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是我多年佩服的對象,他堅持和平、非暴力的理念與實踐令人景仰,而黑人民權運動也為我研究的華美文學帶來不少啟發。然而這次前來美國研究,五個月內造訪三處與他相關的地點,則完全在規劃之外,但也印證了只要有心,自會把握機緣。 1929年1月15日金恩出生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一個黑人中產階級家庭,外祖父與父親皆為浸信會牧師,父母均受大學教育,他更以二十六歲之齡獲得博士學位。 1955年12月1日,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四十二歲黑人婦女帕克絲(Rosa Parks)因為在巴士上拒絕讓座給白人,違反該市的種族隔離規定,遭到警方逮捕。隱忍多年的黑人社群決定反制,邀請當時年僅二十六歲的金恩前往協助,領導拒乘巴士的杯葛行動,並訴諸法律。美國最高法院終於裁定該市的規定違憲,黑人經過三百八十一天的抵制,贏得重大勝利,從此與白人在巴士上平起平坐。經此一役,金恩躍居黑人領袖之列,長年為自由、平等、人權多方奔走,席不暇暖,其間下獄十多次,生命屢遭威脅。1968年4月4日不幸於田納西州蒙非斯遇刺身亡,年僅三十九歲。 受甘地啟發,以非暴力追求和平 綜觀金恩的生平和言行,發現其背後不僅有數百年的黑人血淚史,也有家族多代宗教傳承,黑人知識分子傳統,更重要的是,他能審時度勢,創造契機,將爭取公理、正義的理念化為直接、具體的非暴力行動。 金恩認為,黑人在美國普受歧視,這種現象既背離立國精神與民主政治,也違反道德,因為「任何一處的不公義都威脅到各處的公義」(“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他指出:逆來順受只是延續黑人的苦難與白人的罪惡,使公義遙遙無期;但暴力反抗則會落入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金恩決定採取中間路線,亦即非暴力的直接行動。他以自己的宗教信仰為基礎,民主政治的精神為依歸,仿傚甘地的和平反抗運動(甘地的靈感之一則源自十九世紀美國作家梭羅的〈不服從論〉[Henry David Thoreau, “Civil Disobedience”]),並偕同妻子柯瑞塔(Coretta Scott King)前往印度,拜訪甘地的後人和思想傳人,更堅定了非暴力行動的信念。 在金恩心目中,即便歧視他的白人也都是兄弟姊妹,表面上雖然有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分,其實雙方都是受害者,因此他堅持以愛心來進行必要的抗爭,手段和目標都力求和平,凸顯黑人的苦難,以喚醒白人的良知。抗爭之所以必要,是因為「自由從來不是壓迫者自願給予;自由必須由被壓迫者去爭取」(“Freedom is never voluntarily given by the oppressor; it must be demanded by the oppressed”);愛之所以必要,是因為「黑暗無法驅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驅走黑暗;仇恨無法驅走仇恨,只有愛才能驅走仇恨」(“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唯有如此,才可能剷除罪惡的根本,播下和平的種子,得到長久的吉祥。 我有一個夢 多年來他秉持熱誠的態度,以生動的語言宣揚和平的理念,即使蒙受重大壓力及多方批評,依然不改其志。1963年8月28日,時值黑奴解放宣言一百週年,他率眾遊行到華盛頓,站在林肯紀念堂前,向二十多萬支持群眾發表震古鑠今的演說〈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成為民權運動的里程碑。次年,他以三十五歲之齡榮膺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968年4月3日,在演講中他彷彿預知自己的命運:「我已經見到了應許之地!也許我無法與你們一同到達,但今晚我要你們知道,我們整個民族會到達應許之地。」次日,一顆穿喉的子彈結束了他短暫卻波瀾壯闊的一生。此後多年,他的追隨者和遺孀一直繼續他的未竟之業。 去年十一月初,我赴華盛頓,特地前往林肯紀念堂。當年金恩發表演講的石階上已刻字誌念。我站在那一點上,望著前方的倒映池、兩側的草坪和遠處的華盛頓紀念碑,遙想當年數十萬人聆聽金恩演講的情景,感慨他的理想多年來依然是「夢」──雖然尚未實現,卻引領後人向前邁進。而點燃民權運動火苗的帕克絲則於2005年12月24日以九十二歲高齡去世,遺體暫厝國會山莊圓形大廳,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黑人女性,兩天內吸引五萬人前往瞻仰。 東西追求和平精神一致 今年1月30日,我赴史丹佛大學,參訪該校金恩研究與教育研究所(The Martin Luther King, J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stitute),得知金恩夫人委託該所主任、黑人歷史學家卡森(Clayborne Carson)編輯的十四巨冊金恩文集已由加州大學出版五冊,看到展示的多種資料,包括達賴喇嘛來訪照片。在我詢及金恩與一行禪師的因緣時,卡森提到有意邀請一行禪師明年來訪。(註) 孰料,次日媒體即報導金恩夫人過世。一週後,四位美國前、後任總統出席追思禮拜。 今年三月下旬我赴亞特蘭大開會,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參訪金恩出生的房子和安葬之處,子孫三代布道的埃比尼澤浸信會教堂(Ebenezer Baptist Church),以及金恩夫人設立的金恩非暴力社會變遷中心(Martin Luther King Jr. Center for Nonviolent Social Change),這些都已成為民眾瞻仰、甚至「朝聖」之地。 帕克絲和金恩夫人相繼辭世,彷彿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然而,我在訪客中心看到許多不同年齡、族裔的人,更有許多黑人學童在老師帶領下,前來瞭解黑人奮鬥的歷史和金恩畢生的志業,其中一處標示著「未來領袖」,打開一看,赫然是面鏡子。 值此美國種族與人權狀況依然有待改進,單邊主義盛行,世局紛擾之際,金恩的和平理念與非暴力實踐,有如他墓前那束永恆的火焰,永遠為世人照亮方向。 註:金恩曾於1966年與一行禪師見面,甚為推崇他的和平理念和濟世行為,並於1967年提名一行禪師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27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