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錦德
佛陀一生與樹木有著密切的關聯,他在無憂樹下誕生,在樹林中間修行,然後在菩提樹下開悟,常棲止於山林,並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弘法,最後連入滅也選擇在拘尸那羅的娑羅樹林。這當然與當時印度的地理環境有關,佛教的創立,最初並沒有寺院,都城郊外的幽靜森林成為出家人的棲息場所。早晨佛陀帶領著弟子們從山林走到村落,或托缽乞食,或遊行說法,晚上又回到山林,在樹下禪觀冥思,精勤修道。
物我不二的慈悲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則認為這就是佛教的環保觀念,他說:「《華嚴經》中的一切山水草木,都是大菩薩的化現,因此相信一切生物、無生物都是佛的法身,不僅黃花翠竹皆說佛法,世間的頑石,也能領會佛法。」在佛陀眼中,大自然就是自己的家,身心與環境是無二無別的,佛教徒應該把大自然當作自己的身體來看待、保護。
佛教非常肯定山林生活的意義,花草樹木能幫助修行者達到身心的寧靜,萌生智慧的種子,體驗森林生活,對修行者智慧的顯現和開展有很大的助益。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曾開示世人,種植花果樹木,能使人清涼,功德也會日夜增長。此外,用花草供養諸佛菩薩,也是佛教常見的習俗;花在經典中多作華,在許多本生經典的記載中,每當表示對佛陀的讚歎,經常就會有天人自空中散下繽紛天花來供養佛;有時候甚至有天人自身化成天花或花座來供佛。
在諸多供養花中,最常出現在經典記載為優缽羅華(青蓮花)、缽頭特摩花(紅蓮華)、拘勿頭華(白蓮花)與分陀利華(大白蓮華)四種,或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與摩訶曼殊沙華等四種。而根據《無量壽經》記載,前四種花可以莊嚴極樂世界。
只不過時代轉變,現代人生活在都會叢林,不但遠離了大自然,想要種植花草也並不容易,倒是有許多寺院道場開始種植花草,藉由盆栽與信眾結緣。像法鼓山農禪寺所開設的小品盆栽班,就是提供民眾親近花草,與大自然互動的一方天地。
除了莊嚴、美化環境,在許多經典上,也有藉由花草樹木溝通、往來,乃至說法、悟道的例子。像《佛說寶如來三昧經》就曾經記載:「有東方無極佛剎土,遣無數菩薩悉如如來等。各各自持無形之華,十萬種異色之華,來到竹園,為正覺作禮,以華散正覺上卻就坐。復有南方無極佛國土,復遣無數菩薩悉如如來。各各持二十萬種華,來到竹園中,為正覺作禮……。」
從修剪雜亂開始
過去佛陀在靈山會上,也曾拈花微笑,弟子迦葉尊者得到佛陀印心,實證無上妙法。在經典中,有時也將花譬喻成清淨的本心,稱為「心華」,是能與佛心相應,經文「心華開敷」就是表示豁然大悟之意。
一般人或許達不到「豁然大悟」的境界,那在生活中如何體驗呢?「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修行者的眼中,山河大地、花草植物,無一不是佛法的展現,事實上只要能用單純的心去觀察,一般人也可以在花草的種植上發現禪趣。
喜愛種植花草,法鼓山農禪寺的果昌法師,認為初學者接觸花草,最好從與自己相應(喜愛)的盆栽開始,而且要具有實驗精神,多方嘗試,他說:「一開始不要給自己負擔,也不需要用太貴的素材,要找些容易種植的植物,耐磨、耐剪以增進信心。」修學佛法也是如此,初學佛者常以持誦《心經》、《阿彌陀經》做為入手處,就是希望能一點一滴的增進對學佛的信心,避免經文艱澀而起了退心。
其次就是整理,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完全忽略了一朵名不見經傳的野花野草,要成為芳草寶樹,讓人讚歎、歡喜,是需要不斷地培育、修剪、清理。在《摩訶僧祇律》裡,佛陀就也提到要配合植物的成長情形來進行修剪,新長出來的嫩葉不宜動它,應在茂盛繁華時才作適當的修剪。經文說的是修剪花草,其實修行也是如此,清楚掌握何時該「取」,何時該「捨」,千萬不能「老不修」,就像勤於拔除雜草、枯葉、凋謝的花,能避免養分浪費,生活中要時時反省檢討自己,拔除煩惱,把過往的習性、得失,放下、捨去,才不會阻礙成長。而如果發現問題,要馬上處理,不能拖延,否則到最後都會變得很棘手。
整理不只要將眼光停留在泥土上方,必要時泥土下的根鬚,也常常會藏污納垢。對一般人而言,要他們整理根鬚,第一個念頭總會覺得泥土很髒,害怕有蟲,心中難免會產生抗拒。此時克服心理障礙是非常重要的。這些髒土、蟲害就有如心中的雜念、煩惱,如同修行就是要掀開內心的茅坑,清理染污,要種出健康、美麗的花朵,就要動手挖土、清理根鬚,要不斷地向下挖掘、探索,才會知道下面的根鬚是不是已經糾纏打結,阻礙了生長。
隨時播種 隨時修行
經由摘剪,其實不難發現有些雜草是來自盆內,有些則是因為風吹從外而來,這就好比人的煩惱,有時來自內心,有時則受外境的影響,想要徹底的「斬草要除根」,便需要智慧。煩惱往往是除也除不完,果昌法師從觀察植物中,體會到要隨時懂得轉變念頭,他笑說:「雜草、枯枝,會消耗養分,有礙觀瞻;但有些卻可以充當配角,突顯植栽的美,同時具有保濕功能。」法師認為留與不留,唯心一念,換句話說,煩惱也可以是菩提,只要會運用智慧化解,就不會被煩惱所苦。
此外,還要定期施肥,適時給予陽光、水,在《雜阿含經》中,佛陀就以耕種為譬喻來告戒弟子,「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從修行層面來說,就是要把握時機,並隨時充實自我,長養善知、善行。
只是每種植物對於陽光、水都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屬性,也不是一成不變。必須詳細了解、體會,配合所在的環境,提供良好的相關條件。要知道植物不會講話,一不小心,它就很直接的「死給你看」;就像修行時也會有主觀、偏見、成見等,產生障礙前行,人在照顧植物上,也容易會固執自己的喜好。
蕨類專家林志欽過去在種萬年松時,就按照蕨類喜歡陰濕的特性,特地把它種在保水性很好的培養土裡面,結果連續種了兩次,都失敗。直到有一年冬天,在野外採集植物,看到一株萬年松很強壯的長在岩壁上,而且整株葉子都蜷縮起來,才恍然大悟,屬於蕨類的萬年松,也能在乾燥的岩石上找到生命出路,跟所處的環境產生共榮共存。
花開花落本自然
同樣的,修行也是沒有統一的標準,時時觀照、細心覺察是一大關鍵。果昌法師每每觀察到植栽的變化,就會感到無比的歡喜,但他不諱言,不小心把植物種死,也會心生不忍,感嘆生命的無常。「這過程就是在鍊心,生命力到了尾聲,剪掉重發、回歸大地,讓其自然地循環。」有一回他看見義工用枯萎的美人蕨當盆器,在上面種植蘭花,結果蘭花長得稀疏散亂,反倒是枯萎的美人蕨發芽、茁壯了無心插柳柳成蔭,從佛法來看則是因緣和合的無常示現。《華嚴經》有言:「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由於全法界皆是法身的顯現,故在每一法之中,即反映了全法界的共通性。那就是因緣聚合即生,因緣分散即滅,是衝破時間及空間的藩籬,小至一莖小草、一粒微塵、大至一個星球、乃至整個的宇宙,無一不是假借了內因與外緣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與緣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然而一般人很難察覺,反而藉由植栽的短暫生命,較能能洞燭、感受萬物生住異滅,世間成住壞空的無常變化。
其實對植物來說,花開花落是再普通不過的生命展現,祖師大德就曾以「鐵樹開花」一語,以鐵樹無花無果的本來面目,來比喻世間的變化本來就是無心、無作的妙用,然而卻因人的心情變化,而有了思慮分別,進而有失望、無奈,有驚喜、期待等種種情緒。從這一點看來,種植花草確實可以當作輔助的修行法門,因為它除了需要耐心照顧、細心呵護,更重要的是它的生命週期,就是世間的無常運化,是非常適合用來練習觀照、覺察,進而調伏那驛動不止的心。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2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