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週刊 @朱朱─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數想國免費體驗活動11/16(日)起台北新竹台中高雄開跑
樂趣,是引導孩子學習的第一步!
「數學想想國」的孩子說:「好奇怪,老師講了一些故事,和我們一起討論,在學校不懂的問題,突然就明白了!」。在「數學想想國」裡,學習數學就是這麼的好玩,讓每個孩子都能以快樂且無懼的心態來探索數學!
來數想國上不一樣的數學課
《數學是故事與繪畫》課堂上,孩子們為數學算式繪出一篇篇美麗的故事。
《數學是遊戲與智慧》數想老師設計有趣的小遊戲,引導孩子們思考、學習。
《數學是討論與表達》每個孩子都能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並與老師同學一同討論。
《數學是解說與回應》學期末的口試,孩子們在台上講解與回答問題的表現,往往令人驚豔。
學習的樂趣乃無價的資產,「數學想想國」將孩子從不停計算的苦海中解救出來,把數學真正的美妙送給孩子。11/16日起,「數學想想國」將在全台各教室舉辦免費體驗活動,您的孩子也有機會體驗這美妙的學習經驗!名額有限,立即報名吧!
*報名網頁: http://ppt.cc/Qvui
【一個高中生的回憶與分享】
數想國幫我打下不一樣的數學基礎
在認識數想之前,數學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又一個由數字與符號構成的算式,雖然不討厭數學,但總覺得數學是跟我不熟的怪人;國小四年級開始接觸數學想想,一直上到六年級畢業,大大的改變我對於數學的看法,還記得在六年級時,老師帶著我們討論雞兔同籠的問題,分別用國中、國小不同的觀點進行思辨,帶給我很大的震撼,讓我學會一個問題不會只有一種解決方法,因為數想讓我知道,面對數學,並非一股腦的「計算」,解決題目的「過程」更為重要。
上了數想後,感受到數學不再是考卷上麻煩我的事,也不再只是一個學科,當數學不只是一堆數字與符號時,數學突然變得親切很多。到底數想是如何幫助我?我想,是數學想想的口試報告拉近了我與數學的距離,因為必須上台報告一個數學題目,在準備的過程當中,雖然在學校很少上台機會,但老師事前的引導與協助,讓我不會感到特別緊張,而且有機會將問題從頭想過一遍,讓我真正的瞭解一個數學概念,因為了解,也就感覺數學更親切了!而這些數想教給我的能力也持續應用到國中,甚至現在在北一女面對較艱深的數學,不需要補習,也能應付自如。
對我而言,數學想想國是一個會顛覆你對數學看法的地方,在這裡的老師會帶領我們探討一些學校不會講到的數學義理,但卻能真正幫助到學校教學範圍內的學習。
數學想想國畢業生 陳品樺
心週刊 @朱朱
心週刊
◎朱台翔
森林小學除了常態的課程,每個學期還有主題教學,這個學期的主題是「用心待人」。
第一週,先跟孩子談用心待人的三個要素:願意用心、體會對方的心、要會用心。也談到用心待人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體貼對方,照顧對方,而不是只是貫徹自己的意志。
第二週,談的重點是多欣賞、讚美,少批評、指責;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都害怕別人的指責,批評所引起的憤恨,常常會讓一個人沒有意願、沒有動機,不想學習、不想努力…。也提到富蘭克林成功的秘訣:「我不說任何人的壞話,只說我所知道的每個人的長處。」
第三週,說了幾個讚美的故事,並且,就那些故事做一些討論,包括讚美對人的影響。
忽然發現,這個學期,不管是閒聊,還是正式的會議,老師們談到孩子的時候,總是有說不完的「好」,而且,有許多孩子很會欣賞別人、讚美別人。於是,經過討論,我們鄭重地推出了《心週刊》創刊號的徵文活動:
1. 主題:讚美
2. 內容:被讚美的經驗、受到的影響、想要讚美某個人…
3. 文體不拘
4. 十月七日截稿,十月九日出刊
歡迎孩子、家長、老師來稿。
第四週請老師幫忙邀稿,並且,大力宣傳參加徵文的好處:
1. 一個人如果時常把讚美人這件事放在心上,就會多花一些心思留意身邊的人的優點和長處,即使還沒有「說」出來,過程中,也會讓人感受到他的善意。
2. 書面的讚美比口頭的讚美更細膩、更深刻,而且,可以讓人重複地閱讀。
3. 越會寫就越會說,也就越能把自己真正的意思表達出來。
4. 會把生活做一點整理與回顧,讓自己在美好的感覺裡。
5. 進一步培養、提高欣賞人的眼光。
6. 創造一個習慣讚美、享受讚美的新文化。
星期五是十月十日,放假,星期四就得出刊;星期二下午,我問彥伯的爸媽:「寫了沒?」「沒有。」我說:「天黑以前交稿。」原本不抱什麼希望,沒有想到,天才黑,竟然就收到了。
節錄彥伯爸爸寫的部分內容如下:
彥伯:
我喜歡你專注的樣子,不管是看影片、彈鋼琴、畫畫、寫字、看畫冊、做手工(剪貼製作面具)、甚至是花一兩個小時練習摺藥包紙,都是那樣地好看。
我喜歡你說話有條理的樣子,從小,你就不喜歡重複大人說的話,有自己一套說話的邏輯。對於大人說的不好聽、不順你意的話,你也不會輕易地妥協,不畏懼強權,雖然有時太白目,當爸的躲在旁邊冒冷汗,不過,我欣賞你這個特質。
我喜歡你吃完巧克力瘋瘋癲癲的樣子,吃完,超會爬山,身體變得好輕巧,移動速度變得好快;畫畫有大師揮毫的氣勢,畫的畫比平日更有特色;彈琴不按譜上的節奏,卻走出另外一條好聽的路。
我喜歡你週末幫忙泡蜂蜜水或是麥片之後,來叫我們起床的樣子,小孩長大了真好。
我常常問你:「你知道全世界我最喜歡的小孩是誰嗎?」你的回答都是:「我早就知道了,你說過好幾遍了。」不過,我還是要再說一遍:「你是全世界我最喜歡的人!」
星期三下午兩點多,想到隔天就要出刊,應該有不少的稿子了吧?問青蘭,才知道稿子到得並不踴躍,只有十篇。我說:「不夠。」「細水長流,不好嗎?」「不行!創刊號要一炮而紅。」
看來,得要有人立即催稿,可是,每個老師都忙翻了,全校就數我最閒,於是,坐在電腦前,看著家長通訊錄,一家一家地聯絡;「心週刊明天就要出刊了,主題是讚美,跟你邀稿,請你寫一篇文章讚美小孩。字數不拘,只要能表達心意,就算是只有十幾、二十個字也沒有問題。」等他們答應了,我就再補一句:「由於時間有些緊迫,麻煩你在天黑以前交稿。」
有些家長人在外面,沒有辦法寫,就請她(他)口述,再由老師們打成文字。只花了一個多小時,就打完一輪電話。稿源不成問題,接下來的事,就讓相關的老師去煩惱了。
十月九日下午兩點三十分,心週刊終於趕在孩子放學之前出刊了,內文有五十四頁。每個人都興奮得不得了,特別是編輯團隊的,在孩子離開學校之後,人手一本地坐在教具室,有時,重複地說著簡單的句子;「哇!好厲害!」「好好看!」有時,什麼也不說,只是喜孜孜地望著對方。
從催稿、收稿件、排版,到影印、裝訂,竟然不到二十四小時,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隔週,小組開會時,透過每一個人的述說,勾勒出了一個出刊的行政流程。
天黑以後,稿子來得很急;家長幾乎都寄到青蘭(總編)的信箱,一直到晚上,青蘭重複著:收稿子、轉稿子、打開投稿文章來看。她說,每看一次就會被「溫暖」一次,逐漸地感受到家長的文章散發出一股很強的「溫暖人心」的力道,也就會以期待的心情迎接每一篇文章。
晚上,整個教具室像是出版社的辦公室,電話一直響,繹如(收發部主任)不斷地接到家長打來的電話說,文章寄到了誰的信箱。如果接到的是傳真,她還要打電話給那位家長確認那是給孩子的?還是投稿的文章?
由於稿件很多,小何(企畫編輯)製作了一個統計表,每個小時更新一次,同時,也留意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被讚美到了。
致甫(執行編輯)星期一(十月六日)先提出封面設計、版型設計,十月八日,稿子來了之後,一面看稿,一面排版,就發現,許多稿件不止字體不同、大小不同,連間隔也不同。如果收到的是紙本的,還要先打字。從下午四點開始排版,一直排到半夜兩點多才睡。他說,雖然弄到那麼晚,身體很疲累,但臨睡前,最想做的事竟然是醒來後趕快到學校,整本印給大家看。
星期四(十月九日)一大早,先印一份給青蘭、韋絜(執行總監),幫忙校稿、潤稿、改錯別字。致甫早上有四堂課,請韋絜幫忙把新稿件加進去,人在教室上課,但偶爾還是會分心;不曉得現在處理得怎樣了?
下午一點鐘,定稿,開始影印。好多人進教具室幫忙,很快的,一個生產線就自然成形了;旭邦顧影印機,等一份內文印好,丹菱加上封面、封底,壓好,旭邦裝訂,宥森壓平釘書針的針腳,宇珊撕書背、清理桌面,庭琲、史云、映蓉貼書背,宥森送到江萍手上,江萍貼好膠帶後,再交給翔甯放到通訊袋。
過程中,不斷地有人要進來幫忙,由於生產線是固定的,再多一個人就會太擠,所以,有一陣子還請少祺守在門口,請「熱心人士」暫時不要進教具室。就這樣,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心週刊創刊號誕生了。
最後,編輯團隊的每個成員還說了一段感言。
小何:出刊的過程中,大家都互相補位,讓整件事完成,感覺很好。這個星期到學校,發現,孩子們很愛聽週刊裡面的內容,雖然,他們在家裡已經看過,可是,每一篇都想聽,聽的時候,甜甜的,很開心。
繹如:看到家長們寫給孩子的讚美信,很感動。這些東西是留下來的,就像畢業紀念冊一樣,可以陪伴著孩子們離開這個學校,不過,跟畢業紀念冊不一樣的是,心週刊累積的量很大,而且,它的影響是現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不斷地被紀錄下來。就覺得自己參與做這件事很有意義,因為會為孩子留下很多東西。
致甫:大家一起為同一件事情努力,雖然很忙,但很過癮。
韋絜:這本週刊激起好多人的潛能;有很多人熱情地參與、協助,提供了一個很正向的環境;大家都好厲害喔!
青蘭:整個過程,讓我小小回味了一下當年編輯部的生活(當年,可是金鼎獎入圍的主編呢!)星期三晚上緊張得做惡夢,但隔天的現實生活卻很甜蜜。再一次見識到朱朱的「死積極」。來吧!第二期!
透過編輯團隊的口述,不但讓人了解出刊的行政流程,也讓人感受到他們的喜悅與成就感,然而,如果沒有那些動人的文字,他們怎麼有機會體會這麼多的喜悅、這麼大的成就感呢?
所以,也特別在這裡謝謝所有提供稿件的爸媽、孩子與老師,因為有你們的參與才有如此亮眼動人的創刊號,不但影響了身邊的人、心愛的人,也影響了森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