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愛智的旅遊生活和一百個人去旅行 (上)─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和一百個人去旅行 之一 開啟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上)
和一百個人去旅行 之一
開啟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上)
◎古淑薰
自一九九九年以來,每年暑假,人本教育基金會主辦的「愛智之旅」總是讓許多參加過的孩子回味無窮。「愛智之旅」是由十多位森林小學的老師及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資深工作者帶著八十多位小學到高中的孩子去國外旅行,透過真實的接觸與體驗,去親近、認識不同地方的風土民情、藝術與建築,開拓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想像。有許多旅行經驗,高中時曾經參加「愛智之旅」到法國的劉柏儀就表示,「愛智之旅」和其他旅行最大的不同,是它有一種讓人想要主動學習的環境和氣氛,讓他能深刻地去瞭解其他地區人民的文化與生活,而不是刻意去「學」。
一百個人一起旅行,這是怎樣的旅程呢?如何在旅行中豐厚孩子的視野與世界觀呢?
養愛智慧的生活態度
「愛智是從『哲學』這字的英文而來的,也就是愛好智慧的意思。我們認為,人會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喜歡智慧、喜歡思索,能提出疑問,並能從思考新的事物中得到心靈的愉悅。而『愛智之旅』就是希望透過旅行,讓孩子真實地體驗不同的文化,開啟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學習當自己的主人,有能力做更深入的思考。」策劃多次愛智之旅的森小老師徐孟真清楚地說出「愛智之旅」的特色。
正是這種「愛智」的態度,使得「愛智之旅」和一般強調的「知性之旅」有很大的不同。徐孟真指出,「知性之旅」是讓你看到很多東西,「愛智之旅」則是讓參與的每一個人透過旅行,培養「愛智慧」的生活態度,找回學習的熱情。
因此在行程的規劃上,徐孟真說,「我們以發展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審美能力跟獨立自主能力的方向來規劃這趟旅行。一般旅行團的特色是規劃了許多景點,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卻常常不明所以;而愛智之旅最大不同就是盡量避免走馬看花,反而要設法探究事情的道理。」
為了讓所有參與的孩子都能有一趟豐富的「愛智之旅」,帶隊的老師們事前必須花許多時間做準備。早在出發前兩個月,以森小老師為主的帶隊老師就開始密集地進行行前討論,除了要瞭解該地的語言、地理、歷史、文化、美術、建築等,還要研究當地的社會現況,並跟台灣做對照。規劃出行程之後,每個老師還要針對旅行中的各個主題作研究,設計能跟孩子一起發展的旅遊內容。
例如,愛智之旅曾經帶著孩子去巴黎,除了體驗豐富的文化與藝術之外,還嘗試帶孩子去探索法國文化中所蘊涵的平等、博愛和自由思想;帶孩子去柏林時,便去探討德國怎麼面對二戰的歷史傷痛,並認識戰後現代藝術的發展;帶孩子去布拉格,就要帶孩子探討捷克如何從蘇聯獨立出去,探究捷克人為什麼會選出一個詩人總統哈維爾;帶孩子去威尼斯,當然要去認識這個繁華炫麗的商業城市與文藝復興的歷史;帶孩子去阿姆斯特丹,更不可放過荷蘭人的航海歷史與台灣的關係,並探索這個低於海平面的國家如何發展水利工程、填海造地。
孩子是旅行中的主體
愛智之旅中,孩子是參與的主體。帶過多次愛智之旅的森小主任林青蘭表示,「在旅行中,我們希望孩子參與愈多愈好,而不是傻傻地被老師帶著走的小包袱。」因此在出發的前三週,愛智之旅的老師們會設計一整天的行前課程,一方面跟孩子解說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旅行,有哪些行程,有哪些伙伴,同時也會教孩子簡單的當地語言,並簡述旅行地點的人文歷史。由於每次的愛智之旅都會欣賞當地的藝術演出,例如歌劇,因此行前課便會放映一小段要去聽的歌劇音樂,說明大概的劇情,讓孩子對當地的表演文化產生感覺。這些行前課程的設計無形中就讓孩子開始參與和思考「旅行」這件事情了。
參與布拉格之行的前森小主任江思妤提到,布拉格那次的旅行有好幾晚要住在「青年旅館」,他們就在行前課跟孩子談什麼是「青年旅館」,也談到捷克人非常鼓勵他們的孩子在滿十八歲之後去周遊列國,所以他們的青年人很習慣揹著背包去自助旅行。每個孩子聽到這些,眼睛都睜得大大的,顯得興致盎然。又例如在荷蘭愛智之旅的行前課上,帶隊的老師們找出了兩份合約給孩子們閱讀,並希望孩子能去思考哪一份是戰勝國寫的合約,那一份是戰敗國寫的?藉由這些提問引導孩子去探索荷蘭的航海歷史、跟台灣的關係。
為了讓孩子有自主的機會,「愛智之旅」規劃了許多小組自助旅行的時間。所以一到旅館,放下行李之後,帶隊老師們會先對孩子介紹附近的地理位置,教他們看地圖與認識當地的交通工具,再由小組討論決定想去的地方,以及怎麼去。
對於這樣的自助旅行方式,一開始,許多孩子會因為陌生而感到有些恐懼,不知道要去哪裡,「但是,經過一些摸索之後,很快地,孩子對於這樣自主的旅行方式很有滿足感,逐漸有一種無畏的氣質出來,不會因為陌生而感到驚慌,反而篤定地開始學習運用地圖及旅遊中心的資訊,規劃想去的地方,發展自己的旅行。」林青蘭微笑地回憶她從孩子身上看到的轉變,她說:「在陌生的環境裡,孩子的身體就像長出天線般,對環境的敏感度與判斷力會展現出來。」
在旅行當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想像不到的狀況與意外,這時候愛智之旅的大人們會把孩子當作有能力處理的人,所以有任何意外發生的時候,帶隊的老師會如實地跟孩子說明,由他們自己做判斷。
帶過威尼斯之旅的前森小老師何淑真就提到,有一天的行程規劃是要帶孩子坐船遊運河,但那幾天船員跟政府發生勞資糾紛,許多船班罷工停駛,許多小孩對於受到牽連沒辦法搭船感到非常生氣。老師們則在緩和了孩子的情緒之後,開始跟孩子談什麼是「罷工」,以及這群工人為什麼會罷工。孩子聽完之後,有些就轉而同情工人的立場,也能諒解他們罷工的行為;而有些孩子還是認為罷工的行為會影響民眾,造成民眾不便,是不合理的行為。但當他們對這件事情有了更多的認識與瞭解之後,有的小組決定繼續等待,有的則立即改變行程,往其他地方去旅行。
(續)
《人本教育札記》2009年七月號(241期) 出刊! |
【特別企畫】兒童與空間:帶孩子蓋房子–人本「築巢營」的空間體驗 |
【人本論壇】從頭開始 ◎史英 |
【用心生活】彥伯的話 ◎朱台翔 |
【 自我實現者】守望台灣生命之河–三位記錄片導演的成長故事 |
【 自我實現者】黃玉珊:生活在故事裡的人◎林惠萱 |
【 自我實現者】董振良:金門有酒直須醉?◎林琇姿 |
【 自我實現者】陳麗貴:在疼惜台灣的日夜裡...◎邱婓顯 |
【專題報導】支點計畫–進入第六年 |
【專題報導】擁抱數學想想◎羅融 |
【專題報導】做,就對了◎林俞君 |
【專題報導】家教,也能成為孩子的支點◎劉威羲、吳麗芬 |
【與孩子一國】叫我第一名◎曾湘綾 |
【親子Q&A】刷牙的習慣 ◎李美華 |
創刊19年,領導教育新思潮、完整記錄台灣教育的轉變。 歡迎至各大書店購閱。 洽詢訂購專線:02-23670151*230 mailto:publish@hef.org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