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1997-11-04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657
官網:
http://www.hef.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報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09-10-21 16:00:00 / 報主: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第四季早上講堂
邀您參加10/26「誰在霸凌?誰被霸凌?—面對校園暴力事件怎麼辦」座談會

 誰在霸凌?誰被霸凌?

--面對校園暴力事件怎麼辦 座談會

【座談會來賓】

1.精神科醫師,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王浩威

2.台大法律系教授 李茂生

3.諮商心理師 黃心怡

4.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聯合辦公室副主任 黃俐雅

電視新聞,或網路上,都可以看到多則所謂校園「罷凌」影片,台東某體育中學傳出,一位高三王生長期強迫國二林姓學弟幫他洗衣、按摩,一個月前還無故抓他的頭撞牆成傷。林姓學生說,每天運動訓練很累了,還要被學長晚點名…

讓人看了心疼、心痛,不禁想著,打與被打兩組人的互動模式,有多少比重是由笑鬧開始的?又有多少是出自真心排擠、痛恨對方?而那些旁觀或鼓譟的人又怎麼了?怎麼能在一旁默不作聲,是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嗎?那種笑鬧的樣子,又很難說完全只是出於恐懼,而沒有為了自己樂趣的成分,這是怎樣的一種人性需求呢?處在這氛圍的孩子們的種種舉措,反映了成人哪些行為模式和價值觀呢?

如何不讓反罷凌等同於反罷凌者?在教育現場,是誰在「霸凌」?又是誰被「霸凌」了?教育體制,提供的是解決問題的環境?抑或只是漠視著問題,導致最後無法收拾?恐懼帶來對立,唯有理解,才能啟動正面的互動循環,作為一個成年人,孩子的支持者,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人的內在、學習理解人,並共同思索如何營造一個有感覺、彼此善待的生活環境!

邀請您出席、參與!


【主持人】

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江思妤

【座談會時間】20091026,星期一,晚上19302100

【座談會場地】耕莘文教院409教室(台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四樓)

【報名資訊】本座談免費參加,敬請預約報名:02-2367-0151#112先生

或來信e-mailwish@hef.org.tw

【人本論壇】從眾

 ◎史英

 
朋友的聚會,話題總是什麼都有。有一位談起他在網路上看到的影片:鏡頭捕捉到一個人走進電梯,發現裡面的人都面向同一個角度(但不是正對門口),
雖然覺得奇怪,但很快就依照眾人的方式站好;另一段則是拍攝另一個「無辜」的人,當電梯裡其他人都同時脫帽的時候,他也趕緊脫帽。(除了主角外,其他人的動作,當然是攝影者事先安排的。)

大家都笑了,都說是可以想像,一般人或者都會有這樣反應吧;然後就有人問:如果是你呢?你也會有這種「從眾行為」嗎?我說:不知道耶,現在單純是用想的,我想我應該不至於不問問發生了什麼事,但真的遇到的話,說不定也來不及細想…但我們之中有人堅持,說他是絕不當跟屁蟲的;卻也有人比較「務實」,說他會先跟著眾人的動作,看看結果如何再說。

接下來的話題,當然就集中在「自主性」和「社會性」上了。雖然我們都肯定特立獨行的價值,正如羅素曾追憶其祖母的話:你將來長大了,要站在對的一邊,而不是多數的那邊;但這也不能一概而論:群眾自有群眾的智慧,如果眾人都說山有虎,我們最好不要偏向虎山行,如果大廳裡的人都開始往外跑,我們最好不要在這時候展開「獨立思考」…

其實,「從眾」也有演化上的意義。古典達爾文主義的一個難題是:孔雀開屏到底有什麼生存上的實益,而能被天擇保留下來?說是為了吸引異性,但這也未免太昂貴了吧,除了要浪費許多能量去長出那個毫無用處的尾巴,還會因為太過招搖而引來天敵的攻擊!後來的的研究,終於能夠提出一種解釋 (註一):如果在孔雀社會中,早已有了一種「開屏文化」,也就是一般的母孔雀都會挑選漂亮尾巴的公孔雀;這個時候,姑不論這個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有某隻母孔雀想要反抗這種華而不實的流行觀念,而刻意挑選了一隻難看尾巴的公孔雀為偶,那麼,雖然對她或他本身是不會有什麼壞處(只要不在乎親戚的閒言閒語),但他們的兒子,因為比較可能遺傳到父親的醜尾巴,在那個文化中,就減少了擇偶成功的可能,這樣,那個母孔雀的「特立獨行」基因,要保留下來,就比較難了。所以,這就解釋了何以天擇會偏愛從眾行為。

不用說,以上的理論,讓演化論從生理學跨入社會學了;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審美觀」是怎麼一回事:雖然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那樣就叫做美,然而,一旦它形成了共識,那麼這個共識就會越來越強,或至少很難打破。這麼一來,「從眾行為」也就不是像表面上看來的那麼膚淺了。

然而,就在我們對於「從眾」越來越從眾的時候,有一位說:我記得最初的研究不是這個方向,而是讓受測著判斷哪兩條線段一樣長;結果是,當其他的人(為研究者所安排)都做出某種錯誤回答,受測者也比較會跟著做出同樣錯誤的判斷(註二),而且那個錯誤還滿明顯的。這一下,大家都楞了;因為這個實驗中所顯示的,和一般的所謂從眾完全不同:受測者不是處在沒有特定意見(到底美不美呢?)、沒有充份資訊(為什麼大家都開始跑?)、受到團體壓力(異議份子會有什麼下場?)的情況下,恰恰相反,本來是完全能夠判斷的,又在非常安全的環境裡,人的居然可以受到眾人的左右而錯得那麼離譜!

後來有人重覆這個實驗(但改為分辨立體圖象), 但同時觀察受測者腦部的活動(註三);結果發現,在從眾的那個當下,人是會有掙扎的,不過,那個掙扎是發生在腦部處理空間辨識與認知的區域,而不是在情緒或決策的區域。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因為這表示,受測者確實針對問題做過理性判斷,而其理性判斷確實受到眾人的影響;換言之,他並不是單純地因為怕和別人不一樣,或犯了孤單焦慮症,才故意報出違反本意的答案!(他是真的相信大家和自己都答對了)

這和一般「從眾的」(例如網路上的影片)關於「從眾」的概念非常不一樣,線段實驗所顯示的,並不是人對於利害、安危、情感、人際關係等等的反應,而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寶貴的、最純粹的理性認知都並不可靠。

於是,我們就可以了解,當杜威說「差異就是珍寶」的時候,他心裡想的是什麼;也可以更進一步地體會,當我們在教育上倡導「思考與批判」的時候,絕不是反對從俗,相反的,是要孩子更理解從俗的價值與意義,但無須「從眾地」和人唱反調或唱同調,而最重要的是,要隨時提高警覺,不要讓從眾的天性,淹沒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註一︰ Fisher, R.A1930’’The Genetical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註二︰Solomon Asch1956’’Studies of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A Minority of One against an Unanimous Majority’’

*註三︰G.S.Berns et al.2005’’Neurobiological Correlates of Social Conformity and Independence During Mental Rotation’’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44期





《人本教育札記》2009年十月號(244期) 出刊!
【專題報導】台灣山林之美,等著你來!
【人本論壇】從眾 ◎史英
【用心生活】我過得很好! ◎朱台翔
【親子Q&A】讓孩子學習拿捏行為的分寸 ◎李美華
【自我實現者】楊興生:台灣風貌,使我願意不斷的畫下去! ◎蕭紫菡
【與孩子一國】青春的心情,也「銜接」了!◎陳怡伶
創刊19年,領導教育新思潮、完整記錄台灣教育的轉變。 歡迎至
各大書店購閱。 洽詢訂購專線:02-23670151*230 
mailto:publish@hef.org .tw 

推薦訂閱
【性別教育電子報055】野ㄚ頭,愛冒險│台灣女生.勇闖埃及@【性別教育電子報】
【親子QA】字的美醜/【科學高興班】你怎麼知道@【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本期目錄
邀您參加10/26「誰在霸凌?誰被霸凌?—面對校園暴力事件怎麼辦」座談會
【人本論壇】從眾
人本需要你
 
1) 成為人本之友下載捐款單
2) 台新銀行ATM捐款more

在人本,「作多少事」和「有沒有錢」,一直是兩回事。將近二十年,無論政黨怎樣輪替、經濟如何起落,「基金」如何不足,這群「全年無休」的「傻瓜」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
我們一面作事,一面籌錢做事,因為我們知道,進步需要養分,才能持續擴展。
親愛的朋友,成是邀請您成為「人本之友」,您每個月的資助,將成為我們最重要的養分,仰將讓教育改革的腳步,持續而堅定。

連署要求新竹市政府停辦學生全面尿檢


課程訊息


2013年「人本父母成長學苑春季班」

詳細課程表及訊息請參見
網站說明 


 

【釀造好教育】 森林小學師資培訓招生中!


詳細課程訊息可至
人本網站觀看,或電洽:02-23670151分機173 

人本學程強烈招生中!


人本教育基金會累積24年的教學經驗及對教育的反思,並邀集十數位大學教授共同開出的「人本教育學程」,詳細課程訊息可至
人本教育學程BLOG觀看,或電洽:02-23670151 

社運觀點
徵才訊息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人本】人本論壇:從眾』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