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QA】從原諒媽媽開始 / 8/30免費幼小銜接講座─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8/30免費幼小銜接講座
快樂上學去!
上小學,是孩子嚐試獨立的第一步。獨立,是要獨立於父母的呵護之外,是要走出爸爸媽媽照顧得無為不至的懷抱,以自己的力量與世界互動。幼稚園到小學,是孩子學習生涯第一個關鍵轉型,「適應學校生活」對小一的孩子是發生在內心的極大挑戰,晨光不再有遊戲、午睡要趴在桌上、上課不能亂動、問題不可亂問、作業不能忘記,背書、寫字、考試、交友、規矩樣樣都不簡單。這是多麼重要的一段時光!
然而,為什麼總有孩子恐懼上學、討厭上學?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快快樂樂上學去?如何讓學習成為孩子的終身樂事?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爸爸和媽媽,幼小銜接講座就是協助家長也做好準備,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減低受挫,快樂上學去!
講座時間:2014年08月30日(六) 上午09:30~11:30
講座地點:數學想想台大教室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77號7樓)
報名專線:(02)2366-1906分機305
線上預約報名:http://goo.gl/ol8KX7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教育中心 詩盈
電話: 02-23661906 分機308
傳真: 02-23638215
e-mail: lucy@hef.org.tw
人本父母成長學苑臉書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efparents
從原諒媽媽開始
從原諒媽媽開始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教育中心副主任)
一直以來,本專欄都是回應家長的提問,但既然是「親子」QA,有疑問的當然不只父母,在另外一頭的孩子們,對於這生命中最深刻的關係也常懷有許多的困惑。這一期親子QA,我們就來回應一位「子」的來信。
Q楊同學(以下簡稱「楊」):我是個國中生,功課和考試已經夠多了,每天回到家還要聽我媽不停碎唸,她嫌我不會管理時間,看不慣我做什麼都拖拖拉拉的,所以從寫功課、念書,到吃飯、洗澡、睡覺,全部都幫我排好時間表,如果沒有照做,就唸個沒完沒了,我也不想每天都和她吵架,真的很煩。請問要怎麼做我才能快樂一點?
A陳生慶(以下簡稱「生」):親愛的孩子,你辛苦啦!每天在學校已經上了七八堂課,回到家想要放鬆一下,卻還是得「照表操課」,等於一整天都處在趕進度的壓力中,這感覺一定很不好受。
很多青少年在與爸媽有衝突時,常常因為不知道可以怎麼辦,漸漸地把自己封閉起來,反正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雖然還是錯,但既然關不住他們的嘴,起碼可以關上自己的吧。
不過,你覺察到自己有困擾,而且願意向人求助,這是很讚的本事,光是這一點,快樂就不那麼遠了。回到你的問題,你最受不了媽媽嘮叨的一句話是什麼?
楊;
「快一點寫功課」、「快一點吃飯」、「快一點洗澡」、「快一點睡覺」…做什麼都要「快一點」,不知道到底在趕什麼,她不講我也都會去做啊!
生:你覺得媽媽為什麼要一直催促你?
楊;大概不希望我熬夜,可是,她這樣一直唸,反而會讓我更不想動。
生:那麼,通常你都怎麼回應?
楊;我就說,等一下,等一下,等一下…然後她就會抓狂,我也很不高興。
生:猜猜看,為什麼當媽媽聽到你說「等一下」,會有那麼大的情緒?
楊;可能覺得我不像以前那麼聽話,叫不動了吧。
生:針對這個情境,我試著提供幾個看法,也許不一定都對,但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我不知道,你的動作是不是真的太慢,以致於影響到生活作息,我猜你有個心情是,功課和考試那麼多,升學壓力這麼大,回到家難免想要放鬆一下,沒有時間壓力的耍一點賴、偷一點懶,畢竟人沒有辦法一整天都上緊發條。之所以要熬夜,也不是因為不想睡,而是等全世界都入睡之後,時間彷彿才真正是屬於你的,可以大把大把的揮霍,不受到任何人的打擾。
媽媽替你排定的作息表不見得不好,照著走也可能真的比較有效率,只是,沒有人喜歡一切被規定的死死的,人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掌握生活節奏的權利。即使真的不太會利用時間,但爸媽只要關心和支持你就好,而不是越過你、替你安排好一切,或用他們的經驗來取代你的感受,把你的需求當成狡辯和藉口。更重要的是,你也希望爸媽能對你更有信心一些,相信你不會放任自己擺爛到底。
身為一個母親,看到孩子熬夜,絕對是心疼和不捨的,在這個強調競爭、講求速度的升學主義之下,她也擔心你動作慢,等於輸在起跑點上。而當她費心幫你擬定了一個作息表,你卻不領情時,媽媽可能也有一個心情是,她的苦心和善意沒有被看見,換來的是敷衍。(對許多媽媽而言,聽見孩子說「等一下」就意味著一種敷衍,為什麼不是立刻、而總要等一下?)一次講不聽,只好一講再講,講到你受不了為止。
但你猜,難道媽媽喜歡當一個嘮叨的人嗎?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大部分的父母都很知道自己是令人討厭的,因此都非常節制,節制的結果,就變成能不說什麼就不說什麼,平時也不大主動和孩子聊天,實在忍不住要說的時候,說出來的,恰好都是嘮叨與囉嗦。
人本基金會的董事長史英,有一回在「陪你走過十七歲---給青少年的見識營」中提到,從小他一直很納悶,他的爸爸是那麼的好,但哥哥一直和爸爸處不來,明明應該是最親密的人,卻總是隔著一層什麼。後來他才明白:哥哥小的時候,爸爸還太年輕,還不知道如何當一個「好爸爸」,等到他出生時,爸爸已經有相當的歷練和智慧了,記憶中,所有人本教育的理念,幾乎都可以在爸爸身上找到。
也就是說,沒有人學過如何當別人的父母---學校沒有開過「父母學」的課,大家也沒有考過「爸媽基測」、「爸媽資格檢定」,更沒有上過人本父母成長班,只能從自己有限的經驗裡,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方式來對待下一代,不知道如何當爸媽,也是人之常情。我絕不贊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說法,爸媽也是人,當然也會犯錯,也有「不會」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練習「原諒父母」。
說起來很奇妙,那些討厭自己父母的人,通常也都隱隱的不喜歡自己,特別是自己和父母相像的那一部分。我見過很多痛恨父母的人,每次說起自己的父親或母親,都還會附帶說:「我今天之所以會這樣或那樣,都是他們害的。」原諒了父母,瞭解到他們的侷限和困難,人也就可以從自我否定中走出來。另一方面,負面的語言都伴隨著後座力,對媽媽大小聲,媽媽會傷心,我們也會自責和難受。
天底下極少有父母會存心要害自己的孩子,他們都是用自己所能想到最好的方式,拉拔心肝寶貝長大;爸媽所做的一切,終究都是希望孩子將來能過得好。怎樣才算過得好,自己最知道,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聽他們嘮叨幾句,稍微順著他們一些,體諒一些,自己也比較不會有負擔。原諒也許並不容易,但可以試著猜想、了解他們的心意;願意了解,努力去了解,以至於終於如實的了解,是人和人之間美好開始的第一步。
這是我的看法,你認為如何?謝謝你願意把煩惱託付給我們,希望能讓你釋懷、並快樂一些。祝福你!
(本文刊登於285期人本教育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