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創刊日期:2009-06-12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351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發報時間: 2011-11-15 16: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陽光基金會事業部【產品/網頁美工設計專員】
本期目錄
關於本報
【學會活動】反思「社造與社區學習」工作坊
【社區組織培力】社區組織培力企劃(三)
【活動訊息平台】活動快訊
關於本報

*親愛的夥伴您好:
社區營造學會今年關注重點將聚焦於
農村社造/河川社造/都會社造/文資保存/八八風災等議題上,您的訂閱與肯定將鼓勵我們持續努力!若您欲支持本會或議題,可斟酌參與。
1.歡迎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會費繳納單
2.定期小額捐款:
郵局儲金捐款授權書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網站連結:
1.社造學會網址:
http://www.peopo.org/cesroc
2.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https://enews.url.com.tw/morakcesroc

【學會活動】反思「社造與社區學習」工作坊

※敬邀社造工作者一同參與反思「社造與社區學習」工作坊!

文/楊志彬(社造學會秘書長)

當社區營造強調透過公共議題的推動營造新的社區關係,有另一種較為隱微的社群經營模式,採取成長團體、群體共學的方法,支持孤單、弱勢的個人在現代生活的壓力中尋覓出路。這種模式受到社區營造以及社區大學發展的影響,近年的發展更注重團體內部成員成長與公共化之間的關係,由對於個人處境深沉的觀照,發展出集體對於社會結構的反省與行動。在由「私」到「公」的反覆探索和對話歷程中,迸發了極強韌感人的生命力道與豐富深刻的公民智慧。

我們舉辦此次的工作坊,意在反思現行主流的社造方法與社區學習模式,提醒關心社區的朋友在集體目標的追求中,不要忽略了個人的內在轉化。進而努力由群我生命處境的共通感知中蓄積改造社區的力量。此次工作坊所邀請的老師們利用她們各自擅長的專業找到和學員對話的媒介,在多年的社區實踐經驗中,激發了許多很美麗的生命翻轉能量。

希望透過她們教學經驗的深度分享,讓有志一同者對於社區工作與社區教學中「公」、「私」關照的發展經驗與方法得以進行更深的思辯和探索。

PS:碩仁國小於民國85年時廢校,閒置的校園建築是文建會100年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的重點對象。11月間,吳瑪悧老師也在該處策劃她近五年的環境藝術行動文件展。我們很喜歡這個郊村聚落的況味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感覺與我們的工作坊主題情景相宜。歡迎你來品味我們的用心。




時間:1120日早上900~下午400

地點:瑞芳分校(碩仁國小) / 區間車08:3308:55到達三貂嶺(07:3507:52從台北順行)

         從三貂嶺車站下車,步行六百餘公尺即可到達。(沿途有指標)

報名:02-2395-6771施澔霖先生(社造學會)/ 對外開放10名,請事先以電話報名

報名費:200(提供午餐、手冊)/現場繳費

主辦單位:社造學會、北投社大

協辦單位:板橋社大、大安社大

 

課程表:

 

 時間

 

課程

 

 

講師

 

 

800~830

 

 

報到

 

 

 

 

830~930

 

 

碩仁國小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行動導覽

 

 

陳書吟/ 板橋社大主秘、碩仁國小藝術行動計畫負責人

 

 

 

 

主持人

 

 

林淑英/ 治水監督聯盟召集人

 

 

930~1030

 

 

合唱與生命共鳴

 

 

 

 

溫淑玲/北投社大社區合唱團老師

 

 

1030~1130

 

 

生活與環境藝術行動

 

 

 

 

吳瑪悧/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1130~1220

 

 

討論

 

 

陳書吟/板橋社大主秘與談

 

 

1220~1300

 

 

午餐

 

 

 

 

 

 

主持人

 

 

謝國清/北投社大校長

 

 

1300~1400

 

 

生命故事寫作

 

 

 

鄭美里/ 大安社大社區讀書會、林口社大老人寫作課

老師

 

 

1400~1500

 

 

庶民文化與國民美術

 

 

劉秀美/ 國民美術畫會推手

 

 

1500~1600

 

 

共同討論

 

 

楊志彬/社造學會秘書長與談

 

 

1600~1630

 

 

賦歸

 

 

 

交通路線:






 

 

【社區組織培力】社區組織培力企劃(三)

編按 / 社造學會於今年度受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執行「100年度台北市社區培力實施計畫」。透過主題工作坊之進行,搭配輔導訪視、社區共學的密集之互動下,具體地幫助有一定組織條件之社區釐清自身社區發展之問題,找出培力社區組織發展的目標與策略,並擬定出具體的社區發展方案。100年度社區培力實施計畫之精神在於鼓勵受輔導之六個社區了解自身之限制與找出可行之發展方向,並對於組織內部凝聚共識、尋找團隊合作方向之方法有所體認。藉由六個社區之屬性條件分類,透過每次工作坊和社區輔導訪談逐漸增加社區對於自身社區優劣勢之認識,並於工作坊之進行期間,逐步勾勒出社區之生活願景與發展目標。參與計畫之六個培力社區在1022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所舉辦的「社區工作實務論壇」上闡述自身社區未來的發展願景與行動方案。延續187電子報內容,本期刊載培力社區最後一組「地區發展組」之培力計畫側寫與分析,以響讀者。 


圖、文/施澔霖

 

 

【地區發展組】

一、新葫東社區發展協會


 

新葫東社區發展協會於去年七月十日成立。組織幹部人員約三十來人。其成立目的在於認為有必要將里辦公室與協會兩者間作職責上之分工,目前規畫上為里辦公室著重於硬體建設;協會著重於軟體推廣。自成立以來皆嘗試摸索著只要對社區有幫助的事情都會去做。

就社造學會進入葫東社區所觀察,葫東社區在運用社區工作所需之資源,是為里辦公室與協會資源共享,相互合作。並且里辦公室與協會的組成份子是為不同人士所構成。其原因在於認為里辦公室與協會之組織幹部如果是有不同之一群人,其思考層面上比較能夠相互激盪,亦較能討論與交流出不同的想法與思維。

新葫東社區發展協會社團活動總類多元,諸如銀髮族健康教學、銀髮族電腦班、社區瑜珈班等,另有不定期舉辦之議題活動與文化旅遊。其辦活動聚集人之方式是透過里辦公告欄宣傳;另外則藉由組織幹部含括兩世代之人脈資源,動員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活動。

 

在此次培力過程中,社造學會也發覺到對於葫東社區而言,舉辦活動,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容易,但如是改善社區問題之事項則尚難推動。目前社區工作之推動只有組織幹部在做,人力上頗為吃緊。新葫東社區發展協會極力想推動各類型之社區營造,目前已規畫諸如社區老照片、社區地圖、都市更新等議題,藉以改善葫東社區。但是社區居民對於從事社區營造之參與度不高,理事長希望亦能從事親子教育,從關心小朋友開始,進而讓年輕人,例如小朋友之父母親因為小朋友們而更加與社區互動並一齊投入社區工作。如此一來才能吸引並帶動起社區志工的熱忱,一同參與社區工作。

社造學會在這次培力工作坊中的深度輔導與交流與討論下,亦幫助葫東社區釐清目前社區條件之優勢與劣勢。其茲如下列所敘述:

()社區優勢:

1.協會與里辦公處資源共享,相互分工合作。

2.社團活動總類多元豐富。

3.組織幹部人脈資源廣,含括兩世代。

()社區劣勢:

1.去年7月才成立社區發展協會,經驗較不足。

2.區民活動中心所在地點不佳。

3.社區工作多由協會核心幹部執行,尚未發展出新團隊。

4.社區地方小、公共空間稍嫌不足。

5.社區被大馬路切割成兩區。 

轉寄『社造電子報《NO.188》』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