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德興
「有一次初到異地,天氣非常炎熱,我們看到一棵大樹,濛濛水氣從枝葉間往下飄落,彷若煙霧,讓人覺得頗為清涼與歡喜。不過當地人卻告訴我們,其實那是眾多飛蠅的排泄物,原先的詩意美感和清涼境界頓時全然改觀。」法國僧侶李卡德(Matthieu Ricard)在近來一場演講中,以這則實例來說明人心多麼容易為外境所轉。
到知名學府訪問有個好處,不僅時有傑出學者往來,分享、交換最新研究心得,連附近書店也常有名人為新書巡迴演講,舉辦簽名會。五月下旬我就是在柏克萊的柯第書店(Cody’s Books)參加了李卡德的英文新書發表會,書名為《快樂:如何開發生命中最重要的技巧》(Happiness: A Guide to Developing Life’s Most Important Skill,法文原版於2003年出版)。
他,就是那位僧侶
在一般讀者印象中,李卡德以《僧侶與哲學家》一書走紅,後來陸續出版了《僧侶與科學家》等書,致力於匯通東方佛教傳承與西方哲學及當代科學,也有精采的佛教攝影集問世。1946年出生的他家學淵源,父親為著名的哲學家、知識分子、作家、法蘭西學院院士,在歐美享有高知名度。母親為藝術家,家中往來多名士,包括了超現實主義大師布列東(André Breton)、攝影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等。
李卡德則是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賈克柏(François Jacob)的得意門生,在名師指導下,二十六歲即獲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就世俗標準而言,李卡德可謂得天獨厚,年少得志,前景一片光明,為多少人艷羨不已,然而他卻毅然選擇出家,遠赴喜馬拉雅山區跟隨藏傳佛教大師修習佛法。家人的迷惑與失望可想而知,甚至多年後父親在《僧侶與哲學家》與兒子的對談中,依然對他這個決定有些不解。
在《快樂》的序言中,李卡德提到原先不經意答應出版社願與父親對談,卻因《僧侶與哲學家》爆紅(單單在法國就印行了三十五萬冊,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流通於世界各地),把他從多年默默無聞的清修生活,一舉推向大眾媒體面前。這固然是人生一大轉折,但他也能隨順因緣,伺機弘揚佛法,將專長與收入奉獻於文教與人道事業。
出家,追尋離苦得樂之道
細究他的出家動機,就會發現是為了追尋真正的快樂之道。二十歲時,他看到友人拍攝的西藏大師的影片,深受感動,便搭機赴印度,前往大吉嶺,在藏傳修行者身上感受到——從內心深處自然散發出的安詳、慈悲與智慧。這種情況與現代西方哲學家——學問與生命分道揚鑣的現象形成強烈對比,在他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播下後來出家的種子。
得到博士學位之後,他毫不猶豫踏上出家之途,尋求高僧指導,以生命來印證佛法開示的大道。換言之,獨特的背景使李卡德有機會耳濡目染並深入鑽研西方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科學,切身體會到這些西方文明的菁華,都不足以解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卻因為在東方親眼目睹了完美心靈的真實寫照,吸引他全身投入。
如果說追尋離苦得樂之道是李卡德出家的動機,那麼近作《快樂》則是現身說法,分享三十多年的修行經驗,盼望讀者也能像他一樣尋得快樂之道。此書綜合了作者多方面的心得,不僅包括了類似《僧侶與哲學家》中對哲學議題的剖析和佛法要義的闡揚,以及《僧侶與科學家》中尋求與當代(天文物理)科學交流,思索宇宙與生命現象,更納入了他以往的生命科學專長,以及晚近達賴喇嘛大力提倡的佛法與科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對話。
心存利他,人生愈有滿足感
有別於李卡德以往對話體的著作,此書是他一人的論述。全書二十四章從不同角度反覆探討快樂的種種面向。書中引用了古往今來許多西方哲學家有關快樂的看法,但總覺得或者定義不清,或者憤世嫉俗,或者未能自利利人,或者無法提供確切可行之道,讓人覺得隔靴搔癢,甚至背道而馳。一般世俗之樂則不是不純粹,就是不全面或不持久。相反的,他卻在佛法中找到圓融的義理和具體的法門,能隨時隨地提昇自己的覺知,不斷增長慈悲與智慧,朝著自利利人的方向邁進。
書中也以當代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實驗,探究禪修對大腦的影響。科學家在實驗室中以最先進的腦電圖和核磁共振儀,來檢測十二位在歐、亞禪修多年的僧俗二眾的腦部活動,這些人累積的禪修時間從一萬到四萬小時不等,對照組則是十二位只接受過一星期禪修訓練的人。實驗中要他們分別出入於一般心態和慈悲、集中、開放、觀想等四種不同狀態。
其中一項發現就是處於慈悲心念狀態時,具有長期禪修經驗者腦部的甘瑪波明顯升高,也遠較對照組來得協調。研究中也發現禪修者左側額葉的活動比右側額葉高,印證了左側額葉掌管人類的正面情緒,而愈是心存利他念頭的人,在人生中愈有滿足感。此外,相關實驗證明了禪修者的注意力較集中,能安住於當下,即使外界有突發狀況,也不受驚擾,宛如「飛鳥橫越長空」。
當然,禪修的功能並不僅僅限於控制和開發大腦。但相關實驗不只顯示了西方科學家重視東方靈修傳統,也以客觀證據印證了禪修的功能,讓人對一向神祕的大腦有了更多的認識,可望對人類有些實質的貢獻。正如李卡德在相關章節結論時指出:「如果快樂和感情平衡是一種技巧,那麼我們就不能低估心靈轉變的力量,必須充分重視一些深奧的方法,因為這些方法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作者在許多章的結尾特闢一欄,教導實修的技巧,協助讀者達到佛教修行的核心,也就是鍊心。
快樂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在上述實驗中,李卡德自稱是最早的一隻「白老鼠」。以《EQ》一書聞名的高曼(Daniel Goleman)在為此書所撰的〈前言〉中提到,進行核磁共振攝影時必須置身於空間狹隘的儀器內,在整個過程中會不時聽到嘈雜的噪音,這對許多人是很不愉快的經驗。因此在李卡德接受了三個多小時的實驗之後,研究同仁趕忙進入實驗室瞭解他的情況。只見李卡德滿臉笑容地告訴他們:「就像是迷你的閉關。」
在演講現場,風趣幽默的法國僧侶以生動的手勢和靈活的譬喻,帶領聽眾出入於佛法、西方思想與尖端科學之間,說得興起甚至跳了起來。他的英文雖有腔調,卻是我見過的法國人中最流利的一位。李卡德以各種事例來說明快樂不是為所欲為,而是一種存在的方式。他指出善念與惡念無法並存,自我中心式的快樂絕無可能,想要得到真正快樂就必須不斷地鍊心,而開悟也絕非快速、廉價可得。
他強調,佛教內觀之學和現代科學可以整合,從實驗得知人的大腦可以不斷學習新事物,也印證了鍊心確為追求真正快樂之道。這些說法都是《快樂》一書的要旨,經他口中道出更形生動,至於現場聽眾的反應,套用他的說法:「氣氛熱烈得使全球暖化現象更為嚴重。」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27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