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親子QA:化解孩子焦慮的第一步:惜惜─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親子QA】:化解孩子焦慮的第一步:惜惜
◎陳雅萍
Q:人本的朋友們:
我的女兒八歲了,她平常只要一生病就會很擔心。有一次她感冒較嚴重,導致中耳炎,我已經帶她去看過醫生,醫生覺得過一陣子就會好,但她還是很擔心,一直問這個到底會不會好?一天會問五次以上,不只問我,也會去問爸爸和其他的家人。剛開始我還能耐心回答,可是時間一久,我就沒有耐性了,我覺得已經解釋很多次了,為什麼孩子還無法理解?而且,這樣也會讓我正在做的事被中途打斷,時間被弄得很亂,因為我得要一直花時間在回應女兒的焦慮上。
A:親愛的媽媽:
讓我們試著回想一下,我們和孩子的互動中是否常出現下列類似的句型:
只是一顆糖果掉了有什麼好難過的?
只是去廁所有什麼好怕的?
別人只是碰你一下有什麼好生氣的?
只是擦破一小塊皮有什麼好哭的?
說這些話時,或許我們只是想安撫孩子當下的情緒,但孩子讀到的訊息卻是:「你的感覺並不是真的,你的感覺並不重要!」或許我們以為孩子能因此學會不要陷在情緒之中,但孩子反而因為無法肯定自己的感覺,而失去面對情緒、處理情緒的機會。
大人往往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遇到的狀況,先是判斷這件事情嚴不嚴重,進而決定孩子應該要有的情緒反應。例如,糖果是件小事,所以不應該為它感到難過;其實,在孩子的眼中,一顆糖果是他在那當下所擁有最寶貝的東西,當然會因此而很難過。
孩子有狀況時,大人在第一時間所做的,往往是用理性判斷事情,然而,孩子所需要的卻是情感上的接納。這位媽媽,無法理解孩子為何不斷地問她的中耳炎會不會好,或許我們應該要從孩子的感覺著手,當孩子一直問:「我的中耳炎到底會不會好呀?我很擔心耶…」下面的做法都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心情上的接納。這裡的重點是,要先放下自己可能會有的評價,單純地陪伴孩子。
一、抱抱孩子,輕輕地說:「這樣喔…」
二、重覆孩子說的話:「你很擔心你的中耳炎到底會不會好,是不是?」
三、試著說出孩子心裡的感覺(沒說出來的話):「你是不是覺得大家對你的中耳炎不夠關心,所以才會一直問,是嗎?」
情感層面處理好之後,再來說道理。(換句話說,當孩子的心情不被接納時,道理再多、再對都無法解決問題。)「說道理」並不是冰冷地陳述一個理論,例如:「跟你說,中耳炎就是耳朵因為感冒所引起的…」更不是唬弄了事,例如:「醫生不是已經說了嗎?中耳炎過二個星期就會好了…」大人的態度比道理本身來得重要,也就是要重視孩子的問題,願意陪孩子將事情想清楚。
八歲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擔心』是件好事,表示你在乎自己的身體,你知道『擔心』是怎麼回事嗎?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問題是怎麼發生的,又不確定它會有什麼後果,所以才會擔心。媽媽陪你一起來查查看『中耳炎』,把它弄清楚,好不好?」然後,陪著孩子一起找出耳朵的構造圖、中耳炎發生的原因、感染的經過、如何治療等,重點是在過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提問與理解程度,不要批評、不要評價。
通常,大人都願意跟孩子好好地說,但當孩子還是一直在「盧」時,兩個人的頻道就完全沒對上,大人堅持用「道理」的明燈引導孩子的理性,孩子則蜷縮在「情感」的被子裡期待大人的「惜惜」。我們常說要蹲下來以孩子的高度和孩子對話,更重要的是,要以孩子的心去體會孩子的感受與需求,讓我們試著將「人」擺在「事」的前面,將人(關係)弄好了,事情也就容易解決囉。
祝一切順利
人本教育基金會敬上
◎本文出自〈人本教育札記〉251期
《人本教育札記》2010年五月號(251期) 出刊! |
【專題報導】掌握發球權,面對學校的疑難雜症!當學校有問題時,家長怎麼辦?─座談會紀錄 ◎整理/蕭紫菡 |
【人本論壇】田朝明醫師走了 ◎史英 |
【用心生活】偷錢 ◎朱台翔 |
【親子QA】化解孩子焦慮的第一步:惜惜 ◎陳雅萍 |
【與孩子一國】老師是陌生人 ◎李霜青 |
【自我實現者】李魁賢:要讓台灣的詩國際化! ◎邱裴顯 |
創刊21年,領導教育新思潮、完整記錄台灣教育的轉變。 歡迎至 |
各大書店購閱。 洽詢訂購專線: 02-23670151 02-23670151 *230 |
mailto:publish@hef.org .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