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48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1-11-24 11: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第五屆抗癌鬥士選拔 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您一起為鬥士們加油打氣
本期目錄
關於本報
【學會活動】社造見學 --- 南瀛之旅
【社造觀點】廢墟瓦礫中再造社區
【活動訊息平台】活動快訊
關於本報

*親愛的夥伴您好:
社區營造學會今年關注重點將聚焦於
農村社造/河川社造/都會社造/文資保存/八八風災等議題上,您的訂閱與肯定將鼓勵我們持續努力!若您欲支持本會或議題,可斟酌參與。
1.歡迎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會費繳納單
2.定期小額捐款:
郵局儲金捐款授權書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網站連結:
1.社造學會網址:
http://www.peopo.org/cesroc
2.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https://enews.url.com.tw/morakcesroc


第八屆理監事名單人選出爐:

理事長李永展、常務理事洪德仁、常務理事陳板、常務理事黃世輝、常務理事蔡培慧。

理事王本壯、理事王貞儒、理事李丁讚、理事林怡岑、理事林奠鴻、理事洪惠冠、理事陳惠民、理事陳錦煌、理事鄭晃二、理事劉蕙苓、候補理事王秀雲、候補理事黃麗玲、候補理事楊志彬、候補理事謝佩娟。

常務監事陳亮全、監事林熺達、監事陳其南、監事曾旭正、監事喻肇青、候補監事曾梓峰。

【學會活動】社造見學 --- 南瀛之旅

◎社造見學 --- 南瀛之旅

 文/施澔霖

 

台南市的社區營造歷史悠久,基礎深厚,不管是都會型或是鄉村型的社區營造都有精采的案例可以觀摩取經。社造學會與樹谷基金會合作,規劃了此次的「社造見學—南瀛之旅」,預計將參訪「社區與企業合作」、「巷弄營造」、「福利社區化」、「文資活化利用」、「農村產業振興」、「環境改造」、「藝術社造」等台南社造特色。希望藉此促進南北社區營造經驗的交流,形成社區一家的學習型社會網絡。

 

主辦單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承辦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樹谷文化基金會、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行程規劃

 

議程

 

時間/日期

地點

事項

參訪課題

11/25(五)11:30~13:00

樹谷基金會

簡報

/董雅芬 樹谷基金會董事長

午餐

企業和社區合作。

14:00~17:00

正覺社區

簡報、導覽解說

/盧明弘 執行長

巷弄營造、福利社區化、社區花園

18:30~20:00

海安路、五條港

導覽解說

/黃淑容 台南市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專案經理

文資保存活化、老街風華再造

11/26(六)

09:30~12:00

無米樂社區

簡報、導覽解說

/施慶明 導覽員

農村空間營造、有機產銷社區產業

13:00~15:30

大崎村

導覽解說

/ 南藝大建築與藝術研究所

南藝大校慶

藝術社造、閒置空間再利用

 

樹谷基金會

樹谷基金會是奇美集團為了實踐台南科學園區樹谷園區公共化、環境永續思維的具體承諾。秉著企業回饋的精神,以維護在地考古遺址、深耕在地文化與推動社會教育為關懷主軸。樹谷基金會致力於推動社區營造,營造美好生活,並設置NGO會館,歡迎NGO社團進駐,積極促進各方與社區交流的機會。

 

 

(一)正覺社區

正覺社區是台南資深的社造社區。「四句聯仔巷」是本社區的識別標誌。里民志工們收集各式台灣鄉土好言好語,再分門別類張貼於社區巷弄之中,別具韻味。

 

(二)無米樂社區

無米樂社區係位於台南縣後壁鄉西北側,由菁寮村、後廍村和墨林村三個毗連的村落共同組織而成的農村社區。因無米樂記錄片以及樂天知命形象深入人心的昆濱伯而廣為人知。近年來,社區積極推動聚落環境與街道美化,以及有機田的推廣。

 

(三)海安路與五條港文化園區

海安路藝術造街對街道的發展呈現了大膽創新的思考。透過不同藝術型態的表達,改變附近居民對現有殘破的牆面、破舊的矮房的新態度以及新街道美學的藝術概念。「街道美術館」,不用門票,更沒有時間的限制,可以盡情在此散步、慢慢欣賞每件藝術品。

 

(四)大崎社區

台南藝術大學學生與大崎村居民共同策劃,透過一連串參與式設計工作,一點一滴創造傳統農村大崎村新的文化想像空間。適逢南藝大校慶,校慶活動規劃在大崎村辦理,我們利用此一難得機會,欣賞藝術社造大學村的創意。

【社造觀點】廢墟瓦礫中再造社區

編按/自從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社區營造」便在台灣展開一場最基層,但影響力卻難以估計的社會運動。不論各地成功率之多寡,但它的確一點一滴地逐漸喚醒人們對土地與家鄉之熱情。

鄭晃二老師目前社區營造學會理事,淡江大學建築所副教授。專長為建築中的參與式設計,經由認識與體驗環境的過程來創造優質的生活空間。

本文中,鄭晃二老師以一段歐洲之歷史文化為導引,藉此對比台灣當今之社造工作之推動。文中隱喻了社區之改造絕對不是一蹴可及的,尚須大家共同努力與冷靜的摸索中逐漸茁壯。



 

/鄭晃二 


廢墟瓦礫中再造社區

歐洲經歷了由了國王與教宗控制,漫長的中世紀之後,在14世紀初開始出現了注重人文主義的文化運動,當時的小說家、詩人、畫家、建築師、音樂家都以人文主義為思想武器,挑戰舊封建主義社會的教會與神學,向數百年來統治歐洲的神權政治挑戰,樹立了注重現實與實際的務實精神。從1417世紀的這一波捲襲歐洲大陸的文化運動,後代史學家稱為「文藝復興」。

我以這段歐洲文化歷史當做開頭,來類比台灣出現社區營造的情境。
1987年解嚴之後,台灣社會慢慢從威權統治的陰霾中走出來,人們對於與自身權益相關的環境問題開始有自覺以及自主,甚至付諸實際行動,民間社會各類議題團體相繼發展集結,自主性高的社區組織紛紛尋找新的文化與價值認同,不輕易受到執政者或是民意代表的左右。這股台灣最原生的社區之火燃燒了幾十年,期間來歷經幾次重大災變,921地震、八八水災,都沒能澆熄許多社區營造工作者的熱情,反而讓大家的能量更加累積。

1987年到1999年可算是社區營造的第一個階段,是民間力量從發芽到成熟期,社區參與的文化尋根、小空間改造等不具政治爭議性的行動,慢慢滲透到原本的權力與社會運作機制中。1999921地震之後大量的民間力量投入重建,可謂社區營造的第二階段,也創造了高峰期。之後雖然政府的社區營造相關計畫資源提高,掛名社區營造的活動也大量的增加,但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卻看到許多配合政府政策的紅布條,少見反對決策霸權的白布條。台灣社會的公民意識,到底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社區營造」是成為台灣基層社會民主化的推手?亦或只是另一種型態的「自強活動」?這些問題在不同的一群人有不同的答案。

第三個階段是10年後的八八水災之後,明顯看到另一股新興社區力量的崛起,許多曾經在921期間接受協助的社區,已經可以發展成為受災受區的陪伴者,或是直接進駐受災地區協助重建。同時,也看到相較於1999年災後重建的過程,政府多方借重內外社區營造的能量,2009年的執政者卻將重建工作外包只求脫身,忽略社區營造在重建過程中可以發揮的功能與角色。

政府真的不關心社區營造嗎
?也不盡然,「社區營造」這個名詞已經專有名詞化,在其他政府大量資金挹注的計畫中,成為取得社會正義的包裝紙。可惜的是,這些計畫越包裝就越看不到社區營造的本質。

歐洲在兩百多年間的文化運動,創造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度到以人為中心,喚起人們積極進取、創造、科學實證的精神,歐洲從此在世界佔據重要的地位。
幾次跟中國學者交流的過程,他們對於台灣社區營造的成果十分佩服,被問到中國有無可能推動社區營造?多半搖頭表示「那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之類的意見。台灣的社區營造運動,如何發展成為社會公民化運動,成為影響中國社會民主化的種籽?是我與中國學者對話後陷入沉默時難以忘情的命題。

在台灣,解嚴到現在不過
24年,社區營造做為一種文化運動,如果用一百年的生命週期來看,仍然算是很年輕,充滿各種可能性,不必因為短時間的起伏而喪志。文藝復興的兩百多年間傳統的保守勢力也不是坐著挨打,當時許多文化工作者、思想家只能以托古的方式間接反對當權者,更多人則堅持理念而犧牲於宗教的火柱上。在長期的社區營造運動中,大家不需要當烈士,必須冷靜以及堅持,再如何煙霧瀰漫中也要看清楚前面的道路。

 

 


【活動訊息平台】活動快訊

◎第九屆農村願景會議


長期以來鄉鎮公所在台灣農村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其定位執掌、侷限、以及健全在地發展的可能性,卻缺乏討論與研究。尤其在跨國資本主義競爭流通裡,城鄉差距越形拉大,基層公務體系的存在,是否有其必要與可為之處?其遭遇的困境又是什麼?

透過邀約具改革意識的鄉鎮首長們首度聚首
;同時,讓原本是社運份子、文化人士卻選擇投入公務行政運作的秘書們,分享投入不同領域中碰撞、接合的酸甜苦辣;當然少不了和公務系統打過交道或現在進行式,正在合作中的學校、NGO團體與企業等,前來激盪、對話,期望透過綜合討論後,提出對「農村願景」的具體建言及共同宣言。

-------------------- 

時間:12/412/5

地點:明道大學梅館40A (彰化縣埤頭鄉文化路369)

人數上限50

會議費用:400(包含餐費等)

住宿費:300

(若需要代安排住宿於溪州成功旅社才需繳交,包含住宿、會場與住宿點間交通,請自備睡袋)

報名網址:

http://0rz.tw/x1Fan

 

聯絡人:陳慈慧 0916199122 

jc20429@gmail.com

 

 

主辦單位:彰化縣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旗美社大、溪州鄉公所

 



 

時間

活動

 

12/4

(日)

 

1300-1330

報到

 

1330-1345

始業式

引言人:陳世雄(明道大學校長)

主持人:吳音寧 (溪州鄉公所主秘)

1345-1515

專題一

農鄉政治通論

主持人:曾旭正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

主講人:陳東升(台大社會系教授)

1515-1530

茶敘

 

1530-1730

專題二

鄉鎮長的可為與難為

主持人:黃盛祿(溪州鄉長)

分享人:

林文彬(虎尾鎮長)

洪明江(潮州鎮長)

蕭澤悟(西螺鎮長)

1730-1900

晚餐

 

轉寄『社造電子報《NO.189》』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