)
無論是父母或孩子,對於3C科技產品的依賴,已成為當今親子關係中須正視的課題,今天,來回應兩個相關的提問—
問1:我從事資訊業,很習慣用3C產品給孩子看影片、聽故事、玩遊戲軟體,我覺得這樣很方便,小孩對於操作學得很快,可以有娛樂,也可以學到東西,而且大人小孩都很開心。可是我太太覺得這樣教孩子不好,會影響視力、影響親子互動品質,還說,會影響大腦發展...每次我們都為了這種事情起爭執。請問這中間的程度怎麼拿捏?
問2:最近社會上討論到很多關於電子競技方面的發展,我也聽到有人提倡打電動不該被用異樣的眼光對待。但是,我家青少年每天打電動的時間真的很多,也花很多金錢在上面;我真的很矛盾,希望自己當個開明、尊重小孩的家長,但又怕他太沈迷,請問到底該怎麼辦?
答:近幾年因為智慧型手機的風行,台灣隨處可見大人和小孩一起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的景象。我們雖然很難直接用二分法論定這樣子的行為是「好」?還是「不好」?但是可以先來討論,在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的時候,家長應該要先留意什麼?
科技進步的浪潮很難阻擋。除非父母自己可以忍住完全不用智慧型3C產品,不然孩子時時看到父母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很難不要求嘗試看看;而家長也很難完全拒絕孩子使用。
其實這和「是否該給小孩看電視」的議題很像,只是3C產品可以使用的地點更多元、更容易隨處取得,所以使用起來更要小心謹慎。
那到底怎樣才算「適度」呢?
一般而言,爸爸媽媽給孩子使用智慧型3C產品的時機通常有下面幾種,我們可以先來釐清一下:
1為了換取一些時間來處理重要的事情。
例如講電話、臨時處理公事,或者冗長的喜宴或飯局,大人需要聊天交際而小孩無法避免地會覺得無聊。這樣的情形因為不會常發生,發生了時間也不會太長,所以不需要太過擔心。
2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教學,可以讓孩子自己學習。
雖然是為了學習,但爸媽也要隨時提醒並問問自己:這真的是小孩在這個年齡「必要」的學習嗎?是真的很想要孩子學習,還是把3C產品當成想讓自己休息一下的秘密武器?有沒有別的可以讓親子關係更親密的教學方式可以取代?想清楚了,就不會過度依賴,也能掌控在一定的時間內,不會無限制地讓小孩玩。
3陪伴小孩的時候,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和小孩一起玩3C產品打發時間,最輕鬆又不費力氣。
也許爸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有什麼電動以外的,很愛玩且百玩不膩的遊戲,可以和小孩分享?如果自己可以玩得很高興,就不會有「勉強陪小孩」的感覺,熱情也能感染小孩喔!就算是聽故事,找個自己有興趣的有趣故事講給小孩聽,親子共讀的樂趣和從中建立的情感,絕對比機器讀的故事受小孩歡迎!
4孩子吵著要玩,不給不行,於是就讓他們玩了。
如果屬於這種,那麼小孩已經上癮了,請爸爸媽媽要更用心營造和小孩一起的陪伴時間,刻意安排一些能夠有良好互動的活動:比如說一起跳舞、一起打球、一起完成勞作、一起出門爬山踏青、溜直排輪...這些活動只要是爸爸媽媽熱切地和孩子一起完成的,一定比任何的3C產品或者電子遊戲更能吸引孩子注意,全家人的生活也能更健康!
如果能區分清楚使用3C產品的時刻和用途,3C產品對孩子而言就只會是個新鮮的點綴,不會成為家庭失和的原因了。
再進一步談青少年玩電玩。電玩裡有豐富的想像世界,也有很多富挑戰性的關卡或需要運用機智和技巧的地方;只要避開暴力血腥或色情的遊戲,確實可以成為一個健康正面的活動,現在也漸漸比較能被社會大眾接受了,甚至還有人把它當作正式職業。
但是,也的確有人沈迷其中無法自拔,導致身心狀態出現問題。
其中的分水嶺,除了剛剛提到的家長的陪伴方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青少年被家長過度保護和管束,沒有交朋友或出外進行各種活動的自由,每天除了上課就是補習,沒有機會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或參加社團活動,擁有些課業以外的不同學習和成就;自然很容易把自己投入於虛擬的角色,獲取另外一種自由,建構自己新的人生。
如果他常常被鼓勵可以出門和同學進行打球、聊天、逛街看電影等實際的社交活動,或是發展課業以外的興趣專長,就不會過度重視虛擬的世界,投入電玩遊戲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了。
因此,整體說來,不管是大小孩或小小孩,會不會過度依賴聲光科技、被3C產品佔據整個世界,還是和我們大人給他怎樣的真實世界有關。爸爸媽媽只要讓孩子接觸豐富精彩、多元開放的環境,並且提供孩子不管是幼兒時期或青少年時期都最需要的高品質陪伴,就不必過度擔心接觸3C產品或電玩的問題了。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2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