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心靈電子報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
創刊日期:2004-05-21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653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心靈電子報報
心靈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06-02 05:00:00 / 報主:心靈網路書店
[公益聯播]新聞專區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第393期 / 2010年06月01日‧每週三發行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這一星期的變化,真是套用佛法所說的:「世事無常,變化莫測,笑盡眾生。」怎麼說到後來,說成布袋戲的口白啊!

唉呀呀!就讓素的鹹蛋超人簡單報告一下。聖嚴師父作詞的《平安歌》專輯入圍了金曲獎的最佳宗教音樂獎,上周六,果然是大師走星光大道,代表出席金曲獎頒獎典禮。

雖然最後不盡佛意,《平安歌》名落孫山,但能夠入圍就是肯定,對法鼓山、法鼓文化而言,這是莫大的鼓勵。

更別說來日方長,今年沒得獎沒關係,還有明年,後年,好多個年……而且心靈網路書店的產業那麼多,我們可以角逐金曲獎、金鼎獎……再不然素超人去拍個最佳動畫,弄個小金馬也不錯啊!哇啥米?資金在哪裡?這……這有啥問題?不是說有願就有力嗎?呵呵呵~

這周二素超人還參加了法鼓山專職共識營,與所有專職人員共識了愉快的一整天,真是法喜充滿啊!報告完畢,掰掰!下周見。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能夠隨時隨地,
以他人的安全、安定、幸福,
以及他人的利益為首要考慮,
你一定是個很安定的人,
家人、親友也都會因此而得到安全。

平安的人間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 聖嚴法師

思考是探究、省察,以邏輯、推理的方式來分析事情。首先我們要知道思考本身不見得會引起煩惱。譬如一些佛、菩薩和祖師的塑像,特別是西藏密教的塑像,常有頭傾斜一邊,顯露出思考的模樣。不過有目的的思考和無目的的思考是不同的。一般人思考時,心中懷有目的;有目的,就有目標,而有目標時,就有個自我想要達成那個目標。然而,菩薩在思考時,是沒有特定的目的;一個沒有自我中心的人,當他行事時,心中是沒有目的的。

菩薩的思惟是從「三昧」的禪定中生起的。在此定中,心是統一的,沒有自我。因為如果有我的意識,就表示有一個「自我」,與我所思惟的對象有別。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有兩個念頭:我和我所想的。有這兩個念頭,心是無法完全統一,也無法進入禪定之中。菩薩沒有自我中心,常住於定中,可以在沒有心理建構下行事。然而,這樣的思考是否能如一般的思考同樣地運作呢?當然可以,不過菩薩的思考是更廣闊、清澈,充滿了智慧。

學習無為的思惟

對佛和菩薩而言,思惟不是一定需要的。不過,當他們說法或度眾生時會思惟。大乘佛法認為佛陀有三身:法身、化身與報身。思惟對法身佛不是必要的,而應化眾生的化身佛卻一定會思惟。什麼樣的思惟呢?化身的佛在人間出現時,必定會用人的思考。不同的是,化身的佛和菩薩在行動時是沒有特定的對象,他們應現世間度化眾生時沒有自我存在;一般的凡夫,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認為,總還有一個自我。

雖然我們大多數的人,還無法達到那樣的境界,可以沒有自我、不懷目的地運作,但知道有如此的境界,對我們仍是重要、有幫助的。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被得失吞噬,當自我與環境起了衝突,這個認知便格外重要。遇到這種情境時,要提醒自己「無為」(asamskrta)的境界,也就是無所緣的境界,在這境界中,我們可以沒有自我中心,不懷目的地行事。即時我們一時間還不能做到,仍應當努力學習效法諸佛菩薩。每當我們與他人或與環境起了衝突,可以反觀自己是否被自我和「我」的目的所擒獲。如果我們能趣向無為的心態,這些衝突或許都可以解決。

「有為」(samskrta),也是有所緣境,是有自我的。當有一個自我存在,我們所遇到的,都是六根摘取的對象(六塵),而這些對象是來自於我們的身體和身體所處的環境。既然這些對象是來自於物質界,那麼思惟能與物質脫離嗎?即使思考的是抽象的概念,我們仍需使用符號,而符號也是藉由物質現象塑造出來的。這也就是說,沒有物質作為憑藉,我們是無法思惟的。

不唯物也不唯心

如果說,有現象才有思惟,而且只有透過思惟才能達到精神領域,那我們將陷入唯物論,相信現象是真實的,但佛教經典沒有引導我們朝向唯物論的觀點。

《圓覺經》告訴我們,當我們的心對六塵反應時,思惟才會生起。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心不起作用,就不會感受到六塵。例如當你在無夢的沉睡中,有什麼存在於世界?可以說什麼都不存在。同樣的,當心全然昏昩,如陷入昏迷狀態時,什麼都不存在!因為心覺察不到任何東西。然而另一方面,當心全然明朗和極度敏銳時,對於物質世界也是無所覺知。因此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中──當心極度的明朗或極度的昏昩時──對物質世界是沒有覺知的;只有當心處於平常的狀態時,對於六塵和一般的物質才有所覺知。然而,當心在動時,當心對物質有所覺知時,物質才存在;當心沒有這樣的覺察時,現象不能說是存在的。這樣的推理演繹會導致一個觀點,而這觀點和唯物論是相反的。難道《圓覺經》是導向純唯心論嗎?

心只有在對現象反應時才起作用,這包括物質和心理現象。如果我們假設現象只有在被心體驗時存在,那麼現象和心都不是真實存在。因為如果現象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不會仰賴心的覺察,而如果心是真正的獨立存在,心的作用不會憑藉物質世界,因此我們既否定唯物論,也否定唯心論。

如果我們知道心是沒有實體的幻相,以虛幻的心追求佛果,將導致更多的幻相,就像是看到空中花一般,我們可能甚至更進一步,以為自己看到開花結果。但由虛幻的花朵所結成的果實,是不可能比花朵本身更真實、更具有實體。因此用一個自我、虛幻的心去探測深奧的佛果,是徒勞無功的。

無所求的修行

雖然有情眾生嚮往成佛,但如果以一個有自我中心的態度去修,是不可能達成的。要去掉這些態度並不容易,為了達到成果,修行者可能一時提起勇猛精進心,忍受莫名的痛苦,但要長時間堅持下去就很難了。到頭來,他們或許會明白到修行不是那麼簡單,解脫煩惱也是不容易的,更不消說成佛了。實際上,有些人開始修行後,產生了更多的煩惱。有時候,他們可能會想:「我先停下來一段時間,等準備好了再來修行。」我遇過不少人,開始時非常努力地修行,但一段時間後就鬆懈下來,最後還是離開了修行之路。

以無所求的心來修行是最好的!愈是追求修行成果,愈是活在幻相中,而離見性也就愈遠了。我們應該保持安定平穩的態度,遵循佛陀的教導,不要去理會修行是否有進展,煩惱是否解脫了。沒有這些罣礙,煩惱自然會減少,而在不知不覺中進步。如果我們急於有所進展,那我們可能會失望,也可能會因幻相破滅,最後就放棄修行了。當我們能夠不懷目的、心無所求地思考,並能放下自我中心時,圓滿證悟與成佛是可能的。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24期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完全證悟
/聖嚴法師

《圓覺經》一向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量級經典,文字優美,所描述的究竟佛境,是所有修行人的終極目標。經中,佛陀回應十二位大菩薩…<more>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快樂轉心法
/堪千.創古仁波切
佛陀說:達到真正及持久的快樂方法,並不是汲汲營營地往外追求,而是要如理如法地依循正道,並藉由禪修不斷地審視自心。…<more>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第六十八期

一般會勸人要多做好事、多積德,不要禍延子孫。是不是父母造業,子孫要受報?還是個人因果個人了?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佛教勸導行善,目的是教人自利利人,行善的人自己福慧增長,他人也因此而有福,那居住的環境就是淨土。相反的,如果一個人造惡,不但自己增長煩惱、損福報,他人也會因而受害,淨土不只不可能出現,世界也會因造惡而更惡劣,居住其中的眾生的苦難也就增加了。這樣就是自害害人…<more>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佛法綱要
/聖嚴法師

《佛法綱要》是學佛入門的基礎,
更是修行成佛的根本。四聖諦、六波蜜與四弘誓願三法門,必須在日常生活中…<more>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漫畫金剛經:安頓心的力量/蔡志忠

將禪宗發揚光大的六祖惠能,年輕時只因聽到《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開悟了!從此出家修行,並進而成為禪宗一代…<more>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1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
 
推薦訂閱
你何時禱告,你的力量就何時復元@【聖靈的見證】
心靈電子報第513期--【不必靠整形建立自信】@【心靈電子報】
轉寄『心靈電子報第393期--【「無心」思】』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