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4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09-11-09 16: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新聞專區
本期目錄
主編的話
文章〈一〉
文章〈二〉
文章〈三〉
Jim Diers 九天行程總覽
主編的話
誠徵稿件


編按:
吉姆‧迪爾斯(Jim Diers)於9/21~9/30來台灣進行交流。
本學會特別彙整活動後至今的發表文章,以此「吉姆‧迪爾斯(Jim Diers)來台訪問特刊」向各界分享。學會誠摯邀請參與此次活動的各界朋友,若有任何參與心得,都歡迎來稿與我們分享喔 !!!


聯絡方式: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吳碧霜 小姐
TEL:02-23930629 #210
EMAIL:cesroc@seed.net.tw
 
文章〈一〉

社區力量:從西雅圖看台灣

文/黃光廷(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學博士候選人)

編按:
【本文曾刊載於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第119期 】
本文作者在Jim Diers(《社區力量》一書作者)來台訪問期間擔任翻譯的工作,因此特別邀請作者就這段期間的參與做分享,期望藉由值得參考的社區經驗與觀點,讓我們的社會更加進步~


     由於參與《社區力量(Neighbor Power)》一書的翻譯工作,前周有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與該書作者Jim Diers一同在西台灣的各個縣市繞轉了一圈,行程當中不僅探訪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社區,更與來自不同縣市、不同層級的地方政府官員,面對面地交換了彼此在社區工作方面的心得與經驗。事實上,此一行程的安排對於Jim或對於台灣方面的社區工作者來說都是很有意思的一次交流活動,尤其因為Jim曾任西雅圖市社區發展局(Department of Neighborhood)局長,並服務長達了十四年的時間,他豐富的行政經驗,對於同樣身處公部門的政府官員們,的確是提供了一個最好的借鏡。

     一周左右的行程足遍台北、桃園、台南與高雄等縣市,而與談的官員、學者與社區工作者,也由於各自投入社區工作的立場不甚相同,所關注的議題以及對Jim的提問內容可說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問題都有;但很有意思的是,大多數提問就正如Jim在他所撰寫的書中所提到的,問題的本身其實隱含了一種猶疑的態度:「雖然你說的故事很動人,但這裡並不是西雅圖(頁216)。」於是,各式各樣的提問或有針對西雅圖社區發展局的人事管理,或有比較台灣與美國社區文化差異,或有著眼於中央與地方分權,而討論不同行政區劃的體制是如何決定性地影響社區發展。的確,所提問題種種,難免是反映了提問者各自所處的困境,但將這些反映地方真實現況的局部性觀點稍作整理,甚而將其與西雅圖的發展經驗作比對,卻似乎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前台灣的社區營造,無論是在哪個縣市鄉鎮、無論是之於公部門或是社區民眾,其實是有些共通性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Jim所到之處皆有社區工作者或政府官員提及如何促進跨局處整合的問題。事實上,政府各局處間缺乏整合的問題該說是全世界皆然,於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西雅圖的社區發展辦公室(社區發展局前身)在1988年成立之初,便刻意使該單位直屬於市長,以方便處理許多非跨局處整合不能解決的社區問題;此外,Jim還特別用一個例子來解釋跨局處整合的正當性:在西雅圖有個社區曾經有鼠患的問題,起初因為老鼠躲在社區公園裡,因此社區居民只好求助於公園局,希望公園局能站出來幫忙他們解決這個問題,但沒多久之後,老鼠從公園竄到了停車場,於是公園局礙於不能越權處理停車管理局的業務,只好請社區轉而求助於停車管理局;這是一個十分典型局處間缺乏整合的例子,Jim藉此所希望釐清的觀念是,全世界所有的政府雖然都必需要透過職能分工來推動行政,但這與一般民眾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習慣並不相符,畢竟老鼠若是出現在自己生活的社區,那就是社區的老鼠,而不該因為老鼠出現在那個單位所管轄的土地上,就變成了那個單位的老鼠。於是,由Jim所領導的社區發展局為了促進跨局處的整合,不僅在西雅圖的十三個行政區分別設置了社區服務中心(Neighborhood Service Center,前身即為小市政廳)以對民眾就近提供各項市政服務,更在市長的協助下,強勢地要求市府二十六個局處必須依照統一的區劃方式派駐人員至全市六個分區協助社區解決各種跨局處的問題。簡言之,Jim所提出的跨局處整合策略,其實就是將政府的職能分工體系化零為整,一方面進行適度的分散,另一方面則又將其整合成便利民眾諮詢的單一窗口,於是,社區居民無論有什麼問題,或是有任何提案需要同時間諮詢不同局處的專員,便只需要到社區服務中心去就能得到所需的服務。

     另外一個Jim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關於資金取得與運用的問題,尤其因為社區發展局在過去二十年間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其成功地透過社區媒合基金(Neighborhood Matching Fund)鼓勵社區長期投入義工服務,並進而參與各項市政建設,該基金的設置、運用與效益評估,當然對於台灣的政府官員們也是一項十分引起他們興趣的政策工具。比方說有人將社區媒合基金政府出錢、社區出力的合作模式,與台灣已行之多年的地方自籌款制度作比較,也有人認為義工勞動力在台灣一直無法更具規模地發展的原因,就是在於我們不像美國有公開透明的核算機制(例如非專業性勞動在華盛頓州是以每小時十五美金計);從台灣看西雅圖,這些比較的確都點出來一個過往經常被我們所忽略的事實:社區營造的成敗,其實全繫於義工勞動力是否能持續而穩定地投入。於是,正如Jim所試圖解釋其為何推薦台灣也能嘗試推行社區媒合基金,原因就在於期望該制度能鼓勵更多社區志工投入社區服務,進而使社區變得更有力量。

     最後,還有一個在幾個不同的討論場次中都被熱烈討論的問題,那就是關於台灣與美國行政區劃體系的異同,以及其對推動社區工作所產生的影響:例如有與談者曾將西雅圖市的社區發展局與台灣各縣市政府現普遍設有的社區營造中心作類比,認為社區營造中心就類似於1988年初成立的社區發展辦公室,並應進而在未來擴編為一個獨立的局處;另亦有與談者指出,台灣的行政區劃體系相較於美國其實是複雜得多,尤其因為鄉鎮長在台灣是經由直接選舉所產生,而鄉鎮公所在行政上也因此相對具有其獨立之管轄權,於是縣市地方政府在社區工作的推動上,與鄉鎮公所之間經常有業務重疊或甚至相互競爭的問題存在;然而,Jim針對這樣的比較也將社區發展局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提出來供我們參考:首先,雖然西雅圖市政府之下並沒有鄉鎮公所這樣一個相對獨立的行政層級,但由於有許多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其營運權與行政權不僅完全獨立於西雅圖市政府,更甚至有其獨立的選舉與代議制度(例如教育),或隸屬於其他層及的行政單位(例如大眾運輸),於是社區發展局在推動社區業務時,經常也會遇到行政層級或區劃無法整合的問題;其次,西雅圖市市長作為一個地方政府的民選首長,民意的壓力往往也逼使他必須大膽地開出各種選舉支票,而社區發展局的成長,乃至於社區媒合基金預算的擴編,其實都可說是此一選舉壓力下的產物;因此,從政策推行的角度來看,我們實在必須承認一個「好」政策的成功,的確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只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驅動這些因素相互配合的力量,到底該如何由上而下,又如何由下而上呢?

     接續前面的討論,最後我想把這一周來許許多多來自於政府官員、學者、社區工作者與民眾的各種問題整理並分類如下,以供對照與參考:


壹、關於西雅圖市政府與社區發展局的運作

一、華盛頓州政府、金恩郡政府與西雅圖市政府的行政權屬關係為何?

二、社區發展局是如何選聘工作人員?

三、在推動社區服務中心或社區媒合基金之初,是否有什麼樣的宣導策略?

四、針對學校部分,西雅圖有哪些與學校合作推展的社區工作?

五、歷史保存在西雅圖,與社區工作的推展有什麼樣的關係?

 
貳、關於社區服務中心(小市政廳)

一、社區服務中心(小市政廳)裡設有所謂的召集人(coordinator),其任用的方法與標準為何?

二、一般的社區服務中心(小市政廳)長什麼樣子?是否在功能上很類似於台灣的區公所、鄉鎮公所或村里辦公室?


參、關於社區媒合基金

一、社區媒合基金的資金來源是?其最初是經由什麼樣的過程所設置?另外,社區媒合基金在數年間成倍數的成長,其在年度預算編列之時,如何設定基金成長的規模?

二、在社區媒合基金運作的過程中,如何審查社區是否有投入適當的義工勞動?是否有訂定任何規範以作為認定義工勞動的標準?

三、社區媒合基金的提案資格為何?而社區發展局又是如何對提案進行審查,編訂審查的標準?除了社區團體有資格提案外,是否也允許以個人名義提案?

四、能否進一步解釋何為社區媒合基金的一次性補助?其用意為何?如果只是一次性補助,又如何能長時間地維持社區動員的能量?

五、在西雅圖推動社區媒合基金的這二十年裡,雖然有多達四千多個提案最後得到落實,這些提案是否有平均地分佈在西雅圖的一百多個社區?如果有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社區發展局的對策又為何?


肆、關於跨局處整合

一、在台灣,不同層級的地方政府、不同局處都有各自其推動社區工作的機制,而由於這些不同的機制缺乏整合,民眾往往在面對地方政府時會覺得不知所措;在西雅圖是如何處理局處間欠缺資源整合的問題?

二、演講中曾提及的跨局處整合小組,其成員與運作的方式為何?

三、經由社區規劃制度所提出的提案,社區該如何確保這些提案能得到政府的重視並付諸實行?其與西雅圖市的綜合發展計畫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伍、關於專業化的反省與如何培力社區

一、社區往往缺乏專業的知識與技術(比方說寫提案書或編製規劃圖),在西雅圖是否有什麼樣的專業輔導或志工培訓機制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二、台灣的社區規劃師通常是經過政府的培訓,並取得認證,在西雅圖社區規劃師是否有類似的管理機制?而社區又是如何找到適當的社區規劃師?

三、在台灣我們經常發現有些社區或族群(如新移民¬、殘障等弱勢團體)並不願意主動參與社區工作,在處理這方面的問題上,社區發展局是否有特殊的策略?

四、在台灣,政府對於社區的補助往往必須先經過報帳才能核銷,且時常常拖得很長,不曉得在西雅圖是否也有這樣的問題?或者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五、在所謂的民主政治體制裡,要使社區更有「力量」,具體來說,此處所指的「力量」應如何解釋?



文章〈二〉
 《社區力量:西雅圖的社區營造實踐》作者吉姆‧迪爾斯(Jim Diers)來台參訪實錄

文 / 吳碧霜(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編按:
【本文曾刊載於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第118期】
本期電子報特別刊登Jim Diers先生來台訪問期間之活動情形。

相信社區有自己的力量

文章〈二〉

初次看到JIM就被他強而有力的聲音吸引,篤定而執著,用盡全身力氣的擁抱,直接傳達他的熱情。剛卸下華盛頓大學的教職,離他於2001年卸下西雅圖社區鄰里局的局長也有8年的時間,這八年的時間,讓他沉澱了過去的經驗,釐清社區如何組織動員、如何開展社區工作以及政府部門的角色,也從這些思考中,尋找如何讓社區產生力量的方法。


發現台灣的社區力量

文章〈二〉

來台灣的第一天,JIM拜訪了美濃,在村裡的福興國小後方,有一大片農田,以有機的方式教導學生耕種,生產出來的稻米,就成為學生的午餐,學校創造了自然的環境,讓學生在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體驗到食物與付出的關係,這是美濃地區不一樣的地方,也源自於美濃當初因為反水庫的議題,匯集了當地居民的認同,成立美濃愛鄉協進會,喚起美濃人對傳統文化、生態、環保的重視,凝結美濃人的社區意識。

文章〈二〉

拜訪福安國小李宜倫校長--自從校長上任後進行了許多打破學校和社區的嘗試,希望學生從農田生活的體驗中,感受過往客家農村文化的美好氛圍。

文章〈二〉

從鍾理和之子---鍾鐵民口中娓娓道來,更能感受到美濃社區力量產生的扎實感,這樣的理念也延續成為旗美社區大學的辦學理念,打造旗美社區大學成為台灣第一個農村型社區大學。

Have Fun! ---社區營造的第一法則

文章〈二〉

當JIM在簡報中喊出“Have Fun!”時,大家可能都會被他突如其來的高分貝聲音振奮起來,然後仔細聆聽他的說法,他認為社區營造的第一法則就是要「有趣」,透過大家感興趣的議題,設計大家有興趣參與的活動,才能吸引人加入,能吸引人加入,才有可能產生行動的力量。

在西雅圖的許多案例中,常有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特殊點,像為了提倡節省能源少開車,而有「不開車駕照」的產生,大家也用雙腳證明節約能源的決心。

文章〈二〉

藝術家在候車處做了石膏雕像,譏諷大家等公車等到像石膏一樣。

文章〈二〉

9月23日在麻豆總爺藝文中心與台南縣的民間社造團體代表,進行對談台南縣長也前來取經,希望台南縣市合併升格後,能借重西雅圖社區營造成功的經驗,讓未來區政的社區發展能充分分工職能。

人力換算成本 幫助社區累積資產

西雅圖經驗中社區媒合基金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份,基金中要求社區也需要有相同的自籌資源,其中人力可以換算成為自籌資金的一部份,以一個小時換算15美金計算,將社區人力也變成社區資產的一部份,實際的將社區的資產與公部門資源結合,幫助逐漸累積社區資產(包含有形、無形資產),也讓社區看到自己已經擁有的資源。

文章〈二〉

在JIM的演講中,不斷提及社區資源如同一杯水,我們要協助社區看到目前已經有的,而不是告訴他們你們是缺乏的。

有許多事情  社區可以做得比政府好

文章〈二〉

不同於政府部門對事情的切割,社區居民擁有地方知識和在地觀點,能更全方位的思考社區事務,因此JIM總是在演講中,不斷的強調放手讓社區去做,相信社區的創造力,西雅圖著名的飛夢社區吃車怪獸(TROLL)就是因為相信社區的創意而產生的作品,也因為TROLL的出現,社區因此多了許多邊際效益,吸引了許多國家的人來參觀,豎立了西雅圖社區力量的重要典範。

能尊重在地智慧,也持著開放的心胸是JIM特別能合陌生人打成一遍的特質。

文章〈二〉

9月26日參與第十屆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期末總評,鼓勵學員未來進入社區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協助社區發展屬於自己的社區組織,尊重社區原有的文化,而非建立新的社區網絡,而且清楚知道組織的工作必須要了解社區民眾對什麼議題感興趣,而不是只關心社區工作者認知中的重要議題。

文章〈二〉

 九天的行程中,JIM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大聲的喊出“EMPOWER“,希望感染台灣人,也跟他一樣相信社區能生出自己的力量。

 

文章〈三〉
Jim Diers 來訪心得

編按:
【本文曾刊載於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 第117期】
Jim Diers於9/20(一)至9/30(三)來台訪問,本文為作者擔任第一天的翻譯人員後,紀錄下來的心得,特別於本期電子報刊登與分享。



/ 吳曉那

Jim Diers來訪台灣九天,第一天早上五點多通霄的飛機剛到,他連喝了兩杯咖啡,搭著高鐵直奔南部簡直就像一個最好的工作坊,受到他對人與社區營造工作專注、熱情的牽引開啟了對話與思考。

令人驚訝的是,這次來訪不是的教授教導台灣怎麼做社區營造」的關係相反的,反而是Jim Diers聽著台灣社區、公部門工作者說侃侃而談的說故事,美濃的福安國小自行種植有機稻作、愛鄉協進會的反水庫運動、高雄縣縣政府社會處在推動的微風農民市集各種蓬勃的故事,台灣的社區營造自己的生命力、行動,點點滴滴的由此傳播出去!

但是
Jim是有許多一針見血的看法往往將社區營造的重點一次一次的拉回來,拉回人,拉回地方,拉回一個我們在現實中想也不敢想的本質、標準。例如台南縣新大同社區營造中心以創意巧思活化了公部門空間,已經是很了不得的突破了,但在讚賞之餘,他也提醒,這個中心雖好,但是還是要到社區居民所在的地方,那才是社區營造的起點

與高雄社會處處長對談莫拉克颱風重建的問題時,他說,有些地方還是快不得的。從中央政府的角度,看到的是人民房屋毀壞,因此要用最快的效率解決人民住宅重建的問題,但是由社區的角度,看到的是社會關係重建。

他舉他曾參與的神戶大地震社區重建為例,當時政府在原有社區的範圍之外蓋起高層建築,讓災民可以快速遷入,可是卻忽略了他們對鄰里網絡、社區互動、公共空間的需求,以致於獨居的老人甚至有不堪寂寞,從陽台上跳下的不幸案例這是社區的未來,社區應該要有更多思考、決定的空間。

另外,他也評論了美國(也許也包括台灣)目前呈現的專業NGO團體分化的現象。NGO也仿效政府部門一樣作各種分類,老人、兒童、婦女、環境等個團體,各自為政,但其實從社區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應該是一體的,專業NGO體的介入,有時反而弱化的社區的力量。

從他公部門的經驗出發,他不願意社區營造是聲音最大(=較富裕)的社區持續取得更有利的公共資源,因此不管社區營造的成果、表現多麼的亮麗,「最弱勢的人是否能參與」,一直是他衡量社區營造過程的指標。

儘管社區工作沒有放諸四海的標準,但是美國的社區發展仍然有它之所以的面向,我認為尤其是在機制上,以西雅圖為例,他們發展社區媒合基金(Community Matching Fund)獨立於起伏的地方政治,還有合作社的概念(Co-op)以資產為基礎的社區發展模式(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能夠看到社區的強項,平衡以需求、抗爭為基礎的社區發展模式(Needs 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這些都是仍在嗷嗷待哺等著政府資源的台灣社區,有待交流的概念

Jim Diers 九天行程總覽

Jim Diers 九天行程總覽


- 第一天 9月22日 - 

●上午5點抵達台灣
●上午到美濃,拜訪福安國小李宜倫校長、鍾理和之子---鍾鐵民、前往黃蝶谷了解八八水災現況
●下午前往旗美社大聽取台灣災區重建經驗
●下午5點前往高雄縣社會處拜會吳處長麗雪
●晚上7點與台南縣新大同社會營造中心用餐

- 第二天 9月23日 -

●於台南縣南瀛總爺藝文中心舉辦【行政社造化與跨局處社造資源整合座談會】
●中午台南縣縣長前來討論

- 第三天 9月24日 -

●於台南縣七股鄉黑面琵鷺保育中心舉辦【社造經驗國際交流工作坊】,邀請南台灣台南縣、台南市、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社造中心代表人進行討論
●下午三點後前往高雄市進行高雄市社區參訪
●晚上七點與高雄市都發局及社區進行【社區參訪小型與談會】    

- 第四天 9月25日 -

●早上前往 台南縣土溝社區參訪
●下午參訪台南市社區,邀請台南市副市長共同討論
●晚上 回台北
 
- 第五天 9月26日 -   

●參加台北市青規師期末總評
●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監事們共進晚餐

- 第六天 9月27日 -

休息時間

- 第七天 9月28日 -

參加桃園縣【社區參訪小型與談會】
●早上拜訪龍岡社區(都會型社區)
●下午拜訪大溪興福社區(鄉村型社區)

- 第八天 9月29日 -

●上午【建構綠色社區行動國際交流活動】公開演講
●下午與桃園縣政府永續會綠色社區小組、桃園縣社區規劃師代表進行交流座談會
 
- 第九天 9月30日 -

●上午台北市政府都發局公開演講
●下午參觀華山文化園區
●下午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分享在台灣的觀察
●晚上11點離開台灣

推薦訂閱
2013年國際青年志願服務-臺灣文化訪問團 凱旋歸國@【高雄市團康訓練協會】
五月電子報@【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 電子報】
轉寄『【Jim Diers來台參訪特刊】誠徵各界稿件●學會電子報相關文章』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