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QA】手機不夠新,孩子就不要? / 青少年父母班週五夜間班─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30,2019
【親子QA】手機不夠新,孩子就不要?◎江思妤(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郭媽媽(以下簡稱「郭」):我們家哥哥是中學生,這個學期已經讓我幫他換了三支手機!我給他的款式不夠新,他就不要,想方設法的不是弄丟、就是塞給妹妹用…他就是要用新款的! 小孩都不知道大人賺錢辛苦,我下次還是要買便宜的給他用。我要怎樣才能讓他知道不要這麼浪費? 江思妤(以下簡稱「妤」):看到小孩這樣的行為,任何一個大人都會跳出來指責小孩浪費吧!尤其在這個重視環保的年代,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手機,就故意弄丟它,不只是金錢的浪費,更是資源的浪費。 指責小孩浪費很容易,直接不讓小孩使用手機也可以一勞永逸,而媽媽想必是考慮過這兩個作法,知道指責和禁止或許有一時之效,但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才會發問。 聽到媽媽問「怎樣才能讓他知道不要這麼浪費?」,我猜媽媽的意思是—手機有得用就好了,不需要用最新最貴的;買最新最貴的手機,就是一種浪費。那如果把媽媽的想法告訴小孩,小孩會說什麼呢? 小孩可能說:「大家都有只有我沒有。」或者是:「我的不夠炫,會被笑。」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媽媽在意的是「浪費」;小孩在意的是「有沒有和大家一樣」或者「是否比其它人厲害」。 兩方在意的原因不同,也就無法互相說服。 其實,這樣的事常常在家裡發生,媳婦想要買新的洗衣機,婆婆覺得舊的還堪用;先生想要買新車,太太覺得才開三年不需要換車…我們總是受到廣告的啟發、同事的刺激、鄰居的慫恿,想要買下我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和別人一樣」或者「這樣就可以高人一等」的東西。 同時也會有另一個人在旁邊勸阻說「你己經有了」,或「這個還可以用」。差別只在於,對方不會直接說出「浪費」這兩個字。因為,我們花的是自己的錢。 郭:但就像你說的,我在意的也不只是錢,就算是小孩自己賺錢買手機,一直換手機,我也會覺得很浪費資源耶! 妤:市場上一推出新款手機,就一定要跟著換,究竟是不是一個浪費的行為?我想我們很難就這麼直接認定。畢竟科技進展到現在,手機在短短幾年己經變成「必需的消費性產品」—是個必需品,但用沒多久就要更換。在可預見的將來,一定還會在外型與功能上發展新的變革。 或許會有人說,那就等到最最最最新的機型出來再買,難就難在,永遠不會有最最最最新的機型;這是身處數位時代的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如果我們願意,衣服可以穿十年,車子可以開十年,但數位產品再怎麼「保養」,三年後一定要換新,現在的進展是,任何新手機半年後就變舊款了。 郭:可是這麼一來,難道我們就只能任由小孩要求換手機嗎? 妤:小孩可以買什麼,不可以買什麼,父母心中一直都有一把尺,這把尺會隨著家裡經濟狀況不同而改變。以前的父母,會為一雙一千元的球鞋和孩子不愉快,現在大部份的父母覺得球鞋一雙一千元不算貴。 以前只有在農曆年才會買新衣,現在就算百貨公司沒有週年慶,大家也會為自己置新裝。 我們覺得浪費,是因為我們覺得對方買了不需要的東西,但回頭看我們自己,買不需要的東西幾乎是全民運動了,這樣指責孩子並不公允。 我們回頭來看,孩子為什麼想要新款的手機?因為「大家都有只有我沒有」、「我的不夠炫」…説到底,孩子要的其實不是手機,而是同學的認同,或同學的注目。 但一隻手機可以換得多少認同與注目?如果自己本身不是個有趣的人,拿最新款的手機去學校反而更惹人厭。 我想,孩子並非不明白這個道理。 孩子既然明白,何必為了一個不保證效果的手機,這樣和媽媽鬥法?我猜孩子覺得「媽媽有能力,只是不想買給我,浪費是媽媽的藉口」。 說不定,家裡的親戚朋友有許多人有新款的手機,因此孩子覺得他也有資格擁有新款手機。也就是,「如果家裡負擔得起,為什麼我不能有?」 因此,媽媽何不好好和孩子談一談,請孩子說明他為何想要新款的手機?媽媽也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不想買給孩子,是基於經濟的因素或什麼原因?很貴的鞋子、衣服都可以買,為何手機不行? 大家開誠佈公,好好交換意見與想法。 如果以前沒有機會和孩子談「消費、買東西」這件事,那麼要不要買手機是個好開始,當消費者開始思考自己的消費行為、評估自己的消費能力,「浪不浪費」才會真的成為思考的一個面向。 青少年父母班 《青少年父母班》 青春期的重要任務,便是『長大成人』。 而作為青少年父母,最重要的影響力,便是提供最深刻的愛與理解,協助孩子真正獨立。 當親子彼此獨立自主,相互理解,將締結難以取代的親密關係。 在這個關鍵期,我們需要有一種眼光,去理解 青少年需要彰顯自我,因為在琢磨長大的滋味, 青少年需要碰觸界線,因為在練習用自己的翅膀飛翔, 青少年需要陪伴,因為常常不知所措而孤獨脆弱。 青春期,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也是父母提供乳與蜜的大好時機。 也許存在許多挑戰,但也因此有滋有味。 只要掌握關鍵,就會打開彼此的世界。 日間班 (三) 夜間班 (五) 課程名稱 講師 講師介紹 10/22 11/28 了解青少年 ─摸索自我的徬徨、尋求認同的掙扎 李美華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輔導碩士、 人本資深親職講師 10/29 12/05 與青少年的溝通之道(一) ─丟掉溝通的絆腳石與問題區分 黃祝明 人本資深親職講師、父母效能訓練講師 11/05 12/12 與青少年的溝通之道(二) ─消極聆聽、積極聆聽、我訊息 11/12 12/19 陪孩子面對學習 日間班 謝淑美 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 夜間班 吳麗芬 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 11/19 電影中的青少年 姚經玉 海鵬影業總經理 11/26 好奇.勇氣.熱情─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邀請中 12/03 12/26 少年維特的煩惱─青春情事/性事怎麼談? 日間班 黃俐雅 人本教育基金會 南部聯合辦公室副主任、 數學想想國高雄教室主任 夜間班 張碧華 人本教育基金會 台中分會主任 12/10 01/09 扮演孩子生命關鍵角色 日間班 江思妤 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夜間班 馮喬蘭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日間班 /:週三上午9:00 – 11:30(講師時間2小時,小組討論30分鐘) 課程費用:新台幣3200元 夜間班 /:週五晚上7:00 – 9:00 (※2015/01/02 元旦連假休息一次) 費用:新台幣2,400元整 上課地點: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7號7樓(台電大樓對面) 交通方式:公車站牌「台電大樓站」,捷運台電大樓站2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親子QA】手機不夠新,孩子就不要?
◎江思妤(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郭媽媽(以下簡稱「郭」):我們家哥哥是中學生,這個學期已經讓我幫他換了三支手機!我給他的款式不夠新,他就不要,想方設法的不是弄丟、就是塞給妹妹用…他就是要用新款的!
小孩都不知道大人賺錢辛苦,我下次還是要買便宜的給他用。我要怎樣才能讓他知道不要這麼浪費?
江思妤(以下簡稱「妤」):看到小孩這樣的行為,任何一個大人都會跳出來指責小孩浪費吧!尤其在這個重視環保的年代,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手機,就故意弄丟它,不只是金錢的浪費,更是資源的浪費。
指責小孩浪費很容易,直接不讓小孩使用手機也可以一勞永逸,而媽媽想必是考慮過這兩個作法,知道指責和禁止或許有一時之效,但不是長久之計,因此才會發問。
聽到媽媽問「怎樣才能讓他知道不要這麼浪費?」,我猜媽媽的意思是—手機有得用就好了,不需要用最新最貴的;買最新最貴的手機,就是一種浪費。那如果把媽媽的想法告訴小孩,小孩會說什麼呢?
小孩可能說:「大家都有只有我沒有。」或者是:「我的不夠炫,會被笑。」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媽媽在意的是「浪費」;小孩在意的是「有沒有和大家一樣」或者「是否比其它人厲害」。
兩方在意的原因不同,也就無法互相說服。 其實,這樣的事常常在家裡發生,媳婦想要買新的洗衣機,婆婆覺得舊的還堪用;先生想要買新車,太太覺得才開三年不需要換車…我們總是受到廣告的啟發、同事的刺激、鄰居的慫恿,想要買下我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和別人一樣」或者「這樣就可以高人一等」的東西。
同時也會有另一個人在旁邊勸阻說「你己經有了」,或「這個還可以用」。差別只在於,對方不會直接說出「浪費」這兩個字。因為,我們花的是自己的錢。
郭:但就像你說的,我在意的也不只是錢,就算是小孩自己賺錢買手機,一直換手機,我也會覺得很浪費資源耶!
妤:市場上一推出新款手機,就一定要跟著換,究竟是不是一個浪費的行為?我想我們很難就這麼直接認定。畢竟科技進展到現在,手機在短短幾年己經變成「必需的消費性產品」—是個必需品,但用沒多久就要更換。在可預見的將來,一定還會在外型與功能上發展新的變革。
或許會有人說,那就等到最最最最新的機型出來再買,難就難在,永遠不會有最最最最新的機型;這是身處數位時代的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如果我們願意,衣服可以穿十年,車子可以開十年,但數位產品再怎麼「保養」,三年後一定要換新,現在的進展是,任何新手機半年後就變舊款了。
郭:可是這麼一來,難道我們就只能任由小孩要求換手機嗎?
妤:小孩可以買什麼,不可以買什麼,父母心中一直都有一把尺,這把尺會隨著家裡經濟狀況不同而改變。以前的父母,會為一雙一千元的球鞋和孩子不愉快,現在大部份的父母覺得球鞋一雙一千元不算貴。
以前只有在農曆年才會買新衣,現在就算百貨公司沒有週年慶,大家也會為自己置新裝。
我們覺得浪費,是因為我們覺得對方買了不需要的東西,但回頭看我們自己,買不需要的東西幾乎是全民運動了,這樣指責孩子並不公允。
我們回頭來看,孩子為什麼想要新款的手機?因為「大家都有只有我沒有」、「我的不夠炫」…説到底,孩子要的其實不是手機,而是同學的認同,或同學的注目。
但一隻手機可以換得多少認同與注目?如果自己本身不是個有趣的人,拿最新款的手機去學校反而更惹人厭。
我想,孩子並非不明白這個道理。 孩子既然明白,何必為了一個不保證效果的手機,這樣和媽媽鬥法?我猜孩子覺得「媽媽有能力,只是不想買給我,浪費是媽媽的藉口」。
說不定,家裡的親戚朋友有許多人有新款的手機,因此孩子覺得他也有資格擁有新款手機。也就是,「如果家裡負擔得起,為什麼我不能有?」
因此,媽媽何不好好和孩子談一談,請孩子說明他為何想要新款的手機?媽媽也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不想買給孩子,是基於經濟的因素或什麼原因?很貴的鞋子、衣服都可以買,為何手機不行?
大家開誠佈公,好好交換意見與想法。 如果以前沒有機會和孩子談「消費、買東西」這件事,那麼要不要買手機是個好開始,當消費者開始思考自己的消費行為、評估自己的消費能力,「浪不浪費」才會真的成為思考的一個面向。
青少年父母班

《青少年父母班》
青春期的重要任務,便是『長大成人』。
而作為青少年父母,最重要的影響力,便是提供最深刻的愛與理解,協助孩子真正獨立。
當親子彼此獨立自主,相互理解,將締結難以取代的親密關係。
在這個關鍵期,我們需要有一種眼光,去理解
青少年需要彰顯自我,因為在琢磨長大的滋味,
青少年需要碰觸界線,因為在練習用自己的翅膀飛翔,
青少年需要陪伴,因為常常不知所措而孤獨脆弱。
青春期,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也是父母提供乳與蜜的大好時機。
也許存在許多挑戰,但也因此有滋有味。
只要掌握關鍵,就會打開彼此的世界。
日間班 (三) | 夜間班 (五) | 課程名稱 | 講師 | 講師介紹 |
10/22 | 11/28 | 了解青少年 ─摸索自我的徬徨、尋求認同的掙扎 | 李美華 |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輔導碩士、 人本資深親職講師 |
10/29 | 12/05 | 與青少年的溝通之道(一) ─丟掉溝通的絆腳石與問題區分 | 黃祝明 | 人本資深親職講師、父母效能訓練講師 |
11/05 | 12/12 | 與青少年的溝通之道(二) ─消極聆聽、積極聆聽、我訊息 |
11/12 | 12/19 | 陪孩子面對學習 | 日間班 謝淑美 | 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 |
夜間班 吳麗芬 | 人本教育基金會數學想想國總監 |
11/19 | | 電影中的青少年 | 姚經玉 | 海鵬影業總經理 |
11/26 | | 好奇.勇氣.熱情─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 邀請中 | |
12/03 | 12/26 | 少年維特的煩惱─青春情事/性事怎麼談? | 日間班 黃俐雅 | 人本教育基金會 南部聯合辦公室副主任、 數學想想國高雄教室主任 |
夜間班 張碧華 | 人本教育基金會 台中分會主任 |
12/10 | 01/09 | 扮演孩子生命關鍵角色 | 日間班 江思妤 | 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 |
夜間班 馮喬蘭 |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
日間班 /:週三上午9:00 – 11:30(講師時間2小時,小組討論30分鐘)
課程費用:新台幣3200元
夜間班 /:週五晚上7:00 – 9:00 (※2015/01/02 元旦連假休息一次)
費用:新台幣2,400元整
上課地點: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7號7樓(台電大樓對面)
交通方式:公車站牌「台電大樓站」,捷運台電大樓站2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